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7)
2023(16178)
2022(13913)
2021(12743)
2020(10738)
2019(24109)
2018(23916)
2017(46123)
2016(25083)
2015(28105)
2014(27908)
2013(27195)
2012(25285)
2011(22886)
2010(23250)
2009(21766)
2008(21594)
2007(19851)
2006(17517)
2005(15758)
作者
(71143)
(59607)
(59448)
(56517)
(38064)
(28408)
(27044)
(22930)
(22280)
(21471)
(20162)
(19915)
(19143)
(18976)
(18622)
(18482)
(18132)
(17724)
(17420)
(17244)
(14893)
(14775)
(14361)
(13556)
(13518)
(13495)
(13265)
(13211)
(11990)
(11910)
学科
(96546)
经济(96429)
管理(83229)
(78323)
(65975)
企业(65975)
方法(40762)
数学(34971)
数学方法(34516)
(30062)
(28853)
中国(27118)
(24275)
技术(23104)
业经(23098)
(20697)
贸易(20686)
(20160)
(20159)
农业(18686)
地方(18636)
(18290)
财务(18235)
财务管理(18192)
(18065)
银行(18023)
环境(17865)
(17208)
企业财务(17187)
(16686)
机构
学院(356487)
大学(353761)
(147834)
经济(144625)
管理(137441)
研究(119098)
理学(117220)
理学院(115991)
管理学(114085)
管理学院(113384)
中国(91194)
(73637)
(72327)
科学(70509)
(60031)
(57739)
(56650)
财经(55751)
中心(55551)
研究所(53804)
业大(50702)
(50293)
北京(46375)
(45612)
农业(45204)
师范(45128)
经济学(45070)
(44310)
(43085)
财经大学(40864)
基金
项目(231047)
科学(182384)
研究(173337)
基金(165679)
(143270)
国家(142040)
科学基金(122052)
社会(109418)
社会科(103727)
社会科学(103702)
(92507)
基金项目(86897)
教育(80737)
自然(77269)
(77084)
自然科(75468)
自然科学(75449)
自然科学基金(74104)
编号(71628)
资助(67310)
成果(58967)
(52635)
重点(52310)
(51451)
(50588)
课题(50254)
创新(48555)
(46852)
国家社会(44631)
教育部(44370)
期刊
(168171)
经济(168171)
研究(107344)
中国(75146)
(57854)
管理(53124)
(53038)
学报(51464)
科学(48692)
教育(43012)
大学(39478)
学学(37027)
(36067)
金融(36067)
农业(35587)
技术(34003)
业经(28369)
财经(27547)
经济研究(27223)
(23732)
问题(21172)
(19561)
技术经济(19163)
(18462)
科技(18080)
理论(16593)
(16566)
商业(16531)
(16286)
论坛(16286)
共检索到543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梁喜  
为了分析消费者低碳需求约束的影响,在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通过在需求函数中引入减排技术创新水平参数,采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构建了占主导地位的制造商实施减排技术创新是否有利可图的决策模型。分析了制造商不实施、单独实施以及与零售商联合实施技术创新3种情形对供应链成员定价与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的减排技术创新决策不仅会受到消费者低碳需求的约束,而且也会受到零售商销售成本的制约,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单独实施创新可以使制造商与零售商的价格与利润都高于不实施创新情形,而制造商与零售商联合创新却不一定是最优选择,零售商销售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制造商与零售商联合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喜  经素萍  
针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采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提出了零售商占主导地位时制造商实施减排技术创新的决策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制造商不实施、单独实施以及与零售商联合实施减排技术创新三种情形对供应链成员定价与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单独实施创新可以使得零售商、制造商以及供应链的利润都是最高的,而零售商与制造商联合创新的效果不如制造商单独实施创新,且其是否优于制造商不实施创新,还要受到零售商销售成本的制约。最后用算例进行了验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  李伟  
针对零售市场中大型零售组织买方势力不断增强的现象,研究了制造商的技术创新决策。在由上游垄断制造商、下游主导零售商和边缘零售商组成的纵向市场结构下,构建了四阶段的技术创新决策模型,提炼了主导零售商的谈判势力特征和市场份额特征,给出了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背景下制造商的最优创新决策,分析了主导零售商的谈判势力和市场份额对制造商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具体算例探讨了参数变化对主要结论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涛  陶明  孟祥倩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速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聚焦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融资问题,在碳交易背景下构建考虑资金约束的制造商融资决策模型,对无融资决策、碳额度质押贷款、零售商分担碳减排投入以及混合融资四类模式的绩效进行比较,并结合算例对消费者低碳敏感系数、碳交易价格和自有资金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发现:相较于无融资策略,制造商采取零售商分担或银行贷款融资策略能有效改善供应链绩效;制造商最优融资策略选择受碳额度及自有资金双重因素影响;零售商参与碳减排投入分担不仅能够提高盈利水平,还可以增强其应对碳交易市场风险的能力。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徐朗  汪传旭  杨清荃  
补贴与碳税是我国政府在践行碳减排过程中常见的策略之一。基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理论下,建立了以社会总福利为目标函数的模型,比较了政府不同财税政策下的补贴与碳税政策。分析了政府补贴与碳税对高碳产品和低碳产品制造商决策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两种产品的均衡价格、均衡需求、均衡收益以及社会总福利。研究表明,无论政府采用哪种策略,社会总福利均会增加,但政府采用只向生产低碳产品的制造商进行补贴的策略,比只向生产高碳产品的制造商碳税的策略达到的社会总福利的效果要好,而综合考虑碳税和补贴的策略比前两种策略要好。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强  柳娟  应松宝  聂佳佳  
研究了碳配额交易政策下制造商对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定价和技术选择策略问题。无碳配额约束下,低碳产品最优定价总是高于普通产品。有碳配额约束下,建立了一个基于碳配额交易的制造商产品定价模型,给出了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的最优定价和利润,并对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的产品最优定价存在差异,低碳产品定价和利润不一定总高于普通产品。最后,运用产品总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低碳产品不一定比普通产品对环境更友好,其与碳交易价格相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宗盛  聂佳佳  胡培  
