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4)
2023(8386)
2022(6991)
2021(6392)
2020(5170)
2019(11561)
2018(11075)
2017(21559)
2016(11817)
2015(12608)
2014(12402)
2013(12051)
2012(11158)
2011(10190)
2010(10196)
2009(9067)
2008(8881)
2007(7958)
2006(7075)
2005(6172)
作者
(35083)
(29198)
(28992)
(27424)
(18649)
(14023)
(13037)
(11398)
(11072)
(10352)
(9949)
(9438)
(9344)
(9114)
(9091)
(9066)
(8913)
(8680)
(8467)
(8386)
(7447)
(7051)
(6918)
(6769)
(6624)
(6444)
(6398)
(6320)
(5810)
(5808)
学科
(44057)
经济(44006)
管理(36222)
(34387)
(26794)
企业(26794)
方法(18389)
数学(16366)
数学方法(16183)
(14794)
(13115)
中国(12625)
(11736)
贸易(11733)
(11477)
业经(10327)
农业(9765)
(9461)
(9419)
环境(8817)
(8605)
银行(8572)
(8564)
地方(8548)
(8168)
(7611)
(7596)
财务(7596)
金融(7596)
财务管理(7585)
机构
学院(165559)
大学(163381)
(71918)
经济(70570)
管理(64773)
研究(59193)
理学(56367)
理学院(55783)
管理学(54918)
管理学院(54630)
中国(44783)
科学(36149)
(34249)
(33353)
(32757)
(30353)
业大(27866)
研究所(27727)
农业(27276)
中心(27167)
财经(25692)
(24653)
(23446)
经济学(21451)
(21334)
北京(20738)
(19819)
师范(19512)
经济学院(19492)
(19073)
基金
项目(113987)
科学(89950)
基金(84049)
研究(79442)
(75289)
国家(74652)
科学基金(63390)
社会(51934)
社会科(49390)
社会科学(49378)
基金项目(44306)
(44198)
自然(42332)
自然科(41388)
自然科学(41374)
自然科学基金(40677)
(37945)
教育(35690)
资助(33928)
编号(30701)
重点(25742)
(25128)
(25014)
(24219)
成果(24046)
创新(22645)
科研(22150)
计划(21854)
国家社会(21675)
课题(21323)
期刊
(76538)
经济(76538)
研究(47917)
(30479)
中国(30111)
学报(28845)
科学(25779)
(23328)
管理(22923)
大学(21285)
学学(20492)
农业(20475)
(18487)
金融(18487)
经济研究(13701)
教育(13667)
业经(13488)
财经(12161)
技术(11898)
(10778)
(10449)
问题(10021)
(9676)
国际(9006)
商业(8338)
科技(8175)
(8104)
技术经济(7833)
业大(7704)
世界(7606)
共检索到243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炳才  
近年来,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处于历史性的低点,而低利率和负利率意味着货币政策不再是有效的政策形式,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已经起不到刺激作用,同时低利率和负利率也意味着经济增长失去了动力。对于中国来说,低利率和负利率是挑战也是动力,只有逐渐提高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经济体制的活力才能在新的国际秩序和制度上站稳脚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陆挺  张斌  殷剑峰  徐高  伍戈  余永定  王勇  肖立晟  张一  郑联盛  
负利率政策主要出现在欧洲和日本,既有助于提振需求,但也可能扭曲资金配置和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利弊之间,关键是度的把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书炉  
中央银行负利率政策传导至债券市场比较通畅,但在实体经济中受阻,三大政策目标效果差强人意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实现对抗通缩、稳定汇率、刺激经济的目标,作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补充,全球已有6家中央银行采取了负利率非常规化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负收益率债券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对负利率的内在机理、趋势及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央银行负利率政策传导至债券市场比较通畅,但在实体经济中受阻,三大政策目标效果差强人意。在当前美联储等主要中央银行重启宽松政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宏观环境下,负利率或将在更大范围扩散,资金大量淤积于金融系统,实体生产效率低下,政策空间不断缩小,货币政策将陷入"两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天德  刘爱民  
本文讨论了由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总为正 ,如果经济存在市场未出清的持续状态 ,只有通过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才能提高收入水平 ,降低失业率。但政策使用不当或频繁使用 ,也会引起经济的波动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由于自身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创新 ,使得市场的均衡水平更接近市场完全出清。利率弹性以及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提高 ,利率水平比较稳定 ,因而政策的实施更倾向于比较轻微的调整。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的政策取向应侧重于利率市场化、技术创新以及合理使用宏观政策调控手段 ,今后全球利率水平的趋同性将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莉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部分央行试验性地实行了负利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资产定价体系都形成了冲击。从全球负利率政策的基本背景入手,本文主要探讨中央银行负利率政策的操作逻辑和实际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总体来看,多国负利率政策的基本操作逻辑是,使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成为基准利率下限,增强央行对金融周期的调控能力;同时,也降低央行的持币成本。从实施效果来看,负利率政策在全球产生了外溢效应,对固定收益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商业银行利差收益产生负面影响,也削减了储蓄者的福利,在短期之内,没有明显拉动经济快速回暖。在其总体效果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国内央行应高度关注具有试验性质的负利率政策,客观认识负利率政策的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莉萍  
