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7)
2023(10253)
2022(8758)
2021(8348)
2020(6918)
2019(16347)
2018(16435)
2017(29672)
2016(17418)
2015(20083)
2014(20633)
2013(19875)
2012(18658)
2011(16927)
2010(17408)
2009(15731)
2008(15929)
2007(14899)
2006(12929)
2005(11553)
作者
(49383)
(41271)
(41270)
(39595)
(26022)
(19955)
(19192)
(16125)
(15647)
(15100)
(13921)
(13907)
(13258)
(13202)
(13032)
(12867)
(12861)
(12247)
(12103)
(11908)
(10509)
(10337)
(10003)
(9705)
(9447)
(9305)
(9252)
(9230)
(8426)
(8421)
学科
(61709)
经济(61569)
管理(45732)
(40741)
(32560)
企业(32560)
方法(28014)
数学(24167)
数学方法(23885)
中国(22117)
教育(21186)
(19206)
(17313)
(15475)
理论(14416)
业经(13262)
(12916)
地方(12720)
农业(12384)
(11736)
贸易(11732)
(11385)
(11203)
(10584)
财务(10526)
财务管理(10488)
教学(10023)
企业财务(9840)
(9780)
技术(9748)
机构
大学(246250)
学院(243543)
(89411)
经济(86988)
管理(86204)
研究(83925)
理学(73212)
理学院(72264)
管理学(70814)
管理学院(70329)
中国(58421)
(53993)
科学(52021)
(43431)
(43241)
(42054)
师范(41746)
(41441)
(40072)
研究所(39228)
中心(38725)
业大(35677)
教育(35675)
北京(34904)
财经(33965)
师范大学(33787)
农业(32750)
(31910)
(30665)
技术(30462)
基金
项目(154171)
科学(120145)
研究(120045)
基金(105622)
(91365)
国家(90424)
科学基金(75535)
社会(71414)
社会科(67161)
社会科学(67137)
教育(62517)
(62469)
基金项目(55606)
(54213)
编号(53404)
自然(46892)
成果(46178)
自然科(45613)
自然科学(45592)
自然科学基金(44745)
资助(42866)
课题(39202)
重点(36297)
(35660)
(34783)
(32254)
(31863)
项目编号(31510)
(31324)
教育部(30603)
期刊
(101815)
经济(101815)
研究(78392)
中国(59658)
教育(59152)
学报(37912)
(37160)
(35657)
科学(32870)
管理(28556)
大学(28368)
技术(25321)
农业(24942)
学学(24782)
(18566)
金融(18566)
业经(17573)
财经(16634)
职业(15589)
经济研究(15254)
图书(15166)
(14417)
(13773)
问题(13706)
(12149)
论坛(12149)
资源(11747)
(11650)
技术经济(11480)
(11360)
共检索到374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劲松  张晓伟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方式是小区配套教育设施权属认定的前提。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其地上建筑物分别归属受让方和国家所有。作为规范和认定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权属的上位法依据,《物权法》并未明确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所有权。经由法律解释和法规梳理,应由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而非业主享有配套教育设施的所有权。在法律规范确权的前提下,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房地产商投入,探索业主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才能持续保障住宅小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德豪  
结合《物权法》关于车库归属的立法规定,对以约定方式确定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车位归属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根据小区配套设施有无独立确权的法律基础对其进行分类,区别立法,并具体给出了法定小区配套设施所有权的制度设计,揭示了立法清晰界定小区地下车库等设施归属的制度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阮志炎  
住宅所有权立法内容初探阮志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宅商品化、私有化的进程加快。面对这样的形势,住宅所有权法的立法已刻不容缓。本文拟对我国住宅所有权法的主要内容做一初探。一、住宅所有权的概念住宅所有权法是调整住宅所有权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翔华  王慧  徐培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停车位资源进一步短缺,与停车位有关的纠纷也日益增多。由于停车位的类型有很多,所以相应纠纷的类型也不尽相同。从《物权法》的相关条例及对其司法解释出发,结合国内的相关案例,分析了停车位权属纠纷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解决对策,并提出了四点基本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晓林  
