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4)
2023(9633)
2022(7824)
2021(7190)
2020(5355)
2019(12102)
2018(11730)
2017(22940)
2016(12591)
2015(13473)
2014(13549)
2013(13289)
2012(12278)
2011(11186)
2010(11315)
2009(10146)
2008(9930)
2007(8828)
2006(8119)
2005(7271)
作者
(35533)
(29781)
(29366)
(28331)
(19265)
(14129)
(13332)
(11445)
(11331)
(10778)
(10142)
(9889)
(9533)
(9479)
(9385)
(9212)
(8881)
(8784)
(8671)
(8544)
(7310)
(7249)
(7202)
(6758)
(6754)
(6641)
(6547)
(6535)
(6004)
(5981)
学科
(49331)
经济(49281)
管理(38507)
(33364)
(26231)
企业(26231)
中国(17475)
方法(17290)
数学(15088)
(14881)
数学方法(14834)
环境(13124)
(13107)
地方(12203)
(11554)
业经(10793)
(10130)
农业(9792)
(9765)
(8856)
贸易(8853)
(8718)
(8612)
(8605)
银行(8603)
(8285)
(7886)
金融(7885)
(7806)
财务(7788)
机构
学院(177298)
大学(174233)
(72951)
经济(71162)
管理(66575)
研究(63111)
理学(56890)
理学院(56188)
管理学(55275)
管理学院(54914)
中国(46416)
科学(38222)
(36581)
(35338)
(31119)
中心(28632)
研究所(28139)
(28076)
财经(27521)
(27506)
(25035)
业大(24903)
(24433)
师范(24220)
(23700)
北京(22831)
经济学(22261)
(21972)
农业(21823)
财经大学(20362)
基金
项目(119364)
科学(95480)
研究(88418)
基金(86959)
(75938)
国家(75287)
科学基金(64963)
社会(57048)
社会科(54163)
社会科学(54149)
(46735)
基金项目(45296)
自然(41605)
自然科(40630)
自然科学(40622)
教育(40543)
(40020)
自然科学基金(39865)
编号(35244)
资助(34858)
成果(28816)
(27195)
重点(27140)
(26352)
课题(25742)
(24791)
(23914)
国家社会(23573)
创新(23153)
教育部(22593)
期刊
(82547)
经济(82547)
研究(55146)
中国(33858)
(26043)
(25804)
学报(25488)
科学(25231)
管理(24026)
教育(20555)
大学(19563)
(18935)
金融(18935)
学学(18570)
农业(17541)
技术(14038)
业经(13925)
经济研究(13182)
财经(13129)
问题(12066)
(11379)
(8913)
现代(8808)
(8720)
(8431)
(7904)
科技(7829)
技术经济(7699)
城市(7617)
资源(7583)
共检索到265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艳  王文军  潘家华  
低碳韧性城市是指在城市治理和规划设计中协同考虑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气候灾害风险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应性管理理念,实现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城市的目标。低碳韧性城市需要转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从目标、政策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协同管理。通过分析低碳韧性城市的主要内容、协同领域及协同措施,提出了建设低碳韧性城市的几点思路和实施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洁萌   陈林昊  
本文选择2010-2021年我国2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多期DID方法,剖析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流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效应。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流通产业链韧性具有正向影响。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中西部城市与资源型城市流通产业链韧性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由机制分析结果可知,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创新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增强流通产业链韧性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云燕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为应对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所引起的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作为碳消费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利  朱喜钢  孙洁  
全球变化引发的各种灾害导致当今城市正面临危机和挑战,城市系统变得脆弱不堪。作为应对当今城市危机和挑战的一种理论视角,韧性城市理应受到规划学界的关心和重视,但韧性城市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还比较少。基于此,从韧性城市提出的背景入手,详细梳理韧性城市概念内涵,着重归纳韧性城市在经济、工程、生态和社会方面的规划诉求,在此基础上阐释韧性城市作用机制以及评估方法,最后提出韧性城市的规划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利  朱喜钢  孙洁  
全球变化引发的各种灾害导致当今城市正面临危机和挑战,城市系统变得脆弱不堪。作为应对当今城市危机和挑战的一种理论视角,韧性城市理应受到规划学界的关心和重视,但韧性城市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还比较少。基于此,从韧性城市提出的背景入手,详细梳理韧性城市概念内涵,着重归纳韧性城市在经济、工程、生态和社会方面的规划诉求,在此基础上阐释韧性城市作用机制以及评估方法,最后提出韧性城市的规划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谋  
随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概念的实践和推广,低碳旅游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和实践。低碳旅游由于其新,无国际经验可循,在概念、内涵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形成了一些认识的误区,实践中可能因为认识的偏误,阻碍旅游业的发展,而忽略了"低碳发展"所特有的协同发展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意义。本文认为,低碳发展是异于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一种转型发展方式,具有明确的保护气候环境的目的。同时,旅游业是主张消费和体验的行业,低碳旅游不应该以刻意减少或约束消费和体验为手段来实现,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是多样的,不仅仅有节能减排,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选择以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低碳发展。我国正处于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瑞  
