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9)
- 2023(9083)
- 2022(7750)
- 2021(7339)
- 2020(6263)
- 2019(14204)
- 2018(13910)
- 2017(27530)
- 2016(14091)
- 2015(15735)
- 2014(15357)
- 2013(14766)
- 2012(13147)
- 2011(11314)
- 2010(10681)
- 2009(9352)
- 2008(8632)
- 2007(7205)
- 2006(5788)
- 2005(4210)
- 学科
- 济(60798)
- 经济(60625)
- 管理(42115)
- 业(38179)
- 企(32253)
- 企业(32253)
- 方法(31658)
- 数学(27445)
- 数学方法(27084)
- 财(15925)
- 农(15237)
- 中国(14095)
- 业经(12597)
- 农业(10050)
- 和(9666)
- 理论(9645)
- 务(9589)
- 财务(9554)
- 财务管理(9536)
- 地方(9472)
- 企业财务(9087)
- 制(9039)
- 学(8830)
- 贸(8607)
- 贸易(8601)
- 技术(8507)
- 易(8386)
- 环境(7898)
- 划(7362)
- 银(6910)
- 机构
- 大学(185384)
- 学院(184807)
- 管理(79513)
- 济(78875)
- 经济(77539)
- 理学(70710)
- 理学院(70044)
- 管理学(68862)
- 管理学院(68507)
- 研究(53471)
- 中国(39835)
- 京(35821)
- 财(35682)
- 科学(30745)
- 财经(29945)
- 经(27579)
- 中心(27413)
- 业大(25639)
- 经济学(25371)
- 江(24675)
- 农(23973)
- 范(23408)
- 师范(23203)
- 经济学院(23087)
- 所(23018)
- 财经大学(22814)
- 研究所(21199)
- 商学(21177)
- 北京(21107)
- 商学院(20992)
- 基金
- 项目(138747)
- 科学(112943)
- 基金(105443)
- 研究(102443)
- 家(90412)
- 国家(89661)
- 科学基金(80148)
- 社会(70596)
- 社会科(66092)
- 社会科学(66068)
- 基金项目(56731)
- 省(52846)
- 自然(51300)
- 自然科(50239)
- 自然科学(50229)
- 自然科学基金(49338)
- 教育(48228)
- 划(44449)
- 资助(41432)
- 编号(40337)
- 部(32316)
- 重点(30614)
- 成果(30566)
- 国家社会(29854)
- 创(29671)
- 教育部(28977)
- 发(28632)
- 人文(28497)
- 创新(27697)
- 科研(27432)
共检索到245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邵蕊
依据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有序概率模型,考量住房差异对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较少住房面积和无住房产权负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较多住房面积和拥有住房产权正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一套住房产权比多套住房产权更能促进居民社会公平感的提升。社会阶层认同和社会阶层预期在较少住房面积和无住房产权群体中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在较多住房面积和拥有住房产权群体中表现出中介作用。住房差异在社会阶层上向流动时正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鉴于此,应保障住房权利,强化社会阶层预期,提高居民社会公平感。
关键词:
住房差异 社会公平感 社会阶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渤 王玉庭 李哲敏
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发现农村住房总体上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农村住房面积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阶层认同,考虑房屋类型、室内环境等条件后的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收入不平等成为调节农村住房能否影响农村居民社会阶层认同的关键变量,截止到2018年,面积更大且更新颖的农村住房更有利于提升高收入群体的社会阶层认同。政府须借此机会完善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制度,探索将常住人口作为农村住房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标,宣传节约集约的农村住房消费观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申云 贾晋
香烟是人们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一个载体,是社交圈子文化和社会阶层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全国11个省份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析了香烟社交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香烟价格与香烟消费支出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香烟价格和香烟消费支出分别表现出单一门槛效益和双重门槛效应,并且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低社会阶层认同的群体以香烟这一媒介透过物质上的平等和精神上的平等来融入高社会阶层认同群体的圈子,实现其社会阶层认同的跃升。因此,需要加强圈子文化所衍生的隐性社会结构力量所诱发的权力腐败与公权力异化的监督,防止官员"圈子文化"背后的腐败利益圈,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从而降低居民社会阶层认同上的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申云 贾晋
香烟是人们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一个载体,是社交圈子文化和社会阶层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全国11个省份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析了香烟社交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香烟价格与香烟消费支出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香烟价格和香烟消费支出分别表现出单一门槛效益和双重门槛效应,并且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低社会阶层认同的群体以香烟这一媒介透过物质上的平等和精神上的平等来融入高社会阶层认同群体的圈子,实现其社会阶层认同的跃升。因此,需要加强圈子文化所衍生的隐性社会结构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义博 付明卫
本文以市场化改革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问题为核心,从社会学的分层理论入手,结合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市场化改革阶段性假说。随后通过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市场化的不同阶段,决定居民收入及其差异的因素是不同的,从1978年到90年代中后期,市场因素占主导,其后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支持了阶段论的理论认识。
关键词:
市场化 居民收入差距 社会阶层 阶段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国平
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政府的主动改革以及国家(政府)与经济、社会领域分离的同步性使得我国的公民社会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在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过程中,不能忽视来自社会内部的力量对于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社会阶层分化是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一种内生推动力量,社会阶层的分化过程与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因而调适两者的关系也很有必要。
关键词:
