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6)
2023(17028)
2022(14678)
2021(13672)
2020(11304)
2019(26071)
2018(26155)
2017(50588)
2016(27274)
2015(30434)
2014(30680)
2013(30619)
2012(28741)
2011(26082)
2010(26386)
2009(24145)
2008(23536)
2007(20797)
2006(18677)
2005(17015)
作者
(79345)
(65958)
(65592)
(62584)
(42257)
(31769)
(29912)
(25796)
(25299)
(23794)
(22510)
(22425)
(21236)
(21061)
(20346)
(20329)
(19520)
(19352)
(18896)
(18887)
(16637)
(16355)
(15999)
(15232)
(14849)
(14746)
(14674)
(14441)
(13377)
(12960)
学科
(131567)
经济(131440)
管理(76404)
(70330)
(55908)
企业(55908)
方法(48399)
数学(41723)
数学方法(41313)
中国(35612)
(33606)
地方(33101)
业经(26831)
(26663)
(25424)
(21884)
贸易(21869)
农业(21750)
(21419)
(21051)
环境(18729)
理论(18303)
(18078)
地方经济(18077)
银行(18027)
(18016)
金融(18013)
(17932)
(17366)
(16699)
机构
大学(391024)
学院(389103)
(163609)
经济(160015)
管理(150896)
研究(139003)
理学(129255)
理学院(127677)
管理学(125516)
管理学院(124812)
中国(104032)
(86483)
科学(84574)
(72577)
(70432)
研究所(63742)
(62816)
中心(61863)
(58340)
财经(57474)
业大(56601)
北京(55829)
(53672)
师范(53200)
(52103)
(50684)
经济学(49323)
农业(48712)
(47565)
经济学院(44036)
基金
项目(258934)
科学(203361)
研究(190115)
基金(186580)
(161922)
国家(160539)
科学基金(137711)
社会(120428)
社会科(114045)
社会科学(114014)
(100380)
基金项目(99359)
自然(88519)
自然科(86423)
自然科学(86405)
教育(86244)
自然科学基金(84847)
(84625)
编号(77297)
资助(76954)
成果(63078)
(58905)
重点(57900)
(56623)
课题(54025)
(52824)
创新(49331)
国家社会(48979)
科研(48580)
教育部(48537)
期刊
(191885)
经济(191885)
研究(123201)
中国(80064)
学报(58979)
(57476)
管理(56781)
科学(56241)
(53484)
大学(44805)
教育(43414)
学学(41881)
农业(39736)
(36202)
金融(36202)
技术(34526)
经济研究(31036)
业经(30572)
财经(28278)
问题(26131)
(24330)
图书(20819)
(20566)
技术经济(20157)
理论(18809)
现代(18511)
(18330)
资源(18052)
世界(18024)
科技(18011)
共检索到598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农科  
近年来,北京房地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解决居民住房困难、吸纳居民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北京住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与城市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协调的、相互促进的。但北京住房产品内部结构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协调之处,不仅不利于房地产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还可能对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住房消费需求,确保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土地市场、增量房市场、存量房市场、住房租赁市场、非住宅市场等几个方面入手,更好地促进北京住房产品结构均衡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晓东  李莺飞  
基于协调发展理论及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①2001—2012年北京市旅游经济效益函数g(x)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g(y)均呈明显的增长态势,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②2001年以来,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态不断改善,协调发展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06年之后已步入良好协调发展状态;③2003年的"非典"对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T)、"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C)及协调发展度(D)3个指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3个指标总体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义方  张本波  
特大城市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是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要把握三大重点,即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与人口调整变化相协调,与区域协同发展相促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统筹。同时,面临两大难点,一是有效弥补短板问题,二是破解激励不兼容问题。促进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进一步均衡发展亟待与人口布局调整相结合,实现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合理、高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逄杰武  孙凤芝  
有限非均衡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分析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对山东省区域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辉宇  
近年来,以北京为代表的国内各大城市高密度功能区(CBD、金融街等)发展蓬勃,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繁荣,使得城市交通总量以数倍于人口增长的速度集聚式增长。机动化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交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高密度功能区对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尤其是交通系统的影响和要求。针对其产业结构与经济现状、容积率、就业密度、交通配套和社会政策文化支持等多个维度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北京和东京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异同,并对国内城市建设未来发展相关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戴海龙  李霞  
本文通过对城市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各变量关系分析,建立城市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搜集整理北京市2006-2016年的物流与经济相关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对模型进行仿真检验。调整相关变量以探究城市物流业与城市经济的内在联系,指出北京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城市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紧密相连,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适当增加物流投资,物流业和经济都可以得到发展;北京市物流短缺比较严重,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优秀的物流从业人员能够促进物流业的发展,要把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戴海龙  李霞  
本文通过对城市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各变量关系分析,建立城市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搜集整理北京市2006-2016年的物流与经济相关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对模型进行仿真检验。调整相关变量以探究城市物流业与城市经济的内在联系,指出北京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城市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紧密相连,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适当增加物流投资,物流业和经济都可以得到发展;北京市物流短缺比较严重,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优秀的物流从业人员能够促进物流业的发展,要把人才资源转化成物流产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昕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水平快速增长的阶段,在我国特有的地方政府主导城市化的模式下,土地收益在城市财政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成为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增长、进行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本文以城市土地出让金作为主要指标,以北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收益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志伟  张慧芳  郭宁  
经济承载力正在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本文通过建立北京市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北京市2007年-2010年的三次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文章中计算了基于城市经济承载力的北京市最优人口数量。最后,对如何提升城市经济承载力,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浩  
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到均衡发展的过程,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是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推动山东经济在非均衡条件下协调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一要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二要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三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浩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由非均衡发展逐步走向均衡发展的过程,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是山东省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以建设蓝色经济区为契机,提升和明晰山东半岛经济发展战略,对山东省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山东省区域经济在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实现错位发展,应根据市场经济需要,根据各区域的自然特点和发展情况,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强化山东蓝色经济区和半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强化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半岛城市群的衔接与发展;发挥蓝色经济区对山东省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山东经济协调发展;重视蓝色经济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翔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将成为我国经济和政治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非均衡协调发展中 ,目前亟需解决产业结构方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等问题。而非均衡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必须建立在思想观念解放和制度创新等基础之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名  许长新  
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机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构建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运用权重法、协调度法计算出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得出南通市2005-2012年的8年间,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间经历了不协调、基本协调、良好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城市经济系统综合指数呈现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城市环境系统综合指数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但城市环境压力指数增幅远远大于城市环境响应指数、城市状态指数增幅,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  
住房保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将公共资源公平、合理、高效配置给低收入群体、改善其生活水平的关键。自1998年住房制度全面改革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住房市场得到长足发展。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北京市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但与此同时,由于北京市房屋出售价格不断上涨,中低收入家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善住房条件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改善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就成为北京市政府当前亟需予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之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贾海发  邵磊  刘成奎  薛霁雯  
在房地产持续过热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与耦合协调性,有利于深刻认识房地产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二者的协调状况,为政府调控房地产投资和制定城市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以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为例,分析了2000-2015年西宁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发展概况及房地产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房地产投资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物理学耦合模型,分析了2000-2015年西宁市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西宁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房地产投资过热现象,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类型经历了从基本不协调到基本协调再到高级协调的演变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