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6)
2023(5302)
2022(4507)
2021(4281)
2020(3427)
2019(7813)
2018(7500)
2017(14428)
2016(7146)
2015(8128)
2014(7849)
2013(7501)
2012(6714)
2011(5839)
2010(5833)
2009(5248)
2008(5078)
2007(4579)
2006(4005)
2005(3204)
作者
(18030)
(14977)
(14938)
(14172)
(9680)
(7209)
(6972)
(5920)
(5708)
(5294)
(5247)
(5130)
(4723)
(4522)
(4509)
(4374)
(4371)
(4349)
(4347)
(4247)
(3582)
(3511)
(3473)
(3425)
(3417)
(3303)
(3299)
(3260)
(2995)
(2895)
学科
(31866)
经济(31709)
管理(22670)
(21066)
(19205)
企业(19205)
方法(11480)
中国(9012)
(8571)
业经(8200)
数学(7736)
数学方法(7649)
(7647)
理论(7078)
(6502)
农业(5364)
地产(5269)
(5269)
房地(5269)
房地产(5269)
(5232)
技术(5168)
(4750)
(4303)
财务(4288)
财务管理(4280)
地方(4211)
(4201)
金融(4200)
社会(4188)
机构
大学(98437)
学院(97257)
(41408)
经济(40653)
管理(40086)
理学(34788)
理学院(34430)
管理学(33942)
管理学院(33748)
研究(31160)
中国(23143)
(20760)
(19634)
财经(16798)
科学(16642)
(15418)
中心(15009)
(13881)
(13674)
师范(13582)
(13579)
经济学(13340)
财经大学(12759)
研究所(12472)
北京(12164)
经济学院(12047)
业大(11518)
(11455)
商学(11208)
师范大学(11173)
基金
项目(68238)
科学(55931)
研究(53819)
基金(51417)
(44429)
国家(43582)
科学基金(38175)
社会(38119)
社会科(34972)
社会科学(34960)
基金项目(27278)
(25384)
教育(24960)
自然(22457)
自然科(21978)
自然科学(21974)
自然科学基金(21620)
(21584)
编号(21517)
资助(19172)
成果(18138)
(16168)
国家社会(15838)
(15178)
重点(15017)
教育部(14769)
(14753)
人文(14410)
课题(14402)
(14090)
期刊
(46281)
经济(46281)
研究(30494)
中国(19769)
(16481)
管理(14855)
教育(13435)
科学(12889)
学报(12516)
(10989)
大学(10616)
学学(9803)
财经(8591)
(8527)
金融(8527)
(7484)
经济研究(7431)
农业(7379)
业经(7299)
技术(7136)
问题(5932)
世界(4672)
科技(4616)
(4614)
社会(4560)
现代(4555)
(4300)
论坛(4300)
图书(4288)
理论(4181)
共检索到143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雪峰  
借鉴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思想,运用住房可负担倍数、住房可负担百分比和住房可负担度等微观指标以及住房洛伦兹曲线、住房基尼系数等宏观工具,构建从家庭到社会的住房负担能力度量体系。对上海、深圳、武汉和苏州四城市二手住房负担能力的实证研究表明,中等收入及以下家庭住房负担能力普遍偏低,其中苏州、深圳两城市整体住房负担能力高于上海和武汉,而且公积金政策能够有效地提高家庭住房负担能力,特别是中等和中等偏上家庭。该体系能有效地为家庭购房、开发企业经营、金融企业住房信贷及政府公共住房等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娜娜   廖红君   樊纲治  
基于2013—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三期面板数据,利用房价收入比作为住房负担能力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老龄化背景下房价收入比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收入比越高,家庭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越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会进一步加剧高房价收入比对家庭创业活动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老龄化加剧背景下,高房价收入比的创业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仅有一套房的家庭中。基于此,提出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需积极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并引导家庭理性配置资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雪峰  
摒弃以家庭收入和住房价格平均数(或中位数)为核心的传统度量逻辑,本文以家庭收入分布和住房价格分布为基础,借鉴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思想,运用住房可负担倍数、住房可负担百分比和住房可负担度等微观指标以及住房洛伦兹曲线和住房基尼系数等宏观工具,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从家庭到社会的住房负担能力度量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对上海、深圳、武汉和苏州四个一二线城市二手住房负担能力的实证研究表明:四城市中等收入及以下家庭住房负担能力普遍偏低;除苏州外,其他三城市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家庭的住房负担能力也不乐观;四城市的社会住房负担能力不佳,其中上海和武汉的情况尤甚;房价较低的二线城市的住房负担能力状况不一定优于房价较高的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邹静  邓晓军  
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家庭微观面板数据,运用Probit、IV Probit模型研究主客观社会地位对家庭住房租购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家庭主观社会地位主要受家庭资产状况的影响,而不是受户主客观社会地位的影响,二者并不总是表现出一致性。(2)当前的和预期的主观社会地位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的住房租购选择,主要表现在中西部家庭、农业户口家庭和一套房家庭中。当前主观社会地位每增加一个等级,家庭的住房自有率提高0.5%;而预期的主观社会地位每增加一个等级,家庭的住房自有率提高0.3%。(3)客观社会地位中教育、职业、家庭永久性收入对家庭住房租购选择的影响不一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照旭  
我国从1997年开始实行高等教育全面收费,引起各界关注,特别近年来随着毕业生工作越来越难找,这一问题又显突出。以往对高等教育经济负担的研究多是以人均收入与高等教育花费作为比较,本文提出应该以家庭存款作为学生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本文设定以高等教育花费是否占到存款的50%为是否有负担的界限,设计并计算出了表示整个社会家庭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不均等水平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基尼系数,表示整个社会高等教育经济负担总水平的高等教育经济负担总量系数以及表示整个社会家庭高等教育经济负担不均等水平的高等教育经济负担基尼系数。计算显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负担的总量较大,且在城镇内部这种负担分布的不均等程度远大于农村内...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孙玉环  马晓燕  
为分析家庭的社会特征对住房市场需求的作用及影响程度,本文以2006年大连市居民住房现状及需求调查数据为基础,依照利用分类回归树(CRT)方法对家庭社会阶层的划分结果,对大连市住房需求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并比较了各细分市场的住房现状及住房需求的差异.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其住房现状和对住房的需求率均有所差异:低收入阶层的家庭,其现住房的条件相对较差,对现住房的满意程度相对较低,不过由于受支付能力的限制,其购房需求率并不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重润   杨妍   赵昶  
