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7)
- 2023(7710)
- 2022(6489)
- 2021(5814)
- 2020(5065)
- 2019(11212)
- 2018(10788)
- 2017(20134)
- 2016(11560)
- 2015(12329)
- 2014(12141)
- 2013(11699)
- 2012(10841)
- 2011(9946)
- 2010(9650)
- 2009(8695)
- 2008(8236)
- 2007(6917)
- 2006(6036)
- 2005(5104)
- 学科
- 济(44949)
- 经济(44905)
- 管理(31865)
- 业(30254)
- 方法(25584)
- 企(23951)
- 企业(23951)
- 数学(23792)
- 数学方法(23437)
- 学(12265)
- 农(11424)
- 财(11305)
- 中国(9492)
- 税(8908)
- 环境(8808)
- 贸(8742)
- 贸易(8739)
- 易(8536)
- 税收(8401)
- 收(8369)
- 业经(8280)
- 农业(8088)
- 技术(7274)
- 务(6919)
- 财务(6901)
- 财务管理(6893)
- 和(6611)
- 企业财务(6557)
- 划(6286)
- 地方(6282)
- 机构
- 大学(164498)
- 学院(164117)
- 济(62001)
- 经济(60919)
- 管理(60238)
- 研究(59463)
- 理学(54169)
- 理学院(53512)
- 管理学(52033)
- 管理学院(51805)
- 农(46416)
- 科学(44698)
- 中国(41017)
- 农业(38029)
- 业大(37177)
- 京(34139)
- 所(33500)
- 研究所(31612)
- 财(26517)
- 中心(25935)
- 农业大学(25624)
- 江(23355)
- 财经(22108)
- 省(21848)
- 室(21700)
- 院(20933)
- 实验(20540)
- 科学院(20418)
- 业(20360)
- 经(20343)
- 基金
- 项目(126164)
- 科学(97727)
- 基金(93784)
- 家(88587)
- 国家(87980)
- 研究(75624)
- 科学基金(73097)
- 自然(53854)
- 自然科(52734)
- 自然科学(52717)
- 自然科学基金(51773)
- 省(50833)
- 基金项目(49906)
- 社会(47993)
- 社会科(45663)
- 社会科学(45651)
- 划(44068)
- 资助(38630)
- 教育(34477)
- 计划(29939)
- 重点(29368)
- 科技(27153)
- 创(26673)
- 编号(26464)
- 部(26305)
- 发(26076)
- 科研(26061)
- 创新(25106)
- 业(23964)
- 专项(22145)
共检索到219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华慧 辜琼瑶 黄平 涂建 刘晓利 张洪亮 李自超 陈忆昆 张云 卢义宣 奎丽梅
从营养学角度了解不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在低磷胁迫时各基因型对氮、磷、钾3大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及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各基因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能力与氮肥、钾肥的吸收量相关不显著,与磷肥的吸收量达显著负相关,即低磷胁迫下耐低磷基因型吸收磷肥量较正常磷处理下明显增加,低磷敏感基因型吸收磷肥量较正常磷处理下明显减少;水稻各基因型植株含氮量与氮效率、植株含磷量与磷效率、植株含钾量与钾效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根据植株肥料利用效率(干重/含肥量)将水稻不同基因型分为4类:Ⅰ增效型、Ⅱ受抑制型、Ⅲ钝感型、Ⅳ互作型。在耐低磷基因型筛选时应选择肥效类型属Ⅰ型和Ⅳ互作型中磷肥利用效率较正常磷处理下增加的水稻基...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低磷胁迫 氮磷钾的吸收利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秦晓佳 丁贵杰
为研究磷素缺乏对马尾松氮、钾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在温室内通过人工控制磷元素浓度的方法进行砂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源马尾松在低磷胁迫下氮和钾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磷浓度的增加,不同种源马尾松各器官氮、钾的吸收效率均显著升高。各种源各器官的利用效率随磷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同时,极低磷胁迫下,各种源根的氮、钾利用效率最高,促进根的生长,从而增强马尾松的氮、钾的吸收能力。此外,研究表明,磷素缺乏对氮含量抑制作用要大于对钾含量的抑制。所以在生产中,缺磷条件下,应适当提高氮肥的比例,从而保持氮和钾的相对平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平 周毅 高祥 汪可 汪建飞
采用水培培养的方式,比较Ca3(PO4)2模拟低磷胁迫下3种氮处理(NO3--N、NH4+-N和NO3--N与NH4+-N等体积混合)对玉米生物学特性及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以Ca3(PO4)2形式供应磷素时,与对照(以KH2PO4形式供应磷素)相比,3种供氮处理玉米的整株生物量分别降低20.6%、12.9%和15.4%;同化物在根、茎和叶的分配也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根冠比、根体积和茎叶比升高,其中硝态氮处理的根冠比升幅最大;对叶片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表现为叶片生物量和总叶面积显著降低,其中铵态氮处理的玉米植株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硝态氮处理的植株磷吸收量下降幅度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华慧 辜琼瑶 黄平 奎丽梅 涂建 张洪亮 卢义宣 张云 陈忆昆 李自超
