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5)
- 2023(8531)
- 2022(7110)
- 2021(6596)
- 2020(5550)
- 2019(12284)
- 2018(12104)
- 2017(22465)
- 2016(12766)
- 2015(14566)
- 2014(14865)
- 2013(14445)
- 2012(13177)
- 2011(11555)
- 2010(11733)
- 2009(11200)
- 2008(11217)
- 2007(10155)
- 2006(8834)
- 2005(8165)
- 学科
- 管理(46525)
- 济(42711)
- 经济(42571)
- 业(39336)
- 企(34654)
- 企业(34654)
- 财(28725)
- 制(16979)
- 方法(14981)
- 务(14372)
- 财务(14310)
- 财务管理(14262)
- 中国(14052)
- 企业财务(13573)
- 财政(13531)
- 农(13002)
- 体(12769)
- 数学(12346)
- 数学方法(12187)
- 学(11752)
- 政(10854)
- 业经(10600)
- 体制(9841)
- 银(9562)
- 银行(9528)
- 土地(9027)
- 理论(8904)
- 行(8900)
- 度(8425)
- 制度(8424)
- 机构
- 学院(175308)
- 大学(174595)
- 济(66659)
- 经济(64980)
- 管理(63561)
- 研究(59600)
- 理学(53561)
- 理学院(52970)
- 管理学(51995)
- 管理学院(51696)
- 中国(47400)
- 财(44741)
- 京(37653)
- 科学(36057)
- 农(30855)
- 所(30572)
- 财经(30471)
- 江(29158)
- 中心(27759)
- 经(27325)
- 研究所(26969)
- 业大(26095)
- 农业(24206)
- 北京(23382)
- 省(22318)
- 院(22162)
- 财经大学(22107)
- 州(22003)
- 范(21715)
- 师范(21409)
- 基金
- 项目(113943)
- 科学(88750)
- 研究(84919)
- 基金(80957)
- 家(70752)
- 国家(70144)
- 科学基金(59461)
- 社会(53072)
- 社会科(50083)
- 社会科学(50074)
- 省(45653)
- 基金项目(42310)
- 教育(39794)
- 划(37969)
- 自然(37410)
- 自然科(36461)
- 自然科学(36448)
- 自然科学基金(35771)
- 编号(34749)
- 资助(32593)
- 成果(30215)
- 制(26898)
- 重点(26127)
- 课题(25844)
- 部(25595)
- 创(24169)
- 发(23331)
- 性(22990)
- 创新(22747)
- 国家社会(21979)
共检索到281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健
现有以土地出让收入为支柱财源的土地财政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但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现有土地财政模式从长期看不具有可持续性。在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为保障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巨额资金需求,应积极推进现有土地财政模式的及时转型。优化地方财政体制安排,切实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是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山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今后各项改革的基础。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的特殊关系,至今人们对财政在新的社会保障体制中应发挥怎样的职责和作用,认识仍不统一。鉴于此,本文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并非是谁属于谁的问题,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的。作者从社会保障与财政分配、社会保障与财政收支、社会保障与财政调控三个方面论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的特殊关系
关键词:
市场经济,社会保障,财政,再认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蕾 崔永超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结合农村公共品的性质,分析为什么要建立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的财政保障机制,以及建立一个怎样的财政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财政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财政保障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卢盛峰 苗润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就财政体制改革而言,优化央地财政关系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央地财政关系出发,试图回答如何通过进一步优化央地财政关系、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来助推中国现代化进程。首先,新时代下,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更是建设适应我国现代化财政制度的需要。其次,通过回溯央地财政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并提炼新时期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最后,结合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详细阐释完善央地财政关系的具体路径和现实举措,对于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财政体制的优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全章 郭欢
分税制改革造成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得地方财政陷入困境,为了财政平衡,地方政府把眼光投向了土地。本文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我国土地财政的一个重要制度原因,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相互反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土地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缺口和土地性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占比之间的实证分析发现,财政体制、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结构不合理确实诱导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操作行为,并且土地财政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阻碍作用。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分税制 财政体制 土地出让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升
笔者在对土地财政范围界定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历程,认为分税制初期,土地财政收入相当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很小,分税制不是土地财政出现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近些年的迅速发展是地方政府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动行为。接着,笔者基于充分的数量分析,认为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于分税制之外形成的、可独享的"第二财政"资源,地方政府更愿意通过非税收入的形式避开与中央进行"分财",土地财政收入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可支配财力上的相对地位;从土地财政纯收益角度看,土地财政在"营改增"后地位更为突出。进一步地,笔者对土地财政的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由于分税制对土地收益分配的格局限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 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大鹏 常语萱 王丽娟
在经济"新常态"阶段,我国提出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种背景下,PPP模式作为一项综合性改革,顺应了国家现代化治理要求,成为各地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下,财政预算成为固化PPP项目落实的有效手段,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成为提高PPP项目落地率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体制创新和流程创新两个方面阐述了通过财政预算管理创新推动PPP模式发展的具体操作,并对其在实践中的路径优化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大鹏 常语萱 王丽娟
在经济"新常态"阶段,我国提出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种背景下,PPP模式作为一项综合性改革,顺应了国家现代化治理要求,成为各地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下,财政预算成为固化PPP项目落实的有效手段,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成为提高PPP项目落地率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体制创新和流程创新两个方面阐述了通过财政预算管理创新推动PPP模式发展的具体操作,并对其在实践中的路径优化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宗晓华
我国典型的M型层级结构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分权体制与全国性公共产品属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导致近30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从乡村自给向公共财政保障的变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演变以预算内资金增加和财政负担主体上移为特征,然而,中央政府介入程度的加深导致基层政府的预算约束软化,绩效损失不可避免。基于负担主体上移的收益与成本分析,目前可采取的策略是,在继续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投入的同时,逐步放弃"分项目、按比例"的转移支付方式,强化地方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约束。
关键词:
M型层级结构 农村义务教育 投入体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作为冯俏彬教授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的指导老师,我对于她在专业方面的努力和这些年来所取得的学术进步比较了解,尤其赞赏她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一再展现的学术悟性和钻研深度。其《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荣获第三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2007年)的博士论文,以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1.合理规划,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控制工业用地。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工业用地的规模不断膨胀且价格偏低,工业用地的存量已基本适合未来中国工业化的需要。而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在过去一段时间却控制较严,且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囤地行为,导致土地出让面积与实际开发面积有较大差距,进而使得房价人为攀高。"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国富
湖南省从2010年起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增强了县级政府自主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0年和2011年,县(市)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23.36%、31.65%,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4.99%、30.07%。"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市级权利向县级的逻辑回归,在调动县(市)发展积极性的同时,也对市级财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一、当前制约我国财政职能实现的主要体制性矛盾分税制改革以来,我们对财政管理的关注程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1998年提出公共财政改革目标后,相继实施的收支两条线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以及“金财”工程等,都把着眼点放在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政府管理相适应的财政管理制度,以提高财政管理的有效性,使财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玉波 唐莹
分析地方土地财政形成的经济、政治、社会驱动因素,选用分税制改革后样本区间为1995~2010年16年间的中央、地方财政与土地出让金及税费收入数据,定量分析得出:一是分税制财政体制致使地方财政总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例与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二是地方财政总收入对于土地财政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与完善地方土地财政与国家财政体制关系的具体对策建议,为构建地方政府可持续的土地财税收益(经营)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地方土地财政 国家财政体制 关系 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