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8)
- 2023(10672)
- 2022(8135)
- 2021(7218)
- 2020(5900)
- 2019(12791)
- 2018(12285)
- 2017(23711)
- 2016(12564)
- 2015(13719)
- 2014(13415)
- 2013(12857)
- 2012(11312)
- 2011(9973)
- 2010(9940)
- 2009(9453)
- 2008(8310)
- 2007(7327)
- 2006(6518)
- 2005(5895)
- 学科
- 济(52565)
- 经济(52511)
- 管理(36260)
- 业(36215)
- 企(28405)
- 企业(28405)
- 融(25753)
- 金融(25753)
- 银(23255)
- 银行(23220)
- 行(22504)
- 中国(22304)
- 方法(18799)
- 数学(16864)
- 数学方法(16775)
- 农(15675)
- 财(14719)
- 业经(13290)
- 制(12916)
- 地方(11921)
- 农业(11266)
- 中国金融(11172)
- 贸(10573)
- 贸易(10563)
- 易(10349)
- 务(10076)
- 财务(10049)
- 财务管理(10036)
- 企业财务(9648)
- 产业(8743)
- 机构
- 学院(170570)
- 大学(169276)
- 济(73347)
- 经济(72009)
- 管理(63646)
- 研究(57987)
- 理学(55250)
- 理学院(54704)
- 管理学(53765)
- 管理学院(53506)
- 中国(50761)
- 科学(35079)
- 农(34628)
- 京(34312)
- 财(33766)
- 中心(28929)
- 所(28877)
- 业大(28385)
- 财经(27514)
- 农业(27414)
- 研究所(26565)
- 经(25220)
- 江(24538)
- 经济学(24138)
- 经济学院(22142)
- 北京(20950)
- 融(20884)
- 财经大学(20752)
- 院(20721)
- 金融(20485)
- 基金
- 项目(119764)
- 科学(94108)
- 基金(88502)
- 研究(83373)
- 家(79006)
- 国家(78336)
- 科学基金(66846)
- 社会(56211)
- 社会科(53571)
- 社会科学(53557)
- 基金项目(47317)
- 省(47012)
- 自然(42939)
- 自然科(42047)
- 自然科学(42033)
- 自然科学基金(41324)
- 划(39332)
- 教育(36811)
- 资助(34485)
- 编号(31789)
- 重点(27322)
- 发(26554)
- 创(25939)
- 部(25533)
- 成果(24411)
- 国家社会(24401)
- 创新(24331)
- 科研(23305)
- 计划(22598)
- 业(22125)
共检索到250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支南 葛天任 邓海云
住房政策的调整是一个系统性过程,需要慎重推进,尤其是涉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等,更需要综合协调和政策配合金融化一方面是指金融部门向其他产业部门渗透、交融甚至替代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指微观经济主体投资和消费行为方式的变化,即居民和企业等主体的预期发生变化,从传统产品市场较为长期的成本利润导向逐渐转为金融市场的较为短期的投资收益导向,并由此增加经济体系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过程。
关键词:
住房金融化 长租房 影响及应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安强身 刘佳利
经济金融化趋势下的住房金融化放大了中国房价波动,房价与居民收入变动间的反馈循环加剧了收入不平等,阻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冲击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住房金融化与房价之间、房价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均存在双向正相关关系。住房金融化推动了房价上涨进而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居民收入不平等与住房金融化之间呈U型关系,住房金融化水平随收入差距扩大先降后升,当收入不平等程度超过拐点,住房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通过房价变动拉大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扩大也加深了住房金融化,两者间呈现典型反馈循环效应。因此,政府应充分运用政策工具加以调控,推进房地产去金融化,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平等基础上的共同富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若涵 沈悦
笔者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调查数据构建家庭住房金融化指数,考察了住房金融化对风险金融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金融化程度加深会降低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意愿和比重,挤出作用显著,该影响在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住房金融化通过改变家庭流动性预算影响风险金融投资,金融化程度加深,家庭流动性预算收紧,风险金融投资减少。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挤出效应在仅拥有一套住房家庭、三线及以下城市家庭和对房地产市场持有乐观预期的家庭中表现更为明显。此外,风险偏好对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会随着住房金融化程度的加深而削弱。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推动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灵活运用政策“工具箱”,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持续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升风险金融投资吸引力。
关键词:
住房金融化 风险金融投资 资产配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嘉 董亚宁 任卓然
金融危机后,我国居民部门储蓄率呈现下降趋势并进入加杠杆周期,与此同时,住房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持续上涨态势。针对该现象,本文在住房金融化视角下揭示了城市居民通过增加信贷的方式将储蓄向住房资本转化以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的内生机制,并基于2006-2017年35个大中城市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居民部门存贷比与住房交易量、住房投资存在长期稳定负向关系;住房需求-价格弹性显著为正,表明住房产品呈现出"追涨杀跌"的金融特性;住房价格与当期居民储蓄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结合存贷比与住房长期显著负相关特征,居民部门在住房价格长期上涨的预期下存在继续降低存贷比并增加住房消费行为的倾向。本研究对解释我国储蓄率下降、杠杆率提高提供了证据,丰富了住房金融化理论内涵,也为重新认识我国居民部门"量入为出"的财富观念转变提供了新视角。最后从拓宽居民部门投资渠道、疏通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推进财产税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平 周志梁
伴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推进,公积金管理出现了管理体制不顺、属性认识不清、管理机构职能虚化、社会分配扭曲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对公积金政策性和金融性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本文通过分析公积金的金融性特点及与政策性特点的关系,认为我国应当从公积金金融化发展方向出发,不断缩小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利差、扩大公积金运用渠道以及缴交覆盖面,重构住房公积金管理和监督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建立适合我国的现代住房金融体系。
关键词:
