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7)
- 2023(9565)
- 2022(7863)
- 2021(6868)
- 2020(5572)
- 2019(12103)
- 2018(11864)
- 2017(21715)
- 2016(12002)
- 2015(12803)
- 2014(12582)
- 2013(11994)
- 2012(10946)
- 2011(9948)
- 2010(9574)
- 2009(8450)
- 2008(7992)
- 2007(6989)
- 2006(5904)
- 2005(5054)
- 学科
- 济(43976)
- 经济(43915)
- 管理(36369)
- 业(30831)
- 企(23780)
- 企业(23780)
- 方法(19740)
- 数学(17750)
- 数学方法(17595)
- 农(13463)
- 环境(12593)
- 中国(12411)
- 财(12403)
- 学(11493)
- 业经(9745)
- 制(9477)
- 贸(9432)
- 贸易(9431)
- 易(9186)
- 农业(8881)
- 划(8299)
- 体(8266)
- 地方(8166)
- 技术(7895)
- 银(7865)
- 银行(7818)
- 融(7802)
- 金融(7795)
- 行(7471)
- 务(7075)
- 机构
- 学院(169002)
- 大学(167744)
- 济(67942)
- 经济(66692)
- 管理(62124)
- 研究(59939)
- 理学(55116)
- 理学院(54483)
- 管理学(53294)
- 管理学院(53028)
- 中国(42591)
- 农(41925)
- 科学(40770)
- 京(34274)
- 农业(33748)
- 业大(33537)
- 所(31532)
- 财(29650)
- 研究所(29477)
- 中心(27053)
- 财经(24433)
- 江(24173)
- 农业大学(22493)
- 经(22457)
- 院(21819)
- 经济学(21368)
- 北京(20447)
- 省(19787)
- 经济学院(19702)
- 范(19696)
- 基金
- 项目(126913)
- 科学(99091)
- 基金(93505)
- 家(86295)
- 国家(85612)
- 研究(83597)
- 科学基金(71804)
- 社会(55117)
- 社会科(52373)
- 社会科学(52356)
- 省(50948)
- 基金项目(49939)
- 自然(48779)
- 自然科(47718)
- 自然科学(47700)
- 自然科学基金(46851)
- 划(43230)
- 教育(37409)
- 资助(36622)
- 编号(30328)
- 重点(29138)
- 发(27453)
- 创(27233)
- 计划(26932)
- 部(26822)
- 创新(25614)
- 科研(25298)
- 国家社会(24046)
- 业(23976)
- 科技(23835)
共检索到232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金凤 白志英 李存东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旗叶的荧光参数,研究低磷胁迫对荧光参数的影响,并对控制荧光参数的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导致小麦代换系及其亲本的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在测定的各生育时期中明显低于对照,初始荧光(Fo)明显高于对照;Synthetic 6x的3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低磷胁迫下调控Fo的有利基因;3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m的有利基因;3B、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v/Fm的有利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赵金锋 吴同彦 郑金凤 毕常锐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旗叶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外源染色体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方法】以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Synthetic 6x)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于2005—2007年测定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旗叶叶绿素荧光诱导的动力学参数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在各生育时期的变化。【结果】在正常水分条件下,5B代换系在孕穗期、开花期以及灌浆期的Fo和Fm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P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金凤 白志英 李存东 米少艳 刘永霞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旗叶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并对控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测定的各生育时期中明显低于对照;Synthetic 6x的2A、3A、5B、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促进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的基因;3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的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金凤 李成璞 董少鸣 白志英 李存东 毕常锐
以中国春-Synthetic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并对控制其含量的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中国春-Synthetic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在测定的各生育时期中明显低于对照;Synthetic6x的2A、1B、7B染色体上携有诱导叶绿素含量增高的相关基因;2A、3A、7B、6D染色体上携有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的相关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靖姣姣 张颖 白志英 李存东
为研究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酶活性的影响,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在盐处理条件下幼苗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对其相关耐盐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采用霍格兰营养液水培法,设置对照(0 mmol/L NaCl)和盐处理(150 mmol/L NaCl),在幼苗两叶一心时进行处理,四叶一心时取样,分别测定对照和盐处理条件下幼苗的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在盐胁迫条件下,小麦代换系幼苗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其中,1A、5A、6A、1B、5B、6B、7B和5D代换系的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本中...
