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0)
- 2023(11896)
- 2022(9926)
- 2021(9209)
- 2020(7591)
- 2019(17095)
- 2018(16475)
- 2017(32447)
- 2016(17448)
- 2015(19220)
- 2014(19247)
- 2013(18607)
- 2012(17236)
- 2011(15515)
- 2010(15995)
- 2009(15351)
- 2008(14664)
- 2007(13278)
- 2006(11974)
- 2005(11144)
- 学科
- 济(65812)
- 经济(65705)
- 管理(58028)
- 业(53352)
- 企(45246)
- 企业(45246)
- 融(28137)
- 金融(28135)
- 银(26574)
- 银行(26555)
- 行(25704)
- 财(24878)
- 中国(24584)
- 方法(24297)
- 制(22545)
- 数学(21277)
- 数学方法(20957)
- 农(18361)
- 务(15810)
- 财务(15765)
- 财务管理(15734)
- 业经(15711)
- 企业财务(15103)
- 体(14049)
- 地方(13631)
- 贸(12618)
- 贸易(12606)
- 易(12380)
- 策(12126)
- 学(12123)
- 机构
- 学院(240899)
- 大学(239373)
- 济(103041)
- 经济(100711)
- 管理(90573)
- 研究(82697)
- 理学(76535)
- 理学院(75723)
- 管理学(74565)
- 管理学院(74088)
- 中国(70977)
- 财(56101)
- 京(49292)
- 科学(46575)
- 财经(42491)
- 所(41215)
- 中心(40346)
- 经(38540)
- 江(37988)
- 农(37863)
- 研究所(36682)
- 经济学(33033)
- 业大(32113)
- 财经大学(31679)
- 北京(31116)
- 州(30432)
- 院(30146)
- 经济学院(29671)
- 农业(29309)
- 范(28907)
- 基金
- 项目(154815)
- 科学(123035)
- 研究(115201)
- 基金(113859)
- 家(98377)
- 国家(97547)
- 科学基金(84139)
- 社会(74761)
- 社会科(71127)
- 社会科学(71113)
- 省(60048)
- 基金项目(58836)
- 自然(53048)
- 教育(52780)
- 自然科(51862)
- 自然科学(51850)
- 自然科学基金(50968)
- 划(50345)
- 资助(47110)
- 编号(45702)
- 成果(38998)
- 重点(35151)
- 部(35112)
- 制(34426)
- 发(33206)
- 创(32865)
- 课题(32771)
- 性(32494)
- 国家社会(31242)
- 创新(30824)
共检索到382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世波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具有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雏形。但住房公积金制度由于设计的制度性缺陷,无法承担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功能。因此,住房公积金制度改制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有其必要性。目前,构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以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组织体系,形成完善的住房资金组织系统,构建完善的内外监管体系,发展多种金融工具,完善住房金融的风险分担与化解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文海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指城镇在职职工在其工作年限内,由职工本人及所在单位,分别按职工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逐月交存,全部归职工个人所有,记入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帐户,由住宅资金管理部门按照规定专项用于住房建设,发放政策性住房抵押贷款等方面。理论界对住房公积金制度性质持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对这几种观点作一梳理并给出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十五计划建议的有关论述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定位及其完善提出作者的看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顾澄龙 周应恒 严斌剑
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5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房价的影响,进而系统地分析了公积金制度的住房福利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著促进房价上涨,当前如果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话,将会使房价下降13.5%。考虑到这样一个预期外的效应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加入这一制度的城镇居民购房的贡献度仍有25%,而对于未加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镇居民,这一制度会使他们在购房时付出13.5%的额外成本。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制度 房价 住房福利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代欣
发轫于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福利分配在新兴国家的一种创新。如何有效借鉴其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改进是一大难题。立足于我国现代化住房长期短缺的基本事实,系统梳理了新加坡建立公积金制度的历史轨迹及最新进展,数量化和案例式地解读了其优势及问题,而后延伸至亚洲主要经济体乃至同阶段西方工业化各国,探讨其如何通过住房金融或者住房福利政策解决民众居住困难。我国现行公积金制度需要改进信息不对称和福利改善效应不显著的问题,管理的透明和规范程度亦需加强。这一政策的未来走向会与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和财税体制改革高度关联。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住房福利分配 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建军 任娟娟 鞠方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和非住房消费水平产生了深刻变革。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评估公积金制度对不同类型缴存家庭非住房消费的影响,检验该制度是否提高了缴存家庭的福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缴存公积金能够提升家庭非住房消费,但对于不同工作单位组成的家庭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的家庭非住房消费水平显著高于在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的家庭。此外,公积金缴存额增加对于低消费家庭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高消费家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低提取率和低提取额导致其因缴存公积金感受到了明显的相对剥夺感。本文的发现对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为消除公积金带来的不平等,作者认为有必要扩大公积金覆盖范围,制定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公积金制度,并进一步拓宽公积金使用渠道,盘活公积金资产,提升低提取率和低提取额群体的收益,以增进民生福祉。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非住房消费 相对剥夺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立达 郭堂辉
