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8)
- 2023(6647)
- 2022(5530)
- 2021(4891)
- 2020(4071)
- 2019(8845)
- 2018(8444)
- 2017(15666)
- 2016(8794)
- 2015(9393)
- 2014(8899)
- 2013(8859)
- 2012(8326)
- 2011(7564)
- 2010(7253)
- 2009(6368)
- 2008(6071)
- 2007(5244)
- 2006(4531)
- 2005(3964)
- 学科
- 济(32495)
- 经济(32447)
- 管理(25493)
- 业(23444)
- 企(18235)
- 企业(18235)
- 方法(15520)
- 数学(13956)
- 数学方法(13841)
- 学(9915)
- 农(9624)
- 财(8988)
- 中国(8524)
- 贸(8110)
- 贸易(8108)
- 易(7925)
- 环境(7650)
- 业经(7323)
- 农业(6614)
- 制(5790)
- 技术(5617)
- 务(5449)
- 财务(5447)
- 财务管理(5435)
- 划(5178)
- 企业财务(5172)
- 地方(5168)
- 和(5131)
- 银(4878)
- 银行(4827)
- 机构
- 大学(127848)
- 学院(126096)
- 济(50047)
- 经济(49198)
- 研究(48901)
- 管理(45219)
- 理学(40350)
- 理学院(39829)
- 管理学(38933)
- 管理学院(38755)
- 农(36997)
- 科学(35447)
- 中国(34464)
- 农业(30141)
- 业大(28585)
- 所(27334)
- 京(27168)
- 研究所(25650)
- 中心(21278)
- 财(20300)
- 农业大学(20092)
- 江(18273)
- 院(17693)
- 室(16840)
- 财经(16832)
- 省(16679)
- 北京(16398)
- 科学院(16270)
- 业(16244)
- 实验(15659)
- 基金
- 项目(95937)
- 科学(74171)
- 基金(71463)
- 家(67910)
- 国家(67395)
- 研究(57994)
- 科学基金(55557)
- 自然(40395)
- 自然科(39509)
- 自然科学(39493)
- 自然科学基金(38830)
- 基金项目(38224)
- 省(37733)
- 社会(37693)
- 社会科(35760)
- 社会科学(35748)
- 划(33202)
- 资助(28641)
- 教育(25676)
- 计划(22510)
- 重点(22382)
- 发(20491)
- 创(20442)
- 科技(20434)
- 部(20264)
- 科研(19987)
- 编号(19636)
- 业(19339)
- 创新(19239)
- 农(17408)
共检索到174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雪琳 李艳英 董登峰
以磷高效、耐铝毒的大豆双抗品种BX10及双感对照品种BD2为试材,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低磷和铝毒胁迫对大豆体内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和铝毒胁迫均提高大豆细胞膜透性及O2.-、H2O2、MDA含量,降低SOD、CAT、POD、APX活性,且BD2的增减量大于BX10;低磷处理对APX活性,叶片细胞膜透性及CAT、POD活性和H2O2含量影响较大,而铝毒处理对O2.-、MDA含量,SOD活性,根部细胞膜透性及CAT、POD活性和H2O2含量影响较大。
关键词:
低磷 铝毒 大豆 活性氧代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艳英 董登峰 王沿沿 李猷 冯慧
以磷高效和耐铝毒的大豆双抗品种巴西10号(简称BX10)及双感品种本地2号(简称BD2)为材料,研究低磷和铝毒胁迫下,大豆根部谷胱甘肽(hGSH)含量和氧化还原状态(hGSH/hGSSG)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对BX10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进行半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低磷和铝毒胁迫均提高了大豆hGSH含量和hGSH/hGSSG比率及GST、GR和GPX的活性,且BX10上升幅度均要大于BD2;低磷和铝毒胁迫过程均涉及到GST、GR、GPX基因的差异表达,...
