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3)
- 2023(11291)
- 2022(10058)
- 2021(9613)
- 2020(7902)
- 2019(18603)
- 2018(18425)
- 2017(36227)
- 2016(19779)
- 2015(22527)
- 2014(22766)
- 2013(22579)
- 2012(20746)
- 2011(18664)
- 2010(18571)
- 2009(17069)
- 2008(16951)
- 2007(15116)
- 2006(13296)
- 2005(11585)
- 学科
- 济(84180)
- 经济(84085)
- 管理(59053)
- 业(53093)
- 企(44698)
- 企业(44698)
- 方法(37966)
- 数学(32780)
- 数学方法(32370)
- 中国(22659)
- 农(19838)
- 财(18758)
- 学(17683)
- 地方(16943)
- 业经(16602)
- 制(14389)
- 理论(14068)
- 贸(13753)
- 贸易(13743)
- 易(13264)
- 农业(12803)
- 和(12767)
- 环境(12321)
- 务(12228)
- 财务(12161)
- 财务管理(12138)
- 银(11877)
- 银行(11841)
- 融(11781)
- 金融(11780)
- 机构
- 大学(288343)
- 学院(284626)
- 管理(115857)
- 济(111491)
- 经济(108782)
- 理学(100131)
- 理学院(99020)
- 管理学(97262)
- 管理学院(96762)
- 研究(94369)
- 中国(70633)
- 京(62331)
- 科学(59014)
- 财(51160)
- 所(47131)
- 农(43175)
- 研究所(42756)
- 中心(42736)
- 业大(42134)
- 财经(41608)
- 江(40607)
- 北京(39582)
- 范(37838)
- 经(37787)
- 师范(37512)
- 院(34326)
- 农业(33865)
- 州(33699)
- 经济学(33013)
- 财经大学(31101)
- 基金
- 项目(193859)
- 科学(152258)
- 基金(141090)
- 研究(140878)
- 家(122306)
- 国家(121289)
- 科学基金(104801)
- 社会(87915)
- 社会科(83247)
- 社会科学(83222)
- 基金项目(75783)
- 省(74290)
- 自然(69454)
- 自然科(67870)
- 自然科学(67857)
- 自然科学基金(66611)
- 教育(64211)
- 划(63013)
- 资助(58715)
- 编号(57508)
- 成果(46726)
- 部(42699)
- 重点(42404)
- 发(40178)
- 创(39506)
- 课题(39027)
- 创新(36806)
- 教育部(36735)
- 科研(36687)
- 大学(36416)
- 期刊
- 济(123127)
- 经济(123127)
- 研究(86237)
- 中国(50917)
- 学报(44619)
- 管理(42110)
- 科学(41816)
- 农(38696)
- 财(37971)
- 大学(33780)
- 学学(31695)
- 教育(30430)
- 农业(26838)
- 融(25265)
- 金融(25265)
- 技术(23960)
- 财经(20467)
- 业经(19149)
- 经济研究(18596)
- 问题(17623)
- 经(17412)
- 图书(15864)
- 理论(15649)
- 实践(14387)
- 践(14387)
- 技术经济(13979)
- 现代(13584)
- 科技(13449)
- 业(13235)
- 版(12610)
共检索到415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沛言 孙聪 刘洪玉
由于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在土地购置、住房开发、交易规模和交易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实证分析中样本城市选择的不当可能导致分析结论的偏误。文章通过统计分析和比较不同样本城市的住房市场数据发现:大中城市在新房市场上的代表性正在减弱,而在二手房市场上仍然具备较好的代表性;不同等级城市在住房价格波动、住房可支付性等市场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研究主题选择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样本城市,并充分考虑不同等级城市的差异性;进一步推动覆盖更多城市住房市场的数据统计和发布,为住房市场发展规律的差异性研究和分类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
关键词:
住房市场 样本选择 代表性 城市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勇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研究货币政策调控住房市场的规则选择。然后,本文选取房价收入比度量房价泡沫,并构建ARIMA模型预测2017-2021年房价泡沫的变动趋势。进一步地,基于最优货币政策调控住房市场的有效性以及房价泡沫的度量研究结果,本文试图为政府提供随房价泡沫变动的调控力度政策建议,以权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硬着陆风险之间的两难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长春 王思竹
文章从传导机制分析房地产的需求与发展,剖析1986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监管调控政策效应,探讨建立我国城市住房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城乡统筹发展和保障发展权出发,建立区域—城市的"人—业—地—财(钱)"相挂钩的建设用地政策;以城市或城市群为核心,因地因城,建立"业—人—地—房"联动,差别化的"土地、金融、财税、投资"政策;建立城镇居民住房梯度供应和消费体系和逐级过滤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摸清家底,搞好规划,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新建经济租赁住房;规范金融和中介市场运行,去杠杆,遏制投机;制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娟 刘华伟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飙升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了调控这些大城市房价的政策,但是政策的制定往往忽视不同城市或地区间房价的动态关系。文章考察了中国4个标志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00~2010年间房价的传导机制,将有向非循环图和误差修正模型相结合,找出了这4个主要一线城市房价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房价动态关系 有向非循环图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昕 周卫华
利用1998—201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住房市场的区域特征,并测度各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发现在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较差,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较好,而且在中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要比西部地区更好一些。通过2010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全国106个城市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农民工住房选择的区域差异,并对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最后,分别提出不同区域的农民工住房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爱民 王鹤 陈湘洲
