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96)
- 2023(3891)
- 2022(3219)
- 2021(3168)
- 2020(2490)
- 2019(5751)
- 2018(5614)
- 2017(11326)
- 2016(6200)
- 2015(6789)
- 2014(6947)
- 2013(6781)
- 2012(6460)
- 2011(5889)
- 2010(6175)
- 2009(5680)
- 2008(5686)
- 2007(5341)
- 2006(4998)
- 2005(4474)
- 学科
- 济(26875)
- 经济(26761)
- 管理(20890)
- 业(16812)
- 企(13095)
- 企业(13095)
- 农(8722)
- 中国(7494)
- 方法(7378)
- 财(7268)
- 策(7222)
- 数学(6517)
- 数学方法(6376)
- 制(5681)
- 地产(5332)
- 房(5332)
- 房地(5332)
- 房地产(5332)
- 及其(5229)
- 税(5183)
- 政策(5171)
- 农业(5098)
- 税收(5055)
- 贸(5050)
- 贸易(5048)
- 收(5025)
- 地方(4970)
- 易(4942)
- 业经(4799)
- 方针(4530)
- 机构
- 学院(87034)
- 大学(85128)
- 济(38734)
- 经济(37786)
- 管理(34496)
- 研究(30352)
- 理学(28759)
- 理学院(28479)
- 管理学(28041)
- 管理学院(27872)
- 中国(24095)
- 财(20722)
- 京(17498)
- 科学(16008)
- 财经(15175)
- 所(14735)
- 江(14367)
- 中心(14216)
- 经(13724)
- 研究所(12967)
- 范(11750)
- 师范(11695)
- 农(11672)
- 经济学(11603)
- 北京(11360)
- 州(11168)
- 财经大学(11059)
- 院(11015)
- 经济学院(10363)
- 业大(10080)
- 基金
- 项目(52204)
- 研究(42032)
- 科学(41811)
- 基金(37605)
- 家(31185)
- 国家(30871)
- 科学基金(26911)
- 社会(26736)
- 社会科(25282)
- 社会科学(25279)
- 省(19933)
- 教育(19371)
- 基金项目(18751)
- 编号(17997)
- 划(16820)
- 资助(16076)
- 自然(16028)
- 成果(16019)
- 自然科(15625)
- 自然科学(15621)
- 自然科学基金(15342)
- 课题(12903)
- 部(12089)
- 策(11788)
- 发(11625)
- 重点(11417)
- 性(11403)
- 制(10786)
- 项目编号(10713)
- 年(10629)
共检索到141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林峰
住房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住房制度改革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小利
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为没有能力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住房问题的人群提供住房救助实施的一整套方针政策的总和。住房保障制度主要由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制度、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构成。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丰富了住房保障制度的内容,是住房保障制度的创新、发展和完善。进一步完善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需要完善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并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小区日常后续管理。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住房保障制度 公共租赁房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嘉
选择合约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旨在解释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程度、中央与地方关系、城镇化进程和产权制度四个关键局限约束下合约演进的过程;住房合约是国家合约的组成条款,它以适应国家合约的形式出现,以辅助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住房制度的未来选择,也将取决于局限的走向,可以通过判断关键局限的转变,来判断住房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
城镇住房制度 住房合约 房地产业改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帆 张建坤 仵亦畅
以南京为例,从融资方式、建设方式和供应方式三个方面回顾保障性住房十多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发展轨迹,探究其发展轨迹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并总结对未来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启示,为我国其他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发展轨迹 动态发展 融资方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帆 张建坤 仵亦畅
以南京为例,从融资方式、建设方式和供应方式三个方面回顾保障性住房十多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发展轨迹,探究其发展轨迹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并总结对未来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启示,为我国其他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发展轨迹 动态发展 融资方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桦 江波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轨迹,发现保障性住房供给经历发育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其供给曲线呈"S"型增长。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模型绘制了供给曲线,指出保障性住房供给应顺应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后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适度调整和控制保障性住房供给数量和质量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供给曲线 发展轨迹
[期刊] 改革
[作者]
万树
国民福祉可以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客观指标加以体现。运用国民福祉评价模型对1996~2009年间我国四大区域及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国民福祉的时空演进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检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效应,并结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进一步协调我国区域发展的政策方向。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经济增长对国民福祉的提高程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尹德挺 苏杨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经历了从管制到融合的演变。尽管目前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与以前相比有了相当的提高,但社会融合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基于欧盟社会融合的成功经验和国内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应从实践居住证制度、解决流动人口民生性需求、加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政策立法等几方面完善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融合政策,以加速我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可山 苏昕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其变迁特征表现为从农民的实践总结向政府的推动升华转变,从侧重食品数量增加向高产优质并重、确保质量安全转变,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进而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掠夺式生产向优质、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从多部门传统监管向食品安全现代治理转变,从侧重粮食安全战略向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转变。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的中国经验可归纳为: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吃饭始终是第一位的大事,坚持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坚持人民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主体作用,坚持立足国情构建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策轨迹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凤敏
英国学徒制的质量保障政策经历了萌芽、沉寂、初创、蜕变的漫长演变过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和时代印记。在时间维度下,英国学徒制质量保障政策遵循着目标取向逐步由重量轻质转向增量提质、动力机制逐步由政府主导转向雇主主导、实施过程逐步由单一主体转向多元供给、话语规则逐步由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主转向多样化表达的演进逻辑。基于英国的规律性经验与实践逻辑,我国当前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推动现代学徒制的规模与发展质态同步提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虹
本文从住房保障政策的市场效应、补贴效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以及各国的运用启示等角度分析了供给方补贴和需求方补贴的优缺点。并指出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应优先采用供给方补贴的住房保障政策,但随着我国经济过热形势的好转,住房供不应求态势有所转变,适当考虑需求方补贴的住房保障政策可以提高补贴效率,并适应我国低收入阶层庞大的现实。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住房补贴 住房政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丽艳 贾宾 葛秋磊 王振坡
我国城市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已建立,提高住房保障绩效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住房保障政策面临转变与重构。论文首先梳理国外住房保障政策变迁的动力因素,进而在公平与效率视角下对我国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反思。认为住房保障政策目标应由"保数量"向"调结构"转变,保障对象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供给方式由"增量建设"向"存量转化"转变,融资方式由"依赖政府财政"向"多元化融资方式"转变,保障形式由"产权+实物"向"使用权+货币"转变,保障机制由"单一政府为主"向"多元主体协同"转变,优化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与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铭慎 陆江源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国内国际循环特征。本文以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为主线,通过研究主要大型经济体在价值循环、金融循环、空间循环等循环维度中内外循环关系的历史轨迹和特征,分析归纳出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研究认为,循环的主导性体现在比例结构、功能水平、稳健性、控制力等不同层次,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具有阶段性、动态性、时代性的规律,国内国际循环这一对关系运动的总目标从单纯利己向促进互利共赢、最终实现合作多赢转变,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跃迁的趋势。我国应提升国内循环的主导地位,强化科技创新与城市化两大动力,优化国际循环的赋能作用,突出“一带一路”建设和制度型开放以延长我国产业生命周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姜荣春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新兴国家工资持续上涨导致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有观点认为劳动力成本套利空间越来越小,与所谓"制造业回流"风潮类似,服务外包已是明日黄花(The Economist,2013),去年国内领军企业掀起"集体海外退市"风潮进一步加剧各界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之困"的担忧。然而,我们认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虹
8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尽管到2005年底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26平方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