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7)
2023(9662)
2022(8181)
2021(7799)
2020(6515)
2019(15079)
2018(15026)
2017(27089)
2016(15206)
2015(17030)
2014(16920)
2013(15594)
2012(13941)
2011(12216)
2010(11861)
2009(9992)
2008(9162)
2007(7517)
2006(6043)
2005(4958)
作者
(36601)
(30863)
(30592)
(29403)
(19330)
(14816)
(13988)
(12104)
(12077)
(10677)
(10609)
(10268)
(9793)
(9407)
(9311)
(9202)
(9193)
(9187)
(8836)
(8828)
(7562)
(7405)
(7295)
(7241)
(6935)
(6932)
(6636)
(6610)
(6062)
(6047)
学科
(50686)
经济(50640)
管理(36072)
(35916)
方法(28499)
(27472)
企业(27472)
数学(26318)
数学方法(25914)
教育(19243)
中国(18301)
(16582)
(15816)
(11613)
农业(11237)
理论(10921)
业经(10062)
收入(9504)
技术(9230)
(8669)
财务(8636)
财务管理(8617)
(8321)
贸易(8318)
企业财务(8188)
地方(8176)
(8109)
教学(7774)
(7464)
(7285)
机构
大学(194896)
学院(189809)
管理(74522)
(73795)
经济(72374)
理学(66393)
理学院(65681)
管理学(64301)
管理学院(63927)
研究(61865)
中国(40247)
(40001)
科学(35977)
(34074)
师范(33834)
(32772)
教育(31391)
中心(29428)
师范大学(28182)
(27789)
财经(27311)
业大(27110)
(26923)
(26695)
研究所(25841)
(25354)
北京(24700)
经济学(23237)
(23099)
技术(22148)
基金
项目(140512)
科学(115221)
研究(108001)
基金(103659)
(89648)
国家(88825)
科学基金(78015)
社会(69144)
社会科(65447)
社会科学(65435)
教育(57866)
基金项目(54922)
(54443)
自然(50140)
自然科(49050)
自然科学(49040)
(48457)
自然科学基金(48159)
编号(45152)
资助(41037)
成果(36570)
(33743)
重点(33066)
课题(32231)
(30452)
教育部(30252)
(30177)
国家社会(28716)
人文(28400)
创新(27954)
期刊
(65610)
经济(65610)
研究(59921)
教育(49775)
中国(38467)
学报(25728)
科学(25042)
(24795)
管理(24385)
大学(22068)
(21575)
技术(21277)
学学(19388)
农业(14984)
财经(12741)
职业(12569)
(11543)
金融(11543)
(10929)
经济研究(10783)
业经(10648)
问题(8924)
统计(8883)
技术教育(8399)
职业技术(8399)
职业技术教育(8399)
(8342)
(8217)
资源(8207)
技术经济(8181)
共检索到263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郁芳  刘炫  
本文以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库(CHNS)中2000-2009年住户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非平衡微观面板,并采用回归方程法以及Shapley值法对收入不平等进行分解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受教育程度为总体收入不平等的首要影响因素,财产因素、城乡差异因素与地区禀赋因素也是造成总体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力量,而其余住户特征的影响较为微弱。这意味着,加强均等化供给教育、医疗等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的民生性公共物品,是改善收入分配行之有效的办法;其次,推动城乡与区域间统筹发展对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本文提出了一个分解不平等的框架 ,在这一框架中 ,诸如收入之类的因变量的不平等可以分解为相关的回归方程中自变量或代理变量的贡献。本文所提出的分析框架可以被运用于分解任何不平等指标 ,并且对回归模型的限制条件也不多。通过将Box Cox和Box Tidwel收入决定函数结合起来的方式 ,本文定量分析了导致中国农村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根源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程名望  Jin Yanhong  盖庆恩  史清华  
本文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FY方法和MS方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进行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区域差异是造成农户收入不平等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产等微观因素,以及家庭特征、行业、职业等因素;制度与政策、政治与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有限。逐步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鼓励农户非农就业,提供向低收入农户倾斜的教育和卫生服务,是降低中国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广华  周章跃  陆迁  
关于中国收入不平等及其增长趋势,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对促使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的定量分析却很少。传统分析是通过对组成因素或小部分居民的研究来提供很有限的关于收入不平等的决定因素。本文构建了运用农户数据的回归分解框架来研究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研究发现:地理位置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突出因素,但对于解释收入不平等总量并不是很重要;资本在收入不平等中显出很重要的作用。农业结构比劳动力和其他投入更能解释导致整个农村出现收入不平等这一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万广华  范蓓蕾  陆铭  
本文试图解释1995~2006年中国区域和省份间创新能力的不平等现象。研究发现,到2003年为止,区域(东部-中部-西部)间创新能力的不平等逐年上升,省份间的不平等显示了一个V型的趋势。这两种不平等在2004~2006年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分解结果表明,影响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地理位置以及开放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芳  潘欣欣  陈习定  时培豪  
本文利用结构门槛回归(STR)方法和105个国家1981—2016年的跨国数据,研究教育公共支出在不同的制度质量(政府治理水平)上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公共支出与收入分配不公平之间的关系通常具有非线性特征;只有在高于政府治理的门槛水平时,教育公共支出才能改善收入分配,否则教育公共支出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负面的。本文据此提出中国教育公共支出的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教育投资结构,提高教育公共支出的投资效率,更好地发挥教育公共支出在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分配公平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大政府教育公共投资力度,增加教育公共支出,获得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差距缩小的"乘数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戴平生  
本文提出了基尼系数的等价算法:收入份额法。该算法不仅方便基尼系数按组群分解和来源分解,而且可以进行边际效应分析。收入份额法对变量进行基尼系数的回归方程分解,可以直接利用基尼系数按来源分解的结果。同时,由于截距项、误差项对因变量基尼系数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给出了综合处理截距项、误差项和回归变量关于因变量基尼系数贡献的具体计算公式,最后还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帅  吴伟光  刘强  金婷  徐定成  
