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5)
- 2023(15810)
- 2022(13365)
- 2021(12180)
- 2020(10626)
- 2019(24109)
- 2018(23856)
- 2017(45216)
- 2016(24963)
- 2015(27989)
- 2014(27965)
- 2013(27230)
- 2012(25189)
- 2011(22273)
- 2010(21866)
- 2009(20154)
- 2008(19791)
- 2007(17682)
- 2006(14931)
- 2005(13039)
- 学科
- 济(100793)
- 经济(100669)
- 管理(71047)
- 业(65785)
- 企(52832)
- 企业(52832)
- 方法(47704)
- 数学(42651)
- 数学方法(42147)
- 财(28655)
- 农(27219)
- 中国(24953)
- 学(21828)
- 业经(20376)
- 地方(19620)
- 制(18716)
- 农业(18163)
- 贸(18115)
- 贸易(18111)
- 易(17577)
- 务(16953)
- 财务(16897)
- 财务管理(16858)
- 企业财务(15975)
- 银(15406)
- 银行(15340)
- 融(14960)
- 金融(14952)
- 理论(14638)
- 行(14573)
- 机构
- 大学(347813)
- 学院(347492)
- 济(138716)
- 经济(135865)
- 管理(133503)
- 研究(116249)
- 理学(116040)
- 理学院(114758)
- 管理学(112415)
- 管理学院(111814)
- 中国(87431)
- 科学(75379)
- 京(73150)
- 农(68309)
- 财(63321)
- 所(59280)
- 业大(59039)
- 中心(56066)
- 研究所(54518)
- 农业(54241)
- 江(51833)
- 财经(50966)
- 经(46508)
- 北京(45043)
- 范(43950)
- 师范(43317)
- 经济学(42677)
- 院(41993)
- 州(40827)
- 经济学院(38894)
- 基金
- 项目(245046)
- 科学(191559)
- 基金(178279)
- 研究(170313)
- 家(158770)
- 国家(157481)
- 科学基金(134116)
- 社会(107919)
- 社会科(102286)
- 社会科学(102256)
- 省(96529)
- 基金项目(94894)
- 自然(90026)
- 自然科(88040)
- 自然科学(88007)
- 自然科学基金(86437)
- 划(82192)
- 教育(78848)
- 资助(72859)
- 编号(67588)
- 重点(55508)
- 成果(53659)
- 部(53128)
- 发(51715)
- 创(50923)
- 科研(48417)
- 创新(47739)
- 计划(47662)
- 课题(46854)
- 大学(45109)
- 期刊
- 济(142783)
- 经济(142783)
- 研究(93038)
- 中国(65359)
- 学报(64436)
- 农(60100)
- 科学(54989)
- 财(50359)
- 大学(47431)
- 管理(45889)
- 学学(45274)
- 农业(40127)
- 教育(33111)
- 融(30137)
- 金融(30137)
- 技术(29768)
- 财经(24625)
- 经济研究(24068)
- 业经(23819)
- 业(21449)
- 经(21133)
- 问题(19512)
- 版(18845)
- 统计(18739)
- 业大(16933)
- 策(16881)
- 科技(16776)
- 技术经济(16324)
- 理论(16241)
- 图书(15757)
共检索到498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荣桂 吕萍
基于天津市青年群体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倾向值匹配法(PSM)检验了住房稳定性对青年收入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住房稳定性通过"收入预算效应"和"交易成本效应"以及专用性投资影响青年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人力资本渠道,相较于非自有产权住房青年,自有产权住房青年收入高出9.05%,倾向值匹配法的估计结果再次说明,住房稳定性对青年收入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平抑自有住房与租赁住房权益差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住房稳定性水平,从而提高整体收入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淼 吕萍
文章通过对天津市青年住房状况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青年的居住现状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且承担较重的住房经济负担,其住房模式选择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自有住房和租房青年的居住状况呈分化趋势。针对青年住房产权偏好与购房能力不足、住房高度市场化与青年住房保障不足、青年住房获取的主观能动弱化与家庭支持强化、租房品质需求与租赁市场落后等方面的难题和矛盾,引导和建立青年住房租购并举的梯度消费体系;加快发展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并推动青年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可行之策。
关键词:
青年住房 自有 租赁 住房市场 住房保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张馨芳 王丽艳
基于《2017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探讨家庭收入、住房财富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住房财富对旅游消费都存在显著影响,且家庭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高于住房财富;年轻家庭"住房资产效应"高于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教育程度越高、工作越稳定的家庭其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越大;此外,风险厌恶型家庭其收入对旅游消费影响最低,风险偏好型家庭住房财富影响系数最大。
关键词:
家庭收入 住房财富 旅游消费 群体异质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季奕 王咿瑾
利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探讨住房财富、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高于住房财富,住房财富、家庭收入对校外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大于校内教育支出。从分样本看,对于子女所处教育阶段较低的家庭,住房财富和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或工作较不稳定的家庭其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工作较稳定的家庭其住房财富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此外,对于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工作较不稳定的家庭,住房负债对教育支出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家庭收入 住房财富 教育支出 群体异质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崔燚 宋顺锋
住房分化作为经济利益分化的重要标志,影响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基于《2017年天津市住房与交通调查问卷》数据,构建潜在类别模型及嵌套回归模型,刻画城市住房分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天津市居民住房分化已形成"三阶四级式"的橄榄型结构;(2)住房分化层次与年龄呈现倒"U"型关系;(3)户籍、单位性质、受教育程度对住房分化层次有显著影响;(4)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对住房层次的提高影响显著。因此,应针对城市内特定人群,进行分层分类的政策扶持、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将外来人口纳入保障体系、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王瀚林 王振坡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部分大城市出现的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等问题加重了居民住房与交通综合负担,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福利损失。利用《2017年天津市居民住房与交通状况调查问卷》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群体住房与交通综合负担差异,识别影响综合负担变化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1)中低收入群体综合负担均不同程度地超过可支付标准;(2)不同住房与通勤决策群体,其住房成本对交通成本的边际替代率存在差异,中心城区私家车通勤群体为减少通勤成本愿意支付更高的住房成本;(3)近郊区私家车通勤群体的户籍类型与其综合负担相关性较强;中心城区非私家车通勤群体,私家车拥有量与其综合负担变化显著正相关。基于此,从统筹住房与交通规划、破除户籍制度性障碍以及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等方面提出降低居民综合负担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住房区位 通勤方式 住房与交通 综合负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季奕 王咿瑾
