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1)
- 2023(6287)
- 2022(5223)
- 2021(4583)
- 2020(3588)
- 2019(8076)
- 2018(7902)
- 2017(14790)
- 2016(7954)
- 2015(8881)
- 2014(8951)
- 2013(8994)
- 2012(8824)
- 2011(8205)
- 2010(8445)
- 2009(7643)
- 2008(7627)
- 2007(6963)
- 2006(6476)
- 2005(6266)
- 学科
- 济(45862)
- 经济(45805)
- 管理(20359)
- 业(18552)
- 地方(16679)
- 中国(15895)
- 农(12839)
- 企(12095)
- 企业(12095)
- 业经(10328)
- 地方经济(9563)
- 发(9021)
- 农业(8805)
- 方法(8605)
- 融(8430)
- 金融(8430)
- 银(8215)
- 银行(8207)
- 行(8120)
- 数学(7035)
- 制(7025)
- 数学方法(6985)
- 发展(6757)
- 展(6735)
- 学(6592)
- 贸(6527)
- 环境(6522)
- 贸易(6517)
- 易(6197)
- 财(6119)
- 机构
- 学院(115511)
- 大学(112725)
- 济(49918)
- 经济(48816)
- 研究(47024)
- 管理(40006)
- 中国(36770)
- 理学(32312)
- 理学院(31857)
- 管理学(31407)
- 管理学院(31181)
- 科学(27151)
- 京(25785)
- 所(24409)
- 财(23773)
- 研究所(21629)
- 中心(20958)
- 农(19957)
- 江(19627)
- 范(17849)
- 师范(17694)
- 财经(17454)
- 北京(17323)
- 院(16885)
- 州(16112)
- 经(15685)
- 省(15300)
- 经济学(15170)
- 农业(15058)
- 业大(14946)
- 基金
- 项目(68417)
- 研究(53921)
- 科学(53618)
- 基金(46802)
- 家(40011)
- 国家(39544)
- 社会(34374)
- 科学基金(33218)
- 社会科(32451)
- 社会科学(32447)
- 省(28270)
- 基金项目(24132)
- 教育(23654)
- 划(23201)
- 编号(22507)
- 发(21949)
- 成果(19301)
- 资助(18757)
- 自然(18523)
- 发展(18200)
- 自然科(18041)
- 自然科学(18038)
- 展(17858)
- 自然科学基金(17689)
- 课题(17001)
- 重点(15679)
- 部(14469)
- 创(14196)
- 年(14016)
- 国家社会(13902)
共检索到201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天蔚 姜玉青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对提升老年群体晚年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补充作用。然而,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实践总体上不是很成功,这与老年群体的接受程度、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息息相关。为此,应通过政府对老年群体的引导与金融机构的帮助来支持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推广;应以稳健原则作为金融机构的根本遵循,审慎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业务;应及时完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规定,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实施提供运行基础。进而充分发挥住房反向抵押养老激活老年群体固定资产、缓解我国养老“三支柱”保障难题、促进社会和谐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反向抵押 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 养老金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伟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项包含住房财产保险、贷款人履约保证保险、抵押贷款、养老年金等多种金融产品,涉及银行、寿险、产险、券商、担保等多种金融机构以及衔接发行市场、交易市场、国家政策的复杂产品组合,开发运用得当可起到缓解借款人现金流紧张,提升日常生活品质之效用,尤其适合"房产富裕、货币贫困"的老年人,因而被不少国家作为居家养老的有效手段加以推广;本文以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市场为例,详细分析产品的运行模式,总结其在业务增幅、贷款结构特点、借贷双方分布及区域差异等特征及其规律,并结合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质,提出对我国试点工作的启示及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反向抵押 养老模式 发展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伟 韩青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发达国家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已成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引入"以房养老"的理念已多年,一些市场机构积极尝试开办具体业务,在舆论引导、经验积累方面奠定了一定基础。当前,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城市家庭住房拥有率较高,针对一些存在现实需求的家庭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已经具备基本条件,当然,也面临传统养老观念、产权期限、房价波动和配套机构缺位等障碍因素,我们主张,应由政府主导,创造规范、有序的外部环境,鼓励市场联动,开发契合中国国情的"以房养老"产品,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子文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Reverse Mortgage)是一种新型的住房金融产品,也是实现以房养老的金融工具。它是指老年人以拥有产权的住房作抵押,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消费,同时老人仍然保留房屋居住权,在去世后用住房还贷。由于其现金流流向与传统的抵押货款相反,像是把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反向来做,如同金融机构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从借款人手中买房,所以在美国最先被称为“反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樊纪明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中国已从理论研讨走向试点运营,但当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法律政策缺位、监管关系不明、业务形式单一、风险防范机制不力、再融资存在瓶颈等诸多因素,制约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纵深发展。本文认为,美、英、澳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成熟的立法和业务开展经验可供借鉴。同时,要从健全立法、强化监管、丰富产品等方面入手,优化业务模式、引入资产证券化,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中国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以房养老 资产证券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鲁芬