本文以浙江省临安1 378个农户为样本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组织化程度、风险规避等因素对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并基于夏普里值过程的回归分解方法,对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是影响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及其差异的重要因素:与未参加农业经营组织的农户相比,参加了"公司+农户"、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相对较大,土地规模分别扩大了71.29%、72.13%和79.25%;与未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相比,购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38和1.40倍;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对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22.74%和39.97%。此外,研究还发现,是否获得贷款、是否机械化种植,以及参加农技培训人数、户主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也会对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影响土地经营规模差异,其贡献率分别为:6.89%、6.85%、3.65%和1.44%。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戴静  张建华  
中国居民储蓄在地区之间出现"两极"现象:东部地区居民储蓄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两地区则相差甚小。本文选取了1995-2009年的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各省市及中西部地区居民储蓄进行了模型估计和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分解结果表明,对我国各地区居民储蓄不平等贡献最大的因素依次是人均收入水平、人口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结构因素超过了人均收入成为居民储蓄不平等的首要原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戴静  张建华  
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1997年至2009年各省市人均财政卫生支出的不平等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东部-中部-西部)和省份之间人均卫生支出的不平等逐渐下降。文章采用差分GMM对各省市财政卫生支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估计,并采用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测算了相关影响因素对不平等的贡献程度。分解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卫生支出不平等状况降低的原因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初具成效、各地经济的增长、医疗设施状况的改善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的卫生支出增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孝民  王劲  
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财政的研究热点,基于"后4%时代"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政府财政分权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和高等教育规模对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具有的显著影响。运用Shapley值分解结果显示,政府财政分权度对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差异贡献最大,且其解释力在不断增强,中间依次为地区产业结构、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和高等教育规模,地区产业结构对差异的解释力有所减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贡献最小,但对差异的解释力最为平稳。各因素在观测年份的排名顺序大体上保持稳定,均起到扩大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差异的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浩  陈思焜  张敏新  刘璨  
【目的】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检验退耕还林工程目标的实现情况,为政府相关部门调整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及实施其他生态恢复项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四川、河北、陕西等6省(区)15个案例县1 158个样本农户1995—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考虑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总体影响和边际影响,建立样本农户总收入决定方程;以基尼系数、泰尔-L指数和泰尔-T指数作为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采用Shapley值分解法对样本农户的总收入决定方程进行分解,全面系统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石大千  张哲诚  
以往文献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可能忽略了教育不平等中的结构性因素。本文将教育不平等分解为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应该取决于上述结构因素中效应较大的部分。基于这一假设,本文从微观层面基于环境-努力二分法解构教育不平等,从而测度了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并研究了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教育努力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机会不平等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教育努力不平等显著缩小了收入差距;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的反向作用,总体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浩林  
在公共服务供给区域差异研究中,往往忽视差异中的合理成分,而供给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受需求因素的影响。文章以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使用Gini系数回归分解方法控制需求因素对供给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需求因素对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差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控制需求因素后,不平等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教育作为获取人力资本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机会平等视角探究教育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由教育因素引致的收入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比重为50.87%,且该比重系数存在显著的年龄异质性;在我国居民教育引致的收入不平等中,不合理成分占44%左右,该部分不平等主要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体特征等个体不应为之承担责任的环境因素影响;在全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的贡献份额高达42.94%,家庭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次之(分别为23.50%和23.36%),剩余的10.20%则归因于个体特征因素。研究结论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