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地方吸引人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显示性偏好理论构建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利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与城市经济地理大数据,测度居住点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探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群体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天津城市生活质量随居住点到CBD距离的递增而衰减,多数城市服务设施与环境指标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从分样本看,高学历人才与创意阶层对生活质量的付费意愿较高,更偏好地铁、教育医疗资源、图书馆、体育设施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同年龄群体对城市服务设施及环境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流动人口对生活质量的付费意愿较低。基于此,给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双良 赵晓霞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破解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难题的突破口。以天津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影响大城市青年人群体保障性租赁住房居住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更好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研究发现:天津市青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满意度级别为“一般满意”,青年租赁住户对设施配置与服务、政策感知的满意度较高。针对青年租赁住户满意度较低的几个指标,应通过优选建筑材料、优化住房选址、适度开发较大面积住房、优化户型设计、合理定价以及加强社区治理等多方式提升城市青年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居住满意度。
关键词:
大城市青年 保障性租赁住房 居住满意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员彦文 程浩岩
探讨居住迁移空间特征,揭示其内在影响机制,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在厘定家庭决策与区位选择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17年天津市住房与交通调查问卷》微观数据,通过Net Draw工具刻画天津市居住迁移空间特征,并构建MNL模型实证检验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天津市居住迁移呈现出从中心向环城楔状延伸的郊区化趋势;随时间推移,中心城区居住迁移就近性原则出现弱化倾向,渐由区内迁移向区际迁移转变。生命历程和住房市场因素对居住迁移空间影响显著,家庭结构与制度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应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多元化公共服务配套、保障性住房布局等手段,形成"主动迁居为主,引导性迁居为辅"模式。
关键词:
居住迁移 家庭决策 区位选择 空间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顺锋 姚敏 王振坡
基于《2017年天津市居民住房与交通状况调查问卷》微观数据,利用空间插值法刻画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并构建MNL模型分析居民通勤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天津市居民通勤距离由内向外呈跳跃式衰减圈层结构,居住中心性与就业岗位郊区化并存;跨区域通勤以内部通勤为主,侧面通勤、逆通勤为辅;非机动化程度较低,以共享单车为主体的绿色出行模式初现;通勤距离、私家车及自行车、电动车拥有状况、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行为影响显著。基于此,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打造慢行交通系统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通勤特征 通勤方式 共享单车 MNL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顺锋 苗婧弘 王振坡
基于2015—2016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状况调查问卷数据,构建通勤负担模型,比较分析交通补贴对不同社会群体通勤负担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通勤成本相对较高的群体有更高的概率获得交通补贴,且补贴数额较多;男性、高学历、已婚、公共部门工作特征的群体获得交通补贴数额较多,通勤负担较低;时间成本将使通勤负担翻倍,公共交通出行在时间上加剧通勤负担;交通补贴对低收入群体通勤负担降低更明显。提出确保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优化公共交通布局、政府及企业完善补贴机制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Jin Yanhong
本文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户收入水平、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均滞后于城镇居民,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性收入,而资产性收入的比例较低。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既有产业差异、区域分割、制度与政策等宏观因素,也有农户人力资本积累、物质资本投入、金融资产与社会资本拥有、农户家庭特征等微观因素。金融资产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是全面性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社会资本及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是结构性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建朝 张艳丽 王振坡 宋顺锋
按照产权属性将保障房分为租赁型与产权型两大类型,从物业管理、政府服务、公共服务三大维度构建了以住房满意度为标准的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绩效模型,选取天津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采用调查问卷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物业管理运营、政府管理服务、公共服务供给会显著影响保障房后续管理绩效;物业管理在两种属性保障性住房中对于后续管理绩效贡献度均最大;对于不同产权的保障性住房,影响物业管理、政府服务以及公共服务供给的最大因素又不尽相同,但同一影响因素的贡献程度差别不大;政府管理在物业管理运营以及公共服务对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绩效的作用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琴 周振亚
基于天津市4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运用DEA模型测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效率。研究发现,天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整体经营效率水平较高;经营主体未达到经营完全有效状态主要是源于纯技术效率低;经营主体规模不是经营效率的决定性因素;约七成农民合作社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约六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农民合作社内部的效率差距较小,发展较均衡,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部的效率差异开始显现;经营主体投入冗余不多,改进比例较小,但净产出明显不足,尤其是带动农户的效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出改进空间远大于农民合作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蓉 胡道圣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在内心中认为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调查显示:天津市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总体状况良好,处于中上水平。职业认同在年级因素上有显著差异,在性别、生源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高职学生专业认同、自我认同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对其职业认同有显著影响。高职院校要加快人才培养改革,以专业认同培养为基础,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路径,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高职学生要增强自我认同,积极探索职业世界,促进自身职业认同发展。
关键词:
天津市 高职学生 职业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