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3)
- 2023(7938)
- 2022(6693)
- 2021(6523)
- 2020(5228)
- 2019(12042)
- 2018(11888)
- 2017(23016)
- 2016(12866)
- 2015(14278)
- 2014(14829)
- 2013(14192)
- 2012(13341)
- 2011(12019)
- 2010(12312)
- 2009(11118)
- 2008(11501)
- 2007(10689)
- 2006(9659)
- 2005(8987)
- 学科
- 济(46253)
- 经济(46190)
- 管理(37388)
- 业(33483)
- 企(27292)
- 企业(27292)
- 银(19131)
- 银行(18986)
- 制(17700)
- 行(17697)
- 方法(17172)
- 数学(14719)
- 财(14502)
- 数学方法(14458)
- 中国(13351)
- 农(13163)
- 融(12047)
- 金融(12046)
- 度(11433)
- 制度(11426)
- 业务(10225)
- 策(9755)
- 学(9508)
- 业经(9365)
- 务(8981)
- 财务(8956)
- 财务管理(8929)
- 银行制(8829)
- 理论(8679)
- 贸(8667)
- 机构
- 学院(174481)
- 大学(171382)
- 济(68695)
- 经济(66846)
- 管理(63429)
- 研究(59368)
- 中国(53134)
- 理学(52219)
- 理学院(51627)
- 管理学(50697)
- 管理学院(50347)
- 财(38419)
- 京(36434)
- 科学(34956)
- 所(30607)
- 江(30224)
- 农(30216)
- 中心(29085)
- 财经(28744)
- 研究所(27087)
- 经(26028)
- 银(25637)
- 银行(24634)
- 州(24566)
- 农业(23632)
- 业大(23609)
- 北京(23207)
- 行(23023)
- 范(22616)
- 师范(22380)
- 基金
- 项目(105365)
- 科学(81912)
- 研究(79382)
- 基金(74625)
- 家(64387)
- 国家(63787)
- 科学基金(54265)
- 社会(47844)
- 社会科(45292)
- 社会科学(45281)
- 省(41591)
- 基金项目(38006)
- 教育(37752)
- 自然(35027)
- 划(34979)
- 自然科(34204)
- 自然科学(34196)
- 自然科学基金(33604)
- 编号(33398)
- 资助(32180)
- 成果(28844)
- 课题(24279)
- 重点(23843)
- 部(23409)
- 性(23346)
- 发(22394)
- 创(21592)
- 年(20143)
- 创新(20133)
- 大学(20093)
共检索到287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玉波
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初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的不足开始逐步显现。如何推动转型发展,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帮助城镇职工特别是新市民实现住有所居的作用。文章从住房公积金管理者角度,提出目前我国改组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为国家住宅政策性银行的条件已经具备,并论证住房公积金改组住宅政策性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公积金 改组 银行 可行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汪利娜
住房事关民生福祉、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政策性住宅金融是政府为解决国民住房问题做出的一种特殊金融安排。发达经济体运行模式多借助市场力量,微观主体多为商业金融机构,切入点多从需求入手,动员的社会资本远大于强制性储蓄。中国住房公积金曾对住房福利分配向市场化的转变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也存在覆盖面窄、普惠性差、用途单一、配贷机制不健全加剧分配不公等问题。长远发展看,去行政化可将住房公积金打造成真正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但其运行模式不一定是国家住房银行,可以是混合所有制住房储蓄银行或住房基金。
关键词:
政策性住宅金融 模式比较 住房公积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晓明
当前住房公积金贷款对我国住宅价格的影响明显加强,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已成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文章对影响住宅价格进行了理论的分析,提给出了影响住宅价格的计量模型,计量实证分析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对住宅价格影响机制,为提高居民住房消费能力,提出了调整现行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积金贷款 住宅价格 地区差异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世波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具有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雏形。但住房公积金制度由于设计的制度性缺陷,无法承担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功能。因此,住房公积金制度改制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有其必要性。目前,构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以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组织体系,形成完善的住房资金组织系统,构建完善的内外监管体系,发展多种金融工具,完善住房金融的风险分担与化解机制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红艳 李孟崎 宋金平
住房公积金是一项长期性住房储蓄制度,是中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015-2020年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采用“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法,测度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的政策效果及其区域异质性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在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下,全国层面住房支付能力总体处于“较强”区间,近90%城市达到住房支付能力正常及以上水平。(2)住房公积金政策效果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和“等级差异”特征,空间集聚态势持续强化,空间不均衡程度呈上升趋势。(3)城市房价与政策效果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负向影响在东部地区、高行政级别城市和大城市更为显著;单位补贴强度、税收减免力度及贷款限额贡献率均与政策效果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异质性。系统评估住房公积金政策效果及其区域异质性对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跃进 吴璟 刘洪玉