关键词:
大豆 缺磷 铝毒 谷胱甘肽代谢 基因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聪 朱月林 杨立飞 刘正鲁 陈磊
采用蛭石栽培,研究了100 mmol.L-1NaCl胁迫对菜用大豆[Glycine max(L.)Merr.]〗种子膨大、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大小(长、宽、厚度)、重量及荚重在胁迫后期受到显著抑制,且种子干物质积累受抑制(15 d时)较豆荚(12 d时)晚;NaCl胁迫使各保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升高的时期不同,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在盐胁迫3~6和6 d时显著高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对照的时期分别在胁迫9~12和12 d,说明不同保护酶对NaCl胁迫的响应速度不同;NaCl胁迫下,O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祥希 杨宗武 肖晖 谢一青 刘星辉
为了阐明铝胁迫对龙眼活性氧代谢及膜系统的影响 ,2 0 0 1年进行了龙眼苗期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的铝胁迫试验。结果表明 :铝胁迫造成龙眼幼苗叶片细胞膜系统的破坏和活性氧防御系统失衡。不同强度铝胁迫 ( 0 1 85~ 1 85 0mmol·L- 1 )下 ,龙眼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 ,膜透性明显提高 ,与对照相比较 ,MDA含量增加了 5 85 %~ 89 5 4% ,K+ 渗漏值增加了 1 2 1 6%~ 1 3 2 3 5 % ,大分子渗漏值增加了 1 0 43 %~ 1 0 0 0 8%。导致膜脂过氧化的原因是超氧自由基O-2· 、H2 O2 等氧自由基的大量累积 ,铝胁迫...
关键词:
龙眼 铝胁迫 活性氧代谢 膜系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杨野 郭再华 耿明建 赵竹青
为探讨不同耐铝小麦品种铝胁迫下根尖细胞结构变化及活性氧代谢差异,选用耐铝型小麦品种Atlas 66和铝敏感型品种Scout 66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0mmol/L AlCl3处理24 h,Atlas 66和Scout 66根尖细胞伸长受抑制程度均随胁迫时间延长(6、12和24 h)而增强,根尖细胞相对长度与根相对伸长率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2=0.919);Atlas 66和Scout 66根尖细胞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具体表现为根尖伸长区皮层细胞变扁平,细胞间隙变小,Scout 66受破坏程度比Atlas 66显著,表明根尖细胞结构受损导致细胞伸长受阻,从而造成根伸长受抑制。50mm...
关键词:
小麦 铝毒 细胞显微结构 活性氧代谢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云彩 冯慧 李猷 董登峰 李艳英 牛俊奇
以磷高效、耐铝毒的大豆双抗品种BX10为实验材料,采用1/5Hoagland营养液水培并进行低磷(-P)和铝毒(+Al)胁迫处理,收集胁迫后6 h、2 d和12 d的根叶材料,克隆大豆γ-ECS和hGSHS基因cDNA片段并测序验证,以大豆凝集素Le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胁迫条件下大豆根和叶片中γ-ECS和hGSH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低磷和铝毒胁迫均诱导了两个基因的表达,前期(2 d)增加幅度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但胁迫后期(12 d)两个基因的表达在不同胁迫处理和组织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这些差异可能与胁迫的作用特性和hGSH合成酶的细胞定位有关。
关键词:
大豆 谷胱丙肽 缺磷 铝毒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建军 张国斌 郁继华 胡琳莉 罗石磊 牛童 张婧
【目的】探讨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内源一氧化氮(NO)的生理生化调节机理及其调控途径,为揭示黄瓜的抗盐机理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黄瓜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L-硝基精氨酸甲酯)、硝酸还原酶抑制剂(tungstate,钨酸钠)和一氧化氮清除剂(c PTIO,4-羧基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处理盐胁迫下的黄瓜幼苗,研究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内源NO含量、活性氧代谢、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盐胁迫可诱导黄瓜幼苗叶片内源NO含量增加,采用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强 胡萃 柳正葳 宋勇生
为了揭示烟草叶片光能利用和光保护系统在铝诱导的活性氧代谢中的作用机理,以2个不同耐铝性的烟草品种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敏感)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铝浓度(0,50,100,200μmol/L)对烟草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呼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了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强 贺根和 柳正葳 苏金雄
以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铝敏感)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铝胁迫下烟草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呼吸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显著降低了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F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提高了反应中心PSII过剩激发能,从而导致叶片超氧阴离子(O_2·)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升高,植株生物量下降。外源NO可显著提高铝胁迫下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PN、Fv/Fm、FPSII、q P和植株生物量,降低反应中心PSII过剩激发能和叶片O_...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巩巧玲 冯佰利 高金锋 柴岩 石虎 周继华
以4个荞麦品种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荞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SOD、POD与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MD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与其他荞麦品种相比,西农9976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OD、POD与CAT活性峰值最大,且活性最高值出现时间最晚,后期维持较高的酶活性,同时具有较低的MDA含量。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荞麦幼苗 保护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寅峰 沈惠娟 李梅枝
多胺(PAs)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在高等植物中,PAs以阳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它们能与DNA、RNA等大分子阴离子相结合,从而促进细胞分裂;PAs也能促进体细胞胚的形成,不定芽的发生,根的形成和发生,子房和果实的发育,花原基的形成和分化...
