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8)
- 2023(11116)
- 2022(9468)
- 2021(8776)
- 2020(7250)
- 2019(16884)
- 2018(16102)
- 2017(32371)
- 2016(17399)
- 2015(19246)
- 2014(19275)
- 2013(18902)
- 2012(17419)
- 2011(15789)
- 2010(15888)
- 2009(14935)
- 2008(14737)
- 2007(13428)
- 2006(12007)
- 2005(11063)
- 学科
- 济(72984)
- 经济(72887)
- 管理(60706)
- 业(54355)
- 企(45404)
- 企业(45404)
- 方法(27463)
- 数学(24407)
- 数学方法(24143)
- 财(23128)
- 农(20868)
- 制(20627)
- 中国(19112)
- 业经(16033)
- 地方(14508)
- 体(14005)
- 贸(13731)
- 贸易(13720)
- 银(13680)
- 银行(13668)
- 务(13615)
- 财务(13574)
- 财务管理(13543)
- 融(13327)
- 金融(13323)
- 易(13318)
- 行(13109)
- 企业财务(12840)
- 农业(12740)
- 体制(11890)
- 机构
- 学院(246319)
- 大学(245005)
- 济(108985)
- 经济(106711)
- 管理(96978)
- 理学(82428)
- 研究(81582)
- 理学院(81569)
- 管理学(80523)
- 管理学院(80016)
- 中国(65767)
- 财(56323)
- 京(50790)
- 科学(44380)
- 财经(43130)
- 所(39312)
- 经(39073)
- 江(38891)
- 中心(38216)
- 研究所(34674)
- 农(34519)
- 经济学(34310)
- 北京(31920)
- 财经大学(31897)
- 业大(31061)
- 经济学院(30829)
- 范(30589)
- 师范(30345)
- 州(30092)
- 院(30033)
- 基金
- 项目(157818)
- 科学(127011)
- 研究(119659)
- 基金(116985)
- 家(99430)
- 国家(98590)
- 科学基金(86731)
- 社会(78585)
- 社会科(74745)
- 社会科学(74731)
- 基金项目(61102)
- 省(60719)
- 教育(55051)
- 自然(54492)
- 自然科(53258)
- 自然科学(53249)
- 自然科学基金(52336)
- 划(50613)
- 编号(48251)
- 资助(48223)
- 成果(39833)
- 部(36416)
- 制(35377)
- 重点(34837)
- 发(33782)
- 课题(33592)
- 创(32932)
- 国家社会(32569)
- 教育部(32143)
- 人文(31393)
- 期刊
- 济(126187)
- 经济(126187)
- 研究(80419)
- 中国(49584)
- 财(45221)
- 管理(37726)
- 农(31574)
- 科学(30986)
- 融(30984)
- 金融(30984)
- 学报(30142)
- 大学(24449)
- 教育(23939)
- 学学(22964)
- 财经(22395)
- 技术(21030)
- 农业(20543)
- 业经(20508)
- 经济研究(20481)
- 经(19304)
- 问题(16647)
- 贸(13905)
- 理论(12340)
- 现代(12084)
- 国际(11889)
- 技术经济(11699)
- 商业(11390)
- 世界(10903)
- 实践(10820)
- 践(10820)
共检索到382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国营 吴耀国
本文基于成都市2004—2013年的新建商品住房近100万套全样本微观交易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干扰分析模型等经验研究方法对该政策的影响效果从"量"、"价"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结果发现:(1)此政策的引导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成交套型更加向65~90平方米面积段集中,尤其是接近90平方米的85~90平方米面积段,成交量相对增加了330.6%,远大于其他面积段的变化幅度;(2)成交价格方面无论是从绝对均价还是从中位数价格均呈现出"套型面积越大,住房价格涨幅越大"的特点,尤其是150平方米以上住房,价格涨幅随着面积的增加显著提升。总体来讲,政策的实施效果基本上符合管理层的初衷,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家庭户均人口的增大,和不同类型城市人口流入结构的变化,我们建议审慎大范围重启此政策,以免造成微观市场上的"供需"错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嘉
英国住房租赁市场发达,租赁法律体系完备。但是,长期“自由放任”的租赁市场管制政策,导致其租金高企、居民住房负担重、房源短缺等问题。本文梳理了英国住房租赁市场主要政策沿革,并基于英国住房市场、租赁市场的长期趋势性变化,分析宽松政策导向下住房市场呈现出的问题以及政府干预措施的必要性,包括租金管制和多元化租赁住房供应等。最后,结合“英国经验”,尝试从法律体系建设、多层次住房租赁房源供应和民营机构参与等方面对我国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镭 朱宇方
文章以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为框架,从"社会福利"概念着手,从构架设计到操作运行的制度契合性,对战后德国住房建设的投资模式进行剖析,并辅之以与美国模式的比较,深入解读政策工具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文章研究发现:住房投资模式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制度属性,因此并不具有应用层面的普适性。充分理解政策工具的制度属性,可以为制定符合我国制度体制、具有专属性的住房投资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波 施建刚
文章基于中国住房市场价格管制的现状,首先基于社会福利视角,分析了价格管制政策工具对住房价格与福利的影响机理与效果,然后以上海住房市场为实例,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经济适用房政策干预住房价格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积极完善住房市场调控政策、完善住房市场调控体制与机制及积极发挥对价格预期的干预作用几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与意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小惠 夏立军
中国在2020年正式提出“双碳”战略,通过市场调整法,检验发现2018—2021年“碳中和”概念股个股回报率与该战略无关样本的个股回报率之间的趋势表现出明显差异。通过实证研究中国“双碳”政策对企业市场的影响后发现,在“双碳”政策提出后能显著提高与“双碳”相关企业个股回报率,并且这种正向关系在新能源企业中更为显著。同时,这种积极的市场反应有良好的财务业绩基本面作支撑。通过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不同生命周期下,企业产生的市场效应有所不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小惠 夏立军
中国在2020年正式提出“双碳”战略,通过市场调整法,检验发现2018—2021年“碳中和”概念股个股回报率与该战略无关样本的个股回报率之间的趋势表现出明显差异。通过实证研究中国“双碳”政策对企业市场的影响后发现,在“双碳”政策提出后能显著提高与“双碳”相关企业个股回报率,并且这种正向关系在新能源企业中更为显著。同时,这种积极的市场反应有良好的财务业绩基本面作支撑。通过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不同生命周期下,企业产生的市场效应有所不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云中
