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4)
2023(15054)
2022(12342)
2021(11752)
2020(9830)
2019(22342)
2018(21613)
2017(41709)
2016(21649)
2015(24202)
2014(24049)
2013(23618)
2012(21305)
2011(18696)
2010(18094)
2009(16178)
2008(15785)
2007(13117)
2006(10875)
2005(9413)
作者
(56995)
(47932)
(47554)
(45610)
(30530)
(22947)
(21624)
(18538)
(18186)
(16771)
(16390)
(16159)
(14949)
(14930)
(14797)
(14725)
(14153)
(13844)
(13681)
(13629)
(11519)
(11423)
(11375)
(10960)
(10778)
(10705)
(10394)
(9990)
(9459)
(9412)
学科
(91372)
经济(91264)
管理(65485)
(61425)
(50050)
企业(50050)
方法(43376)
数学(39401)
数学方法(38990)
(35428)
中国(27479)
(23657)
(18623)
财务(18588)
财务管理(18535)
(17830)
贸易(17822)
企业财务(17760)
业经(17543)
(17443)
(17418)
农业(15432)
地方(15308)
(15049)
(14372)
银行(14360)
财政(13917)
(13777)
金融(13775)
(13603)
机构
大学(296502)
学院(294541)
(133202)
经济(131158)
管理(117395)
理学(102796)
理学院(101770)
管理学(100228)
管理学院(99667)
研究(99227)
中国(77285)
(68144)
(59786)
科学(56557)
财经(51999)
(47847)
(47403)
中心(45805)
经济学(43773)
研究所(43101)
(42949)
业大(39742)
经济学院(39677)
(39605)
财经大学(39192)
北京(37098)
(35987)
(35722)
师范(35377)
农业(33536)
基金
项目(207647)
科学(167078)
基金(158147)
研究(150646)
(138628)
国家(137251)
科学基金(119264)
社会(102241)
社会科(97333)
社会科学(97310)
基金项目(83168)
(76419)
自然(75954)
自然科(74291)
自然科学(74270)
自然科学基金(72993)
教育(68567)
(65243)
资助(64020)
编号(56964)
(48389)
重点(46423)
国家社会(44994)
成果(44881)
(43843)
(43650)
教育部(42536)
创新(41148)
人文(41123)
科研(40606)
期刊
(134975)
经济(134975)
研究(88836)
(56262)
中国(53090)
学报(43069)
管理(42100)
科学(41400)
(37928)
大学(34194)
学学(32658)
(27143)
金融(27143)
农业(26204)
财经(26112)
经济研究(25227)
技术(22887)
(22551)
教育(22437)
业经(20246)
问题(17747)
(15831)
(14788)
世界(14615)
统计(14521)
(13731)
财会(13613)
技术经济(13568)
(13283)
国际(13221)
共检索到424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姜正和  张典  
本文将住房负债引入到家庭消费模型,采用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以中国城镇家庭为对象,研究了住房负债对家庭异质性消费问题。研究发现:(1)住房负债增加会削弱风险厌恶家庭的消费水平,但是会刺激风险偏好家庭的消费水平;(2)风险偏好家庭的住房负债增强了住房财富效应,而风险厌恶家庭的住房负债减弱了住房财富效应(3)精神消费对住房财富、家庭负债的敏感度大于物质消费,物质消费表现出必需品特征,精神消费表现出奢侈品特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姜正和  张典  
本文将住房负债引入到家庭消费模型,采用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以中国城镇家庭为对象,研究了住房负债对家庭异质性消费问题。研究发现:(1)住房负债增加会削弱风险厌恶家庭的消费水平,但是会刺激风险偏好家庭的消费水平;(2)风险偏好家庭的住房负债增强了住房财富效应,而风险厌恶家庭的住房负债减弱了住房财富效应(3)精神消费对住房财富、家庭负债的敏感度大于物质消费,物质消费表现出必需品特征,精神消费表现出奢侈品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新平  熊德平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住房资产价值变化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总体上并不显著,即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在总体上并不存在。文章对实证结果进行简要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雨轩  段忠东  
利用2013年、2015年和2017年CHFS数据构建家庭追踪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住房财富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消费形式与不同特征家庭之间存在异质性;第二,随着家庭持有住房套数的增长,住房财富效应表现出上升趋势;第三,住房财富效应随着户主年龄呈现出钟形生命周期特征;第四,家庭的住房财富相对水平能够提升家庭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第五,住房贷款提升了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果。因此,建议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与财富积累水平;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升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艺  李娜  
文章利用最新公布的中国城市居民消费金融调查数据,考察房产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并探讨其中存在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1)有房家庭的总消费较无房家庭高;(2)家庭房产总值对家庭总消费及食品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房产财富消费弹性小于金融资产;(3)房产数量越多,房产总值对家庭总消费的影响越小。在制定拉动需求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房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曾胜  杨旸  
“十四五”期间,厘清住房财富与家庭捐赠的关系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文章基于CFPS2018数据,实证检验住房财富对中国城镇家庭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住房财富增多会让有捐赠行为的城镇家庭更加慷慨。第二,住房财富的慷慨效应存在于一套房家庭和中低收入组家庭。第三,住房财富对城镇家庭的慷慨效应弱于家庭收入,但强于金融财富。结论表明,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捐赠的前提和基础,但住房财富会显著增强普通家庭的捐赠信心。文章建议,国家应继续秉持“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理念,抑制住房投机行为和不合理住房消费,保障普通家庭的居住权益,持续激活个人捐赠活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萍  周倩如  
与一些具有高稳定消费率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消费率持续低位。住房是居民家庭消费品,也是重要家庭资产,如何利用好住房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FPS 2016年和2018年数据,以拥有住房的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探讨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住房的正向财富效应广泛存在,且对食品衣着、文娱美容和耐用品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在一、二线城市更是如此。不同群体中,低收入、中年组、持有2~3套房的城镇居民受住房财富波动影响较大。住房信贷能够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刺激家庭消费。因此,丰富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完善信贷市场,稳健实行差异化房贷、因城制宜的住房相关政策十分必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明月  刘政  臧旭恒  
