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2)
2023(5561)
2022(4935)
2021(4567)
2020(4041)
2019(9819)
2018(9593)
2017(19281)
2016(10732)
2015(12523)
2014(12942)
2013(13161)
2012(12633)
2011(11499)
2010(11735)
2009(11097)
2008(11337)
2007(10708)
2006(9183)
2005(8510)
作者
(33826)
(28366)
(28185)
(27232)
(17942)
(13625)
(13138)
(11061)
(10650)
(10259)
(9682)
(9565)
(9008)
(9001)
(8980)
(8964)
(8842)
(8373)
(8344)
(8250)
(7037)
(6992)
(6984)
(6474)
(6458)
(6443)
(6330)
(6326)
(5809)
(5749)
学科
(51034)
经济(50987)
(30492)
管理(30278)
方法(26342)
(24205)
企业(24205)
数学(23683)
数学方法(23522)
(13748)
(12871)
中国(12007)
(10406)
贸易(10401)
(10232)
(10200)
(10047)
业经(9136)
地方(9135)
农业(8579)
(8483)
金融(8481)
(8462)
银行(8442)
(8085)
财务(8071)
财务管理(8049)
(8033)
企业财务(7596)
(7420)
机构
大学(169018)
学院(166734)
(72793)
经济(71204)
管理(64345)
研究(56897)
理学(54528)
理学院(53928)
管理学(53093)
管理学院(52764)
中国(45387)
(35939)
(34561)
科学(33818)
(30741)
(30068)
财经(27231)
中心(26994)
研究所(26830)
(26284)
业大(25131)
(24573)
农业(24363)
北京(23075)
经济学(22964)
经济学院(20844)
(20830)
师范(20624)
(20377)
财经大学(20175)
基金
项目(102981)
科学(80268)
基金(74796)
研究(74395)
(64951)
国家(64431)
科学基金(54556)
社会(46391)
社会科(43937)
社会科学(43917)
基金项目(39637)
(39620)
自然(35583)
自然科(34739)
自然科学(34726)
教育(34605)
自然科学基金(34136)
(33790)
资助(31703)
编号(30667)
成果(25414)
(23829)
重点(23259)
(22086)
(20963)
课题(20794)
教育部(20340)
科研(20089)
大学(19764)
创新(19628)
期刊
(81395)
经济(81395)
研究(51093)
中国(31731)
(28279)
(27183)
学报(26212)
科学(23656)
管理(22051)
(19285)
金融(19285)
大学(19257)
学学(18078)
农业(17432)
教育(14712)
财经(14530)
技术(14335)
业经(12976)
经济研究(12862)
(12425)
问题(11472)
技术经济(9730)
(9713)
理论(9528)
(9520)
统计(8829)
商业(8577)
实践(8542)
(8542)
(7923)
共检索到254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兰剑  司春林  
破坏性创新是创新理论的一个流派,许多创新案例都可以由破坏性创新解释。我国山寨手机的迅速崛起,引起了手机产业的重新洗牌,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研究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褒贬不一。本文仅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运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及案例研究方法,对山寨手机的市场与技术的破坏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山寨手机的出现,是对原有市场结构的一个破坏,整体产业被迫变革;技术的突破是破坏性创新发生的原因之一,山寨手机对市场的破坏源于手机芯片技术的破坏性创新;依附于某项核心技术的大规模、高回报的渐进性创新,会降低从业企业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江华  仝允桓  李纪珍  
本文聚焦于面向金字塔底层市场(BoP)的破坏性创新,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研究了面向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的特征、机制。论文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基于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总结出面向BoP市场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特征和构念维度,建立了从技术和商业模式相匹配的视角研究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框架。论文研究发现,破坏性技术通过商业模式这一联结机制实现对传统技术的破坏,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是面向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成功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了破坏性创新在BoP市场发生的条件。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学术界对破坏性创新以及BoP研究的认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韦华  
本文通过对VCD产业和山寨手机产业的案例比较分析,发现VCD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破坏性创新的完整演化过程,而山寨手机产业的破坏性创新仍处于机会识别阶段,需要经历破坏性创新产品性能的持续改进和市场选择。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山寨手机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政府产业政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翼萱  沈晓静  
按照传统企业已有的五种创新模式,从手机行业的视角出发,结合传统企业的创新模式,构建了山寨手机与品牌手机企业的创新模式,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各自的不足,并提出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涛  
2008年"山寨"现象泛滥。舆论界对"山寨"现象,尤其是"山寨手机"微词颇多,国家政策也偏向予以打击。通过对深圳市"山寨手机"市场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山寨手机"是一个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创新产业,对解决就业、繁荣地方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应对"山寨手机"和"黑手机"区别对待,对于"黑手机"要予以坚决打击与取缔,对于"山寨手机"应积极鼓励和扶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春艳  王恕立  