本文的研究说明,(1)关于同一会计政策变更的不同事件的信息含量是不一样的,公布在前的事项对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的影响较大,在方法论上意味着,只研究单一时点的影响的意义很小;(2)关于契约成本的规模假设和代理成本假设得到了部分检验,但是我们必须使用一个比资产负债比率更强的指标来表示代理成本;(3)变更提取四项资产准备方法所产生的效应与企业管理四项资产的效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会计政策 强制变更 契约成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龙 申瑛琦 尹韦琪
基于国房景气指数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收缩期和扩张期划分,据此运用SV-TVP-FAVAR模型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不同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动态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特征较好地印证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特征及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颁布和落实情况,但也存在房地产市场响应的理性"毗邻"错位现象;无论是房地产市场收缩期抑或是房地产市场扩张期,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均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多指标"占优"选择,但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差距不大;价格型工具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逐步优于数量型工具,其调控地位正在逐步凸显。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国房景气指数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采取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对垄断性产业实行市场结构重组政策。国内外有关经验证明,垄断性产业的这种改革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结构重组后政府所制定并实施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以中国电信、电力产业为例,简要分析垄断性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及其面临的问题,着重讨论市场结构重组后垄断性产业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建刚 谢波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住房市场住宅用地供应对房价的干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市2001-2007年住宅用地出让量的持续、快速下降是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增加住宅供地量能显著抑制房价上涨,2009年以来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也是住宅用地供应量的大幅回升。住房供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长期而言,住房供地是政府抑制房价的重要政策手段。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房价快速上涨阶段,为了实现抑制房价的目的,政府应从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和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三个维度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时国庆 刘代春
放宽寿险资金运用政策实行结构管理、比例控制○时国庆刘代春一、我国寿险资金运用的现状及困境(一)寿险资金运用的历史总结过去的几年,由于寿险资金运用在“以贷促保”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加之分散化管理体制的影响,使寿险资金运用只注重量的扩张,而忽视对质的控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子英 张航 陈杰
以地铁为典型代表的公共交通便利性对沿线商品住房的价格溢出效应已经在既有文献中充分展示,但本文首次提出,地铁的出现还会对住房市场的全局产生结构性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阐述相关理论机制,地铁的溢出效应不仅体现为周边房价的上涨,也会带来周边新建住房面积的下降;地铁的出现还会对整个住房市场的需求进行空间再配置,特别体现为地铁临近的住房市场会对距离较远的住房市场产生虹吸效应。其后,基于2012—2015年上海市全部60万套新房成交的微观数据,使用渐进DID的方法考察了地铁的出现对周边住房价格和面积的溢出效应。本文的计量研究发现:新增的地铁会使得站点1公里范围内的新房价格上涨26.49%,套均住房面积平均缩小3.25平方米,这两种溢出效应均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空间上产生了虹吸效应,表现为3公里之外的新房价格下降了35.56%,套均面积则平均增加了3.40平方米;虽然地铁的出现对周边住房面积的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对单价的正效应,但地铁导致的周边住房总价上涨幅度依然显著,1公里范围内住房总价平均上涨了24.82%。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共服务资本化、公平合理地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都有很重要的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虹
本文通过住房过滤模型,对北京市自住型商品房带来的市场初始效应和二次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并且从居住用地出让方式等角度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
共有产权住房 自住型商品房 住房过滤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虹
本文通过住房过滤模型,对北京市自住型商品房带来的市场初始效应和二次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并且从居住用地出让方式等角度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
共有产权住房 自住型商品房 住房过滤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丰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供应管制通过住房供给弹性渠道对房价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研究结果:(1)土地供应管制影响房价波动的渠道是:土地供应管制的宽松和收紧通过供地规模、用地成本以及市场预期影响住房供给弹性,再经由供求关系和投机效应的传导影响房价波动。(2)土地供应管制可以解释45%的城市间住房供给弹性差异;地方政府不同松紧程度的策略性供地行为导致住房供给弹性与城市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中央偏向中西部的土地配额管制政策导致东部城市住房供给弹性低于中西部城市。(3)住房供给弹性决定了房价周期波动,并具有非对称性效应:在市场景气繁荣阶段,供给弹性越小,房价涨幅就越大;在市场不景气阶段,房价跌幅与供给弹性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不确定性。研究结论:土地和住房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改革供地制度和调整供地政策,使土地供应与住房需求在时空维度上相匹配,将有利于熨平房价波动,降低市场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