研究了制造商应对再制造商进入的技术创新策略。首先分析不存在技术创新时再制造商的进入门槛及双方的最优策略;接着研究制造商采取技术创新策略来应对再制造商的竞争,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双方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应该通过技术创新来限制再制造商的竞争。技术创新策略能够提高再制造商的进入门槛,降低再制造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再制造商的利润,同时提高新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别在再制造商不能进入市场的条件下,技术创新可以同时提高制造商的需求及利润水平。当不进行技术创新时,再制造商在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估值不是太低时便可进入市场,而制造商进行技术创新时,再制造商只有在再制造成本较低同时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估值较高时才能进入市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细玉  覃艳华  余小艳  
考虑由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受资金约束的制造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该文研究了提前支付融资策略和银行贷款融资策略对双渠道供应链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最优定价及碳减排决策的影响,并给出了制造商在不同初始资金水平下的融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有资金约束时的最优碳减排率和利润要小于没有资金约束时的最优碳减排率和利润;分散式决策下,采用提前支付融资策略时,制造商的最优线上销售价格、最优批发价格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制造商的最优碳减排率、零售商的最优线下销售价格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减少;采用银行贷款融资策略时,制造商的最优线上销售价格、最优批发价格以及零售商的最优线下销售价格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制造商的最优碳减排率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减少;无论批发价格折扣率或银行贷款利率如何变化,采用提前支付融资策略对制造商有利;当批发价格折扣率或银行贷款利率较小时,采用提前支付融资策略对零售商有利,而当批发价格折扣率或银行贷款利率较大时,采用银行贷款融资策略对零售商有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戢守峰  蓝海燕  唐金环  朱宝琳  
针对制造商订货、储存、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探讨了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生产-库存控制策略,在对碳限额与碳交易进行数学度量的基础上构建了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生产-库存成本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得出有碳约束且成本最优生产量及原材料最大订货倍数以及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最优生产-库存策略。计算实验与算例分析表明:相比于无碳约束情形,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订货数量更高,而订货频率及生产批量更低,并得出三种交易价格之下,决策变量的变化趋势。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娜  张玉林  
[目的/意义]随着再制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再制造领域,与原制造商进行竞争或合作。考虑到碳排放约束,企业面临的生产决策更加复杂。[设计/方法]基于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异质需求,构建了制造商和再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博弈模型,探讨碳税对制造/再制造决策的影响;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竞争与合作模式下碳税对企业利润及碳排放的影响。[结论/发现]不同模式下,企业可根据再制造产品碳排放强度选择不同的生产策略;碳税总是会抑制新产品的生产,当再制造产品碳排放强度低于一定数值时,碳税会促进再制造产品的生产;再制造商竞争会挤兑新产品,使制造商利润减少,再制造门槛提高;当碳税不超过一定限度时,合作模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彦春  冯耕中  王能民  
低碳经济的出现使环境资源有了稀缺性,企业有效的碳管理可以实现由碳成本向碳收益的转化,所以制造企业的减排效果具有价值属性。本文基于消费者低碳意识对低碳供应链减排策略的影响,构建决策模型,比较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利润。结果表明:集中决策时,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利润和减排效果较好;而分散决策时,企业若要减少碳排放量,则必须降低产量,使利润降低;政府应重点监控供应链上游碳排放量较大的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彦春  冯耕中  王能民  
低碳经济的出现使环境资源有了稀缺性,企业有效的碳管理可以实现由碳成本向碳收益的转化,所以制造企业的减排效果具有价值属性。本文基于消费者低碳意识对低碳供应链减排策略的影响,构建决策模型,比较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利润。结果表明:集中决策时,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利润和减排效果较好;而分散决策时,企业若要减少碳排放量,则必须降低产量,使利润降低;政府应重点监控供应链上游碳排放量较大的企业。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覃艳华  曹细玉  
在碳限额及交易下考虑碳减排技术投入和制造商低碳宣传,分别建立了零售商不参与制造商低碳宣传计划、参与制造商低碳宣传计划的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的博弈模型,并指出零售商分摊制造商碳减排成本和低碳宣传成本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限额及交易机制下,碳减排率、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都与消费者低碳偏好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中宣传零售商品牌元素对线上线下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对线上线下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系数成正向变化关系;碳减排率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正向变化关系,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而低碳宣传水平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变化关系;碳减排率、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碳减排成本系数成反向变化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毛超艳  梁喜  
本文在考虑制造商面对碳排放政策与消费者低碳需求双重压力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决策变量,构建制造商的简化决策模型,给出了制造商的最优定价和最优碳排放量,分析了碳排放政策与消费者低碳需求对制造商最优定价和最优碳排放量的影响,得出了一些管理及政策启示。研究表明: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的最优定价会随着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成本、单位减排敏感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制造商的最优减排量会随着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成本、单位减排敏感系数、市场需求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会随着投入规模参数的增加而减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锋  陈登辉  焦传亚  
研究了不同博弈模型下制造商产品策略的问题,建立并求解制造商在古诺博弈和斯坦伯格博弈下的模型。通过逆推法求解最优决策,进一步给出了两种博弈模型下的均衡解,并将结果加以对比,得出两种博弈模型对供应商的批发价格和利润、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商的批发价格与博弈模型无关,只和市场规模有关;供应商的利润、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和利润不仅与博弈模型相关还与制造商的技术创新水平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