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7)
- 2023(14412)
- 2022(12331)
- 2021(11470)
- 2020(10025)
- 2019(23113)
- 2018(23014)
- 2017(44446)
- 2016(24213)
- 2015(27309)
- 2014(27518)
- 2013(27210)
- 2012(24958)
- 2011(22483)
- 2010(22269)
- 2009(20861)
- 2008(20937)
- 2007(18655)
- 2006(15732)
- 2005(14161)
- 学科
- 济(99811)
- 经济(99674)
- 管理(75918)
- 业(69465)
- 企(58807)
- 企业(58807)
- 方法(48659)
- 数学(43250)
- 数学方法(42645)
- 财(29888)
- 农(24959)
- 中国(23565)
- 制(22886)
- 业经(20461)
- 学(20074)
- 务(19074)
- 财务(19013)
- 财务管理(18967)
- 企业财务(18013)
- 贸(16863)
- 贸易(16855)
- 地方(16748)
- 易(16404)
- 银(16214)
- 农业(16199)
- 银行(16176)
- 行(15325)
- 体(15184)
- 融(15179)
- 金融(15174)
- 机构
- 大学(347177)
- 学院(345322)
- 济(140242)
- 经济(137261)
- 管理(134748)
- 理学(116518)
- 理学院(115252)
- 管理学(113074)
- 管理学院(112427)
- 研究(112393)
- 中国(86019)
- 京(72123)
- 科学(69985)
- 财(68378)
- 农(59036)
- 所(56867)
- 财经(54045)
- 中心(53642)
- 业大(53304)
- 江(52158)
- 研究所(51617)
- 经(49050)
- 农业(46586)
- 北京(44648)
- 经济学(43530)
- 范(42937)
- 师范(42429)
- 院(40902)
- 州(40632)
- 财经大学(40328)
- 基金
- 项目(235432)
- 科学(185550)
- 基金(172561)
- 研究(167765)
- 家(151319)
- 国家(150127)
- 科学基金(128852)
- 社会(106820)
- 社会科(101367)
- 社会科学(101334)
- 省(92096)
- 基金项目(91436)
- 自然(85210)
- 自然科(83273)
- 自然科学(83245)
- 自然科学基金(81761)
- 教育(78579)
- 划(77933)
- 资助(71192)
- 编号(66596)
- 成果(53944)
- 重点(53379)
- 部(53000)
- 发(48859)
- 创(48793)
- 课题(46226)
- 科研(46132)
- 创新(45779)
- 教育部(45362)
- 制(45135)
共检索到501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晓慧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我国各地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有效性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住房公积金制度有效性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制度的有效性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正相关性。笔者建议从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率和提取率入手,深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改革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完善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以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AHP 有效性评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晓慧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我国各地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有效性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住房公积金制度有效性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制度的有效性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正相关性。笔者建议从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率和提取率入手,深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改革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完善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以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AHP 有效性评价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丽巍 罗丹
分析当前住房公积金的风险种类及成因,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住房公积金的风险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田鹏许 周云 骆智娟
以苏州市2002~2012年11年间出台的有关联性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调整系列政策为例,通过对比政策出台前后贷款受益面的变化情况,具体分析政策在"公平性、互助性、保障性"三方面的实施效果,展开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后评估研究,并从政策发布机制和连续性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系列政策 后评估 对比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可红 诸克军 魏巍
一、基本原理和方法住房分配涉及到很多指标,诸如职称、职务、工作时间对单位贡献程度、特殊人才、奖励等。合理分配住房问题,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分配这些指标在住房分配时的权重,实现半定性问题向定量问题的转化。由于其指标多半是成员的历史信息,因此每位成员的指标信息是已知的。规范各位成员的指标信息,结合指标权重,利用加权和法,给出每位成员的综合得分,从而实现排序的目的。本文在求权重时采用的最大特征根法,简明扼要,操作性强,在综合成员得分时采用简单加权法,从最终评价中给出综合的排序。由于定性向定量转化本身都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我们从无法实现最精确的排序,只能给出一种相对合理的排序结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文俊
根据反恐怖融资机制有效性内涵,结合有效性特征要素框架,构建了国家反恐怖融资机制有效性评估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建立了国家反恐怖融资机制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以2007—2012年中国反恐怖融资机制为标的,对其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反恐怖融资机制有效性尚有待提高。根据影响中国反恐怖融资机制有效性的问题因素,提出了提高中国反恐怖融资机制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反恐怖融资机制 有效性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忠东 吴文慧
