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0)
- 2023(14894)
- 2022(13045)
- 2021(12351)
- 2020(10375)
- 2019(23956)
- 2018(24160)
- 2017(45857)
- 2016(25162)
- 2015(28058)
- 2014(27996)
- 2013(27200)
- 2012(24625)
- 2011(22130)
- 2010(22146)
- 2009(20706)
- 2008(20021)
- 2007(17379)
- 2006(15368)
- 2005(13636)
- 学科
- 济(96235)
- 经济(96097)
- 管理(74182)
- 业(66128)
- 企(56036)
- 企业(56036)
- 方法(40509)
- 数学(34772)
- 数学方法(34335)
- 财(27187)
- 农(26068)
- 中国(25305)
- 制(23595)
- 业经(22136)
- 学(20135)
- 地方(19622)
- 农业(16945)
- 理论(16329)
- 体(16247)
- 贸(16151)
- 贸易(16142)
- 务(15924)
- 财务(15849)
- 财务管理(15814)
- 银(15684)
- 银行(15646)
- 易(15622)
- 和(15005)
- 融(14956)
- 企业财务(14953)
- 机构
- 大学(342244)
- 学院(341303)
- 管理(134237)
- 济(132492)
- 经济(129438)
- 理学(115423)
- 研究(114298)
- 理学院(114108)
- 管理学(112087)
- 管理学院(111453)
- 中国(85470)
- 京(73404)
- 科学(70116)
- 财(65226)
- 所(56672)
- 农(52150)
- 中心(51998)
- 研究所(51272)
- 江(50965)
- 财经(50882)
- 业大(49604)
- 北京(46528)
- 范(46464)
- 经(46101)
- 师范(46057)
- 州(43115)
- 院(41970)
- 农业(40443)
- 经济学(39478)
- 财经大学(37776)
- 基金
- 项目(232859)
- 科学(182792)
- 研究(172824)
- 基金(167780)
- 家(145114)
- 国家(143869)
- 科学基金(123995)
- 社会(108008)
- 社会科(102180)
- 社会科学(102155)
- 省(90924)
- 基金项目(89329)
- 自然(80182)
- 教育(80123)
- 自然科(78264)
- 自然科学(78245)
- 自然科学基金(76793)
- 划(76561)
- 编号(71730)
- 资助(68640)
- 成果(58922)
- 重点(51858)
- 部(51170)
- 课题(49611)
- 发(48934)
- 创(48266)
- 制(45226)
- 创新(45030)
- 教育部(44263)
- 项目编号(44146)
- 期刊
- 济(151413)
- 经济(151413)
- 研究(104960)
- 中国(69113)
- 学报(52203)
- 财(50628)
- 管理(49853)
- 科学(48293)
- 农(47788)
- 教育(43232)
- 大学(39933)
- 学学(37312)
- 农业(32591)
- 融(31299)
- 金融(31299)
- 技术(29353)
- 业经(25261)
- 财经(24689)
- 经济研究(23931)
- 经(21027)
- 问题(19348)
- 图书(17735)
- 理论(17367)
- 业(16190)
- 科技(16151)
- 实践(15909)
- 践(15909)
- 版(15582)
- 现代(15481)
- 技术经济(15075)
共检索到510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望保 闫小培 曹小曙 王冬根
住房制度改革以前,国家控制着住房的供应,人们没有选择住房的自由。改革后,家庭越来越依靠市场来满足其住房需求,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得以提高。择居自由度的增加意味着住房消费个体差异的扩大,居民住房偏好成为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住房市场化下居民住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采取表述性偏好正交实验设计和联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处在改革前沿的广州市居民住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居民住房选择中,居住区位和小区特征比住房本身更重要;居住小区特征中,居民最关注住房所在区域,老城区越秀和东山和城市新中心天河区成为居民偏爱之地,但不同收入家庭区域偏好有所差异,高收入阶层明显偏好于新中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余芳 黄燕芬
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管理体制的落后成为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分析当前公积金制度的在缴存、分配、使用、投资、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在住房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重新定位,一是要明确住房公积金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融资的主体地位,二是明确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核心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我国公积金制度的发展方向,按照改革现有不足、省级层面集中、全国层面统一的三步骤推进,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要求,满足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发展需求的公积金管理体制。
关键词:
公积金制度 住房保障体系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余芳 黄燕芬
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管理体制的落后成为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分析当前公积金制度的在缴存、分配、使用、投资、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在住房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重新定位,一是要明确住房公积金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融资的主体地位,二是明确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核心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我国公积金制度的发展方向,按照改革现有不足、省级层面集中、全国层面统一的三步骤推进,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新
关键词:
公积金制度 住房保障体系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余芳 黄燕芬
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管理体制的落后成为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分析当前公积金制度的在缴存、分配、使用、投资、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在住房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重新定位,一是要明确住房公积金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融资的主体地位,二是明确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核心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我国公积金制度的发展方向,按照改革现有不足、省级层面集中、全国层面统一的三步骤推进,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新
关键词:
公积金制度 住房保障体系 供给侧改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华
