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2)
- 2023(3504)
- 2022(3093)
- 2021(2767)
- 2020(2367)
- 2019(5509)
- 2018(5323)
- 2017(9424)
- 2016(5534)
- 2015(6184)
- 2014(6409)
- 2013(6269)
- 2012(5937)
- 2011(5675)
- 2010(5722)
- 2009(4709)
- 2008(4593)
- 2007(4102)
- 2006(3716)
- 2005(3200)
- 学科
- 济(19952)
- 经济(19938)
- 管理(13750)
- 业(11713)
- 企(10012)
- 企业(10012)
- 方法(8352)
- 学(8090)
- 数学(7155)
- 数学方法(6989)
- 环境(5765)
- 中国(5459)
- 农(5370)
- 地方(5080)
- 业经(4795)
- 生态(4714)
- 和(4686)
- 财(4224)
- 资源(4100)
- 理论(3929)
- 壤(3819)
- 土壤(3806)
- 农业(3794)
- 制(3505)
- 发(3443)
- 林(3307)
- 划(3304)
- 森(3299)
- 森林(3299)
- 务(2836)
- 机构
- 大学(80369)
- 学院(80228)
- 研究(33536)
- 管理(27608)
- 济(26604)
- 经济(25904)
- 科学(25401)
- 中国(24001)
- 理学(23524)
- 理学院(23130)
- 管理学(22511)
- 管理学院(22365)
- 农(20445)
- 京(19558)
- 所(19409)
- 研究所(18192)
- 业大(17642)
- 农业(15862)
- 中心(14149)
- 院(13101)
- 北京(12922)
- 江(12514)
- 省(12323)
- 范(11540)
- 科学院(11435)
- 师范(11396)
- 财(11217)
- 室(11010)
- 技术(10247)
- 农业大学(10220)
- 基金
- 项目(58659)
- 科学(44236)
- 基金(40049)
- 家(38367)
- 国家(38120)
- 研究(37806)
- 科学基金(30256)
- 省(24320)
- 自然(22282)
- 划(21743)
- 自然科(21633)
- 自然科学(21626)
- 基金项目(21291)
- 自然科学基金(21172)
- 社会(20731)
- 社会科(19526)
- 社会科学(19514)
- 教育(16956)
- 资助(16628)
- 重点(14727)
- 编号(14389)
- 计划(14211)
- 科技(14048)
- 发(13297)
- 科研(11941)
- 创(11510)
- 部(11507)
- 课题(11426)
- 创新(10905)
- 成果(10765)
共检索到119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百灵 董希斌 毛波 宋启亮 唐国华
实验样地设置在小兴安岭马永顺林场第500林班内,对小兴安岭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的顺山及横山带状改造,并在未改造样地处设置对照样地,利用变异系数及灰色系统理论对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带状改造对土壤p H值影响较弱,对土壤中全N、水解N、全K、速效K、有效P影响适中,对有机质影响较大,对土壤中全P的影响最大;各实验样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在改造后的第2年明显下降,改造后的第4年达到最小值,随后逐渐升高,在改造后的第7年或第8年达到最大值即土壤养分情况最佳;顺山改造使土壤养分情况明显改善,且8 m顺山改造效果最好,灰色关联度为0.718 0;所有横山改造中,6 m横山改造效果最...