本文利用2019年CHFS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建立Tobit模型和IV-Tobit模型检验住房公积金对城市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的总体影响与异质性效应,并且考察了相应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参与住房公积金提高了城市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第二,多套房家庭的住房公积金参与提升投资组合有效性的效果超过一套房家庭和无房家庭,无房贷家庭的住房公积金参与提高投资组合有效性的效果超过有房贷家庭;第三,中高收入家庭和中老年家庭的住房公积金参与提升投资组合有效性的效果分别超过低收入家庭和年轻家庭;第四,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和金融发展中低水平地区的家庭,参与住房公积金更为显著提升东部地区和金融发展高水平地区的家庭的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传导机制的研究显示,住房公积金通过提升家庭收入水平和风险承担水平等渠道对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产生优化作用。本文的政策启示:未来应扩大城镇职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坚持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本住房消费保障功能,扩大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和使用范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金昭
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从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系统投入产出的角度,选取住房公积金归集额度、住房公积金贷款本金回笼额度、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人数作为输入指标,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总额度、新增住房公积金贷款人数作为输出指标,建立DEA模型,并用该模型测算1999-2009年上海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并从有效性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制度 DEA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威 叶剑平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民生制度,覆盖全国城镇职工。发展至今,制度问题日益凸显。从法律层面分析,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不但僭越了立法权限而且目标具有历史局限性。从经济层面分析,一是在解决住房消费的资金实际需求方面,住房公积金制度效果远逊于商业性住房贷款制度;二是认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具备普惠功能,其实是个"伪福利"命题。因此,改革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制度替代;另一种是制度重构。前者是以商业金融体系辅之以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贷款贴息政策替代住房公积金制度;后者是通过引入住房保障功能重构住房公积金制度。
关键词:
私有财产 制度目标 效率 替代 重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楠楠 余劲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住房政策性金融的重要部分,是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虽然该制度自设立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住房市场货币化改革,并提升了居民购房能力,但由于缴存机制、利率制度及使用效率方面的问题导致住房公积金缴存者的福利水平未达到最优。本文通过总结住房公积金福利效应的相关研究,梳理造成福利损失的因素,归纳改进其福利效应的路径,探讨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及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晓红 信春华
1.引言。在项目的方案选择中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中,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是,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中,一致性检验是一个必经的环节,检验通不过必须进行判断矩阵的调整,这一过程既复杂,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另外,在标度的使用中,存在着实用性与精确性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使层次分析法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文通过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尝试使用“前端用1-9标度操作,后端用10/10-18/2标度计算”的处理办法,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大大提高了层次分析法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跃进 吴璟 刘洪玉
改进政策公平性,是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以缴存职工所得收益为研究对象,基于某城市住房公积金微观数据,采用公共政策量化分析方法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公平性进行了定量评价。"低存低贷"的收益分配机制是住房公积金政策特有的互助机制,较低存款利率导致了缴存职工的机会成本,较低贷款利率为贷款职工带来贷款优惠。"低存低贷"机制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缴存职工的住房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可能引致公平性问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顾澄龙 周应恒 严斌剑
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5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房价的影响,进而系统地分析了公积金制度的住房福利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著促进房价上涨,当前如果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话,将会使房价下降13.5%。考虑到这样一个预期外的效应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加入这一制度的城镇居民购房的贡献度仍有25%,而对于未加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镇居民,这一制度会使他们在购房时付出13.5%的额外成本。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制度 房价 住房福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体系是推动农民工在城市生根立足的破题之举。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2)数据,以农民工群体为靶向,从个体特征、就业特征、人力资本、社会支持、地域分布以及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剖析了农民工群体的特征,进而全面掌握了农民工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民工公积金的缴存比例极低,旨在通过公积金制度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设想几无实现的可能:其一,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由此导致农民工的就业水平及层次均较低,这使农民工缴存公积金的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其二,农民工公积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双华 王静雅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住房财富积累具有较强的中介效应,其再分配机制对住房财富水平有显著影响。为此,结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引入结构方程模型和不平等回归分解法,对其影响路径进行系统性研究发现: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对高收入和高社会地位群体的住房财富积累具有稳定的正向再分配效应,对住房财富不平等的贡献较高。按照公积金的代际支付转移及分配差异的负反馈循环机制,这种不平等远未达到其最大影响。未来通过政策调整和结构优化,在公积金制度公平性和财富分配方面还蕴含着巨大的改善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