反向抵押试点,盘活了老人房产,是个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有益探索,也为老年人的养老融资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中国保监会于2016年7月15日下发了《关于延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期间并扩大试点范围的通知》,决定延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期间至2018年6月30日,试点范围扩大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的部分地级市。那么,反向抵押业务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如何定位?确立怎样的运行模式有利于推动反向抵押业务顺利开展?作为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首批探索者与实践者,笔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杰 张雯涵 殷君瑶
商业保险公司在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业务时由于较多风险,其参与热情不高,使得该项业务发展缓慢。为了保障参与双方合法权益、分散商业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有必要引入再担保机制。我国现阶段不断增加的养老需求、蓬勃发展的保险业、良好的宏观环境等都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再担保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条件。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完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再担保的制度设计、鼓励民资参与、控制住房反向抵押再担保规模,促进我国养老事业发展。
关键词: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 再担保 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平
业务属性特点、参与主体特点和业务风险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监管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以房养老因其对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动。我国自2006年以来一直在探讨研究这一养老方式,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秉正 高名 刘晓菲
本文通过北京地区800个家庭的一项问卷调查,对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访者有明确的增加收入需要,但是其中只有不到10%的老年人愿意接受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用多元选择排序probit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居住方式、房屋价值、房龄、健康程度、子女数、是否购买健康保险对接受住房反向抵押的意愿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提出了如何发展住房反向抵押产品和改善相关产品设计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新轩 曹飞飞
自2007年起,国家就开始试点以房养老,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更是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但多年以来,社会对以房养老的试点,反应普遍消极。过程中显现出了相关法律及制度不完善、房地产价值评估机构公信力不足、缺乏责任明确的公权管理机构等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解决我国"以房养老"发展的困难,推动我国养老保障的多样化。
关键词:
以房养老 反向抵押 风险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志江
文章通过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概念解析,构建了个体"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精算模型和家庭"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精算模型;利用两个模型,测算了固定房产值时的给付标准和固定给付标准时对房产值的要求。研究发现,实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的警戒线为房产净价值136576元;当拥有房产价值227627元时,给付标准可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关键词: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养老 精算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世春 刘艺
美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曾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过程,然而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费用越来越超出了政府财政可承受范围,在此背景下,政府不得不寻找新的养老资源并开始关注和支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政府的扶持、完善的保险保障制度、独立的业务咨询机构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价是美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老龄化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借鉴美国经验补充养老资源迫在眉睫;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进行合理的产品定价是我国顺利推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前提和保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杰 张雯涵 孙亮
近年来,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即住房反向抵押养老模式在我国兴起,该模式又称"以房养老"。它的实施有助于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养老困境,然而,实施过程进展缓慢,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度低。"以房养老"在我国开始进入探索阶段,但存在长寿风险、房价波动风险、货币贬值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问题。未来,我国要建立起再保险等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动态评估合同、合理控制业务规模、建立健全法规等控制住房反向抵押养老风险,以保障老年人和商业保险公司双方合法权益,更好推动我国养老事业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伟 高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在构建新型、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国内"以房养老"模式的遇冷,如何将国外成功经验运用到我国养老实践当中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界定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概念,分析了我国推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并论证了推行该模式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借鉴美国、英国、新加坡成功推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经验,汲取日本该模式普及率不高的反面教训,结合我国实际,从政府职能、立法保障、产业培育、金融市场、文化理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住房贷款 反向抵押 以房养老 国际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