负利率政策是一项金融经济危机状态下的被迫选择,任何经济正常发展的国家中央银行都不应轻易尝试。理论和政策实践都显示,负利率政策对我国并不适用自2012年丹麦首推负利率政策以来,全球已有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涉及14个国家实行负利率政策并持续至今,也有几个主要发达国家长期实行低名义利率政策,而且有迹象显示,负利率政策还在深化。如2019年9月,丹麦丹斯克银行推出首个10年期负利率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德国继续发行了30年零息债券;美国和瑞典考虑发行50年期和100年期债券;2019年年中,美联储突然由加息路径改为降息,更是深刻改变了全球利率环境。全球负利率、零利率、低利率风险直接扰乱了金融机构和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在理论上挑战了金融机构名义利率为正的资产定价假设,并且正在改变货币理论和实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莉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部分央行试验性地实行了负利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资产定价体系都形成了冲击。从全球负利率政策的基本背景入手,本文主要探讨中央银行负利率政策的操作逻辑和实际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总体来看,多国负利率政策的基本操作逻辑是,使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成为基准利率下限,增强央行对金融周期的调控能力;同时,也降低央行的持币成本。从实施效果来看,负利率政策在全球产生了外溢效应,对固定收益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商业银行利差收益产生负面影响,也削减了储蓄者的福利,在短期之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文汇  王朝阳  
作为金融危机后能够回应"中央银行还能做什么"的最新备选项之一,负利率政策一经"问世"便以其形式突破、逻辑反常等特点而广受关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再度将负利率政策带回研究前沿。伴随全球负利率政策实践扩大化与长期化,近年来国外围绕负利率政策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按照从理论构思到现实实践的逻辑,对负利率政策的实现策略、产生动因、运行机理、传导效果以及评价争议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结合负利率政策违背传统认知的特性以及调控效果有限的事实,本文认为此类政策在实践层面上能否被推而广之仍需观察,在理论层面上如何被纳入宏观分析框架亦有待探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赖普清  
本文从资金异质性的角度来分析负利率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一国金融市场中异质性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异质性资金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构变化,是决定和影响市场利率的重要因素。以日本为例,发现低能力、低预期收益的资金供给随经济增长而不断扩大,信贷需求却因经济放缓、风险投资、直接融资等因素而缩减,导致利率不断下行并进而滑向负利率。我们认为,资金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将使负利率最终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政府和居民都应做好负利率时代到来的准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孜山  
论利率政策○丁孜山利率政策作用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货币当局的一种重要金融调控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利率政策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兵兵  
负利率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中央银行所实行的利率政策,作为一种金融政策"异象"而备受关注。负利率政策的出现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一种挑战,是部分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所导致的通货紧缩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尽管负利率政策在部分国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看,并未能较好促进信贷扩张与经济增长,不能在长期阻止通胀下滑,无法完全减缓本币升值压力,容易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不存在持续的通胀下降与货币升值压力、实际资金利率水平处于负利率状态等实际情况,以及负利率政策本身不利于提振内需,就化解当前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困难而言,负利率政策并不是能够"药到病除"的"良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冯欣海  闫宇航  
近年来全球共有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以避免因银行惜贷造成资金回流央行,从而增加商业贷款,实现提升物价水平、缓解本币升值压力和振兴出口等多项政策目标。央行负利率政策作为新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五国中除日本外均已实行两年以上,其效果也已初见端倪。本文从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的原因出发,分别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负利率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警示我国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切忌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而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应注意调节经济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和技术进步,以免陷入负利率政策陷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向明  藏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相继将政策利率调整至历史低位,利率水平相继触碰"零利率下限"。历史惊人地相似。2019年以来,已有接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进一步降息,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分别降至-0.5%和-0.1%,全球进入负利率时代。对于负利率政策这项推行力度大、影响范围广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我们应系统分析其理论基础,厘清政策发挥效力的传导机制,评估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厘清负利率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玉  
2014年上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通胀率低位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欧央行实施"负利率"政策,并于两年中继续深化利率下限。本文从欧元区实际GDP增长率、调和CPI、汇率、信贷等角度分析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实施的背景及效果,"负利率"政策在短期内达到了一定的政策目标,但对通货膨胀率和企业信贷量收效甚微。长期内,欧元区金融"碎片化"、财政分立及"负利率"本身的"副作用"等因素将可能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