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0)
2023(4922)
2022(4528)
2021(4165)
2020(3841)
2019(9226)
2018(9199)
2017(18220)
2016(10165)
2015(11884)
2014(12302)
2013(12490)
2012(11789)
2011(10601)
2010(10765)
2009(10044)
2008(10274)
2007(9501)
2006(7985)
2005(7083)
作者
(30693)
(25945)
(25855)
(24820)
(16375)
(12483)
(12120)
(10231)
(9652)
(9244)
(8728)
(8711)
(8443)
(8172)
(8089)
(8056)
(8044)
(7622)
(7500)
(7446)
(6525)
(6328)
(6305)
(5965)
(5890)
(5857)
(5773)
(5734)
(5326)
(5242)
学科
(49180)
经济(49138)
管理(29953)
(27551)
方法(24226)
(21976)
企业(21976)
数学(21829)
数学方法(21646)
(11972)
(11964)
中国(10208)
(9026)
(8861)
贸易(8861)
(8598)
(8545)
地方(8419)
业经(7964)
农业(7817)
(6976)
财务(6955)
财务管理(6933)
(6885)
(6856)
银行(6834)
企业财务(6519)
理论(6445)
(6445)
技术(6266)
机构
大学(152955)
学院(151811)
(63519)
经济(62113)
管理(58919)
理学(50670)
理学院(50117)
研究(49824)
管理学(49251)
管理学院(48970)
中国(37867)
(31900)
科学(31342)
(29045)
(28290)
(26175)
业大(24258)
中心(24052)
研究所(23837)
财经(23273)
(23164)
农业(22623)
(21050)
北京(20066)
经济学(19856)
(19519)
师范(19303)
经济学院(18236)
(18224)
(17200)
基金
项目(98705)
科学(76650)
研究(71359)
基金(70561)
(61262)
国家(60767)
科学基金(51263)
社会(43898)
社会科(41577)
社会科学(41561)
(39230)
基金项目(37880)
教育(33690)
自然(33377)
(33086)
自然科(32577)
自然科学(32565)
自然科学基金(31992)
编号(29697)
资助(29434)
成果(24371)
(22579)
重点(22317)
(21164)
(20503)
课题(20404)
科研(19374)
创新(19199)
教育部(19136)
大学(18893)
期刊
(67132)
经济(67132)
研究(41885)
中国(27674)
(24598)
学报(24411)
(23809)
科学(21756)
管理(18529)
大学(17871)
学学(16858)
农业(16242)
教育(15015)
技术(13542)
(13484)
金融(13484)
财经(11573)
经济研究(10754)
业经(10685)
(9902)
问题(9545)
(9089)
技术经济(8575)
理论(8110)
统计(8096)
(7591)
商业(7507)
(7445)
实践(7410)
(7410)
共检索到218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耿媛元  刘洪玉  
当前我国住宅市场的供给结构逐渐形成三个层次:面向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和面向其他较高收入家庭的市场价商品住宅。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出发点是使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具有住房支付能力。本文将系统地讨论住房支付能力的含义、度量指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肇宇  刘树枫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措施。自2008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但与保障性住房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本文以经济适用房为例,通过使用经居民剩余收入比调整后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方法来分析计算我国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经济适用房的需求状况,之后再与近年来的经济适用房供给数量做比较,求得供求缺口比例,基于此来说明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较大的供求失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富强  颜伟  刘庆华  
产权份额的科学合理确定是共有产权住房能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有产权住房模式作为住房保障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实现了住房保障对象覆盖面的扩大,为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问题提供了思路,而且能够最终实现住房所有的美好愿景。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共有产权住房产权份额确定模型,分析了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以及购买共有产权住房的产权比例,同时对政府能够承受的最大产权份额进行测算,最后以江苏省为例实证分析了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共有产权住房产权份额比例分配,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制定共有产权住房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共有产权住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悦  张学峰  
在房价高涨背景下,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构建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衡量体系的基础上,运用马氏距离聚类分析法依据住宅价格将35个大中城市分为4组,通过面板实证和多因素FMOLS进行分析。发现住宅价格与居民收入长期均衡并互为因果关系。虽然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整体比较脆弱,但城市之间呈现异质性,导致这一现象与收入之外的其他基本面因素也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政府在实现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良性互动的同时,还应加强房价较低城市的软硬件建设,引导住宅需求合理流动,解决高房价城市住房支付能力不稳定的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赞  易成栋  张慧  
长期以来,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一直是我国住房政策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是,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测度一直是理论和实证的难点,特别是家庭收入差异以及住房质量差距的加剧又增加了住房可支付能力测定的难度。应用新的"剩余收入法"通过一个家庭购买一个"基准住房"总价格,并根据信贷政策测算了基本住房所需的融资成本,再测算基本的非住房消费,得到最低预算收入,并和真实收入比较来评估北京市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还比较了已购房改公房家庭和首次购房家庭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北京不同收入群体住房可支付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中低收入家庭存在购买能力不足,拥有房改公房能提高家庭的住房可支付能力,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对提高中低收入家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英  
