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5)
2023(16760)
2022(14185)
2021(13110)
2020(11434)
2019(26100)
2018(26139)
2017(49457)
2016(27275)
2015(30608)
2014(30755)
2013(30018)
2012(27988)
2011(25077)
2010(25791)
2009(24513)
2008(25074)
2007(23187)
2006(20772)
2005(19139)
作者
(78484)
(66008)
(65725)
(62798)
(42061)
(31570)
(29987)
(25562)
(24878)
(23838)
(22430)
(22293)
(21213)
(21140)
(20692)
(20133)
(19758)
(19308)
(19139)
(18931)
(16667)
(16428)
(16093)
(15242)
(14972)
(14807)
(14713)
(14712)
(13399)
(13268)
学科
(111655)
经济(111427)
(100142)
管理(93699)
(88710)
企业(88710)
方法(47007)
(38649)
(36926)
数学(36866)
数学方法(36395)
业经(33489)
(30132)
中国(29983)
(25822)
财务(25767)
财务管理(25716)
农业(24974)
企业财务(24372)
理论(22248)
(22098)
(21582)
技术(20458)
(20098)
(19475)
贸易(19462)
地方(19392)
(19216)
银行(19172)
(19135)
机构
学院(392645)
大学(391550)
(160267)
经济(156742)
管理(150436)
研究(130583)
理学(127509)
理学院(126162)
管理学(123961)
管理学院(123227)
中国(103327)
(83757)
(82317)
科学(77634)
(69837)
(66963)
(63897)
财经(62880)
中心(60638)
研究所(59544)
业大(56944)
(56732)
农业(54585)
北京(53006)
(50558)
师范(50018)
(49527)
经济学(48340)
(46452)
财经大学(45961)
基金
项目(246019)
科学(193694)
研究(183338)
基金(177551)
(153467)
国家(152007)
科学基金(130821)
社会(116542)
社会科(109535)
社会科学(109501)
(97133)
基金项目(93040)
教育(85805)
自然(82996)
自然科(81112)
自然科学(81086)
(80519)
自然科学基金(79714)
编号(75663)
资助(72502)
成果(63789)
(55220)
重点(55198)
(52896)
课题(52588)
(51923)
(49481)
创新(48769)
(47828)
(47678)
期刊
(191246)
经济(191246)
研究(121040)
中国(88622)
(70465)
(66065)
管理(60914)
学报(60884)
科学(55650)
教育(48929)
大学(47252)
学学(44194)
农业(43855)
(39994)
金融(39994)
技术(36401)
财经(32910)
业经(32238)
经济研究(29298)
(28414)
(25262)
问题(24611)
技术经济(20847)
(20125)
(19897)
财会(18964)
世界(18263)
现代(17980)
统计(17867)
理论(17774)
共检索到617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庆真  
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中小型国有企业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由传统体制所带给它的种种弊端,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笔者试图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依据个案研究,对我国中小国有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笔者认为,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运营机制及模式和特定年代的社会特质留给企业的记忆在社会时空的跨越中逐渐沉淀为企业的一种"惯习"和亚文化,对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营的中、小国有企业产生着根深蒂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表现为企业行动者的非理性行为、企业变革的异化和企业"非正常人情关系网"的延伸及其对企业运营、变革的渗透和干扰。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企业行动者非理性行为和企业亚文化的根源及其对企业的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瑾  王大波  
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角度来看,信托型企业年金治理中非理性行为主要集中在年金计划基金的投资管理阶段。非理性行为的主体既有计划的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也有计划的参加者和受益人,主要是投资风险分散不足,过度投资于自己就职的公司,投资管理人在投资决策中的羊群效应以及投资及业绩评估中的偏差。行为金融学的视角突破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引起企业年金治理中非理性行为的群体心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炳雷  
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缺失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问题,已成为束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避免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因社会责任缺失而失败。具体措施为:一是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二是制定长期战略,融入本国社会;三是建立公关信息平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薇  
本文通过对企业组织惰性行为的研究,揭示组织变革过程中内部阻力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以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期刊] 会计之友(下)  [作者] 张功富  蒋基路  
笔者通过对理论和经验证据的疏理,从行为财务的视角分析了经理人过度自信、恶性增资、羊群行为等三种非理性行为与企业投资失败的关系。认为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是预防投资失败的根本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幼珠  韩俊华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交叉学科知识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管理者自信和财务松懈行为的原因及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认为管理者自信和财务松懈的根本原因是管理者激励不足,最后,给出了管理者自利行为的治理对策:管理者持股和剩余收益治理模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逸斐  
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从完整的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认知偏差、证实偏差、损失厌恶、过度自信和羊群效应等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特征分析,进而发现导致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包括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缺陷以及管理者自身业务素养存在缺陷,并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政府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企业建立完善的分析控制制度以及管理者提升自身素质等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光茂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严重的“体制困境”。要摆脱这种“体制困境”,必须在理论上和意识形态上克服严重阻碍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有经济改革的两大障碍,在此基础上,对国有资产的配置实行“进二退一”的战略性调整,对战略调整后剩存的国有企业,国家应把它们“养好”、“养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志华  
企业活力的依托在于机制,企业机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技术工具,而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均衡的客观结果,通过企业控制权的归属方式集中体现出来。因此,进行企业机制变革,必须从企业利益结构出发,创造条件改变企业成员之间的博弈均衡状况,从而促成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本文以一个样本企业为例,通过考察该企业从兴旺到衰败、从衰败到再生、从再生到面临新风险的过程,探讨了企业机制转变的条件、动力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剑明  
在分析我国出口企业非理性经营行为现实表现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运用实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出口企业非理性决策行为进行了一般性分析,进而提出我国应建立出口企业“创新补偿机制”,提高出口企业对未来利益的重视程度,完善出口企业产权制度建设,实现其经营行为长期化等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现实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传海  夏大慰  
在很多市场上,消费者在不同品牌的产品之间转换消费将面临转移成本,即使在功能相同的产品之间进行转换消费,转移成本也会存在。文章主要是在动态博弈的框架下研究转移成本存在对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在产量竞争模型中,研究表明随着转移成本的变化,在位企业可以封锁、阻止或容纳进入,当进入发生时,社会福利增加。在引入产品差异而建立的价格竞争模型中,在位企业可能阻止或容纳潜在竞争企业的进入,但不能封锁进入,不管何种情况发生,社会福利都不会恶化。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政府应该鼓励进入。文章的研究结果部分否定了Klemperer(1988)进入导致社会福利的恶化的研究结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秦志华  
企业制度运行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有理念为心理依托 ;这种共有理念体现在人们博弈均衡之中 ,是人们行为选择的默认前提 ,其形成和发展具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企业制度变革的任务 ,是通过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和信任 ,在适应和调整共有理念的基础上 ,塑造合理的企业控制权主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莫固华  袁九才  黄琳  曾志云  
文章认为, 国企改革, 就宏观而言, 现代企业制度是方向; 就中观而言, 以明晰产权为特征的国企三级管理模式是手段; 就微观而言, 重点是转换经营机制。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在于选好用好经营者。因而, 经营者问题, 一直是国企改革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模型进行经济学推导与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问题, 要通过完善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关的激励机制和与外部环境有关的监督、约束、竞争机制等途径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