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6)
2023(2739)
2022(2249)
2021(2230)
2020(1826)
2019(4596)
2018(4727)
2017(8535)
2016(4648)
2015(4982)
2014(5193)
2013(5134)
2012(4544)
2011(4089)
2010(4189)
2009(3873)
2008(3868)
2007(3245)
2006(3041)
2005(2926)
作者
(11335)
(9796)
(9483)
(9394)
(6245)
(4508)
(4468)
(3939)
(3539)
(3487)
(3447)
(3351)
(3191)
(3139)
(3109)
(3089)
(2911)
(2814)
(2784)
(2580)
(2485)
(2331)
(2309)
(2261)
(2252)
(2220)
(2200)
(2032)
(1953)
(1940)
学科
(23697)
经济(23660)
管理(11406)
(9158)
(9131)
收入(8479)
(7342)
方法(7231)
数学(6779)
数学方法(6733)
(6423)
中国(6056)
(5976)
企业(5976)
(5341)
地产(5297)
(5297)
房地(5297)
房地产(5297)
体制(4796)
(4770)
国民(4742)
税收(4664)
农业(4593)
(4535)
国民收入(4461)
(4323)
财富(4323)
(3970)
银行(3959)
机构
大学(60514)
学院(59508)
(29562)
经济(29060)
研究(23552)
管理(21683)
中国(18464)
理学(17905)
理学院(17681)
管理学(17463)
管理学院(17331)
(16932)
(13088)
财经(12131)
科学(11878)
(11661)
(11206)
经济学(10356)
研究所(10260)
中心(10160)
(9544)
经济学院(9326)
财经大学(9115)
北京(8818)
(8582)
(8540)
师范(8485)
(8387)
师范大学(7041)
(7024)
基金
项目(35788)
科学(28626)
研究(28033)
基金(26528)
(22839)
国家(22622)
科学基金(19360)
社会(19094)
社会科(18091)
社会科学(18086)
基金项目(13465)
教育(13294)
(12686)
资助(11091)
自然(11014)
编号(11008)
(10842)
自然科(10778)
自然科学(10774)
自然科学基金(10578)
成果(9663)
(8694)
国家社会(8522)
课题(8104)
(7901)
重点(7886)
教育部(7842)
(7819)
(7419)
大学(7336)
期刊
(35813)
经济(35813)
研究(24619)
中国(15028)
(13338)
教育(9595)
(8454)
金融(8454)
管理(8400)
(7357)
学报(7059)
科学(6981)
财经(6598)
经济研究(6579)
大学(6146)
(5784)
学学(5521)
业经(4694)
技术(4690)
问题(4657)
农业(4318)
理论(3898)
改革(3564)
(3564)
统计(3464)
实践(3366)
(3366)
(3267)
价格(3196)
(3166)
共检索到103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本文分析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年、1993年和2004年、2006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住房改革过程中,由于政策不统一、改革不稳步,住房的分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公平。劳动者获得住房的产权形式不同,住房价值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会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水平差异。改革后房地产市场上房价的过快增长又将这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论文强调不完善的、过快的住房市场化改革是造成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灿煌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向量回归(VAR)模型,采用1991-2004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城市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定量揭示了住房价格上涨对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静  崔光灿  张传勇  
为了深入理解住房市场化改革以及房价上涨对社会流动的影响,文章基于CHNS1989–2011年共8次城镇家庭纵向调查数据,首次对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财产的流动性趋势及结构进行了动态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从趋势上来看,房改以来,城镇居民住房财产的水平流动性伴随着房价上涨而迅速增强,但住房财产的位置流动性却在降低,位置互换程度变弱,处于中等偏高以上的家庭位置更加固化。从结构上来看,房改前,一般技术人员、国企和集体企业、中年组的住房财产位置向上流动性强;房改后,处于顶层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管住房财产位置固化,国企以及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静  崔光灿  张传勇  
为了深入理解住房市场化改革以及房价上涨对社会流动的影响,文章基于CHNS1989–2011年共8次城镇家庭纵向调查数据,首次对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财产的流动性趋势及结构进行了动态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从趋势上来看,房改以来,城镇居民住房财产的水平流动性伴随着房价上涨而迅速增强,但住房财产的位置流动性却在降低,位置互换程度变弱,处于中等偏高以上的家庭位置更加固化。从结构上来看,房改前,一般技术人员、国企和集体企业、中年组的住房财产位置向上流动性强;房改后,处于顶层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管住房财产位置固化,国企以及政府和事业单位员工的位置向上流动性强。这一研究丰富了社会流动性的相关文献,对于如何提高居民福利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靖  陈斌开  
结合中国宏观住房价格和城镇住户调查(UHS)2002—2009年微观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住房价格上涨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探讨房价上涨的社会福利后果。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主要抑制了低消费家庭的消费,是中国消费不平等扩大的重要推动力。其作用机制是"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房价上涨对无房户消费的抑制作用最大,对拥有1套房家庭的消费也有显著负面影响,只有拥有多套房且人均面积很大的家庭才能享受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华东  周亚虹  
许多人认为收入差距是我国近年房价迅猛上涨的幕后推手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同质性住房市场模型考察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收入差距通过"消费效应"和"投机效应"两方面对房价产生影响。前者直接减少了住房需求从而降低房价,是一种"直接效应";后者使得高收入者具有相应的投机能力,增加了住房需求从而抬高房价,是一种"间接效应"。收入差距对房价影响的"总效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大小比较。建立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1年数据基础上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并未推动房价上涨,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可靠的。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公众会觉得买不起住房,从而产生收入差距扩大推高了房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湛泳  
