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22)
- 2023(23022)
- 2022(19408)
- 2021(18118)
- 2020(15072)
- 2019(34083)
- 2018(33900)
- 2017(63831)
- 2016(34998)
- 2015(39304)
- 2014(39319)
- 2013(38537)
- 2012(35857)
- 2011(32794)
- 2010(33229)
- 2009(31125)
- 2008(30369)
- 2007(27403)
- 2006(24839)
- 2005(22681)
- 学科
- 济(151003)
- 经济(150820)
- 管理(100922)
- 业(100897)
- 企(77840)
- 企业(77840)
- 方法(55669)
- 农(51978)
- 数学(47051)
- 数学方法(46555)
- 中国(45726)
- 业经(36250)
- 财(35899)
- 农业(34590)
- 地方(34443)
- 制(32488)
- 学(31953)
- 贸(26685)
- 贸易(26661)
- 银(26268)
- 银行(26209)
- 易(25837)
- 技术(25338)
- 行(25253)
- 融(24730)
- 金融(24721)
- 理论(24033)
- 体(22876)
- 环境(22412)
- 和(21949)
- 机构
- 大学(499483)
- 学院(498370)
- 济(208594)
- 经济(204153)
- 管理(188820)
- 研究(178715)
- 理学(160717)
- 理学院(158875)
- 管理学(156233)
- 管理学院(155321)
- 中国(137732)
- 京(108467)
- 科学(106848)
- 财(97005)
- 所(90988)
- 农(90938)
- 研究所(81933)
- 中心(80396)
- 江(77648)
- 财经(75227)
- 业大(74291)
- 农业(70150)
- 北京(69282)
- 经(68236)
- 范(67689)
- 师范(67025)
- 院(63979)
- 经济学(63010)
- 州(61618)
- 经济学院(56340)
- 基金
- 项目(325469)
- 科学(256173)
- 研究(242353)
- 基金(234552)
- 家(204301)
- 国家(202500)
- 科学基金(172902)
- 社会(154110)
- 社会科(145742)
- 社会科学(145706)
- 省(127178)
- 基金项目(122972)
- 教育(111426)
- 自然(108893)
- 划(106641)
- 自然科(106321)
- 自然科学(106297)
- 自然科学基金(104416)
- 编号(99264)
- 资助(95775)
- 成果(82653)
- 重点(73330)
- 部(72432)
- 发(72398)
- 课题(69775)
- 创(69108)
- 创新(64200)
- 国家社会(63792)
- 教育部(62095)
- 制(60997)
- 期刊
- 济(246614)
- 经济(246614)
- 研究(157179)
- 中国(113217)
- 农(87434)
- 学报(78801)
- 财(74114)
- 管理(73253)
- 科学(73203)
- 教育(63082)
- 大学(60452)
- 农业(58841)
- 学学(56533)
- 融(52486)
- 金融(52486)
- 技术(44955)
- 业经(40847)
- 经济研究(38479)
- 财经(37870)
- 经(32670)
- 问题(31996)
- 业(30923)
- 图书(25720)
- 技术经济(25268)
- 世界(24780)
- 贸(24698)
- 版(24208)
- 科技(24020)
- 现代(22518)
- 理论(22510)
共检索到782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伊焱 曹际祥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新世纪我国农业的首要目标。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的独特性非同一般,而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困难也前所未有,拓展新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内外环境因素分析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建设的成效,取决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与进步。
关键词:
体制创新 农业现代化 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石
随着创新驱动变成社会经济进步的关键动力与农业角逐愈发强烈的大范围形势下,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途径变更实力的加强,如今已是迫在眉睫的需要革新农业。身为一类新型的农业经济发展途径,它现在已经呈现出自己推动农业经济发展途径变更实力加强角度的许多有利之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并优化路径选择,从政策、投资、组织化建设以及创业环境的营造等各个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石
随着创新驱动变成社会经济进步的关键动力与农业角逐愈发强烈的大范围形势下,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途径变更实力的加强,如今已是迫在眉睫的需要革新农业。身为一类新型的农业经济发展途径,它现在已经呈现出自己推动农业经济发展途径变更实力加强角度的许多有利之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并优化路径选择,从政策、投资、组织化建设以及创业环境的营造等各个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蕊
进入现代农业经济时代后,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不断强化农业的产业属性,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处于同一概念范畴,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经济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农业经济发展面前。这其中,既有传统农耕社会遗留下的问题,如农业经济制度、农业产权结构、农业家庭经营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晶晶 胡勇
农为邦本,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农田环境污染、耕地破坏严重、农产品质量偏低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农业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对2001-2020年长三角地区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素云
2013年9月7—8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农业厅、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145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学术研讨会围绕"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主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现将学术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是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其重点任务是夯实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能、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善刚
江泽民主席1996年就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要突破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出现将大大改变农业高度分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英基 李静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农业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小凤
传统的财政补贴式"输血"支持农业道路快到尽头的背景,为通过信息技术扶持,让农民自己"造血"的新式农业发展模式来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加快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投入力度等措施,尽快将农业信息化打造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助推农业经济 发展 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雷玲 苏夏琼 王礼力
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条件。本文分析了陕西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各指标因素对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机化水平对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电气化水平,而农药和农用薄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小。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并结合陕西农业的现状,提出了促进陕西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蓉
数字经济、流通现代化为城市产业创新带来了新的模式、新的机制、新的技术和新的业态,为城市产业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52个数字经济发展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流通现代化和城市产业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城市产业创新;第二,在数字经济促进城市产业创新过程中流通现代化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发挥多方联动的能力,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提高数字组合、数字模型和数字能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流通现代化,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城市产业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彰民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能够提升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消费,在当前乃至以后都将是农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进步的关键任务。文章以此为视角,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当前产业结构变动的瓶颈,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农业经济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变动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