在信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于网上保险的偏好行为对于保险公司制定销售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证了互联网的可使用性、相对变化的不情愿程度、计算机和连通互联网的成本、对保险公司的信赖程度、安全关注度、方便性以及使用的容易性这7个方面的因素是影响广州市消费者采用网上保险方式的主要因素。从而提醒保险公司,要重视网上保险知识的普及以及提高网上保险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
网上保险 消费者偏好 因子分析 广州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尚莉
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一环的住房制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与难点是资金问题,因而对现存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显的迫在眉睫。以往学者较多关注发达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较少,其经验虽对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但忽视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特殊性。文章更多选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近期或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同中国相似的国家为参照,阐述他们住房制度特别是住房金融制度特别是在住房公积金制度方面的改革,总结其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住房公积金 发展中国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邢梓琳 李志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以建立市场化导向的住房制度来取代计划经济时期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取得显著成效。也在住房定位、住房供应、住房保障和市场调控等几大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新时期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需要在"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下,构建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立足"租购并举"、着眼"住有所居",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从供需两侧"双管齐下",加快建立住房市场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
关键词:
住房制度改革 对策建议 住有所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羌毅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双高"建设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管理支撑。当前,高职院校现有人事制度存在绩效分配与"双高"建设目标不契合、岗位设置与"双高"建设任务匹配不合理、职称评聘与"双高"建设成效结合不紧密、成果奖励与"双高"建设贡献对接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应遵循绩效优先、闭环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采取完善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体系、探索项目化管理岗位设置模式、试行贡献度导向职称评聘方法、推进实效性重大成果奖励制度等路径。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院校 人事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静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政府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我国的土地制度即将面临重大的改革。本文分析了小产权房在改革背景下的现状,并从划分可供流转的小产权房的范围、构建小产权房的建设形式及流转程序、构建小产权房流转后的利益分配格局角度,探讨小产权房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 小产权房 现状 趋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富强
住房制度是微观领域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目标在于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但住房制度如何进行安排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呢?这要视具体国情而定。一般而言,住房资源的配置有三种机制:完全的市场化、完全的计划化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机制。当土地和住房资源丰富且社会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瑜康 袁媛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现代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的普遍现象,西方许多研究证明这种特定人群集中居住的邻里会对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市鹭江村和逸景翠园社区为例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中国城市中不同邻里对居住在其中的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在此将邻里特征分为社会经济特征、家庭教育观念特征、同龄人交往特征、机构资源特征4个方面,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4个方面的邻里特征确实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其中社会经济特征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家庭教育观念特征影响青少年的教育表现与心理状态,同龄人交往特征则对青少年性格有重要影响,机构资源特征会影响青少年发展机会的获得。而邻里影响的作用机制可以用Jencks等的邻里机构资源模式和群体社会化模式来解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智华 方正
住房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建立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分配制度、促进居民住房改善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住房公积金制度难以与时共进,受到各方质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新常态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有限,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益未能有效保障;公积金发展不平衡,缴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申岩 李明发
在总体设计上,对法定资本制进一步松绑,采取折衷主义的立法模式,逐步向授权资本制靠拢;在理论观念上,摆脱过度关注债权人保护的思想,多从公司运营角度作考量;在配套制度上,建立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尤其是统一的公司信用信息体系予以支撑;在利益平衡上,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合理运用企业责任保险制度、引入个人信用破产制度,以协调好公司、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冲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信永 高伟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新要求,并强调要使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