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1)
- 2023(17474)
- 2022(14947)
- 2021(13957)
- 2020(11591)
- 2019(26760)
- 2018(26477)
- 2017(51200)
- 2016(27735)
- 2015(31302)
- 2014(31365)
- 2013(30418)
- 2012(27609)
- 2011(24814)
- 2010(24564)
- 2009(22525)
- 2008(21878)
- 2007(19162)
- 2006(16640)
- 2005(14560)
- 学科
- 济(109286)
- 经济(109078)
- 管理(84658)
- 业(76029)
- 企(64757)
- 企业(64757)
- 方法(49861)
- 数学(42714)
- 数学方法(42122)
- 财(30522)
- 农(28655)
- 中国(28093)
- 业经(24752)
- 学(23848)
- 制(23556)
- 理论(20291)
- 地方(19886)
- 务(19041)
- 财务(18943)
- 财务管理(18896)
- 农业(18639)
- 企业财务(17898)
- 贸(17804)
- 贸易(17795)
- 和(17333)
- 易(17268)
- 银(17128)
- 银行(17082)
- 体(17035)
- 技术(16872)
- 机构
- 大学(390639)
- 学院(387787)
- 管理(153768)
- 济(152535)
- 经济(149152)
- 理学(133676)
- 理学院(132224)
- 管理学(129758)
- 管理学院(129055)
- 研究(125429)
- 中国(92933)
- 京(82127)
- 科学(77181)
- 财(73598)
- 所(61236)
- 农(60136)
- 财经(58774)
- 业大(57640)
- 中心(57509)
- 江(56080)
- 研究所(55824)
- 经(53430)
- 范(51200)
- 北京(51189)
- 师范(50675)
- 农业(47100)
- 经济学(46796)
- 院(46165)
- 州(45007)
- 财经大学(43969)
- 基金
- 项目(269668)
- 科学(212636)
- 研究(198564)
- 基金(195982)
- 家(170187)
- 国家(168795)
- 科学基金(145860)
- 社会(125495)
- 社会科(118810)
- 社会科学(118784)
- 省(105036)
- 基金项目(103659)
- 自然(94321)
- 教育(92286)
- 自然科(92107)
- 自然科学(92084)
- 自然科学基金(90397)
- 划(88283)
- 编号(81165)
- 资助(80187)
- 成果(66115)
- 重点(60115)
- 部(59835)
- 发(56319)
- 创(56031)
- 课题(55985)
- 创新(52282)
- 教育部(51797)
- 国家社会(51721)
- 制(51719)
- 期刊
- 济(163817)
- 经济(163817)
- 研究(112712)
- 中国(73694)
- 学报(61380)
- 财(57767)
- 管理(56225)
- 科学(55463)
- 农(54399)
- 大学(47527)
- 教育(46152)
- 学学(44714)
- 农业(37364)
- 技术(34247)
- 融(31438)
- 金融(31438)
- 财经(28799)
- 业经(27036)
- 经济研究(25926)
- 经(24648)
- 问题(21259)
- 图书(18996)
- 理论(18601)
- 版(18530)
- 业(18282)
- 科技(18200)
- 技术经济(17419)
- 实践(16956)
- 践(16956)
- 现代(16745)
共检索到557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超 黄燕芬 杨宜勇
住房保障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居住权利实现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福利体制理论,从住房权利出发,聚焦住房的社会功能,创新性地对住房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三种福利模式下,住房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都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住房适度保障水平即曲线顶点,但不同福利模式在福利起点、福利拐点和福利变动程度上均存在差异。对比我国现阶段住房保障实际支出水平,本文提出应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支出,优先保障结果公平和借鉴保守主义福利模式三点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唐将伟
当前我国正处于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就要求政府确立适度的住房保障水平,同时处理好住房保障供给中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本文从艾斯平·安德森福利体制理论的去商品化和福利多元主义两个视角,对"自由主义模式"的典型国家英国住房保障政策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启示和建议。认为住房保障适度水平是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动态平衡,应当构建住房保障的多主体、多渠道参与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在住房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唐将伟
新时代我国住房政策进入新的改革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本文对艾斯平·安德森福利体制理论下"保守主义模式"典型国家——德国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分析,通过探究德国住房保障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总体特征,以及进行去商品化和福利多元化视角下的政策分析和政策发展解读,提出福利体制理论下德国住房保障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即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住房保障适度水平进行调整,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同时补齐我国租赁市场发展不足的短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余芳 黄燕芬
文章运用福利体制理论对欧洲典型福利国家英国、德国、瑞典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了政府、社会、市场在三种福利模式下的住房保障政策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进而提出了住房保障政策"去商品化"的衡量维度和指标,以及对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
住房保障 福利体制理论 福利国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张超 杨宜勇
根据福利体制理论,瑞典号称典型的福利国家,其住房保障政策旨在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普惠式住房保障体系。瑞典模式对于新时代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度背景、政策体系和整体特征进行了介绍和归纳,其次从去商品化视角梳理了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从福利多元主义角度阐述了瑞典住房保障领域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最后提出瑞典模式对新时代我国住房保障改革的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瑞玲