从住房制度改革的角度入手 ,探讨了住房制度改革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拉娣  安勇  
本文兼顾房地产的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通过构建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居民收入差距、预期对房价的微观作用机制,认为两者均对房价具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国34个大中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居民收入差距、预期对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力度更大;分区域而言,居民收入差距、预期对城市房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据此对遏制城市房价持续上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红忠  张婷  李名良  
分别以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房价作为城市规模的代理变量,采用CHIPS 2002和2008年的住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房价的提高,对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有重要推高效应。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工资与其工作所在城市房价是脱钩的,而农民工对城市居民中普通劳动力工资具有拉平作用,并使其工资与城市房价脱钩,但是城市居民中高素质劳动力的工资与城市房价是直接挂钩的。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结果是,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房价越高,则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越大。这意味着,在我国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限制北京、上海等巨型城市过度扩张,发展中、小城市,是降低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彭隽婷  阳娟  
依据我国33个大中城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量房价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东部城市的影响显著高于非东部城市,人均GDP、政府教育投入、城镇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也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具有一定影响。鉴此,宜从税收政策、产业结构、政府教育投入及居住成本等方面合理控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玉屏  周建军  尚晓彤  
从房价上涨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现实状况出发,探讨房价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内在联系。在地区之间原始资本积累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而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了房价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加剧作用。以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为主要解释变量,利用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采用POLS、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房价上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随后,通过Moran’s I指数对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进行了测度;最后,引入SAR模型和SEM模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认为,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效应,而房价上升将加剧我国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振彪  谷艳莉  尹剑锋  
本文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我国局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出现少数高收入群体投资性购房增多、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多数低收入群体消费性购房萎缩等问题从而对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文章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了创新高收入阶层成为中产阶级的投资渠道、发挥市场机制和公共财政的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远索  张占录  姜志法  
本文从回顾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历程入手,以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为基础,模拟了近五年来我国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我国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众多因素,提出应从房地产行业的重新定位、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及政绩考核机制创新、住房基本生活资料属性的回归等角度探索住房制度新走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刚  冯伟杰  
文章系统分析了房价波动对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发现:动态来看,房价上升会在短期内恶化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在中长期内的影响则取决于流动性约束效应和信心效应两种力量的对比。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门限值时,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小,住房的刚性需求不大,此时房价上涨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增加会大于房价上涨的幅度,信心效应的力量大于流动性约束效应的力量,因此房价上涨会改善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住房的刚性需求较大,此时房价上涨的幅度会大于由于信心效应所带来的就业和收入的上涨幅度,从而导致房价的上涨在中长期内继续恶化居民的收入差距。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尹向飞  陈柳钦  
利用协整等方面理论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财富差距、收入增长和房地产价格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收入分配不均促进房价快速上涨,收入向20%高收入阶层过度集中和房价快速上涨只存在单向促进关系;(2)房价的快速上涨和财富分配不均存在单向促进关系;(3)最高收入阶层收入的快速增长不是房价上涨的促进因素,而房价上涨使得最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进一步促进收入两极分化。要抑制房价,应缩小收入差距;只有控制房价,缩小贫富差距和收入两极分化,房地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