关键词:
酸胁迫,多胺,腐胺,活性氧代谢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新萍 施木田 陈伟 卢婷婷 倪晓超
以苦瓜为材料,进行砂培研究Cd胁迫对苦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促使苦瓜叶片O2.-、H2O2产生速率增大,启动膜脂过氧化,从而导致细胞伤害;Cd胁迫促使叶片游离脯氨酸(Pro)积累,起到保护叶片的作用,同时增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R)、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当Cd2+含量为20 mg.L-1时,DR活性最高,Cd2+含量为80 mg.L-1时,GR活性最高.
关键词:
镉胁迫 苦瓜 活性氧代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聪 杨恒山 董永义 马玉露 贾俊英 包金花 郑毅
采用蛭石栽培,以菜用大豆为试材,研究外源壳聚糖对NaCl胁迫下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体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以期探明NaCl胁迫下壳聚糖调控菜用大豆光合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NaCl胁迫下,外源壳聚糖通过诱导非气孔因素显著缓解了菜用大豆在胁迫中期(第6~12天)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外源壳聚糖显著抑制了叶绿体O-·2的产生速率及H2O2含量的上升,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在胁迫中期(第6~12天)的活性。无盐条件下,外源壳聚糖在处理早期对上述各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后期该作用消失。上述结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洪波 郭世荣 刘艳红 汪天 孙艳军 胡晓辉
在根际低氧胁迫下,采用喷叶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外源Ca2+及其质膜Ca2+通道抑制剂La3+和Ca2+螯合剂EGTA对网纹甜瓜幼苗根系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H2O2和MDA含量以及产生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Ca2+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根系和叶片SOD、POD、CAT活性,降低了H2O2、MDA含量和的产生速率,提高了幼苗的耐低氧能力;而叶面喷施La3+和EGTA处理,幼苗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加重了活性氧的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幼苗耐低氧能力下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蓉娇 彭进乔 尹元萍 王天明 梁坤 杨晓菲 董文汉 张雅琼 梁泉
【目的】在低磷胁迫环境条件下,植物会形成一些适于土壤磷吸收的适应机制,包括根形态特征的演变、诱导酸性磷酸酶以及特异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等。本研究测定低磷胁迫条件下大豆近等基因系(NIL)根系和叶片中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核糖核酸酶(RNAse)、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为解析大豆根系高效吸收利用磷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设置高磷(1mmol/L)、低磷(0.5μmol/L)水培试验,培养15 d后取样,利用试剂盒分别测定2种供磷水平下磷高效相关根形态构型近等基因系(NIL)及其受体亲本BD2(CK)根系和叶片中的ACP、POD、RNAse、IAAO活性。【结果】低磷胁迫条件下,NIL根系ACP、POD、RNAse、IAAO活性均显著高于BD2(CK),分别提高19.91%、10.48%、21.71%、 22.31%;NIL叶片ACP、POD、RNAse、IAAO活性均显著高于BD2(CK),分别提高10.47%、26.86%、15.94%、8.7%。NIL根部ACP、POD、RNase、IAAO活性低磷水平显著高于其高磷水平,分别提高31.66%、20.98%、21.93%、41.89%;NIL叶片ACP、POD、RNase、IAAO活性显著低磷水平高于其高磷水平,分别提高14.73%、23.4%、120.95%、18.52%。【结论】NIL在适应磷胁迫环境条件方面显著优于BD2(CK)。本研究大豆根际ACP、POD、RNase、IAAO活性可作为评价磷高效基因型大豆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豆 近等基因系 低磷胁迫 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