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1)
2023(4217)
2022(3571)
2021(3166)
2020(2588)
2019(5907)
2018(5513)
2017(10120)
2016(5642)
2015(6112)
2014(6308)
2013(6145)
2012(5622)
2011(5321)
2010(5141)
2009(4707)
2008(4640)
2007(4170)
2006(3683)
2005(3350)
作者
(18875)
(15801)
(15715)
(14671)
(9806)
(7770)
(7182)
(6227)
(5985)
(5543)
(5460)
(5418)
(5190)
(5049)
(4963)
(4886)
(4827)
(4757)
(4463)
(4385)
(4023)
(3937)
(3899)
(3666)
(3550)
(3518)
(3502)
(3416)
(3350)
(3258)
学科
(28007)
经济(27990)
管理(13398)
(11066)
地方(11023)
方法(10316)
(9201)
企业(9201)
数学(9029)
数学方法(8831)
地方经济(7089)
(6759)
中国(6350)
(5841)
业经(5635)
环境(5099)
(4611)
农业(4279)
理论(4117)
(3822)
(3778)
(3485)
资源(3369)
(3323)
(3180)
金融(3178)
技术(3070)
生态(2900)
(2735)
(2734)
机构
学院(82954)
大学(82765)
研究(32808)
管理(30084)
(30081)
经济(29300)
理学(26076)
理学院(25695)
管理学(25028)
管理学院(24883)
科学(23827)
中国(22929)
(18598)
(18149)
(17719)
研究所(16962)
业大(15316)
中心(14150)
农业(14059)
(12855)
(12653)
(12484)
师范(12345)
(12045)
北京(11718)
(10980)
科学院(10563)
技术(10402)
(10302)
师范大学(10142)
基金
项目(61675)
科学(47687)
基金(42520)
研究(42108)
(39130)
国家(38854)
科学基金(32167)
(26123)
社会(25554)
社会科(24239)
社会科学(24231)
基金项目(22636)
(22025)
自然(21489)
自然科(20956)
自然科学(20948)
自然科学基金(20511)
教育(18754)
资助(17252)
编号(16514)
重点(14849)
(14607)
计划(13067)
成果(12760)
课题(12524)
科技(12503)
(12484)
(12390)
科研(12029)
创新(11812)
期刊
(33074)
经济(33074)
研究(21450)
学报(17271)
中国(17022)
(15052)
科学(14952)
大学(12244)
学学(11668)
农业(10846)
管理(10250)
教育(9762)
技术(8517)
(8117)
资源(6273)
(5880)
统计(5506)
(5266)
科技(5180)
业大(5175)
业经(5134)
经济研究(4966)
决策(4770)
林业(4660)
(4484)
技术经济(4427)
(4329)
金融(4329)
农业大学(4164)
图书(3936)
共检索到120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俊莉  齐俊生  王兆晓  张强  李梦久  邓德旺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1991~1993年低酚棉区试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每个参试品系(种)的隶属函数值及在给定权重下的模糊综合指标值,确定品系(种)的优势.结果表明,品系“省无303”和“中1098”为优良和较好品系.这与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果相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树堂  赵永厚  关义新  王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涌涛  于亚雄  杨金华  王志伟  乔祥梅  程耿  胡银星  黄锦  程加省  
文章应用TOPSIS综合评价法,以产量、基本苗、分蘖、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株高、穗长、千粒重为正向指标,全生育期、白粉病、蚜虫为负向指标,对参加2013-2014年度大麦省区域试验的大麦新品系进行综合评价,为下一步的登记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某一品种的个别正向指标较小,该品种其余指标和其它品系差异较小,而负向指标较大,则该品种的综合评价较低;TOPSIS法对品种优劣评价的顺序与产量高低顺序不一致;大麦新品系的优劣与产量高低不一致,受实际生产需要和其它性状的制约;保大麦10-J5、保大麦11-J8、云饲麦8号、云13YD-16可在全省推广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易代勇  周正邦  朱文华  李向勇  王代谷  
对4个果蔗新品种(系)贵引07-15、贵引07-16、黔蔗00-126和贵引07-04在贞丰、兴义、望谟进行了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新品种(系)在海拔800 m以下不同类型土壤上种植均比较适宜,其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尤其是贵引07-15、贵引07-16和黔蔗00-126表现突出,蔗茎产量较黔糖3号增产28%~35%,较罗汉蔗增产140%~152%;蔗糖分含量较黔糖3号增加0.7~1.11百分点,较罗汉蔗增加0.9~1.31百分点,且增产增糖均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进一步研究和生产示范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时成俏  覃永嫒  王兵伟  黄安霞  覃德斌  覃嘉明  郑加兴  秦洪波  
对2005-2010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对照种桂单22号(CK1)、正大619(CK2)及49个推荐审定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和抗性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推荐审定玉米新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有较大的突破,多数品种表现中晚熟,高产高抗等性状选育仍有较大潜力,在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茎腐病方面选育有所突破,而对早熟、耐密、耐旱、耐瘠、抗纹枯病及玉米螟的品种选育要引起足够地重视,也不应忽视对玉米容重性状的选择。提出广西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应把品种的丰产性和广适性放在首位,兼顾品种的生育期、容重、出籽率和脱水速率等性状指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银  张国伟  李健  周治国  