本试验对前人用不同方法筛选出的28份耐低磷种质资源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苗期耐低磷能力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5×10-6磷水平下可有效鉴定苗期各水稻基因型的耐低磷能力,以苗期相对根干重作为水稻耐低磷能力的鉴定指标即可。以相对根干重为筛选指标获得苗期耐低磷种质共14份,分别为武糯1号、盐粳2号、双城糯、麻酒谷、软稻子、大红芒、大白芒、有芒小红板稻、麻谷子、普粘7号、嘉农育257、农林12、意大利4号、滇屯502,这些品种可作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耐低磷能力 鉴定 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远 高志红 李玉华
为探讨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吸收氮素的影响,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在苗期设置3种供氮形态(NH4+-N,NO3--N以及NH4+-N和NO3--N相同浓度下等体积混合)和2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及水分胁迫)的耦合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全NO3--N营养水稻比全NH4+-N营养水稻的氮素消耗多。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NO3--N营养水稻的氮素消耗略有增加;同时供应NH4+-N和NO3--N显著促进水稻对氮素的消耗;对全NH4+-N营养水稻氮素消耗的影响不明显。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同时供应NH4+-N和NO3--N...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形态 水分胁迫 氮素利用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喻华 冯文强 秦鱼生 涂仕华
采用盆栽试验,以水稻不育系、恢复系以及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在土壤中不同浓度镉胁迫下水稻各生长期状况以及镉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镉胁迫促进了川33B水稻的分蘖;低浓度镉胁迫促进S527与Lemont水稻分蘖,高浓度则抑制分蘖;分蘖期对镉胁迫不敏感的品系为Ⅱ-32B。同一基因型水稻在不同镉浓度胁迫下,株高和穗长差异均不显著。低浓度镉胁迫能提高水稻有效穗的形成和增加千粒重,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除不育系Ⅱ-32B外,供试的其余品系水稻籽粒和秸秆中镉含量均随土壤镉浓度增加而升高。恢复系T3028和水稻品种岗优725的籽粒富集镉的能力较强,不育系川33B籽粒不易富集镉。不同基因型水稻耐受镉的浓度约为...
关键词:
基因型 水稻 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仓 吴龙龙 张露 黄晶 朱练峰 虞轶俊 张均华 武美燕 曹小闯 金千瑜
【目的】阐明不同磷水平和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发育、磷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适应性调控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挖掘利用抗逆基因选育水稻新品种,提高稻田水磷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粳稻(Nipponbare,Nip)、籼稻(Kasalath,Kas)和旱稻502 (Upland rice,U502) 3种不同基因型水稻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培养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磷水平和水分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磷吸收、氧化损伤水平、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磷水平相比,低磷胁迫显著抑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Nip、Kas和U502)生物量和磷吸收累积量,增加水稻根系和叶片氧化损伤水平,且水分胁迫进一步加剧了低磷对Nip和Kas水稻的抑制作用;但是水分胁迫对U502水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相反,低磷胁迫显著提高了Nip、U502和Kas水稻根系和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且Nip和U502水稻可通过增加根系磷含量和磷分配比例增强其低磷胁迫适应能力,而Kas水稻可通过提高其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磷吸收利用能力。同时,不同基因型水稻均可通过提高根系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花青素)和抗氧化酶(如SOD、POD和CAT)活性来提高其抗水分和低磷胁迫能力。【结论】水稻可通过增加根系吸收或吸收后再分配策略、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其低磷和水分胁迫胁迫适应能力,且不同水稻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芳 张亚东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周丽慧 姚姝 于新 王才林
磷素缺乏限制作物产量的提高,水稻低磷胁迫下根系伸长性状的遗传研究,对选育耐低磷品种具有指导意义。利用一套以9311为遗传背景携带日本晴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材料,对低磷胁迫下水稻苗期主根伸长性状及相对性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两亲本及置换系群体对低磷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共定位到9个QTLs,其中正常水平下2个,低磷胁迫水平下4个以及3个相对性状QTLs。9个QTLs中有5个QTLs的加性效应值为负,效应来源于低磷敏感亲本日本晴,其余4个QTLs的加性效应值为正,效应来源于耐低磷亲本9311。在低磷根长和相对性状中共同检测到一个QTL,位于水稻第5染色体上,该位点没有磷相关QTL的报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婷婷 李金 苏贺 詹延廷 蒲俊 董学会