关键词:
低质林改造 土壤养分变化 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纪浩 董希斌
森林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木赖以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基础(周新年等,1998)。土壤肥力是土壤系统物理、化学和生物组分之间复杂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将影响并控制着林木的健康状态(Fisher et al.,2000),它通常用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等具有相互关联的特征来评价。因此,了解森林土壤肥力质量的特征变化,
关键词:
低质林 改造 评价 土壤肥力 大兴安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宝 王民煌 余再鹏 林思祖 林开敏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后土壤碳排放量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为评估森林类型转换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的常绿阔叶林及由其改造而来的38年生闽楠人工林与35年生杉木人工林中分别设置4块20 m×20 m样地,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观测系统于2014年9月—2016年9月进行定点观测,并同期观测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含量(SOC)、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MBC)、可溶性有机碳含量(DOC)、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和年凋落物量及凋落物碳氮比(C/N)。【结果】常绿阔叶林改造成闽楠(38年后)和杉木人工林(35年后),年均土壤碳排放通量由16. 22显著降为12. 71和4. 83 tC·hm~(-2)a~(-1),分别减少21. 60%和70. 20%;各林分类型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值表现为常绿阔叶林(1. 97)0. 05);土壤呼吸速率和SOC、MBC、DOC、年凋落物量及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均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管惠文 董希斌 唐国华 张甜 曲杭峰 马晓波
在大兴安岭蒙古栎低质林进行面积分别为5 m×5 m、10 m×10 m、15 m×15 m、20 m×20 m、25 m×25 m、30 m×30 m的林窗改造和带宽分别为6、10、14、18 m的带状改造,以2010—2016年连续7 a的土壤监测数据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土壤养分(包括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元素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对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不同的改造方式后,土壤养分各项指标的时空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权重结果表现为有机质(0.162)>有效磷(0.154)>速效氮(0.152)>速效钾(0.148)>全氮(0.138)>全磷(0.134)>全钾(0.112),有机质和有效磷是土壤养分中重要的影响因子;带状改造中各样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值在改造后4~5 a达到最小,林窗改造在改造后5~6 a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值达到最小,说明诱导改造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以2016年为例,各样地改造效果均优于对照样地,在带状改造中,10 m带宽的改造效果最好,评价值为1.693,林窗20 m×20 m的改造效果最好,评价值为1.692。经过7 a的诱导改造,林地土壤养分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要对土壤进行长期持续观测,为增加林地肥力和改良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梅 刘艳红 邵彬 赵景刚
为了评价退耕还长白落叶松对土壤碳的影响,该文以中国东北地区的敦化市为例,选择了7个退耕后演替的不同时间序列的长白落叶松样地,及其附近的250年生原始林作为土壤长期碳汇潜力的一个参照,通过采集矿质土壤样品,并测定生物量碳、凋落物碳,研究长白落叶松第1个轮伐期间土壤碳量和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退耕后12年碳密度降低到最小量75.87 Mg/hm2,然后逐渐恢复;在退耕21年的时候,土壤有机碳恢复到农田的水平,即84.28 Mg/hm2.21年后土壤碳密度出现净积累.造林后33年,土壤碳的增加和减少与生物量碳的累积相比是比较小的,而长期来看(250年),土壤碳库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库的63.4%.这种情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周国模 吴家森 钱新标
在中亚热带石灰岩荒山上进行32年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营造不同树种均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其中南酸枣林下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84.62%、55.56%、79.20%和109.76%,而梧桐土壤有效磷及有机质增幅最大,分别为292.73%和75.40%;造林明显改善了土壤有机碳库的状况,种植南酸枣、梧桐和无患子后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刺槐与柏木林下土壤,虽总有机碳与对照无显著差别,但2种活性碳则显著高于对照土壤(P<0.05)。长期营造林木使土壤pH值降低(从8.01降致平均7.3)。比较不同树种发现,南...
关键词:
石灰岩 荒山 造林 土壤养分 土壤活性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玉蓝 王昌全 刘朝科 杜倩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等间距聚类分析方法对四川省会东县植烟土壤养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会东县植烟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适中;碱解氮、全磷、速效钾和全钾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较高,但分布不均。有效硼含量缺乏,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锰含量丰富。②土壤肥力综合得分IFI值的变幅为0.25~0.75,平均值为0.53,根据IFI值大小将全区土壤肥力分为4个等级,其中土壤养分处于中等、较高和高水平占全区所有土壤样品比例的78.13%。③不同乡镇IFI值以岔河乡、姜州乡、松坪乡和淌塘乡较高,处于较高和高水平的样点比例大于70%;柏岩乡、大崇乡、会东镇和中心乡的IFI值较低,处于土壤综合肥力低水...
