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7)
2023(7424)
2022(6458)
2021(5727)
2020(5056)
2019(11802)
2018(11579)
2017(22790)
2016(12355)
2015(14270)
2014(14612)
2013(14925)
2012(14361)
2011(13320)
2010(13554)
2009(12780)
2008(12666)
2007(11733)
2006(10339)
2005(9447)
作者
(38271)
(32482)
(32351)
(31109)
(20595)
(15434)
(14882)
(12596)
(12148)
(11513)
(11264)
(10700)
(10364)
(10192)
(10180)
(10148)
(9784)
(9525)
(9335)
(9321)
(8103)
(8098)
(7868)
(7465)
(7378)
(7326)
(7071)
(7039)
(6547)
(6392)
学科
(82800)
经济(82748)
管理(35079)
方法(29996)
(29698)
数学(27108)
数学方法(26943)
(23001)
企业(23001)
地方(18573)
中国(15532)
(15252)
(14400)
(13697)
地方经济(12907)
业经(12644)
(10595)
(10489)
贸易(10486)
农业(10181)
(10063)
环境(9463)
(9448)
(9095)
金融(9093)
(8610)
银行(8590)
(8214)
经济学(8170)
(7884)
机构
大学(195022)
学院(193970)
(93621)
经济(91865)
管理(71781)
研究(69878)
理学(61022)
理学院(60320)
管理学(59372)
管理学院(59004)
中国(52447)
科学(41267)
(40445)
(40353)
(36549)
研究所(33061)
(32986)
财经(32351)
中心(31499)
经济学(30824)
(29738)
(29175)
业大(27945)
经济学院(27668)
农业(26004)
北京(25741)
(24167)
(23999)
师范(23956)
财经大学(23698)
基金
项目(120681)
科学(94125)
基金(87514)
研究(87202)
(75801)
国家(75211)
科学基金(63448)
社会(56713)
社会科(53809)
社会科学(53791)
(46726)
基金项目(46202)
自然(39517)
教育(39327)
(38980)
自然科(38559)
自然科学(38545)
自然科学基金(37866)
资助(36627)
编号(34641)
成果(28486)
(27418)
重点(27364)
(27300)
(24141)
课题(23908)
国家社会(23684)
教育部(23361)
科研(23157)
创新(22760)
期刊
(109105)
经济(109105)
研究(60276)
中国(34443)
(32043)
学报(29487)
(29479)
科学(26727)
管理(25144)
大学(21954)
学学(20987)
农业(19376)
经济研究(18632)
(18426)
金融(18426)
财经(17297)
技术(16997)
(15015)
业经(14993)
问题(14484)
教育(13834)
技术经济(12251)
统计(11504)
(10979)
(10274)
世界(9949)
理论(9905)
商业(9764)
(9742)
经济问题(9297)
共检索到294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佘京梅  章铮  
本论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住房降价补差价现象。指出:第一,住房降价补差价涉及多时期决策;第二,住房开发商是否自愿实行降价补差价,取决于前期售房量;第三,降价补差价对大楼盘的影响大于小楼盘;第四,降价补差价的法制化极有可能成为一种经济工具,通过其威慑作用,影响楼市的竞争格局和开发商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降价竞争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所采取的一种主要市场行为。这种行为其实包含多个层次并反映着企业的不同动机和多种需要。同时, 作为企业的一种策略性行为, 它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在对其内涵和实质进行了产业经济学角度的分析之后, 本文也对其提出了几点理性思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2008年11月10日,在沈阳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72家拥有土地建设项目的房地产开发商联合做出"房屋不降价,如果降价一定为市民补偿差价"的承诺。按照该承诺,一旦开发商的商品房价格出现下跌,开发商将向房屋业主提供差价补偿,但是补偿的具体方式由各开发商自行决定。根据沈阳市房地产开发协会的数据,这些联合承诺的房地产开发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晨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住房功能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定位,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是蕴含了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二因素辩证法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住房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二是明确了让住房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良性动力,而不能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三是揭示了住房金融化在经济"脱实向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治理经济脱实向虚问题,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杨善奇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仅仅从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住房问题,要区别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不同属性。住房首先是满足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品,是劳动者的一种"客观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我国住房问题的产生与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背离满足"客观需要"这一本质属性直接相关,具体体现在住房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住房属性的资本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必须要回归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的属性;合理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坚决打击住房投机行为,适时转变住房上涨预期以及培养"以租代购"的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杨善奇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仅仅从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住房问题,要区别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不同属性。住房首先是满足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品,是劳动者的一种"客观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我国住房问题的产生与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背离满足"客观需要"这一本质属性直接相关,具体体现在住房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住房属性的资本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必须要回归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的属性;合理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刚  邵慰  
在经过多次宏观调控房价仍然高企不下的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旨在抑制房价上涨的"国五条"调控政策。在阐述"国五条"出台的背景、目标与主要内容基础上,构造一个住房均衡价格模型分析了"国五条"对房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短期看来,"国五条"不仅不能抑制房价,反而会加快房价上涨。长期看来,对住房的投资性需求将大幅降低,住房的价格走向还取决于土地供应、货币发行量等外生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  刘洪玉  
深入分析房价和地价的关系,才能弄清房价和地价的相互影响,才能判断地价是否过高。本文以经济学的角度从因果关系和数学关系两个方面探讨了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房地产业被定位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严重脱离了社会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从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尽管政府对房价一再调控,但无济于事,这其中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更关键的是复杂的政治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海波  黄蕾  
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已被业界和学术界所认可,但国内外在论述政府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原因时,大多是从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进行阐述,对政府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学依据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揭示。这不仅使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定位缺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不利于指导保障性住房实践。本文主要探讨政府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学依据、政府失灵的原因以及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兴庭  
"限价房"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种直接管制,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调控。政府通过限地价和限房价,直接参与了市场竞争。对限价房政策的经济学分析表明,限价房会导致过度需求、出现销售者偏好,于是,可导致政府偏好代替销售者偏好,限价房还可能造成歧视,致使市场扭曲,建筑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黑市,导致腐败和资源浪费。限价房是一种典型的砖头补贴,结论认为,应从砖头补贴走向人头补贴,大力发展廉租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文章对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下降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试图根据经济理论和可利用的经验数据说明 ,1 996— 1 999年的物价水平下降 ,主要是由于“信贷萎缩”、需求增长率下降所引起的 ,伴随着投资增长率的下降 ,属于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而 2 0 0 1年以来出现的物价下降、投资增长率提高的现象 ,需要用生产率提高、成本下降的因素来加以解释 ,属于“有效降价” ,与西方经济在 1 8— 1 9世纪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低物价、高增长具有相似之处。文章还对相应的政策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永宏  
当前我国房价和租金被区隔到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存在房价决定租金的情况。但两个市场是相互联系着的,租金可以作为衡量房屋价值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玉辉  董彦奎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中国"住房"价格出现了"房价泡沫",严重脱离工薪阶级的购买能力,成为"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分析高房价危害及其产生的几个主要原因。同时,为促进中国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将住房回归到"居住"的本义,文章提出中国"住房"市场的长效防控机制,旨在促进中国房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玉辉  董彦奎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中国"住房"价格出现了"房价泡沫",严重脱离工薪阶级的购买能力,成为"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分析高房价危害及其产生的几个主要原因。同时,为促进中国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将住房回归到"居住"的本义,文章提出中国"住房"市场的长效防控机制,旨在促进中国房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