为研究低磷胁迫(LP)、正常条件(HP)2个处理对转Bt基因玉米和郑单958根系形态以及磷利用效率的影响。以转Bt基因玉米(Bt799)和受体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进行温室水培试验。研究证明:1)低磷胁迫后Bt799的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升高幅度高于郑单958,就总根长、根系投影面积总和、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单位立方米总根长和根总容积而言,Bt799玉米的LP/HP是郑单958玉米LP/HP的1.13、1.19、1.33、1.18、1.14和1.55倍。2)低磷胁迫降低各叶位Bt蛋白量,根部除根基处1~7cm Bt蛋白量上升以外,其余根系均下降。在正常处理下,Bt799全株和根系Bt蛋白总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章爱群 徐东生 崔雪梅 赵丽艳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耐低磷玉米幼苗对缺锌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低磷敏感基因型在缺锌时植株各部位锌含量和吸收量显著下降,且变幅均明显高于耐低磷基因型。缺锌处理影响玉米幼苗的磷含量,低磷敏感基因型地上部磷含量较对照显著上升,根系磷含量变幅不大;耐低磷基因型地上部磷含量变幅较小,根系磷含量则显著下降。低磷敏感基因型在缺锌时地上部磷利用率显著下降,根系磷利用率无明显变化,而耐低磷基因型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根系磷利用率受影响的程度大于地上部。
关键词:
玉米 耐低磷 基因型 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佳 候银莹 陈波浪
以磷高效基因型棉花新海18号(XH18)、中棉42号(CCRI-42)、新陆早19号(XLZ19)和磷低效新陆早13号(XLZ13)、新陆早17号(XLZ17)为材料,通过特殊土培系统,研究不同磷效率棉花在不同磷水平下(磷胁迫0 kg·hm-2、正常供磷150 kg·hm-2)干物质及养分吸收变化,旨在为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各基因型棉花生物量较适磷降低了38.6%,氮、磷、钾积累量分别降低了42.9%、44.9%和41.25%。低磷胁迫环境下,磷高效基因型棉花整株
关键词:
棉花 磷效率 干物质 养分吸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桂云 徐正进 陈温福 张文忠 贺梅 张喜娟
选用典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沈农265和半直立穗型品种辽粳294为试材,研究两品种干物质积累、钾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田间低钾条件两品种的产量和生物量都减少,其中半直立穗型品种辽粳294减少的较多。分蘖-抽穗期是两品种钾素积累高峰期,积累钾量达到全生育期积累量的2/3左右,抽穗前半直立穗型品种辽粳294积累的多,抽穗后相反,表明直立穗型品种沈农265生育后期吸收养分数量多,根系活力强。直立穗型品种钾效率高,耐低钾能力强,耐低钾能力达到一级指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智勇 吕凯 罗凤 练兴明
以10份干物质生产效率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4种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干物质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水稻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对施氮的响应程度不同。随施氮水平的提高,不同基因型水稻植株氮含量、氮素积累量以及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上升,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明显下降。植株氮素积累量与植株氮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植株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植株氮含量、氮素积累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种植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土壤氮素表观平衡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差异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更加明显。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宋平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速生性强、材性优良的重要材用和脂用造林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面积达1001万hm2,其木材产出和松脂原料的提取对于我国木材加工、建筑材料、制浆造纸以及林产化工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然而,马尾松主要分布区土壤有效磷严重匮乏,同时,大气氮沉降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马尾松林分的高产持续经营。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选用马尾松优良无性系和家系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开展低磷胁迫下的氮添加及局部供氮的施肥盆栽试验,深入研究马尾松不同基因型苗木根系形态、细根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贺 牛晓雪 陈小文 申婷婷 董学会
为了了解导入Bt基因是否会引起玉米对磷元素利用能力发生改变,本研究采用转基因抗虫玉米Bt 38及其背景材料郑单958(ZD 958)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培试验,设置正常供磷(1mmol/L)和低磷(1μmol/L)两个水平。结果表明:在相同磷浓度下,ZD 958与Bt 38的某些生物性状、生理性状显著地不同,在生物性状上,正常供磷条件下与ZD 958相比,Bt 38根长极显著降低,全展叶叶面积极显著减小,低磷条件下与ZD 958相比,Bt 38株高、根长、茎粗、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均极显著增加,根冠比显著下降;在生理特征上,相同供磷条件下,与ZD 958相比,抗虫玉米心叶、全展叶叶绿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