公积金 住房金融 行政化 金融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威风 李思昊 吴玉宇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不仅影响投资者决策,也关系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随着公司"脱实向虚"而配置较多金融资产,金融化公司的经营模式、收益波动性以及风险管理将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到业绩预告质量。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7—2018年的A股非金融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金融化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金融化会降低业绩预告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披露的业绩预告属于强制性、坏消息情形以及上市公司曾出现违规事件时,公司金融化会提高业绩预告的质量;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受融资约束上市公司的金融化程度越高,则业绩预告质量会越差。此外,本文还发现,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会改善金融化程度高公司的业绩预告质量,但机构投资者却没有类似作用。
关键词:
公司金融化 业绩预告 信息披露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泽清
经济的金融化同全球化、自由化一起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拉大了收入差距。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在加重,金融化是否会扩大我国的收入差距,通过什么途径扩大我国的收入差距以及如何减轻和消除这种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等问题都是亟待我们去探究的。本文在分析金融化典型事实的基础上总结了金融化的五大特征,理清了金融化的发展逻辑,并给出了金融化对收入分配影响的三种机制,即工人内部分裂机制,食利者金融投机机制以及工人消费信贷机制。最后在分析我国金融化现象的基础上探究了金融化扩大我国收入差距的三种方式。
关键词:
金融化 收入分配 资本积累 金融利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晋盛武 晋青青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企业动态投资模型,采用差分GMM方法分析我国金融化程度及其对企业实体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化水平不高,金融投资对企业实体投资造成的负面影响且存在两期滞后,而金融收入对企业实体投资造成正向影响且存在一期滞后,总体上看我国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对实体投资没有负向作用。此外,融资约束大的企业,金融化并没有对其实体投资造成显著影响;而融资约束小的企业,金融化效应更加突出。因此,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时需要考虑融资约束对不同企业的金融化效应,将我国的金融化水平控制在合理区间。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泽清
经济的金融化同全球化、自由化一起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拉大了收入差距。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在加重,金融化是否会扩大我国的收入差距,通过什么途径扩大我国的收入差距以及如何减轻和消除这种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等问题都是亟待我们去探究的。本文在分析金融化典型事实的基础上总结了金融化的五大特征,理清了金融化的发展逻辑,并给出了金融化对收入分配影响的三种机制,即工人内部分裂机制,食利者金融投机机制以及工人消费信贷机制。最后在分析我国金融化现象的基础上探究了金融化扩大我国收入差距的三种
关键词:
金融化 收入分配 资本积累 金融利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晓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资本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目前,民营资本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即产融结合。大量的民营资本先后进入金融领域,且这一趋势仍在不断扩大蔓延。但实际上,我国的金融体系很不完善,民营资本的进入确实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但相应地也可能造成金融风险形成不良后果。因此,在产融结合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本文深入剖析了民营资本金融化的现状及成因,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产融结合效应 民营资本金融化 风险 对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政清
住房商品化的国际借鉴──住房购买力与住房金融杜政清一、住房购买力现阶段房价与收人之比远远高于国际水平的下限,低收入与高房价形成强烈反差,影响住房市场和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应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存量住房商品化与微利房的市场投放。1.房价与家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辛毅 李宁 温铁军
国际粮食市场"金融化"是全球性实体经济"金融化"的一部分,将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国际粮食市场"金融化"的实质、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对国际粮食市场"金融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粮食市场 粮食金融化 粮食价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甜迪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进一步加剧经济"空心化"和"资产价格泡沫",给经济转型平添阻力。理论分析发现:金融化对人力资本和收入结构造成非对称冲击,直接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随着金融化程度加深,金融部门凭借资本跨期配置提前抽取其他部门的未来价值,间接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且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研究结论对中国当前金融领域国有企业薪酬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化 行业收入差距 金融业 非金融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秀丽
科学技术进步、货币流动性增强、生物质能源开发、农产品资本化等,导致农产品金融化趋势加剧。美元汇率、货币供给、原油、投机因素、期货金融衍生工具等有利于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完善农业贸易条件、形成农产品品牌效应,但也可能带来国内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扭曲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等挑战。在农产品金融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应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产品金融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力度、健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等措施,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市场。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金融化 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慧 王擎 徐舒
企业金融化现象被认为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匹配2009—2017年中国206个地级市房价数据与非房地产、非金融类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有效识别了房价上涨与企业金融化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表明了该影响对高现金持有和低融资成本企业更为显著。在影响机制上,房价上涨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创造逐利性投资机会助推了企业金融化行为。本文的研究表明,房价的持续上涨容易引发企业金融投资过度膨胀。我们应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同时积极关注企业金融化行为,引导企业"脱虚向实"。
关键词:
房价 企业金融化 融资约束 投资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