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1)
- 2023(8861)
- 2022(8026)
- 2021(7643)
- 2020(6397)
- 2019(14938)
- 2018(14987)
- 2017(28796)
- 2016(15979)
- 2015(17982)
- 2014(17871)
- 2013(17738)
- 2012(16155)
- 2011(14419)
- 2010(14098)
- 2009(12718)
- 2008(12140)
- 2007(10258)
- 2006(8741)
- 2005(7415)
- 学科
- 济(58439)
- 经济(58375)
- 管理(43778)
- 业(41503)
- 企(34911)
- 企业(34911)
- 方法(29573)
- 数学(25570)
- 数学方法(25282)
- 学(15597)
- 农(15532)
- 中国(14110)
- 财(13866)
- 业经(13022)
- 地方(12323)
- 理论(10455)
- 和(10329)
- 农业(10316)
- 贸(10280)
- 贸易(10276)
- 易(9967)
- 技术(9750)
- 环境(9697)
- 务(9239)
- 财务(9182)
- 财务管理(9168)
- 制(8994)
- 教育(8700)
- 企业财务(8682)
- 划(8463)
- 机构
- 大学(223050)
- 学院(220682)
- 管理(89981)
- 济(79841)
- 理学(79211)
- 理学院(78332)
- 经济(77953)
- 管理学(76896)
- 管理学院(76529)
- 研究(73443)
- 中国(51554)
- 科学(50477)
- 京(47547)
- 农(41026)
- 业大(38121)
- 所(37974)
- 研究所(35332)
- 财(34401)
- 农业(32944)
- 中心(32510)
- 江(30947)
- 北京(29530)
- 范(28958)
- 财经(28583)
- 师范(28523)
- 院(27017)
- 经(26048)
- 州(25485)
- 技术(25268)
- 师范大学(23143)
- 基金
- 项目(161687)
- 科学(125130)
- 基金(115923)
- 研究(114728)
- 家(102454)
- 国家(101605)
- 科学基金(86319)
- 社会(68829)
- 社会科(65069)
- 社会科学(65051)
- 省(64188)
- 基金项目(62676)
- 自然(59017)
- 自然科(57612)
- 自然科学(57596)
- 自然科学基金(56521)
- 划(54320)
- 教育(51914)
- 资助(48107)
- 编号(46949)
- 成果(37439)
- 重点(35958)
- 部(34591)
- 发(33967)
- 创(33741)
- 课题(31958)
- 科研(31724)
- 创新(31412)
- 计划(31074)
- 大学(29676)
共检索到303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永利 郝玉江 杨振才 杜立强 刘海燕 贾艳菊
试验设计了 3种鳖用饲料 ,蛋白水平分别为 :2 8%、32 %、36 % ,每蛋白水平又分别添加 0 0 3%、0 0 6 %、0 0 9%的肉毒碱 ,以蛋白含量为 4 0 %的商品饲料作对照。实验证实 ,饲料蛋白水平和肉毒碱添加量对幼鳖的特定生长率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各实验饲料组同对照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肉毒碱添加量同饲料蛋白水平间交互作用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F4,62 =1 96 8,p =0 111) ,但在低蛋白水平 (2 8% )肉毒碱添加量对幼鳖生长有极显著影响 (P
关键词:
中华鳖 饲料 蛋白水平 肉毒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桂聪 邓琦琦 杨慧君 莫爱杰 沈志刚 李明波 袁勇超
为研发优质的低蛋白饲料,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46%(对照)、41%(LP1)和36%(LP2)3个饲料蛋白质梯度,在41%和36%蛋白饲料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使赖氨酸与蛋氨酸含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分别记作LP1+AA组和LP2+AA组。进行周期为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LP1+AA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保留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显著性变化。随着蛋白水平降低肌肉和全鱼中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但LP1+AA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低蛋白日粮组试验鱼的肝体比显著下降,但LP1+A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相比于对照组,LP2组和LP2+AA组试验鱼的肝脏活性氧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均发生显著性变化;LP1组试验鱼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性降低,但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有明显的提高。降低大口黑鲈饲料中的蛋白水平(5%或10%)对肝脏中转氨酶的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LP2组试验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但在LP2试验组的基础上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能起到改善作用,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饲料粗蛋白含量从46%降低至41%并补充适量赖氨酸、蛋氨酸,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饲料粗蛋白含量降低至36%并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不能有效缓解饲料粗蛋白水平过低对生长性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程年成 雷文 冯美惠 王春芳
本实验探究黄颡鱼幼鱼植物性蛋白基础饲料中添加柠檬酸替代磷酸二氢钠的合适水平。共设置7个处理组:阳性对照组DP(只添加Na H2PO420 g/kg)和阴性对照组DN(不添加柠檬酸和Na H2PO4);实验组D0(柠檬酸2 g/kg+Na H2PO420 g/kg)、D25(柠檬酸2 g/kg+Na H2PO415 g/kg)、D50(柠檬酸2 g/kg+Na H2PO410 g/kg)、D75(柠檬酸2 g/kg+Na H2PO45 g/kg)、D100(柠檬酸2 g/kg)。实验组中柠檬酸替代Na H2PO4的比例分别为0%、25%、50%、75%和100%,分别饲养初始规格为(3.5±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文秀 陈效儒 文华 吴凡 胡伟 郜卫华 田娟 袁汉文 徐树德