关键词:
会东烟区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土壤养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铁军 吴风光 毛福利 何结望 许自成 王林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等间距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襄樊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对262个土壤样品的9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累计贡献率≥90%的原则提取6个主成分,并求得土壤样品6个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为聚类指标,采用等间距法将262个样品聚为4类。其中,第Ⅰ类土壤综合肥力高,其综合得分≥0.5;第Ⅱ类土壤综合肥力较高,其综合得分为0.0~0.5;第Ⅲ类土壤综合肥力中等,其综合得分为-0.5~0.0;第IV类土壤综合肥力较低,其综合得分为≤-0.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启亮 董希斌
在大兴安岭低质阔叶混交林中建立不同宽度的带状改造试验区和不同面积的块状改造试验区,选取生物多样性、枯落物持水特性、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碳通量和更新苗木生长状况等33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改造模式的改造效果。结果表明:顺山带状皆伐改造模式优于块状改造模式,对于带状改造样地,不同带宽的改造效果依次为10 m带宽>6 m带宽>18 m带宽>14 m带宽,对于块状改造样地,不同面积的改造效果依次为100 m2>25 m2>225 m2>400 m2>900 m2>625 m2,其中10 m带宽顺山带状改造模式和100 m2块状改造模式最适宜大兴安岭阔叶混交低质林,其改造效果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彩芳 李正才 周君刚 吴亚丛 赵志霞 孙娇娇
以我国北亚热带地区退化灌木林改造11 a后形成的木荷-青冈栎混交林和杜英纯林为研究对象,并以保留的退化灌木林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树种组成对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荷-青冈栎混交林和杜英纯林0 5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比退化灌木林分别增加了52.33%96.13%和77.93%119.85%,土壤易氧化碳增加了57.89%100.90%和21.44%46.85%,土壤轻组有机质增加了74.50%93.75%和27.24%96.09%,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变化不明显。不同树种组成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率大小顺序,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土壤总有机碳为退化灌木林>木荷-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芷阳 苏志尧 朱剑云
以广东省东莞市的6种主要森林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Norm值的方法,综合敏感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对土壤质量变化敏感的指标,确定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进一步对不同森林群落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土壤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相对电导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等11个参数组成。各因子的土壤隶属度值显示,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是该地区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桉树林得分最高,针阔混交林其次,荔枝林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邵惠芳 郑聪 许自成 赵会纳
对河南省三门峡烟区的238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测定,确定了各指标所属的隶属函数类型及其阈值,并且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门峡烟区土壤肥力存在广泛的变异,其IFI值平均为0.52,变幅为0.35~0.81,变异系数14.93%。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土壤肥力分高(I)、较高(Ⅱ)、中等(Ⅲ)和低(IV)为4个等级,属于I级和IV级土壤肥力的样品数均较少,分别占该总样品数的3.86%,18.45%;属于Ⅱ级和Ⅲ级样品数较多,分别占总样品的48.51%和29.18%。三门峡烟区土壤pH值较高,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氮含量供应不足;速效磷,速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文田 刘海轮 吕家珑 徐温新 刘潭伟 李晓哲
【目的】对陕西陇县烤烟种植区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为该区烤烟生产和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陇县10个烤烟种植乡镇55个土壤样品的pH、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模型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陇县烟区土壤pH值为7.39~8.23,平均为7.83;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为5.67~17.32,0.41~1.36,20.59~27.04 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2.39,0.90,22.48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1.91~190.41,10.34~49.61,102.80~444.08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98.7...
关键词:
烤烟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陕西陇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覃其云 曹继钊 李军 黄开勇 唐健
通过分析广西环江县桉树林及砍伐后种植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化学性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和评价马尾松和荒地取代桉树后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取代桉树林后,4.0龄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碱解N、有效P、速效K、交换性Ca和有效Zn有所提高,土壤pH值有所改善,而全N、全P、全K、交换性Mg和有效Cu有所减少。0~20 cm层土壤有机质和有效B有所降低,20~40 cm层的反而有所提高。不同林龄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综合肥力普遍较差。造林4年后,同土层马尾松林的土壤综合肥力低于荒地。除4.0龄荒地0~20 cm层的土壤综合肥力基本无变化外,其他4.0龄马尾松和荒地土壤综合肥力都有不同程度退化,而...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幼林 土壤肥力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利江 郑丽波 柳云龙 俞立中 贾正长
以浙江宁波三七市镇的一块面积为256.2 hm2的农田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指数模型;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的C0/(C0+C)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克里格插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