本文根据家庭流动性资产配置行为将异质性消费者识别为受流动性约束(hand-to-mouth)家庭与不受流动性约束(non-hand-to-mouth)家庭,探讨了住房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否在这两类家庭中存在显著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住房资产如何影响这两类家庭之间的转换。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9年三轮追踪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总体上住房资产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为正,但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显著高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说明持有较多流动性资产家庭的住房资产对消费的正向影响更大。从机制上分析,相较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住房资产提升信贷可得性的效应更大,并且更能通过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来促进家庭消费。异质性家庭动态转换的分析印证了住房资产的增长有助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转换为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并通过这种转换进一步促进家庭消费能力增长,而住房债务负担则需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才能发挥促进消费的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伏霖   高洁   戴溪   姚懿荧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房价快速增长,住房财富成为家庭财富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是家庭储蓄的重要影响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如何降低家庭储蓄,进而增进家庭消费,已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2006年起,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住房政策,面积小于或等于90平方米住房的首付比例及税负大幅下降,造成住房价值增长率在90平方米左右出现间断。本文利用住房政策冲击造成的不连续性设计断点回归,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住房财富对城镇居民家庭储蓄的影响。研究发现,意外的住房财富增加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家庭总储蓄,这一影响在中年群体、背负债务的群体以及工作不稳定的群体中更加显著。因此,政府在进行住房政策改革的时候要密切关注政策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发现对于扩大国内需求,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春喜  杨振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在各地区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市2003-2012年的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协整的估计方法,研究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均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且东部地区的财富效应高于西部地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峰  姚潇颖  李鲲鹏  
本文建立一个关于消费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利用中国1999~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中高收入家庭的93个收入分层截面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分析了住房市场独立决策的中等及以上收入家庭的住房财富效应及其结构性差异。研究显示:(1)长期内中国整体并不存在住房财富效应,但短期内居民家庭存在抑制当前消费的调整行为;(2)对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房价每上涨10%,长期内两类家庭分别减少1.45%~1.96%和1.16%~1.164%的消费支出,而对中偏高收入家庭,长期内则增加消费支出1.03%~1.08%;(3)在中部地区,房价每上涨10%,长期内该区域家庭将增加0.60%~0.67%的消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浩  易行健  周聪  
本文对2010年和2012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中的城镇有房家庭进行了配对,构造了两期面板数据,就房屋价值变动对家庭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探讨了房屋按揭贷款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房产差异对于房屋财富效应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具有明显的财富效应;房屋按揭贷款为家庭购房带来"杠杆",当房屋价值提高时会引起更大的财富效应:相比单一住房家庭,多套房家庭的房屋资产具有更明显的财富效应;房产占家庭资产比重较低的家庭,房屋资产的财富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浩  易行健  周聪  
本文对2010年和2012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中的城镇有房家庭进行了配对,构造了两期面板数据,就房屋价值变动对家庭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探讨了房屋按揭贷款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房产差异对于房屋财富效应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具有明显的财富效应;房屋按揭贷款为家庭购房带来"杠杆",当房屋价值提高时会引起更大的财富效应:相比单一住房家庭,多套房家庭的房屋资产具有更明显的财富效应;房产占家庭资产比重较低的家庭,房屋资产的财富效应较大,随着房屋投资属性的降低、消费属性的提高,房屋的财富效应会下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磊  原鹏飞  王康  
本文以微观居民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拓展住房财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户籍、知识、政治资本等因素对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财产的影响在不同财富阶层的差异。研究认为:我国的户籍制度与政治资本均起到了加大住房财产不平等的作用,但只有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少数人群才能在住房财产持有上占优势;近年来市场化力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述非市场因素的作用;然而市场化因素对住房财产的影响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知识(经验、教育水平)对住房财产的影响随社会阶层的变化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且为"上扬曲线"轨迹,这意味着越富裕的人群读书越有用,教育不平等与住房不平等在相互加强;而在较贫穷阶段,经验的重要性远高于教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祝丹  陈立双  
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年度面板数据,对住房财富效应与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资产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正向住房财富效应,且人口年龄结构对各省市住房财富效应的边际影响为正,但老龄人口比重比少年人口比重的边际影响更大;住房资产占比对大部分省市住房财富效应的边际影响为负且影响程度较小;此外,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加其边际影响呈现下降趋势,而少儿人口比重的增加会导致其边际影响逐步上升,住房资产占比的提高会使其负向边际影响逐渐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