关键词:
小麦代换系 盐胁迫 保护酶 染色体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孙红春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旗叶相对含水量(RWC)、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1A,2D和3D代换系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及其干旱/对照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3A,3B,4B,5B,6B,1D,2D和4D代换系叶片离体失水速率及其干旱/对照值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中国春。由此表明,Synthetic 6x的1A,2D和3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干旱胁迫下调控相对含水量的基因,Synthetic 6x的3A,3B,4B,5B,6B,1D,2D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干旱胁迫下调控离体失水速率的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米少艳 靖姣姣 白志英 李存东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根系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酶活性的影响,并对耐低磷胁迫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小麦代换系苗期根系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Synthetic 6x的3A、4A、5A和7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根系SOD活性增强的基因,5A、1D和2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根系POD活性增强的基因,1A、2A、4B、6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抑制根系MDA含量增高的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永升 郭程瑾 张立军 崔喜荣 肖凯
以具有强抗逆性Synthetic 6×为染色体供体的中国春背景A染色体组代换系为材料,研究了A染色体组各对染色体代换对低氮胁迫下小麦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S相比,供体的植株干物质量显著降低,植株含氮量显著增加。用供体A染色体组各对染色体对CS相应染色体进行替换后,各染色体代换系1A~7A的植株干物质量和含氮量数值居于供体和CS之间。其中,6A植株干物质量较CS的降低幅度最小,较供体的增幅最大;5A植株干物质量较CS的降低幅度最大,较供体的增幅最小。供体的植株含氮量显著高于受体CS。与CS相比,2A和6A的植株含氮量显著高于CS,其他代换系与CS的差异不显著。在低氮胁迫条件下,6A和2A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洪敬欣 彭永康
利用105条S系列和100条Operon随机引物,对小麦-簇毛麦代换系(6V/6A)、两个易位系(6VS/6AL,6VS/6DL)及亲本簇毛麦(VV)、硬粒小麦(AABB)、栽培小麦(AABBDD)的多态性进行了筛选分析。80.95%的S系列引物扩增出了结果,且条带较清晰;在100条OP系列引物中均扩增出结果,条带清晰可见。从205个随机引物中发现,只有1个引物OPW03在含有簇毛麦V染色体的4个材料中均扩增出1条约570 bp的谱带,而在栽培小麦和硬粒小麦中没有发现。因此,可以推测这个分子标记(OPW03-570)是位于簇毛麦V染色体短臂上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冯丽肖 孙红春
通过测定干旱胁迫下小麦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品种中国春(受体)和Synthetic 6x(供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对调控干旱胁迫下功能叶片细胞膜稳定性的染色体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1D,2D,2B,3A,3D,4A,4B,6A,6B,7D和7A等染色体代换系的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中国春,而其他代换系差异均不显著。表明Synthetic 6x的1D,2B,2D,3A,3D,4A,4B,6A,6B,7D和7A染色体上具有耐旱性基因,而其他染色体与Synthetic 6x的耐旱性无关。研究结果可为小麦抗旱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
关键词:
小麦染色体代换系 细胞膜透性 染色体调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武云 胡晓蓉 毛沛
将小麦染色单体转育和利用受体单体培育品种间染色体代换系这两个研究程序有机结合,设计出一套采用桥梁单体培育品种间染色体代换系的新方法。新方法只利用一套单体系统为桥梁材料,就可将目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代换到任一个受体品种中,培育成品种间染色体代换系,突破了目前品种间染色体代换系培育时,受体小麦品种必须首先是单体系的障碍,缩短了一半的研究时间。
关键词:
小麦,染色体,桥梁,单体,品种间代换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冯丽肖 孙红春
【目的】通过对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小麦代换系的穗花发育进程和产量性状研究,确定控制小麦穗花发育的主效应染色体,并对耐旱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方法】以小麦CS-Synthetic6x整套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对穗花分化过程进行观察,并对其产量性状分析研究。【结果】各代换系的穗花发育过程与亲本较为一致,都能正常通过穗原基和花原基分化两个阶段。在正常灌水条件下,2B代换系与父本Synthetic6x发育同步,分化最慢,7D次之,其它代换系发育较快,与母本中国春基本同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2D代换系穗花分化较为缓慢,远远落后于中国春和其它代换系。且2D代换系每穗粒数、单穗粒重、千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直 刘大群 马平
由赤霉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抗源十分贫乏,而且多数表现为多基因遗传,在小麦育种中较难应用。从小麦近缘属种中寻求赤霉病抗性基因并把它引入栽培品种中,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以来自抗病小麦材料PI481521和栽培小麦Langdon杂交得到的14个4倍体小麦单条染色体代换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同时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试剂盒来测定接种后籽粒中的毒素含量。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4个代换系的抗病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代换系LDN(PI481521-3A)和LDN(PI481521-7B)分别在感染小穗数和小穗感染百分率上与抗性亲本无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翔宇 余镁霞 谭景艾 王鹏 李才敬 吴光亮 程琴 王燕宁 蒋宁飞 黄诗颖 贺浩华 边建民
为解析低温胁迫水稻根数的遗传机理,挖掘控制水稻耐冷QTL,以亲本9311(受体)/日本晴(供体)构建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为材料,15℃处理10 d再在25℃恢复7 d测定其根数并定位和分析其中影响根数的QTL。结果显示,亲本日本晴平均根数为4.50,9311平均根数为7.20,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置换系群体平均根数为4.84,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共检测到2个低温胁迫影响水稻根数的主效QTL:qCSRN1.1和qCSRN3。这2个QTL分别分布在水稻的第1号染色体31.75~33.15 Mb区间和第3号染色体32.2~32.7 Mb区间,其LOD值分别为4.91和2.86,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6.27%和9.06%,其中qCSRN1.1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亲本日本晴,qCSRN3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亲本9311。候选基因分析显示qCSRN1.1区间有138个候选基因,其中68个与蛋白合成相关,42个与酶合成相关,3个为转录因子;qCSRN3区间有88个候选基因,其中62个与蛋白合成相关,9个与酶合成相关,3个为转录因子。此外,还检测到2个上位性QTLs,分布在第1号和第9号染色体上,其上位性效应为-0.34和-0.43,LOD值为5.60和5.75。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水稻根数的发育属于数量性状,同时受基因互作影响。这些根数QTL的定位为后期克隆受低温胁迫影响的根数基因,解析根数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QTL 根数 冷胁迫 染色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陶亚军 徐梦彬 王飞 陈达 周勇 梁国华
为了鉴定和定位水稻垩白相关QTL,分析其遗传效应,利用籼稻品种广陆矮4号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构建的84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对代换片段上垩白相关QTL进行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36个垩白相关QTL。其中,垩白度QTL共19个,其加性效应值为-6.44~12.86,加性效应百分率为-34.04%~68.02%。垩白粒率相关QTL共17个,其加性效应值为-7.32~3.63,加性效应百分率为-8.07%~4.00%。这些QTL的鉴定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并克隆相应QTL,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