本文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不同住房销售单价等基本数据出发,应用住房单价月收入比计算与分析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及其差距,探讨了我国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社会差距以及差距扩大的原因。最后,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情况,提出了提升我国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兰芳  马肖肖  
文章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区分为首付能力和月付能力,编制了"首付+月付"式的住房支付能力复合指数,并解释了其几何意义,给出了"等支付能力线"的概念及其性质。讨论了首付比例和利率因素对该复合指数产生的边际影响,对2012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复合指数予以测算,发现大多数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低,且有明显地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兰芳  马肖肖  
文章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区分为首付能力和月付能力,编制了"首付+月付"式的住房支付能力复合指数,并解释了其几何意义,给出了"等支付能力线"的概念及其性质。讨论了首付比例和利率因素对该复合指数产生的边际影响,对2012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复合指数予以测算,发现大多数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低,且有明显地域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进涛  谭术魁  汪文雄  
运用文献法和归纳法,介绍了国外对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内涵界定、测度方法、影响因素、低住房可支付能力带来的后果以及提高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对策等研究成果,归纳了国外研究的特点;结合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从视角、内容、方法等方面开展我国住房可支付能力研究的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雪  苏群  周春芳  
房价上涨过快,不仅导致居民的住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承受较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还可能致使行为人寻求非正当渠道获取财富,甚至产生报复等极端行为,由此致使刑事案件增多。文章利用1999–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住房价格和住房支付能力的角度对刑事犯罪率不断攀升做出解释,并构建收入差距这一中介变量分析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比、教育、福利支出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房价上涨对犯罪率攀升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并且以房价收入比衡量的住房支付能力越差,犯罪率越高。另外,房价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广平  陈立文  尹志军  
现有住房保障对象界定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且鲜少考虑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问题。文章以"价格"为导向,基于按揭贷款和租金收入比视角分别给出了产权型保障房和租赁型保障房的住房保障对象界定思路与方法。以天津市为案例,在明确界定不同类别保障房的保障对象的基础上,确定了天津市不同收入群体各类保障房支出费用占家庭收入的上限与下限,应用上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两个案例的准入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保障房准入标准设计需要全面考虑"价格"和"住房支付能力",而且应当以家庭收入"范围"取代"界线"来界定保障房准入标准。本研究思路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腊梅  
我国住房保障对象经历了从中低收入家庭向低收入家庭的演变。但对低收入家庭的不同理解导致政策实施中住房保障面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巨大反差,如何界定住房保障对象成为一个难题。作为住房保障对象的低收入家庭,其界定依据是住房支付能力,而测度住房支付能力的关键是家庭月住房消费收入与目标住房所需月还款额。由此,构建基于收入增长的住房支付能力模型,并借助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测度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从而从消费者需求角度界定了我国住房保障对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英俊  
居留意愿到落户意愿转化困难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住房支付能力为切入点,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2017)匹配285个地级市宏观房价数据,对房价收入比与居留农民工本地落户意愿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房价收入比上升降低了有居留意愿农民工的城市落户意愿,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下结论仍成立。(2)房价收入比上升通过增加农民工本地买房困难感知、降低其社会活动参与和城市融入主观感受,进而降低其本地落户意愿。(3)房价收入比上升对新生代、高学历和本地无自有住房农民工本地落户意愿抑制作用更大,对老一代和本地有自有住房农民工本地落户意愿无显著影响。(4)随着城市等级的上升,房价收入比对居留农民工本地落户意愿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小。本文研究结果为从完善城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角度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证据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清勇  
研究目的:比较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的计算方法,辨析二者的关系及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研究目的:文献法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指数都是衡量住房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二者各有长处。研究结论:在可以获得数据的情况下,把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指数都计算出来,对二者的变动态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获得对住房支付能力、住房市场运行态势的比较完整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