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至今,已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住房建设和住房金融提供发展的动力,尤其在推动廉租房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现实运行中还是存在覆盖面有限、运行效率低、保障作用有限以及治理结构设计、决策机制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制度缺陷 梯度缴存 投资基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彭宏杰 李东伟 陈常优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在概述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住房制度 住房保障 监管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平 周志梁
伴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推进,公积金管理出现了管理体制不顺、属性认识不清、管理机构职能虚化、社会分配扭曲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对公积金政策性和金融性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本文通过分析公积金的金融性特点及与政策性特点的关系,认为我国应当从公积金金融化发展方向出发,不断缩小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利差、扩大公积金运用渠道以及缴交覆盖面,重构住房公积金管理和监督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建立适合我国的现代住房金融体系。
关键词:
公积金 住房金融 行政化 金融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刚
“吃、穿、住、行”是民生问题,当人们的“吃、穿”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住”的问题就被提升到首要位置,为此,世界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解决住房问题。文章在阐述了几个典型国家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后,着重比较了各国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以探讨在中国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及相关举措。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汪利娜
住房事关民生福祉、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政策性住宅金融是政府为解决国民住房问题做出的一种特殊金融安排。发达经济体运行模式多借助市场力量,微观主体多为商业金融机构,切入点多从需求入手,动员的社会资本远大于强制性储蓄。中国住房公积金曾对住房福利分配向市场化的转变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也存在覆盖面窄、普惠性差、用途单一、配贷机制不健全加剧分配不公等问题。长远发展看,去行政化可将住房公积金打造成真正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但其运行模式不一定是国家住房银行,可以是混合所有制住房储蓄银行或住房基金。
关键词:
政策性住宅金融 模式比较 住房公积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峰 张妍
本文利用湖北省三地775户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在简单拓展Logit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住房公积金对居民购房行为的影响,并从居民住房水平以及住房支付能力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公积金对居民购房作用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其购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公积金在提升住房自有率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无房户及居住简陋家庭参与公积金,显著地提升了住户的购房概率;但对住房投资人群的购房行为影响则不显著,表明公积金有助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以及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3)从住房支付能力来看,公积金确实促使了中间住房支付能力人群的购房,但对支付能力极低和极高人群的购房支持作用却不明显。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购房决策模型 异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恩逸
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经过了近30年的实践,已基本形成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城镇住房体制新格局,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化体制要求的住房货币化分配机制和社会化的住房供应体系。产权私有化的导向激发了城镇居民积累和创造财富的热情,使得城市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娜 黄桐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修民
韩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核心是国民住宅基金制度。国民住宅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如下几种:国民住宅债券、要约储蓄、住宅彩票和利息收入。国民住宅基金贷款对象划分为针对房地产开发建设方的供应贷款和针对住宅购买及承租方的消费贷款两大类。中国的公积金制度与韩国的国民住宅基金制度在贷款对象、资金来源、资金用途以及监管体系方面均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韩国国民住宅基金制度的介绍,对中国公积金运转模式、公积金资金用途以及公积金的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
住房金融 公积金 国民住宅基金 韩国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