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对2000~2010年期间27个独立的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安庆、南阳、黄冈、荆州、武汉、襄阳、常德、岳阳、南京、南通、盐城、九江、简阳、射洪和慈溪等15个试验环境(试验点)在棉纤维长度选择上的鉴别力、代表性、理想指数和离优度指数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对各试验环境基于纤维长度选择的综合评价表明,荆州、九江、安庆和常德是最理想的试验环境,对以长江流域为目标环境的广适性新品种选育和作为区域试验环境鉴别理想新品种的效率最高,而江苏和浙江省沿海棉区的试验环境(南通、盐城和慈溪)和四川盆地棉区试验环境(简阳和射洪)不适宜作为针对长江流域的纤维长度选择与推荐环境,从而展示了G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孟艳艳  
棉花抗病鉴定是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抗病鉴定对象为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抗病鉴定方法为人工病圃鉴定 ,要求病圃中的棉花适宜发病程度是感病对照品种的病情指数达到 5 0 %左右。以相对抗病指数为抗病鉴定指标 ,根据鉴定材料的相对病指将其抗性分为免疫 (I)、高抗(HR)、抗病 (R)、耐病 (T)和感病 (S)共 5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申文辉  朱积余  刘秀  蒋燚  
通过在广西3个不同的区域试验点进行种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均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地点间生长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及种源间显著,地点与种源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筛选出在各个区域点都表现优良的浦北和博白种源,与种源整体平均值比较,平均树高提高9.10%和12.24%,平均胸径提高13.49%,单株材积提高38.13%和44.68%,优良浦北种源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7.44%、11.33%、30.06%,优良博白种源遗传增益分别为10.02%、11.33%、35.23%;2个优良种源在形质指标上同样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与种源整体平均比较,通直度、圆满度、枝下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建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包云秀  黄梅  杨兴荣  张俊  刘德和  唐一春  李友勇  张艳梅  
于1988年至2001年对茶树杂交新品种佛香1号、佛香2号和佛香3号在保山点、澜沧点开展区域适应性试验,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定植成活率、生长势、产量、品质、抗逆性方面都优于2个对照,可在云南大叶茶种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必瑛  
1、参试品种(系) 品种名称来源供种单位太87-18 [194×(太湖多桃棉×长绒605)]F9 江陵太湖农场农科所 2095 833-18×(1312+泡桐) 孝感地区农科所 89-73 鄂荆1号×PD2156 黄冈地区农科所 56383 [3247×(湘抗岱80-159+M03)]F10 荆州地区农科所 176 [(荆棉4号×"八一"棉)F_1×锦棉2号]×河南75)F10 湖北农学院 9038 [(5512×PD4546)×中12]F9 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鄂荆1号(CK_1) 荆州地区农科所鄂棉18(CK_2) 黄冈地区农科所 2、参试单位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武昌),荆沙市农科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必瑛  
1、参试品种(系) 品种名称来源供种单位 9078 [(6078×6268)中12]F_8 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 112 (鄂棉14号×鄂棉13号)F_8 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 86162 (67003-18×新泽48)F_9 荆州地区农科所 8933 (3247×湘抗岱159)F_(10) 荆州地区农科所 8716 [602×(3229×2930)]F_(10) 宜昌地区农科所 1087-2A [鄂荆92×(鄂荆1号+中10)]F_(11) 国营太湖农场农科所鄂荆1号(CK_1) 荆州地区农科所鄂棉18号(CK_2) 黄冈地区农科所 2、参试单位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武昌),荆州地区农科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太国  邱军  周益林  徐世昌  陈怀谷  刘艳  高利  刘博  郑传临  陈万权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主要后备品种和高代品系对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黄矮病的抗性程度和水平,为培育抗病新品种、品种审定与推广、抗病品种合理布局、降低品种抗性“丧失”风险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条中33号(CYR33)等、叶锈菌PHT、THT等、秆锈菌21C3、34C2等、对15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具有毒性的白粉菌混合菌系、赤霉病菌、纹枯病菌强毒力菌株和BYDV-GAV株系对1999—2014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1 815份次试验材料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重要材料连续进行两年试验,以确保结果的重复和可靠。【结果】在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兰巨生  陈淑琴  蒋春志  路香彩  
用 198 4~ 1989年度 6个环境和 1990~ 1994年度 9个环境的资料对试验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估。评价模型是BrownKD提出的一个线性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具有高的回归系数的地点可能对基因型有较高的辨别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玄兆辉  吕永波  罗亚非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然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利用2009年科技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密切值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我国不同地区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三种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科技综合实力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的梯度分布特征;同时,在一个区域内部科技综合实力的水平也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