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71)
2023(20429)
2022(17461)
2021(16373)
2020(13749)
2019(31735)
2018(31201)
2017(59955)
2016(32628)
2015(36681)
2014(36486)
2013(35877)
2012(32630)
2011(29606)
2010(29556)
2009(27497)
2008(27077)
2007(23541)
2006(20632)
2005(18324)
作者
(95029)
(79135)
(78499)
(74703)
(50326)
(37851)
(35570)
(31001)
(30161)
(28091)
(26815)
(26671)
(25133)
(24890)
(24465)
(24452)
(23468)
(23457)
(22735)
(22600)
(19525)
(19408)
(19245)
(17920)
(17655)
(17554)
(17410)
(17251)
(15906)
(15426)
学科
(134074)
经济(133895)
管理(96836)
(89676)
(75100)
企业(75100)
方法(61916)
数学(54096)
数学方法(53291)
中国(36608)
(35947)
(33961)
业经(28697)
(28148)
(26930)
(24834)
贸易(24822)
(24140)
地方(23311)
(22598)
财务(22504)
财务管理(22459)
理论(22457)
农业(22446)
企业财务(21330)
(20466)
银行(20398)
环境(20122)
(19971)
(19742)
机构
大学(470515)
学院(466255)
(189922)
经济(186012)
管理(181772)
理学(158213)
研究(158204)
理学院(156447)
管理学(153378)
管理学院(152552)
中国(118126)
(100323)
科学(97974)
(87887)
(79228)
(77781)
研究所(72476)
业大(71573)
财经(70783)
中心(70763)
(66149)
(64486)
北京(63337)
农业(61332)
(59687)
师范(59003)
经济学(58376)
(57373)
(53181)
财经大学(52863)
基金
项目(320717)
科学(252098)
基金(234735)
研究(228507)
(206812)
国家(205178)
科学基金(175825)
社会(145624)
社会科(138160)
社会科学(138123)
基金项目(123514)
(122675)
自然(116071)
自然科(113413)
自然科学(113381)
自然科学基金(111327)
教育(105626)
(104699)
资助(97772)
编号(91132)
成果(73358)
重点(72186)
(70993)
(66967)
(66311)
课题(62936)
创新(62059)
科研(61673)
教育部(60872)
国家社会(60771)
期刊
(201610)
经济(201610)
研究(136075)
中国(86234)
学报(78056)
科学(70202)
(69671)
(67995)
管理(66425)
大学(59374)
学学(56266)
教育(47881)
农业(47522)
技术(39715)
(38593)
金融(38593)
财经(34995)
经济研究(33572)
业经(31195)
(30040)
问题(27290)
(25148)
(22807)
科技(22170)
技术经济(22085)
统计(22016)
(21438)
理论(20743)
图书(20682)
(20157)
共检索到674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锐  王珺  
本文使用单中心城市模型来探讨中国情境下住房投资活动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机制。模拟结果显示,随着住房投资的膨胀,城市规模先扩张,在到达最大值之后逐步缩小,呈现出倒U形的变化趋势。此外,单中心城市中的交通设施水平、地价以及地理范围都会随投资膨胀发生变化,而每一种情况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最后根据理论和模拟结果给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锐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住房投资性需求和城市规模的空间均衡模型,用以解释中国大中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同时伴随着城市规模持续扩大的事实。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投资性需求不断扩大时,城市的房价上涨、人口和地理规模扩张。与此同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工资、总产出的水平也会上升。这一结果的内在机制是:投资需求的膨胀一方面推高了房价,增强了城市的拥挤效应;另一方面使得城市政府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收入,这些收入大部分转化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城市设施的改善降低了通勤成本,从而抑制了拥挤效应。只要城市集聚经济不变,那么拥挤效应的相对减弱就使得城市净集聚经济增加,从而城市扩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梁婧  张庆华  龚六堂  
本文基于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推导出城市规模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2003—2009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对由此得到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地级市中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在可比方法估计下我们发现中国被低估的城市已明显减少,大部分城市处于最优规模的附近,但同时被高估的城市数量在增加。此外,与东、中部等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晓雨  郑军  
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2000年和2010年中国209个地级市市辖区的城市效率,用非参数方法估计了我国城市效率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分布,并实证了城市效率变化的机制。研究发现:2000~2010年我国城市最优规模从350万人增加至717万人,增长104.86%,而城市规模均值仅增长50.47%,城市集聚不足的情况加剧,城市效率整体下降;城市效率变化和城市规模呈U型曲线关系,处于544万左右的城市效率降低最快,改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城市效率;半参数估计表明计量设定和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周山人  千慧雄  
有别于探讨单个城市最优(绝对)规模的研究,本文从城市体系角度,运用Gibrat对数正态分布定律,以2011年为例,检验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际规模与理论规模偏差,并划分出偏大、合理和偏小三种类型:偏大城市集中在3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偏小城市集中在人口规模10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而通常以绝对规模衡量的人口50万以下的小城市却相对合理。进一步地,构造居民效用最大化目标函数,分析市场机制下的集聚效应和政府引导下的公共服务对城市规模偏差的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偏大城市由显著的集聚效应和优越的公共服务共同引致,其中,集聚效应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多样化就业和提升工资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乾  冯长春  甘霖  