阶层分化 公民社会 社会结构 内生力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任春荣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的基本人际关系,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变量。以往研究多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而忽视了师生互动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来源于不同家庭,打着家庭所处阶层的烙印这一客观现实。基于三个城镇27所小学70名教师、1 5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观察和访谈资料,分析师生关系与学生所处社会阶层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的阶层差异。结果显示,学生主观感知到的公平感、师生的语言含义理解、参与机会、人际互动的判断方式等方面存在阶层差异,并且阶层差异得到教师群体的印证。师生关系的阶层差异事关教育公平,改善师生关系需要培养教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定湾 何凡
目的: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健康公平性。方法:利用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浙江省的资料,选择职业地位、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作为区分不同社会阶层的客观变量,以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作为评价健康公平性的指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我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健康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浙江省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16.8‰,慢性病患病率为169.0‰。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不同职业地位、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人群的健康公平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社会阶层是影响人群健康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待于且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社会分层 健康公平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闰丙金
目前,人们对收入和经济社会地位的变化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仍然争论不休。作者引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变量对这一问题在中国大陆的状况进行检验。用2006年的"全国城乡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在Ologit回归中采取解释变量梯次引入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变化、收入公平、社会阶层认同状况对主观幸福感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且这种影响有显著的城乡差异,收入对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文章的结论是,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中国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状况和程度显著不同。增加居民收入并提高收入的公平性,改善公共卫生医疗和城乡居民社会管理参与状况,对增强城乡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敏 王峰
针对农民社会阶层与幸福感问题,通过分析2010-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有序响应Logit模型估计,实证检验了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研究发现,农民社会阶层定位存在幸福效应,社会阶层定位越高的农民,其幸福感越强;进一步区域比较发现,此幸福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显著;而户籍比较发现,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低于城镇居民;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较10年前有所增强,且农民对社会阶层定位有较为乐观的预期。据此提出,民生建设中重视农民的发展诉求和精神需求,融通农民社会阶层上升的渠道,从而提高农民幸福感,保障农民公平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竞
绝大多数农民都希望实现社会阶层流动,但是由于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公民资源和社会资源等障碍,致使他们社会阶层流动不畅。本文探讨丰富农民的资源,拓宽农民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以促进农民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
关键词:
农民 社会阶层 流动 障碍 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在以美、英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学者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于不同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来自优势地位阶层的学生更多地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上层,而来自弱势地位阶层的学生则更多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下层。与美、英两国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分类虽有自身的特点,但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揭示出基于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也十分明显。这表明,高等院校方层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院校分层 社会阶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楚江亭 都晓 李彦青 熊玥悦
相关理论表明,社会阶层差异与人的身体习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采用量化研究范式,以北京B、S两所大学教育专业一至四年级6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物质性的身体习性、精神性的身体习性两个维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显示,不同社会阶层大学生在身体习性的消费、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特长、对社会阶层的看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身材、穿着、食物偏好、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从一到四年级,不同社会阶层大学生的身体习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趋同与变化。教育对于不同社会阶层大学生身体习性的影响是遗传永久化还是缩小差距,还需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习性 社会阶层 差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维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到:我们要"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一份子、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每当回顾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总是心潮澎湃,感触良多。1988年,我在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在《金梭和银梭》的歌声的激励下,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刻苦学习。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简小鹰
经验调查呈现出: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阶层的关联问题。研究发现:地权变革是农村各阶层利益的再分配与重组过程。已经严重分化的农民及其对土地不同程度的依赖和流转意愿是土地流转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础。自发流转塑造出中间阶级,是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发挥着"中间价值"的功能,这种流转模式基于自愿并使流转双方互利共赢,当前地权变革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土地大规模流转则消解中间阶层,从而引发村治困境及农村社会动荡等系列问题,对这种流转模式,在"过密型"农业仍将继续存在的前提下,必须谨慎对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