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4)
2023(3565)
2022(2745)
2021(2519)
2020(1915)
2019(4305)
2018(4235)
2017(7435)
2016(4031)
2015(4489)
2014(4450)
2013(4439)
2012(4051)
2011(3839)
2010(3688)
2009(3215)
2008(3108)
2007(2718)
2006(2460)
2005(2114)
作者
(11906)
(10370)
(10150)
(9621)
(6289)
(4958)
(4474)
(4024)
(3970)
(3608)
(3580)
(3573)
(3241)
(3148)
(3136)
(3030)
(3009)
(2987)
(2973)
(2836)
(2581)
(2515)
(2442)
(2438)
(2379)
(2256)
(2251)
(2195)
(2181)
(2017)
学科
(23656)
经济(23630)
(14566)
(11442)
农业(11014)
管理(9702)
业经(6035)
方法(5421)
地产(5268)
(5268)
房地(5268)
房地产(5268)
中国(5140)
数学(4973)
数学方法(4936)
(4782)
地方(4750)
(4711)
企业(4711)
农业经济(4573)
收入(4395)
(4291)
城市(4193)
(4023)
城市经济(3926)
人口(3847)
发展(3586)
(3583)
(3470)
经济管理(3355)
机构
学院(58411)
大学(57339)
(22789)
经济(22281)
管理(22166)
研究(21363)
理学(19098)
理学院(18864)
管理学(18501)
管理学院(18405)
中国(15962)
(14031)
科学(13647)
(11441)
(10755)
(10667)
农业(10393)
业大(10371)
中心(10287)
研究所(9862)
(9109)
(8641)
师范(8561)
财经(8388)
(7764)
(7706)
(7520)
经济学(7092)
农业大学(6993)
(6931)
基金
项目(42629)
科学(34272)
基金(32080)
研究(30734)
(28519)
国家(28261)
科学基金(23993)
社会(20691)
社会科(19462)
社会科学(19459)
基金项目(17684)
(16576)
自然(15118)
自然科(14761)
自然科学(14760)
自然科学基金(14475)
(13998)
教育(12914)
编号(12471)
资助(11738)
成果(9901)
重点(9757)
(9689)
(9203)
(9043)
国家社会(8958)
(8432)
科研(8315)
课题(8152)
(7959)
期刊
(28112)
经济(28112)
(16210)
研究(15866)
中国(11655)
农业(10937)
科学(10827)
学报(10606)
大学(8331)
学学(8127)
(7279)
业经(6604)
管理(5713)
(4307)
金融(4307)
农业经济(4298)
(4238)
(4122)
资源(3967)
问题(3959)
教育(3839)
经济研究(3760)
财经(3703)
农村(3647)
(3647)
社会(3376)
业大(3344)
技术(3269)
(3197)
社会科(3060)
共检索到84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丰付  朱书琦  白云浩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城移民群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以住房为代表的社会性因素成为影响移民城市定居意愿的主要原因。基于杭州、广州、大连、西安四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次序回归模型,探讨乡城移民的居住现状以及住房特征对其定居意愿的综合性影响,研究发现:住房特征是移民是否愿意定居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住房产权对移民定居意愿影响最大,住房面积、住房支出、住房区位和住房环境也对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对于无本地户口移民而言,住房区位和住房面积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更大,而住房支出和住房环境对定居意愿的影响相对不敏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家庭  姜铭烽  
以同乡关系为视角,基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及超过240万起微观土地交易数据,检验了公共租赁住房用地供给对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的积极作用,以进一步挖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积极意义,佐证“加强住房供应保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租赁住房用地面积扩大增加了城市中的同乡数量,并以此提升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同乡关系提升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三个渠道分别是信息沟通、文化适应和群际接触。因此,城市管理者应当扩大城市公共租赁住房用地供给,满足城市新移民多层次住房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广普通话、保护移民文化、推动文化融合等方式促进城市新移民在本地定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书芝  刘桂生  
住房获得对乡城移民而言不仅具有居住生活等使用价值,住房获得途径、结果的差异也具有阶层分化、身份认同等象征价值,是乡城移民家庭立足城市、实现城市融入的关键;乡城移民的家庭式迁移对城市住房问题提出了现实要求,城市住房政策需要随着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推进而不断变迁,二者相互调整和适应,才能真正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求索  [作者] 胡书芝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超  魏天保  杨政宇  
在人口城市化大步迈进的时代背景下,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使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实证考察了教育程度与乡城移民城市融入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文章借助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工具变量,采用2SLS方法进行了稳健回归。实证结果显示,教育程度能够显著提高乡城移民的城市身份认同感。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文章进行了相应的渠道分析,结果发现,教育在乡城移民获取城市户籍、城市住房以及嫁娶城市原著居民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由此促进了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根据研究结论可知,不断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努力提高乡城移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加快实现乡城移民城市融入的可取之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王彬  郑文博  