通过构建包含区域相关的房价共同因子模型,采集1999—201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面板数据,利用CCEP方法测度中国城市住房市场泡沫。结果表明:各区域房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种区域相关性会影响住房市场泡沫存在性的判断。未考虑区域相关的模型检验显示,中国城市住房市场不存在泡沫,但这个结论具有统计上的估计偏差;考虑区域相关的模型检验显示,中国城市住房市场存在泡沫,且住房价格的短期自我动态调整能力降低,对冲击的调整速度大幅下降,泡沫具有自我膨胀的趋势。
关键词:
区域相关 住房市场 泡沫测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建刚 谢波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住房市场住宅用地供应对房价的干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市2001-2007年住宅用地出让量的持续、快速下降是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增加住宅供地量能显著抑制房价上涨,2009年以来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也是住宅用地供应量的大幅回升。住房供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长期而言,住房供地是政府抑制房价的重要政策手段。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房价快速上涨阶段,为了实现抑制房价的目的,政府应从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和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三个维度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力群
各个城市内部的各个局部住房市场存在寡头垄断现象并且交通状况对于市场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中美住房市场的初步比较研究来拓展、补充这个论点。并得出具有启示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垄断 城市生态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秋慧
我国城市住房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房地产开发商数量较少,住房是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土地由政府独家供给,住房需求中有大量的投机需求,由此决定着住房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均衡量少于最优数量,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政府规制住房市场的基本思路是,构建商品房市场和保障房市场,管控开发商定价行为和购房者投资性需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江林
本文考察租售比、空置率、投资购房与自住购房之比、房地产贷款占比和房地产业利润率等学术界和业界通常用来度量住房市场泡沫水平的指标的适用性,认为由于我国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些指标都不适合作为判断我国城市住房市场泡沫水平的直接、准确指标,直接、准确指标是房价收入比。依据我国房价收入比合理上限的模型,并基于我国当前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按揭贷款利率水平、按揭贷款占主导地位的期限和首付款比例区间,推导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理论上能承受的房价收入比的合理上限约在4.38—6.78倍之间。近年来我国城市住房市场总体存在泡沫、部分城市泡沫较大,部分一线城市泡沫惊人、蕴含巨大金融风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住房市场 泡沫 房价收入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凌 温海珍
本文在分析住房市场价量关系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VAR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住房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相关性以及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考虑限购政策对价量的影响,分析限购前后价量相关系数和Granger关系的变化;最后,通过拟合成分分析,找出价量相关性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沿海发达城市,住房市场存在由滞后的价格变化导致的价量正相关关系,其根本原因是首付款增强效应和价格预期作用,这表明限购政策对于抑制我国城市住房市场的价格增长有一定效果,但对价量互动关系影响不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筱萍 程大涛
以虚拟租金体现的住房资产价格与市场化承租租金体现的住房物业价值的背离,反映了我国住房市场价格脱离居民家庭住房消费支付能力。本文提出以按年征收土地出让金方式,统一公共租赁房用地性质,赋予公共租赁房完全产权,使其资产价格与居民家庭住房消费支出成本制约的市场化租金水平相联系,引导我国投资性住房市场向消费性住房市场合理回归。
关键词:
公共租赁房 租金 虚拟租金 价值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松涛 刘洪玉
首先回顾了香港政府干预私人住房市场的背景和已经使用的政策措施,然后系统总结了其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干预住房市场的政策选择,并分析了使用这些干预政策所取得的效果。结果表明,香港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但也存在干预目标不能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未如预期及对需求的干预重视不足等问题。分析研究香港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经验与局限性,有利于内地政府提高干预住房市场的有效性。
关键词:
香港 政府干预 私人住房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帆 刘洪玉 吴璟
吸纳周期是表征住房市场流动性特征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了这一指标在住房市场监测中的应用原理与方法,并使用我国40个大中城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吸纳周期存在一个表征市场供求均衡与价格稳定的均衡水平,市场当前吸纳周期水平与其均衡水平的对比关系可以作为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变化的重要参考。当吸纳周期高于均衡水平时,价格下跌的概率增加,土地购置与开发活动减弱;当吸纳周期低于均衡水平时,价格上涨的概率增加,土地购置与开发活动增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40个主要城市平均的吸纳周期均衡水平约为12个月,但存在着较大的城市间差异。除了数据统计质量的影响以外,住房价格上涨预期、土地与开发成本、市场风险以及市场垄断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均衡水平的大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不同城市设置相应的吸纳周期均衡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