本文重点从山寨机的市场行为、市场细分、产品生命周期、产品核心竞争力以及产品创新等五方面对山寨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寨企业以消费者偏好为导向,以弥补品牌产品的市场空档为市场定位,对产品进行集成创新,削弱了市场的垄断势力,增加了消费者剩余价值和社会价值;其发展完善了市场结构,提高了品牌产品的创新效率,推动了高科技产业向前发展的速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巫强  刘志彪  
双边交易市场平台(专业化市场)是构建国家价值链的有效途径,山寨手机行业正是依赖华强北市场这一典型专业化市场而成功构建出国家价值链的雏形。本文从分析山寨手机行业与传统手机行业在产业链上的差异出发,提出虽然在售后服务环节上缺失,但山寨手机价值链是以制造营销为主导的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同时,对山寨手机行业国家价值链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以双边交易平台为途径来构建国家价值链必须具备多层次的需求条件、成熟的产业背景与厂商的适应性创新行为这三大条件。针对山寨模式下国家价值链发展存在规模与技术参差不齐、低端市场依赖与价值链环节尚需完善等内生瓶颈,本文提出依靠专业化市场向单边市场平台模式的自发对接与政府在专业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强  汪波  吕荣胜  
破坏性创新是通过推出一种性能更差、结构更简单、价格更便宜的产品而创造一个全新市场的创新模式,其本质是延续性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转换的结果,是市场效应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体现。延续性创新在产业初期能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并使之偏离其自然需求曲线,而当延续性创新所产生的高端产品性能对消费需求拉动失效时,破坏性创新出现并随之开始另一维度的延续性创新,破坏性创新调整了延续性创新的方向并与之交替出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胜忠  余凤  
本文以小米手机为研究案例,探寻弱势后入者如何进入市场并克服竞争劣势成功立足市场。小米公司通过高性价比的分离市场侵入方式、互联网直销手机的营销模式以及基于社区互动的互联网研发模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成功进入了智能机领域,而且有效克服了成本与品牌劣势,并通过顾客参与感的培养使目标顾客群体不断向主流消费者扩展,创新了分离市场侵入主流市场的路径,最终立足于主流市场,为市场后入者侵入和冲击在位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圣亮  郝晶晶  卓全玉  
本文认为,服务破坏是服务企业员工在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故意不遵守服务规则或顾客要求而对顾客利益造成损失的行为;诱发该行为的因素主要有顾客、组织、员工和环境等四个;服务企业应采取必要的管理手段加以应对和处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科  
"山寨手机"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中小企业的普遍生存状态。对"山寨手机"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来源以及面临的发展困境。本文从产业组织形式的角度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山寨手机"产业生产方式的特点,模块化生产方式有效地整合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后提出"山寨手机"的模块化生产方式在政府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将导致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政府的规范。最后得出"山寨手机"产业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晨筱  周洋  陆露  张庆普  
基于颠覆性创新、创新扩散、创新模糊前端等相关理论,从全流程角度创新性地构建了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包括颠覆性创意产生、颠覆性创新产品开发、侵蚀非主流市场、占据主流市场4个阶段,各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循环往复,并受到技术、市场、政策、竞争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选取液晶电视机和山寨手机作为高端和低端两个颠覆性创新典型案例,通过对其进行验证性分析,构建具体的高端与低端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雪滢  傅利平  聂江  
在当前国际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自主品牌已成为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依靠传统维持性创新自主品牌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文章从技术和市场有效结合的破坏性创新视角,探索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进一步通过理论及实际案例分析得出基于破坏性技术和蓝海市场战略有效整合的破坏性创新是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佳笛  
硅谷的成功奠定了美国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使得美国得以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保持世界经济霸主和领头羊的地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都试图在本国培育创新经济集群,复制硅谷。在不断变换的产业浪潮中,硅谷仍在引领全球创新经济的风口浪尖,但仍没有一个"山寨"硅谷超越了原版硅谷的地位和成就。这皆是因为在复制硅谷的技术和制度时,忽视了特定创新文化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华  
联发科公司交钥匙解决方案MTK的出现改变了手机的模块化程度,带来"山寨"手机的崛起。本文的研究认为,模块化不是独立演进的,产品模块化程度的变化会使产品生产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模块再整合降低了产业的知识壁垒,使大量低技术水平的企业进入成为可能,进而改变了产业的竞争格局。模块再整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升级路径,政府的行业管理政策也需要根据产业特征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