基于我国城市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统计分布检验、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城市规模的分布特征、演进状况及空间分异格局。结果显示:1990-2010年,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由趋于分散转为趋于集中,演进状况由平行增长转变为发散增长;较差的区域环境对城市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优越的区域环境有利于低等级城市的规模增长;城市的增长和衰落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分异模式;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仍在继续,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增长缓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陆远权  秦佳佳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了2007—2014年我国25个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利用聚类分析进一步考察基于两者联合关系的地域划分情况。结果显示:(1)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即存在使区域创新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城市规模分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城市规模分布均不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2)我国各地区可划分为四种新类型,不同类型区域内部城市规模分布和区域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来说,东部沿海城市两者的匹配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研究表明:为有效地提升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进一步优化城市规模分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抄军  罗能生  吕渭济  
本文首先构建了城市规模-资源消耗理论模型,然后利用变截距模型对我国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城市规模-资源消耗经验模型为正N型曲线,最优城市规模为1060万人,适度城市规模是400—600万人和1000—1200万人。进一步对分区域的模型进行比较发现:东部经验模型是单调递减直线,中、西部都是正N形曲线。除部分省会城市外,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处于资源消耗上升阶段,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强调集约化的内涵发展,以缓解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莫家颖  弋代春  
2010年4月,为抑制大中城市持续攀升的房价,国务院发布以限制城镇家庭购房套数为核心内容的"限购令"。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46个地级以上城市实施了"限购令"。可是随着2014年第一二季度住房市场量价齐跌的出现,不断有地方政府开始放松限购。研究限购政策不仅有助于理解这些政策对住房市场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我们预测放松限购政策是否能提升住房市场的需求。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限购令的实施对于购房行为的确存在负向影响,但与限购政策预期目标不一致的是,限购政策对于限购范围内家庭购房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于非限购范围内家庭购房行为的影响显著。限购政策对于首次购房负向影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永亮  
文章选择合适的规模经济理论,对中国城市规模经济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1)无论小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都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2)规模经济的程度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呈下降趋势。据此提出政策建议:长期和整体来说,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做法是错误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武俊奎  姜惠敏  王桂新  
我国快速的人口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并对城市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在此过程中产业集聚发挥重要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是不同的,人口规模在3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相对其他规模等级的城市更适合中国的低碳城市化进程。产业集聚对碳排放具有"反弹效应"和"节能效应",我国应该积极利用产业集聚的"节能效应"实现低碳的城市规模扩张,引导和促进产业在较大的城市集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长春  王思竹  
文章从传导机制分析房地产的需求与发展,剖析1986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监管调控政策效应,探讨建立我国城市住房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城乡统筹发展和保障发展权出发,建立区域—城市的"人—业—地—财(钱)"相挂钩的建设用地政策;以城市或城市群为核心,因地因城,建立"业—人—地—房"联动,差别化的"土地、金融、财税、投资"政策;建立城镇居民住房梯度供应和消费体系和逐级过滤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摸清家底,搞好规划,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新建经济租赁住房;规范金融和中介市场运行,去杠杆,遏制投机;制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翊明  
中国正值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这一点在世界经济实践中,也应该属于奇迹,在短短的三十年里,中国凭借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发展势头良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戚伟  刘盛和  金浩然  
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市规模等级划分为"五类七档",受到广泛关注。但因对新标准的理解存在歧义而出现各种划分结果,引起误解与混乱。在对比新旧标准的基础上,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评价新标准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结果显示,新标准在空间口径、人口口径、分级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改进;按照新标准划分的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相对于旧标准及其他标准而言,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数量大幅缩减,而中小城市数量相应增多,呈现出显著的金字塔结构特征,更加符合中心地理论模型和位序—规模法则,更有利于科学地实施城市与人口的分类管理。但同时,新标准也存在"城区人口"数据难以获取、受行政区划调整影响较大等局限性,亟待加强实体城区识别研究和推进数据共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光周  杨家文  
首先在数学上探讨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证明城市规模服从Zipf定律。然后,在理论上阐述城市规模幂律分布的形成机制。实证研究采用2009—2013年全国地级市的人口规模数据和建成区面积数据来分析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市的城市规模服从幂律分布,且幂指数均大于1。随着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分布的幂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建成区面积的幂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中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人口规模差异程度在减小,但建成区面积之间的差距在增大。同时,比较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城市规模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城市的幂指数最小,而且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东部城市之间的规模差异程度大于中部和西部,而且城市规模之间的差异正在变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