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6)
- 2023(5690)
- 2022(4405)
- 2021(4388)
- 2020(3741)
- 2019(8804)
- 2018(8908)
- 2017(18122)
- 2016(9511)
- 2015(10552)
- 2014(10592)
- 2013(10406)
- 2012(9221)
- 2011(7996)
- 2010(8226)
- 2009(7641)
- 2008(7670)
- 2007(6710)
- 2006(5831)
- 2005(4862)
- 学科
- 济(38840)
- 经济(38688)
- 管理(30280)
- 业(26584)
- 企(24265)
- 企业(24265)
- 财(23955)
- 方法(21647)
- 数学(18068)
- 数学方法(17590)
- 财政(12170)
- 中国(11247)
- 农(10872)
- 政(9702)
- 务(9701)
- 财务(9666)
- 财务管理(9624)
- 理论(9620)
- 业经(9163)
- 企业财务(9137)
- 制(8907)
- 和(7277)
- 地方(6822)
- 学(6763)
- 策(6732)
- 体(6345)
- 农业(6262)
- 收入(5471)
- 度(5422)
- 制度(5413)
- 机构
- 学院(125534)
- 大学(124546)
- 管理(50820)
- 济(50395)
- 经济(49367)
- 理学(44356)
- 理学院(43952)
- 管理学(42884)
- 管理学院(42673)
- 研究(37504)
- 财(32751)
- 中国(29376)
- 京(25243)
- 科学(22520)
- 财经(21943)
- 经(19782)
- 江(18657)
- 所(18287)
- 中心(17173)
- 业大(16462)
- 农(16297)
- 研究所(16055)
- 财经大学(16036)
- 北京(15861)
- 经济学(15563)
- 范(15326)
- 师范(15217)
- 州(14186)
- 经济学院(13864)
- 院(13351)
- 基金
- 项目(82583)
- 科学(65549)
- 研究(61091)
- 基金(60329)
- 家(51370)
- 国家(50951)
- 科学基金(44946)
- 社会(40984)
- 社会科(37740)
- 社会科学(37724)
- 省(32398)
- 基金项目(30995)
- 教育(29271)
- 自然(28362)
- 自然科(27799)
- 自然科学(27794)
- 自然科学基金(27273)
- 划(26618)
- 资助(25805)
- 编号(25423)
- 成果(20965)
- 部(18316)
- 重点(18138)
- 课题(17257)
- 创(17042)
- 国家社会(16443)
- 教育部(16207)
- 发(16103)
- 大学(15928)
- 科研(15926)
共检索到188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燕菁 吴伟科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既不是供给过剩,也不是需求不足,更不是增长过快,而是分配不公。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增长初始阶段要素占有的不公。只要初始阶段要素的占有存在问题,不论增长的过程是否公平,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社会结构的失衡。而一旦失衡的社会结构被锁定,再分配的社会成本就会极其巨大。其中,空间要素占有的先天不公,决定了居住在城市的公民和居住在乡村的居民在参与经济转型、分享经济成长所有机会的不公。城市土地是财富积累的主要手段,尽可能地将城市土地在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平均地分配给全体公民,是避免社会分配失衡的主要途径。依靠市场,并不能自动实现城市土地初始所有权的公平分配,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关键词:
要素分配 社会公平 住宅供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学钧
一个有活力的社会必须扩大客观开放的程度、为人们的努力提供一定的舞台,因而应当启动机会平等为社会的良序发展提供观念的导航。机会平等主张,只有存在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竞争,先富后富以及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才是公平的。至于平等的机会与不平等的结果之间如何调节,当代普遍认为,由机会平等达到的结果状态不仅是有差别的、还应具有一定共享性,至少这种差别应趋向于收敛而不是扩大。
关键词:
机会平等 社会转型 公平竞争 社会差别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薛飞 杨兰
本文比照经济学中原有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理论 ,对信息产品导致的社会财富分配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分析了由信息产品导致的对社会财富的不合理分配现象 ,即财富侵占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锡铨 孙修勇
合作博弈理论中,稳定的财富分配方案是维系大联盟的根本,所以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工作者极感兴趣的焦点之一。本文研究"考虑绩效因素"的合作博弈中的核分配问题,提出"简单化核——占优核——真核——Aubin核"的探索途径。对于具有广泛实用意义的绩效"集团"博弈,本文利用纠正国外同行在他们专著中的致命错误从而证明的"真核"与"占优核"等价的重要结论,为寻求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方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金波
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与分配格局决定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平、效率与稳定。目前我国居民个人的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本文从财政收入(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出发,探讨完善我国的社会财富分配调整体系。
关键词:
社会财富 收入政策 支出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贵赏
人类250多万年的进化史便是财富的沉积史。财富作为人类生存、繁衍、进化的天然需求物,是人类诞生以来横亘不变的主题,在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绝对地位。本文在对财富本质属性的分析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分别考察了财富的实质内容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经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沉积而逐日附加上新的时代内容的过程,从中推出了创新在社会进化、社会财富沉积、积聚过程中所具有的难以替代的绝对地位,从而有利于我们对于财富的沉积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把握社会财富的时代内容和未来形式。
关键词:
财富 财富源泉 创新 社会形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金山
老子认为"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一种自然法则;"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最终归宿。人类社会要和谐,就必须在社会财富分配上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自然法则,不要使社会出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两极分化状态,以免付出沉重的代价。以老子的哲学观审视现实的社会财富分配,一个良性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应当是以市场经济手段为基础,以国家福利手段为保障,以社会慈善手段为补充。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的张力得到有效的消减,社会各阶层对财富的占有达到相对均衡,从而使社会的和谐状态得以持久的保持。
关键词:
老子哲学 财富分配 社会和谐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馨颖
继承税和赠与税是政府增加税收和调节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日本中央政府重视发挥继承税和赠与税的作用,不断加强两税的制度建设,适时出台和调整有关两税的社会政策方面优惠政策以及2015年两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继承税 赠与税 超额累进税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贺宝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苗振青
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是近年来一个持续升温的话题,而个人所得税是促进社会财富再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然而这种改革的作用十分有限。个人所得税在促进社会财富再分配公平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建议扩大征税范围,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实行按年计征的分类与综合所得税制;健全纳税档案管理,加强对各类纳税人的监督管理;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力度,尤其是加强对财产转让所得的征管力度。
关键词:
财富 再分配 公平 个人所得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迎军 李东
通过对我国总体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预期收入增长对总消费具有显著正的影响;预期住宅价格对总消费也有显著正的影响,即我国住宅市场财富效应是显著存在的。这与最近关于OECD国家住宅市场研究中的结论是相吻合的。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消费理论 预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文化林
一、社会科学应以人为本人是立国之本、兴业之本、经营管理之本、创造财富之本和社会进步之本。人的价值问题是价值观的核心问题。社会科学应以人为中心,树立人本思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任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年均GDP增长超过9%,人均GDP目前已达3700美元,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突出表现在为城乡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