共有部分的份额、相关费用的负担与民事责任的实现是现代住宅小区最为复杂的管理内容,相关权利义务是否公平直接影响到小区的和谐和业主间纠纷的解决。由于共有权是一种兼具多种共有形式的特殊共有,我国实践中对共有部分的持分与费用负担方式以及管理不仅缺乏公平与意思自治,而且相关规定过于原则,难以指导具体实践,导致小区的纠纷不断。现代住宅小区业主共有部分管理疑难问题的解决,应当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以共有权的特征为依据完善相关规范,为构建团结、和谐的居住环境奠定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晓林  
共有部分的份额、相关费用的负担与民事责任的实现是现代住宅小区最为复杂的管理内容,相关权利义务是否公平直接影响到小区的和谐和业主间纠纷的解决。由于共有权是一种兼具多种共有形式的特殊共有,我国实践中对共有部分的持分与费用负担方式以及管理不仅缺乏公平与意思自治,而且相关规定过于原则,难以指导具体实践,导致小区的纠纷不断。现代住宅小区业主共有部分管理疑难问题的解决,应当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以共有权的特征为依据完善相关规范,为构建团结、和谐的居住环境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温海珍  杨尚  秦中伏  
研究目的:验证杭州市区内各类教育配套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并定量评估教育设施的资本化效应程度。研究方法:特征价格法。研究结果:教育设施对住宅价格具有正向的资本化效应。小学和初中存在显著的学区效应,小学质量、初中质量每上升1个等级,将给其学区内的住宅价格带来2.3%或2.6%的增幅。幼儿园、高中和大学则通过可达性提高了周边住宅的价格,小区1 km范围内每增加一所幼儿园,住宅总价上升0.1%;处于高中或大学1 km范围内,住宅总价分别上升1.8%和2.1%。研究结论:证实了教育设施对住宅价格的正向影响,购房者和投资者愿意为教育质量或可达性支付附加价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英  段颖群  史倩  
人们往往关注小区入口对交通、防御、形象及标示的作用,而忽略它对小区物理环境的影响。从建筑物理环境的角度关注小区入口的形式及位置设计是提升建筑设计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对住宅小区入口类型的研究,根据实地的调研测试及数据模拟分析,研究了小区入口设计对建筑风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小区入口物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琳   李才能  
居住区配套设施是居民生活服务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住宅价格、租金。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住宅价格、租金以及配套设施的现状情况,通过最小二乘法与地理加权回归法计算居住区配套设施对住宅价格、租金的影响,讨论不同类型配套设施对两者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相较于住宅价格,住宅租金能更好地反映居住区配套设施的状况。(2)各类配套设施对住宅价格、租金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3)不同类型配套设施对住宅价格、租金的影响差异可聚类为高、中、低三类,其中相似的中类、对价格影响低的低类居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庞爱珠  孙玉琴  
开发城市住宅小区旅游功能不仅能够提升小区内在吸引力,还能愉悦居住者的身心。城市住宅小区旅游功能系统由旅游吸引物、服务与设施、交通、信息与引导系统、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组成。开发时必须通盘考虑,周密设计,认真施工,有效管理,合理消费,以此提升小区品质,塑造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红  龙奋杰  李常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德容  马赛男  
关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新移民在城市的居住问题,为他们在城市的住宅消费提供保障,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能消除农民工聚居地在治安、安全等方面的隐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安定,有利于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城市新移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城市新移民的居住状况、城市新移民住宅消费保障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红  龙奋杰  李常庚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连山  
城市住宅小区的业主自治,是近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作为消费者群体自己管理好家园的一种民主管理模式,业主自治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扶持和完善它,事关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实行业主自治将是今后迅速提高我国城市住宅区管理水平和发展房地产经济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