我国要推出的房产税改革,实际上是要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持有税,并要对其如何征、征多少的问题进行改革。文章在分析理论界的基本观点与试点方案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目标,论证了我国逐步推进并全面开征住宅房产税符合新福利经济学的希克斯效率改进,能增进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并从调节收入分配与提升福利保障水平的角度对我国住宅房产税的税收制度进行了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光红 李宪立
结合当前扩大内需,增加保障性住房财政投入的宏观背景,基于完善廉租房制度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廉租房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廉租房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路径及其框架,主要从土地供应、融资机制、法律法规建设、组织管理体系的架构、信息化管理、制度创新、退出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其为城市政府提高廉租房制度的运作绩效提供可操作性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廉租房制度 经济租用房 优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瑞双
本文利用北京市36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抽样调查数据,以森的功能福利理论为基础,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测度了保障性住房住户在入住前后福利水平以及各功能空间的福利变化。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住户福利在入住后总体有所改善,但改善不明显。具体功能空间上,居住条件和环境、收入情况、社交状态三方面有所改善。其中收入状况、居住条件和环境改善程度较大。但同时,在支出状况、政策感知两个功能空间上,保障性住房住户入住保障性住房后福利情况变差。且不同的转换因子对保障性住房住户福利影响不同。因此保障性住房政策应关注不同保障性住房住户的不同功能空间,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住户福利。
关键词:
功能福利 保障性住房 住户福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永恒 陈友倩
以西安市城五区和长安区经济适用房为研究对象,基于年龄差异视角,运用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西安市保障性住房总体福利体系和不同年龄段保障对象的福利效应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显示:被保障对象入住保障性住房后福利水平有所上升,其居住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均得到改善,但交通条件、工作机会、心理因素却有不同程度恶化;年龄差异对保障性住房的福利效应具有不同的影响,被保障对象在55-70岁年龄段的福利变化最大,而25-35岁年龄段的被保障对象福利上升水平最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祖山 张志军
居住福利既包括居住所需要的基本生存条件和基本公共资源,又涉及与居住活动相关的经济因素、安全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目前,非产权保障性住房应当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首选项目,但其建设和分配面临居住空间分异、保障效率低下、居住福利缺失和不利于城市功能提升的困局。政府在加大非产权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土地、税收、财政等政策功能,调动社会资源,增加非产权的、具有保障功能的房源供给,通过供给与分配的多元化选择,摆脱单一化所面临的困局,达到改善居住福利的目的。
关键词:
居住福利 非产权房 保障性住房 多元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翼
近年来,我国城市住房价格持续上升。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权已成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各部门和各地区针对住房保障问题,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制定了诸多的保障政策。但对于市场化条件下住房保障体系的内在运行机理研究则较为滞后。而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住房过滤模型理论可以从微观角度对住房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住房价格进行生命周期全过程分析,较真实地反映住房市场特别是住房保障体系的运行机理。因此本文尝试从住房过滤模型的角度分析国内住房保障政策与住房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并结合该模型的适用条件与面临的现实障碍,探索住房保障措施及住房信贷制度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住房过滤模型 住房信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方敏 仇保兴
我国现行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是基于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政府主导的"他组织"型保障房建设模式无法充分认识并遵循保障房建设的自身规律,人为地割裂保障对象、房企、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链,使系统内各要素发生异位冲突。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诸如保障房建设中出现的盲目定位、监管失控、无序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资源配置错位、寻租严重等问题。而"自组织"型的住房合作社保障房建设模式是以需求出发的合作建房,从设计、资金筹备、建设施工、分配管理再到后期维护都由保障对象自组织来主导完成保障房建设,充分发挥了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这种自下而上的住房保障建设模式能有效帮助政府转变职能、...
关键词:
住房保障建设 自组织 住房合作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华 刘国栋
积极建立廉租住房供应体系,扩大廉租住房覆盖范围:第一,强化政府在廉租住房建设中的责任,保证廉租房供应。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建立相应惩罚措施,对于阻碍廉租住房发展的地方政府应给予严厉处分。廉租住房建设是社会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具有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多方面的性质,地方政府应会同社会保障部门,尽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对其建设进行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穆怀中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穆怀中(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五大任务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多方面内容,其中社会保障水平是关键因素之一。社会保障水平从量上讲,有“高”、“低”之分,衡量方法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祖军
从解析住房需求特别是保障房需求特点入手,阐述住房保障政策选择的原则、目标、方式及路径,回答目前困扰政府和学术界的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系列基本问题。同时,针对当前的保障房供需不匹配问题,从法制、规划、管理、技术等层面提出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住房保障 需求 特点 政策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