我国出现低碳城市建设热,甚至一些城市出现伪低碳现象,其原因是城市建设者缺乏正确的低碳理念,导致低碳城市建设出现盲目跟风现象。低碳城市建设应以正确的低碳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规划,采取措施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量化碳排放目标,实施碳足迹信息公开制等多种形式,最终实现城市的减碳目标,走符合城市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亚男  余东华  
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中国制造业如何选择技术进步路径,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满足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视角,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过程,在碳排放约束影响下,创新主体通过技术路径由引进模仿转向自主研发,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该影响受环境规制强度调节,适度提升规制强度能够强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对技术路径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低碳城市制造业的技术路径选择受内在要素禀赋的制约,随着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升级,低碳试点政策对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愈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制造业技术路径选择的相关文献,也为实现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华斌  盛硕  刘嘉  
城市化作为全球性事件,对地球支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会带来长久的影响,低碳模式和生态理念成为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厘清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组织与形态、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和城乡绿地评估与规划四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低碳导向的空间规划理论和技术。并指出当前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研究在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尚未建立。未来应根据不同的城市低碳发展模式,主要从降低碳来源、削减碳排放和加强碳捕捉三个方面构建整合的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陶新  周跃云  赵先超  
提出并阐述了城市低碳交通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状况,分析表明:中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总量增加迅速,公共交通是各类机动交通工具中碳排放强度最低的,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面临着公共交通发展速度滞后、居民出行结构的非机动化程度大幅降低、缺乏有效的需求管理、节能减排意识淡薄、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与城市低碳交通建设不相适应等主要问题。基于现状分析,提出了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的三大战略方向和五项主要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婧  刘学敏  初钊鹏  
交通运输部门作为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能耗和碳排放压力将会继续增加,对于城市低碳交通的探索,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内容。以河南省济源市作为案例城市,基于碳排放清单核算指南提供的计算方法,以城市交通运输部门的能耗和碳排放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城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发展现状,计算在典型年份的能耗和碳排放状况,并以2011年为研究的基准年,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交通运输部门能耗和碳排放的可能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交通运输部门的能耗和碳排放总量呈增长的趋势,基准情景下总量增长最大,增速也最快,低碳情景次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景国文  
文章采用2004—2018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抑制了FDI的流入,但影响效果存在滞后性;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抑制了FDI流入,而环境规制效应、融资约束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对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和合理利用FDI具有积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海峰  
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运行的效果如何,是国内国际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同时,2022年中国经济金融政策如何定调发力,事关经济大盘与社会大局的平稳健康2021年持续恢复的国民经济展现了中国韧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全球蔓延下的2020年,中国是唯一实现了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包括国内疫情的多点散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耿煜周  曾坚  
基于韧性理念研究成果,将韧性理念在水系承洪领域进行转译,建构基于韧性原则的城市水系承洪理论框架。以漳州市九十九湾流域为研究案例,利用SWMM雨洪模拟模型,在评估河网节点与河段承洪风险基础上,构建九十九湾流域水系承洪韧性格局。最后提出统筹雨洪风险防控与城市发展关系,强化蓝绿线空间管理,增强灰—绿基础设施冗余度,构建多层次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的水系承洪韧性提升策略,以实现城市水系雨洪管理过程中融合韧性理念、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目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志林  戴亦欣  董长贵  齐晔  
全球气候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快速城市化面临巨大挑战。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融合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成为理想选择。首先综述低碳发展的有关理念和策略,提出适应于中国国情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理念和模式。总结了英国和日本等国发展低碳城市的实践经验,并分析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认为国内建设低碳城市必须走中国特色之路:发展和减碳结合、经济与社会并行、政-企-民共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