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3)
- 2023(11007)
- 2022(9167)
- 2021(8231)
- 2020(6647)
- 2019(14959)
- 2018(14948)
- 2017(27807)
- 2016(15374)
- 2015(17347)
- 2014(17682)
- 2013(17127)
- 2012(16278)
- 2011(14990)
- 2010(15405)
- 2009(14490)
- 2008(14412)
- 2007(13355)
- 2006(12113)
- 2005(11532)
- 学科
- 济(65459)
- 经济(65352)
- 管理(47626)
- 业(43996)
- 企(36138)
- 企业(36138)
- 中国(22813)
- 地方(20236)
- 农(19367)
- 制(18800)
- 方法(18055)
- 业经(18019)
- 财(17149)
- 银(14234)
- 银行(14212)
- 数学(14147)
- 数学方法(14001)
- 行(13813)
- 融(13756)
- 金融(13749)
- 体(13603)
- 学(13095)
- 农业(12689)
- 贸(11682)
- 贸易(11670)
- 发(11492)
- 环境(11396)
- 易(11231)
- 地方经济(11016)
- 理论(10967)
- 机构
- 学院(223895)
- 大学(220790)
- 济(91496)
- 经济(89319)
- 研究(82263)
- 管理(80368)
- 理学(66701)
- 理学院(65908)
- 管理学(64890)
- 管理学院(64463)
- 中国(63614)
- 京(48832)
- 科学(48176)
- 财(46665)
- 所(42209)
- 农(38051)
- 江(37581)
- 研究所(37518)
- 中心(36923)
- 财经(34747)
- 北京(31363)
- 经(31122)
- 范(30963)
- 业大(30657)
- 师范(30610)
- 院(30016)
- 州(29792)
- 农业(29341)
- 经济学(27621)
- 省(27427)
- 基金
- 项目(139438)
- 科学(109417)
- 研究(106601)
- 基金(97733)
- 家(84359)
- 国家(83583)
- 科学基金(71107)
- 社会(67227)
- 社会科(63631)
- 社会科学(63623)
- 省(56898)
- 基金项目(50682)
- 教育(48890)
- 划(46895)
- 编号(44263)
- 自然(42859)
- 自然科(41821)
- 自然科学(41810)
- 自然科学基金(41032)
- 资助(39481)
- 成果(38035)
- 发(35613)
- 课题(32979)
- 重点(31969)
- 制(30584)
- 部(30431)
- 创(29188)
- 发展(28941)
- 展(28476)
- 性(27480)
共检索到368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国平 慕继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郑国栋
自称遵守非歧视性原则的WTO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其实不公平。不公平在于其原则的基础忽视世界贸易被发达国家垄断的事实 ,其决策机制更容易受发达国家的影响 ,争端解决机制处理案件耗时长、花费大 ,协议规则更利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 ,致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公平地位。
关键词:
WTO机制 发展中国家 公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明峰
大包干是放权让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其根本问题是由于不规范。不仅未能理顺旧的经济关系,反而使原有的不公平利益格局固定化,造成不平等的竞争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仁忠
一是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歧视,对高职生生均拨款要远低于本科生生均拨款。生均拨款普遍过低不仅使得高职生不能平等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而且会造成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二是高等教育区域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义 黄寰
【目的】碳减排是“碳量减排”和“碳公平”协同推进的过程。目前学界更多关注数字化“碳量”减排,数字化发展的碳公平问题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实证评估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不公平的影响,以期为数字化减排与高质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06—2018年省级面板样本,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运用Shapley值法测度碳排放不公平指数,同时重点考虑信息技术资本累积和数据资本发展,利用主成分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从能耗和协同发展视角,运用面板模型评估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不公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不公平关系呈“倒U”型,即数字经济发展前期加剧碳排放不公平,后期则利于促进碳公平发展,但目前整体仍处于前期的加剧阶段。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每上升1%,碳排放不公平指数将平均上升约4.046%。(2)从能耗影响机制看,目前数字经济发展能够调节能耗强度和能源正义发展,可缓解碳排放不公平问题。但其调节能耗结构和能耗规模的碳排放不公平缓解效应不显著。(3)从协同发展影响机制看,目前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财政分权水平显著加剧了碳排放不公平,而通过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对碳排放不公平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目前数字经济发展的能耗结构、能耗规模及其协同发展效应对碳排放不公平的缓解作用尚未发挥。必须加快完善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能耗管控机制和协同发展机制,深入推进碳公平发展,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玉琳
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作为主体制定的绿色贸易制度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股强大潮流,从表面看,它顺应了世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但在现实中,它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利益。现行绿色贸易制度对发展中国家存在不公平性,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
绿色贸易制度 不公平性 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世春