研究目的:揭示乡土依恋、城市融入等心理情感因素在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中的影响机理,为科学设计宅基地退出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受到城乡空间依恋的共同影响,乡土依恋越强烈,退出意愿越弱;城市融入程度越高,退出意愿越强。(2)在乡城空间转换中,乡土依恋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负向影响强于城市融入的正向影响,乡城移民只有真正融入城市后才会乐意退出宅基地。(3)乡城移民对宅基地作为私人财产和居住保障的产权认知对其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乡土依恋在其中起着显著中介作用。(4)相比老一代乡城移民,相对更高的城市融入和较低的乡土依恋感知使得新生代乡城移民退出意愿相对较高。研究结论:政策设计应重视城镇化过程中心理情感层面人地关系的作用,保持历史耐心,加强城乡联动,从促进进城农民的城市融入、满足过渡阶段多元需求等方面提升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意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在此期间,我国每年将有近1000万农村人口移民城镇,作为"农民工",他们是乡城移民的主体。促进乡城移民摆脱城市和农村的两栖游离状态,顺利融入城市,成了保证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关键问题。《乡城移民建构可持续生计的新视野——基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的思考》一书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该书立论视角、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等为乡城移民生存状况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珍贵的学术资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桂金  刘小敏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八城市社会融合数据,文章分析了影响乡城移民乡土文化认同的三种机制:市民化、社会排斥与乡土联结。结果表明,总体上,三种作用机制共同影响了乡城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其中市民化机制降低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而社会排斥机制则提高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与家乡的互动联系也提高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同市民化能力的移民,其乡土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直东  宗振利  
在现有就业体制下,乡城移民可能面临很高的收入不确定性,根据预防性储蓄假说,乡城移民的消费可能会受到收入不确定性的制约。利用2009年乡城移民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收入不确定性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乡城移民的消费行为。研究表明,收入不确定性对乡城移民的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乡城移民的消费行为不符合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LC/PIH)的理论预期,暂时性收入的作用更为显著。因而,乡城移民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有可能是限制人口城镇化消费效应的重要因素。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政府更要注意改善乡城移民的就业环境,稳定他们的收入预期,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人口城镇化的消费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华  
依据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特大城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达  
农民工是构成城市移民的主要成分,尽管住房并不是移民支出的主要部分,大多数农民工在进城后选择低端房屋,但家庭聚居方式让移民对住房的要求逐步提高。计算发现,我国每年新增约200万-250万城市移民,即使按照廉租住房标准给他们提供住房,每年的需求增量也多达2600万平方米。因此,解决城市移民的住房问题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振华  万丹  
本文通过对全国30个省267个村4980位农民的深入调查,考察了农民进城定居的意愿及其层级偏好,并且对愿意进城定居农民的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进城定居的总体意愿并不强烈,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农民定居的重要选择;在定居城镇的层级偏好上,县(县级市)成为农民进城定居的首选,且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层级;年轻、未婚、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民更加倾向于定居城镇;家庭人均收入越高、以务工为主业、家庭在读学生越多的农民,其定居社区或城镇的需求更为显著;对城镇住房、社会保障的需求越大的农民,希望到城镇定居的意愿更加强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黎莉  
解决新市民在流入地的住房问题,增强新市民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有利于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基于2019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新市民在流入地的租住特征对居留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租住在保障房里的新市民比没有租住保障房的新市民更愿意居留在流入地;以整租方式租赁住房的新市民比与他人合租的新市民有更强烈的居留意愿;租住房屋拥有独立厨卫的新市民居留意愿高于无独立厨卫的新市民;流入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的新市民居留意愿低于流入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新市民;租金占家庭其他支出的比例越低,居留意愿越高。因此,应根据城市实际情况为新市民提供租赁型保障房,顺应家庭式迁移趋势完善租赁型保障房设计建设标准,加强对租赁住房租金的监测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