为探讨低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中蛋白酶的适宜添加范围,在克氏原螯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2、0.4、0.8、1.6 g/kg蛋白酶,制作成6组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8.18±0.11)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在室内养殖桶中饲养8周。结果显示,随饲料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①各组间存活率、肝体比、腹部含肉率均无显著差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4 g/kg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分别在添加量为0.4和0.2 g/kg时达到最高值。经折线回归分析,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分别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16、0.24、0.23 g/kg时有最佳值。②腹部肌肉和全虾粗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终趋于平稳,均在0.2 g/kg组有最大值。③肠道及肝胰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均先增加后缓慢降低,均在0.2 g/kg组出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④血清总蛋白含量在0.4 g/kg组出现最大值;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均在0.4 g/kg时出现最小值;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0.2和0.4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丙二醛含量有最小值。⑤肝胰腺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有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本实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饲料蛋白酶适宜添加量为0.16~0.40 g/k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启源 向远鸿 刘国华 周美兰 邹应斌
1996— 2 0 0 0年对从中国南方稻区征集的百余个水稻品种 (品系 ,组合 )在湖南进行了高蛋白饲料稻品种筛选 ,确定了湘早籼 2 4号等 7个近期可供生产上应用的早、晚籼饲料稻品种 (组合 ) .同时表明 :协调高蛋白与超高产的关系是饲料稻品种选育和栽培的共同主攻目标 .制订饲料专用稻品种标准时 ,应考虑蛋白质含量测定样品的代表性 ,建议采用省区域试验中 3~ 5个有代表性试点的样品 ,并且以湘早籼 2 4号为早籼对照品种
关键词:
饲料稻 品种筛选 蛋白质 标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瑞庆 张石蕊 向远鸿 刘强 唐湘如
为解决南方稻区早稻谷积压问题 ,发挥水稻生产和畜牧业的优势 ,经 1996~ 1999年连续 4年的研究 ,筛选出近期推广应用的早稻高蛋白饲料稻品种 (组合 ) 6个 ,晚稻品种 4个 ;研创了饲料稻“三壮三高”(壮秧、壮秆、壮籽 ,高产、高蛋白、高出糙率 )综合栽培技术体系 ;研制了饲料稻“糙米型”猪系列饲料配方 .
关键词:
高蛋白 饲料稻 综合技术 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克勇 杨帆 薛泉宏 来航线
为了优化鲜苹果渣直接发酵的工艺条件,以不接菌鲜苹果渣为对照,以酵母菌和黑曲霉为混合发酵剂,分别对混合原料和纯果渣进行了氮素、pH和灭菌3因素试验。结果表明,①加入氮素能大幅度提高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氮源种类对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也有一定影响;当pH为6时,加NH4NO3处理可使混合原料和纯果渣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较不接菌对照分别提高96.9%和105.5%。②不同pH下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不同,较适宜的发酵pH为6。③加热灭菌有利于提高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混合原料的平均增幅为23.6%,纯果渣增幅为49.8%。说明在利用鲜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时,应选择灭菌加氮发酵,较适宜的氮源为N...
关键词:
苹果渣 蛋白饲料 发酵饲料 发酵工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学军 张妮娅 魏金涛 徐雪梅 齐德生
选用180只8日龄艾维茵肉仔鸡,研究3种饲料添加剂(大豆异黄酮、葡甘露聚糖和膨润土)对饲喂霉变饲料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骨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饲料组相比,霉变饲料组显著地降低了肉鸡的采食量、日增重,增加了料肉比(P<0.05);但霉变饲料中添加大豆异黄酮,显著地提高了肉鸡采食量、日增重(P<0.05),降低了料肉比(P<0.05),提高了7周末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和IgG的浓度。霉变饲料中添加葡甘露聚糖和膨润土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P0.05)。但膨润土显著降低了胫骨中钙、磷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3种添加剂对霉变饲料均有一定的脱毒...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红梅 肖克宇 钟蕾
选取 45g左右的奥尼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 540尾, 随机分为 6个处理,即饲料中分别添加 3个不同剂量杜仲提取物的试验组 (1000mg/kg、1500mg/kg、2000mg/kg)、抗生素对照组 (杆菌肽锌和抗敌素) 和空白对照组。每个处理 3个重复, 每个重复 30尾 (雌雄比例为 2∶28), 研究杜仲提取物对各阶段奥尼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杜仲提取物能促进试验动物的生长,降低其饵料系数; 同时能降低试验动物血清心肌酶如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 提高血清中球蛋白的含量, 增强其抗病力和免疫能力; ...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亚文
棉籽、菜籽饼粕综合利用可生产食品、饲料及医药化工产品十余种。本文建议选择畅销、利润高、无污染的“精品”联合生产,力求降耗,节能、低成本与高质量,并对蛋白饲料、肌醇、磷酸氢钙联产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彭邵锋 王湘南 陈隆升 王瑞 杨小胡 罗健
以油茶粕为原料,筛选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优培养基及菌种组合。首先对油茶粕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处理蛋白质含量均为9%以上,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原料;接着以米曲霉初筛油茶粕生产蛋白饲料的发酵培养基,获得了较优的培养基配方为:热水脱皂的油茶粕16 g,麦麸1 g,葡萄糖2 g,(NH4)2SO41 g,水19 g。最后,通过平板点种试验及三角瓶发酵培养,获得油茶粕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菌种组合及接种比例:地衣芽孢杆菌10181︰黑曲霉︰葡萄汁酵母1445︰米曲霉=1︰1︰1︰1。发酵生成的粗蛋白含量为16.94%,较未发酵时的10.82%,提高了56.56%。
关键词:
油茶粕 混菌 蛋白饲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巨秀 李志西 黄海瀛
以根霉、白地霉、啤酒酵母的混合菌种为发酵剂,研究了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影响条件,初步确定了果渣固态发酵的适宜条件,即发酵温度为32℃,物料质量比(果渣∶麸皮)为85∶15(水分含量在660g/kg),发酵料投放量为150g,采用自然pH值,发酵周期为72h左右。
关键词:
苹果渣 菌体蛋白饲料 发酵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