由于住房资产与负债相互影响,住房资产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明确。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和2019年两期数据,以有房家庭为样本,对住房资产、住房债务与家庭消费的关系进行研究。总体来看,住房财富能够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对消费升级也有促进作用,而住房债务则显著抑制了家庭消费的增长和消费升级,而且不存在住房债务对家庭消费的门槛效应。交乘项回归系数表明,住房债务对住房财富效应有不确定影响,具体而言,住房债务削弱了住房财富对消费支出的效应,但是却扩大了住房财富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住房财富与债务对首套房家庭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多套房家庭,对食品、衣物以及交通通讯支出的影响显著;从消费升级角度看,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显著,而住房债务仅对城镇家庭消费升级影响明显。政策启示是:稳定家庭杠杆率、释放住房财富流动性、优化差异性信贷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浩  陈立文  
基于河北省1995年~2017年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房价与住房负担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居民住房负担能力逐年下降,房价与住房负担能力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与收入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给定房价一个正的标准差冲击,对自身将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对住房负担能力有明显的负向影响;给定住房负担能力一个正的标准差冲击,对房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收入的变动对房价收入比没有显著影响。可以通过采取措施稳定房价,加大力度抑制住房的投资需求,构建全面的住房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居民住房负担能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英  
本文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不同住房销售单价等基本数据出发,应用住房单价月收入比计算与分析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及其差距,探讨了我国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社会差距以及差距扩大的原因。最后,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情况,提出了提升我国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佳慧  张良  
本文在持久收入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住房资产、住房负债影响旅游消费的微观机制,探讨了该影响在不同房产数量家庭中的差异,并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住房资产对旅游消费有显著的财富效应,能够刺激旅游消费,住房负债对旅游消费有显著的房奴效应,限制旅游消费;持有多套房产的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被放大,住房负债的房奴效应被减弱;既有住房贷款又有住房借款的家庭,房奴效应最大,只有住房借款的家庭次之,只有住房贷款的家庭不存在房奴效应,甚至会刺激旅游消费;户主是年长者的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强于户主是年轻者家庭。政府应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度调控,实行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旅游市场应针对消费群体细分产品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以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升旅游消费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赞  张欢  郑思齐  
住房需求弹性是描述住房市场需求特征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住房需求弹性理论,采用2007~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数据,测定了辽宁、广东、安徽、湖北、陕西、甘肃六省居民的住房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研究发现这六省的住房需求收入弹性均小于1,并且地区差异明显;同时,六省住房需求价格弹性普遍较小,住房的消费必需品属性明显。文章应用住房需求弹性指标,对各省未来住房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房价变化趋势做出了定性和定量预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玉坤  
由于住房政策的转变以及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化,澳大利亚同我国一样正经历着严峻的住房负担能力问题。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澳大利亚住房负担问题的概念、产生的背景、问题的原因与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澳大利亚住房负担能力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并通过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住房负担能力问题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角:一是研究方法的借鉴,二是研究领域的扩展,三是应给予住房供给更多关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杰  朱旭丰  
如何测定居民住房负担和价格可支付能力,既是开展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防范住房市场风险的基础工作。对居民住房负担能力研究的重点,需要对其定义有一个十分清晰的界定与把握,选择合适和科学的住房负担能力测度方法。就国际上研究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最主要四种方法:传统的住房支出收入比法、考虑适当住房标准的住房支出收入比法、剩余收入法以及复合测度法等做了研究综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井静  周浩  李静  
住房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自停止住房的实物分配以来,我国及安徽城乡居民的居住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构建衡量居民住房负担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测算与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不同收入等级居民的住房负担差距较大、居民住房负担呈不断加重趋势。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平抑房价的过快增长,改善住房的供应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对商品住宅的负担能力;积极发展住房金融,支持中等收入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姜正和  张典  
本文将住房负债引入到家庭消费模型,采用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以中国城镇家庭为对象,研究了住房负债对家庭异质性消费问题。研究发现:(1)住房负债增加会削弱风险厌恶家庭的消费水平,但是会刺激风险偏好家庭的消费水平;(2)风险偏好家庭的住房负债增强了住房财富效应,而风险厌恶家庭的住房负债减弱了住房财富效应(3)精神消费对住房财富、家庭负债的敏感度大于物质消费,物质消费表现出必需品特征,精神消费表现出奢侈品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