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3)
- 2023(7687)
- 2022(6417)
- 2021(5888)
- 2020(5051)
- 2019(11112)
- 2018(11349)
- 2017(21696)
- 2016(12007)
- 2015(12998)
- 2014(13346)
- 2013(12628)
- 2012(11585)
- 2011(10540)
- 2010(10671)
- 2009(10123)
- 2008(9934)
- 2007(9399)
- 2006(8239)
- 2005(7720)
- 学科
- 济(43463)
- 经济(43320)
- 管理(42134)
- 业(31270)
- 企(27004)
- 企业(27004)
- 财(16729)
- 制(15739)
- 方法(13399)
- 中国(12385)
- 体(11788)
- 农(11597)
- 数学(11108)
- 数学方法(10978)
- 业经(9683)
- 学(8935)
- 体制(8900)
- 银(8631)
- 银行(8614)
- 务(8495)
- 财务(8436)
- 财务管理(8401)
- 行(8252)
- 融(8174)
- 金融(8167)
- 企业财务(7970)
- 家(7821)
- 理论(7588)
- 财政(7509)
- 国家(7338)
- 机构
- 大学(163448)
- 学院(162795)
- 济(64826)
- 经济(63229)
- 管理(60133)
- 研究(55850)
- 理学(50663)
- 理学院(50097)
- 管理学(49266)
- 管理学院(48962)
- 中国(43316)
- 财(37561)
- 京(34704)
- 科学(32048)
- 所(27899)
- 财经(27837)
- 江(26347)
- 农(26046)
- 中心(25987)
- 经(25154)
- 研究所(24733)
- 业大(22361)
- 北京(21644)
- 经济学(20622)
- 财经大学(20551)
- 范(20492)
- 院(20458)
- 农业(20244)
- 州(20236)
- 师范(20232)
- 基金
- 项目(105553)
- 科学(83082)
- 研究(80089)
- 基金(76050)
- 家(65791)
- 国家(65232)
- 科学基金(55714)
- 社会(51479)
- 社会科(48658)
- 社会科学(48650)
- 省(41494)
- 基金项目(39391)
- 教育(37166)
- 划(34572)
- 自然(33828)
- 自然科(33026)
- 自然科学(33014)
- 编号(32623)
- 自然科学基金(32430)
- 资助(30643)
- 成果(28753)
- 制(26136)
- 部(24024)
- 重点(24022)
- 课题(23802)
- 创(22026)
- 发(21879)
- 国家社会(21606)
- 性(21563)
- 教育部(20818)
共检索到257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华东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不可能也不必是住房保障的惟一供给主体,而应当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保障体制。从保障性住房的组织形态看,其参与者实际可分为组织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三类。从保障性住房的产品形态看,实际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准商品、商品等多种。不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效率,其实会因不同参与主体的能力不同而不同。建立健全政府对于住房保障的主导职能及其机制,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供给体制的主要内容。但根据供给效率优化原则,还应重视和发展企业组织、居民、农村集体及第三部门的供给主体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光红 李宪立
结合当前扩大内需,增加保障性住房财政投入的宏观背景,基于完善廉租房制度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廉租房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廉租房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路径及其框架,主要从土地供应、融资机制、法律法规建设、组织管理体系的架构、信息化管理、制度创新、退出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其为城市政府提高廉租房制度的运作绩效提供可操作性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廉租房制度 经济租用房 优化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曦
一、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现状分析目前,我国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公共服务需求增长的趋势下,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质量不高,以及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改善速度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保平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它体现着一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市场经济的减震器和安全网络。从当前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来看,迫切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缓解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各种矛盾。 (一)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突破口的选择 社会保障体系是由其内在构成项目及其各子系统有机联系所构成的统一体。在我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柳光强
随着PPP模式的广泛运用与推广,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我国PPP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与法律障碍,导致PPP项目进程或多或少地受到延滞。针对这一问题,从法治化视角探讨PPP模式法律保障机制建设显得尤为必要。法治化是规范PPP模式的有效路径由于法律机制不健全,近年来PPP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柳光强
随着PPP模式的广泛运用与推广,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我国PPP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与法律障碍,导致PPP项目进程或多或少地受到延滞。针对这一问题,从法治化视角探讨PPP模式法律保障机制建设显得尤为必要。法治化是规范PPP模式的有效路径由于法律机制不健全,近年来PPP
关键词:
PPP 法治化 纠纷解决机制 建立健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会金 王素梅
责任监督是政府审计活动的固有功能。建立健全审计问责机制,是国家建立责任政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之需。从责任监督、责任评价及提出责任追究建议的问责角度看,政府审计的问责机制框架应该由"问"、"责"和"制"三方面组成。关注政府责任是政府审计的始终要求,政府审计问责的边界、深度应随着政府责任的扩充而日益丰富,其最大效用是促进政府达到善治的目的。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责任政府 问责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在政府支出中,物品与劳务的采购支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别于转移支付和对政府公务人员的工薪支付)。对于政府采购支出如何形成合理而明晰的制度规范,自然成为财政理论政策与财政实际工作的一大课题。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此进行了多年探索。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特别是在1994年财税改革之后,建立和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两个转变"的历史性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连绪 王超辉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大致形成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事业收入、民办学校举办人投入、社会捐赠及其他投入等多渠道并进的局面。然而,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投入地域间不均衡、多元化投入模式结构不合理、高职教育投入法规不健全等成为教育投入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建立健全我国高职教育投入体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育投入 教育经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徐珑
本文认为,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在业、农村投入相对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体制缺位,突出表现在主体弱化和资金得不到保障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尽快建立符合我国衣业、农村特点的投入体制,确保投入稳定增长,不仅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投资体制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措施。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体制的关键是要建立多渠道、专门化的资金来源,培育以政府和农民合作组织等社会化组织为主的投资主体,并实行严格的法制化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刘国艳 王蕴
现行财税体制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形成的。在体制和制度层面上,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时期不健全、不完善的体制特征和问题,从而对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一定的体制障碍。因此,要积极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的调整,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财税制度基础和体制条件。同时,要调整优化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建立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财税优惠政策新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彦
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进行归纳,对各地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探索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概况和剖析,提出了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体系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文炯
社会成员在年老、退出劳动力市场之后,需要有持续稳定的收入以及医疗、照护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否则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更谈不上幸福。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前,老年人对于晚年的生活要求不高,有吃有穿有住即可。在摆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定铨
论建立健全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郑定铨一、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含义及其作用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含义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结构、保障项目的多层次;二是保障基金筹集的多层次;三是保障方式的多层次;四是保障待遇水平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定铨
一、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的基本框架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结构、保障项目的多层次;二是保障基金筹集的多层次;三是保障方式的多层次;四是保障待遇水平的多层次。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