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4)
- 2023(6189)
- 2022(5101)
- 2021(4864)
- 2020(3869)
- 2019(8759)
- 2018(8435)
- 2017(17345)
- 2016(9291)
- 2015(10370)
- 2014(10515)
- 2013(10677)
- 2012(9870)
- 2011(9271)
- 2010(9306)
- 2009(8601)
- 2008(8659)
- 2007(8216)
- 2006(7500)
- 2005(6741)
- 学科
- 济(55663)
- 经济(55629)
- 农(44578)
- 业(32593)
- 农业(29521)
- 管理(21194)
- 方法(16467)
- 数学(15425)
- 数学方法(15364)
- 地方(14386)
- 业经(13656)
- 中国(11781)
- 企(11657)
- 企业(11657)
- 农业经济(9988)
- 制(9956)
- 发(9026)
- 村(8894)
- 农村(8888)
- 融(7653)
- 金融(7652)
- 土地(7478)
- 发展(7432)
- 展(7426)
- 体(7303)
- 贸(7260)
- 贸易(7254)
- 银(7112)
- 银行(7109)
- 财(7067)
- 机构
- 学院(142112)
- 大学(136519)
- 济(67476)
- 经济(66355)
- 管理(56046)
- 研究(49669)
- 理学(48313)
- 理学院(47856)
- 管理学(47267)
- 管理学院(47015)
- 农(44427)
- 中国(41302)
- 农业(33642)
- 科学(28412)
- 财(27745)
- 京(27584)
- 业大(26910)
- 所(25337)
- 中心(24327)
- 研究所(22636)
- 财经(22185)
- 江(22028)
- 农业大学(20304)
- 经济学(20262)
- 经(20247)
- 经济管理(19007)
- 经济学院(18367)
- 范(17494)
- 师范(17381)
- 州(17032)
- 基金
- 项目(93157)
- 科学(74783)
- 研究(70703)
- 基金(68814)
- 家(59258)
- 国家(58658)
- 科学基金(50726)
- 社会(47514)
- 社会科(44711)
- 社会科学(44701)
- 省(37418)
- 基金项目(36961)
- 自然(30795)
- 教育(30126)
- 自然科(30064)
- 自然科学(30059)
- 编号(29822)
- 划(29815)
- 自然科学基金(29522)
- 资助(27234)
- 农(27164)
- 成果(22725)
- 发(22451)
- 部(21785)
- 重点(20575)
- 国家社会(19930)
- 课题(19136)
- 创(19073)
- 发展(18881)
- 展(18612)
共检索到217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昕 周卫华
利用1998—201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住房市场的区域特征,并测度各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发现在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较差,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较好,而且在中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要比西部地区更好一些。通过2010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全国106个城市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农民工住房选择的区域差异,并对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最后,分别提出不同区域的农民工住房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沛言 孙聪 刘洪玉
由于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在土地购置、住房开发、交易规模和交易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实证分析中样本城市选择的不当可能导致分析结论的偏误。文章通过统计分析和比较不同样本城市的住房市场数据发现:大中城市在新房市场上的代表性正在减弱,而在二手房市场上仍然具备较好的代表性;不同等级城市在住房价格波动、住房可支付性等市场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研究主题选择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样本城市,并充分考虑不同等级城市的差异性;进一步推动覆盖更多城市住房市场的数据统计和发布,为住房市场发展规律的差异性研究和分类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
关键词:
住房市场 样本选择 代表性 城市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先柱 吴义东
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这种去库存压力分布并不均匀。本文使用全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选取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构造住房库存压力指数,从住房供给层面、需求层面和均衡房价等三个维度入手,实证研究我国东、中、西部住房价格特征,进而从房价角度解析对比各地区住房市场库存压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库存压力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住房均衡价格与住房实际价格呈现"收敛型"房价曲线,中部地区呈现"挣脱型"房价曲线,而西部地区呈现"逃逸型"房价曲线,即东部地区住房库存压力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库存压力较大。进而指出楼市去库存的重点应放在中西部地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卫晓 赵辰昕
我国各类城市住房市场发育程度不尽相同。东部地区的大城市土地供应面积大,住房投资增长率快,开发建设规模大,住房市场总体水平较高;而一些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土地供应面积较少,住房投资额度较低,房地产行业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保乾 陈盼
运用协同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度进行研究。首先将2006—2015年江苏省的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数据进行灰色系统序参数化处理,然后将其代入城镇化与住房市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发现:在江苏省层面,住房市场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化水平,十年间两系统由"中度失调"转变为"高度协调";另一方面,苏南、苏中、苏北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的发展水平间协调度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基于此,提出促进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发展的对策,使两者最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保乾 陈盼