在全球贸易发展进程中,WTO和各成员都在为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制定合理的贸易规则而努力。但现行的WTO规则隐藏着实质的不公平,规则的制定过程、形式与内容以及执行结果都明显偏袒发达成员,而忽略了发展中成员的平等权利。WTO在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消除规则的不公平性需要WTO和各成国的共同努力,发展中成员尤其要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本文从发展中成员的独特视角,分析了现行贸易规则的不公平性,为发展中成员争取正当的贸易与发展权益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是一篇很有工作参考价值的文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钟茂初 闫文娟
随着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环境问题的日益深化,地区间的环境不公平问题也应加以重视。本文基于环境不公平是经济不公平的转化延伸的逻辑,采用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1999-2008年间中国省际间环境负担不公平的状况与成因。环境负担函数(以废水排放为案例)的实证结果为:地区间环境负担的不公平,主要是由居民人均收入和废水治理投资这两个指标所衡量的发展差距引致。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主张:在缩小地区间环境负担不公平的政策中,要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发展差距 环境负担 环境公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琳琳 胡鞍钢
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一次疾病模式的转变 ,其重要标志是非传染病取代传染病成为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以及平均死亡年龄的逐步上升。中国在疾病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完全的疾病模式转变” ,这突出表现在城乡疾病模式的差异上。现在 ,中国城市人口已基本完成疾病模式的转变 ,但大部分农村人口依然处在传统疾病模式阶段 ,这正是城乡之间社会发展不平等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对城乡疾病模式的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探讨了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化改革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削弱了国家再分配的能力 ,并导致城乡居民在收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促进城乡公平的卫生发展最终要靠政府的“良治”:政府应该...
关键词:
疾病模式 公平 良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德祥
国际贸易体制发展的新阶段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王德祥战后,国际贸易体制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前者为战后初期到70年代初,以关贸总协定(GATT)为主导的多边贸易合作阶段,后者为70年代以来,多边合作逐渐衰弱、区域贸易集团逐步发展兴盛的阶段。当前,随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涛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竞争力理论分析企业经营发展能量,表现为经营势能和动能的统一;经营管理活动中"作势"活动形成企业的势能,"做事"活动形成动能,势能和动能共同形成企业经营发展能量,体现为企业竞争力。因此,必须坚持开放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有序的管理系统,必须善于借势,利用各种内外部条件,促使体系中某变量的涨落来触发和激化耗散结构的形成;通过抓住经营契机,不断提升经营势能和动能,推动企业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德富 张协奎
以机会成本为理论支撑,对职业选择展开经济学分析,得出机会成本视角下的职业选择是在比较下诞生的。这种职业选择考虑了非物质因素(兴趣、爱好),付出最低的总成本,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得到最大收益。不同职业的终身收入节奏不同,应选择终身收入最大化的职业,而非短暂收入最大的职业。收入分配的不平与不公是两回事,不能以短暂收入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以行业准入和同工同酬为研究视角,对就业竞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行业准入制度提高了就业竞争门槛,加剧了就业竞争;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是弱者同强者竞争的有力武器,随着竞争的加剧,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将减弱甚至消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家勇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制度障碍。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构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制度条件:一是构建有效保护各类产权的公平法治环境;二是构建非公有制经济自由进入机制;三是构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体制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小随
在日趋激烈的地区发展竞争中 ,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实力和地位的变化。而这种竞争力的获得非常依赖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总体上看 ,内生型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积极促进地区发展竞争力的提高。反之 ,抵触或外推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则不利于地区发展。内生型改革源于竞争的推动力 ,也源于求变的意识和意志。中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成功 ,有赖于改革明确目标模式的确立、地方政府部门“反职能”行为的遏制 ,以及地方行政权力约束机制的完全到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沙凯逊 曾大林 张琳
我国的建筑交易体制是市场化改革的产物,该体制以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际惯例作为基本参照,同时又深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作用和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回顾总结我国建筑交易体制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其具有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由点到面的发展轨迹和先易后难的推进策略等特点。然后分析该体制存在的缺陷,涉及到建筑法的局限性,国际惯例的"水土不服"和制度失灵等问题。分析表明,我国的建筑交易体制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它的成熟取决于系统性的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