改进政策公平性,是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以缴存职工所得收益为研究对象,基于某城市住房公积金微观数据,采用公共政策量化分析方法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公平性进行了定量评价。"低存低贷"的收益分配机制是住房公积金政策特有的互助机制,较低存款利率导致了缴存职工的机会成本,较低贷款利率为贷款职工带来贷款优惠。"低存低贷"机制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缴存职工的住房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可能引致公平性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乔海曙
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现实矛盾的探讨乔海曙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重要战略步骤。设立于1994年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经历四年的运作之后,其设立的重要战略意义、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化杰 易晓
我国的各项改革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今年将全面进行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等项体制改革。《预算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将陆续出台。设立3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政策性银行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工具。它在行使其职能、开展业务活动时必然要同其他机构发生业务的或非业务的联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荣
近几年来,粮食企业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不少,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大家都在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目前,在粮食系统内部建立结算中心,即内部银行的办法,已被全国各地粮食部门所关注。有关部门已认识到,建立内部银行是从主观上加强和改善资金管理,缓解资金供求矛盾的有效措施。在此,笔者就此问題谈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伟 秦伟新
针对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国家住房保障银行的组建及运营问题,基于历史、现实与未来总体联系的新视域,提出不同的理论观点及政策建议。认为商业化转型后的国开行没有资格牵头组建、兼营、兼管具有政策性属性的国家住房保障银行。由国开行牵头名不正、言不顺,不仅有悖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本法则,也不符合一般的国际惯例,还有可能重蹈历史覆辙,后果不堪设想,前景不容乐观。当务之急是需要依据科学政策性金融理论,以崭新的面貌构建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政策性住房保障银行。为此,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改革精神,提出了真正的政策性银行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和构建国家住房保障银行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国家开发银行 住房保障银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常永胜
加快组建政策性住房银行刻不容缓常永胜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取得重大突破,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成功地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银行体制的转轨奠定了基础。实际上,政策性金融机构绝不限于三家,其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政策性住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左楠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住房公积金仅覆盖城镇居民,对住房分配体制改革和城镇居民住房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住房保障制度也仅限于城镇,农村居民仅仅依靠无偿获得一块宅基地来解决其住房问题,建房资金筹集困难。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住房问题应该得到高度关注,目前仅限于城镇居民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应该进行改革,进一步覆盖农村居民。在对比分析城乡居民住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居民住房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建设农村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议,并从机构设置、资金筹集、使用和监管等角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农村住房 宅基地 农村住房公积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俊仰 高广春
自1991年中国引进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其普惠指向不言而喻。1999年颁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虽经多次修订,其目标定位却始终如一: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那么从住房公积金实际运行的效果看,其是否有效落地了这一普惠性定位?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普惠范围?上述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林浩
文章以深圳市住房市场为例,详细测算了住宅政策性金融应承担的资金规模及占购房贷款总需求的比例。结果显示,为了有效促进深圳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宅政策性金融需承担的购房融资需求规模处于1012亿元~1687亿元,其占购房融资总需求的比例为24.53%~31.70%,这个比例远高于目前的深圳住房公积金所占比例以及全国住房公积金的平均值。测算结果说明,目前的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市场的支持不够,只有大力发展住宅政策性金融才能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住宅政策性金融 资金规模 先行示范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