运用协同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度进行研究。首先将2006—2015年江苏省的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数据进行灰色系统序参数化处理,然后将其代入城镇化与住房市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发现:在江苏省层面,住房市场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化水平,十年间两系统由"中度失调"转变为"高度协调";另一方面,苏南、苏中、苏北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的发展水平间协调度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基于此,提出促进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发展的对策,使两者最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爱民 王鹤 陈湘洲
通过构建包含区域相关的房价共同因子模型,采集1999—201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面板数据,利用CCEP方法测度中国城市住房市场泡沫。结果表明:各区域房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种区域相关性会影响住房市场泡沫存在性的判断。未考虑区域相关的模型检验显示,中国城市住房市场不存在泡沫,但这个结论具有统计上的估计偏差;考虑区域相关的模型检验显示,中国城市住房市场存在泡沫,且住房价格的短期自我动态调整能力降低,对冲击的调整速度大幅下降,泡沫具有自我膨胀的趋势。
关键词:
区域相关 住房市场 泡沫测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琰
住房市场是美国不动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动态可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国经济兴衰的情况。1998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336%,经济学家预计下半年可能有所降低,但也不会有大幅下降。在这样总的经济形势下,住房市场是相当活跃的。市场活跃表现于供求两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束庆年 王飞
正确判断住房价格走势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是保持住房市场乃至经济体系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也是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旋律"。但由于我国住房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价格与经济、收入和租金等出现较大背离,传统视角下的住房价格分析争议极大。从家庭资产配置视角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住房价格水平及其走势,为住房决策提供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力群
各个城市内部的各个局部住房市场存在寡头垄断现象并且交通状况对于市场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中美住房市场的初步比较研究来拓展、补充这个论点。并得出具有启示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垄断 城市生态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勇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研究货币政策调控住房市场的规则选择。然后,本文选取房价收入比度量房价泡沫,并构建ARIMA模型预测2017-2021年房价泡沫的变动趋势。进一步地,基于最优货币政策调控住房市场的有效性以及房价泡沫的度量研究结果,本文试图为政府提供随房价泡沫变动的调控力度政策建议,以权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硬着陆风险之间的两难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玲 谢嗣胜
随着近年来全国房价飞速上涨,我国农民工在务工城市的住房难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住房支出和住房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对江苏省范围内农民工居住现状的影响因素采用列联分析和最优尺度分析表明,年龄和买房打算呈负相关,越年轻越倾向于住房支出多;有买房打算的住房支出相对较低;未婚群体住房支出略高于已婚群体;子女的数量和住房支出呈正向关系;文化程度越高、来城年数越长,对住房的支出越高;月收入越高则住房支出越高;农民工所在企业的性质和行业的不同也影响选择偏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萍 甄辉 丁富军
构建了农民工住房需求的吸引力—吸纳力分析框架,对我国31个省(市、区)进行了实证模拟,将其分别按照对农民工吸引力和吸纳力的大小划为"四型九类"地区,并探索了不同地区的农民工住房问题解决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农民工的地区分布十分不均衡,对农民工吸引力和吸纳力都较高的Ⅰ型地区是农民工住房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可分别采取园区配建型、公共租赁型、市政改造型、商业配建型和市民化型方式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Ⅱ型地区要充分挖掘住房市场潜力,结合公共租赁型方式共同促进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解决;Ⅲ型地区和Ⅳ型地区则要进一步规范租屋管理,同时采用准市民化型住房政策逐步解决农民工住房困难。
关键词:
住房政策 农民工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辉 刘南南 李小琴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96个城市的城市特征数据,通过Biprobit模型和IV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同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流转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总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①农地流转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②对于全样本农民工,农地流转推动了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市场整租房、自有住房过渡,进而提高了其市民化意愿,加速其市民化进程;对于农地流转农民工,农地流转租金的提高能推动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自有住房过渡,提升其市民化能力,进而增强其市民化意愿;③从边际效应看,提高农地流转租金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边际效应远小于农地流转的边际效应,表明现阶段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整体偏低,相较于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来推动其市民化进程,农地流转更多起到为农民工与农村、农业解绑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新宇 薛建良
本文依据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在务工地住房来源和住房质量,并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只有13.2%的农民工已在务工地买房定居,租住民房和单位提供的住所是多数农民工解决住房的主要方式,而在这部分农民工中,只有20%的人居住在有配套生活设施的成套单元房中。在影响农民工住房选择行为的诸多因素中,居住和就业的稳定性及迁移的家庭特征对住房保有形式和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选择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