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5)
2023(18330)
2022(15715)
2021(14533)
2020(12251)
2019(27753)
2018(27351)
2017(52893)
2016(28658)
2015(31818)
2014(31373)
2013(30727)
2012(28074)
2011(25071)
2010(24642)
2009(22153)
2008(21440)
2007(18648)
2006(15997)
2005(13719)
作者
(82083)
(68095)
(67718)
(64240)
(43315)
(32906)
(30858)
(26867)
(25933)
(24157)
(23176)
(23024)
(21509)
(21305)
(21263)
(21089)
(20708)
(20601)
(19485)
(19476)
(16921)
(16811)
(16355)
(15494)
(15406)
(15129)
(15108)
(15032)
(13648)
(13534)
学科
(106694)
经济(106580)
管理(81935)
(79365)
(65314)
企业(65314)
方法(52076)
数学(45652)
数学方法(45067)
中国(29539)
(28194)
(28118)
业经(24640)
(24554)
银行(24406)
(24302)
(23490)
(22927)
(20983)
贸易(20971)
地方(20809)
(20423)
环境(19250)
(19040)
金融(19038)
(18939)
农业(18913)
财务(18866)
财务管理(18829)
理论(17976)
机构
学院(392649)
大学(392602)
管理(156898)
(152864)
经济(149575)
理学(136457)
理学院(134967)
管理学(132445)
管理学院(131742)
研究(128275)
中国(101216)
(82222)
科学(81772)
(70032)
(69253)
(63619)
业大(63023)
中心(59770)
研究所(58661)
财经(57215)
(56096)
农业(54962)
(52183)
北京(50948)
(49267)
师范(48635)
(47175)
(45909)
经济学(45809)
财经大学(42983)
基金
项目(279228)
科学(218500)
基金(202999)
研究(197622)
(179206)
国家(177761)
科学基金(152439)
社会(124066)
社会科(117616)
社会科学(117584)
(109433)
基金项目(108258)
自然(102388)
自然科(100026)
自然科学(99997)
自然科学基金(98174)
(92732)
教育(91148)
资助(83397)
编号(79547)
重点(62814)
成果(61770)
(60550)
(58986)
(58276)
科研(54443)
创新(54391)
课题(54310)
计划(52264)
教育部(51668)
期刊
(156200)
经济(156200)
研究(110989)
中国(69712)
学报(67727)
(61504)
科学(60201)
管理(55263)
(52457)
大学(50792)
学学(48472)
(44040)
金融(44040)
农业(41244)
教育(38026)
技术(32805)
财经(26941)
业经(26816)
经济研究(25442)
(22909)
(21405)
问题(20161)
科技(19700)
(19296)
理论(18814)
业大(18001)
技术经济(17859)
图书(17684)
商业(17587)
实践(17370)
共检索到558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志洋  刘若迟  
本文将低碳转型相关行业分为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在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上分别使用TVP-VAR模型和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双碳”战略背景下这些行业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特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高风险状态下的风险溢出效应普遍显著高于低风险状态;第二,“双碳”战略增加了各低碳转型相关行业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但随时间发展有所缓和;第三,高碳行业的正向风险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双碳”战略提出节点的近期,持续时间短暂而影响力度较大,而低碳行业的正向风险溢出效应更加持久且影响力度较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庆君   杨炎明  
基于转型风险的视角,通过构造SV-TVP-SVAR模型与SV-TVP-SVAR-DY模型,研究碳密集型行业对银行业的风险冲击与净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碳密集型行业对银行业有着显著正向的风险冲击,且以短期冲击为主,并且煤炭行业的冲击最大。基于转型政策的脉冲响应分析发现,与其他低碳转型政策相比,在“双碳”目标政策下,各碳密集型行业对银行业的风险冲击最大。构造基于广义误差方差分解的净溢出指数发现,随着商业银行对转型风险认识的不断深入,碳密集型行业对银行业的风险净溢出正缓慢下降。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银行应对碳密集型行业风险冲击的能力更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雨薇  
本文在我国大力推广低碳经济的背景之下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理性分析,分析探讨银行业在低碳经济趋势下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进行对策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即我国银行业必然要在经营理念、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素娟  
在我国经济结构处于战略转型、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征而使得信用风险得以积累,与其密切相关的商业银行系统也因此存在信贷资产坏账危机,直接制约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文章重点分析中小企业金融风险控制及预警问题,提出了基于系统构建、预警指标、考核激励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解决思路,希望能够对目前商业银行所辖中小企业金融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庄序莹  
更为复杂、更具不确定性的外部宏观环境,尤其是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风险串联为银行风险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我国当前信贷井喷,银行信贷呈现明显的国有化倾向,行业集中度高,地方政府在刺激经济大背景下的融资冲动和巨额融资现状无疑使债务风险凸显。此种状况需引起银行及监管部门的警惕。补充资本金、加强信贷组合管理、确定银行经营的恰当杠杆率和最低流动性比率、理性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防范银行风险的必要举措。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于静  
在“双碳”背景下,建筑企业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为适应低碳环保的要求,绿色建筑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绿色低碳建筑项目往往比传统建筑项目涉及到更多风险。针对“双碳”背景下绿色低碳建筑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利益相关性确定绿建项目中影响较大的风险成分,并阐明绿建项目风险因素的主要内容。然后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绿建项目风险的权重排名,结合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当绿色低碳建筑项目在面临不同风险时,为项目施工的应对计划和控制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近一年来,国内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改革的一个最大亮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如中国建设银行于2005年6月17日向美国银行出售了9%的股份,价值30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向高盛集团旗下的投资子公司和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出售35亿美元,约9.9%的股份;中国银行先是向苏格兰皇家银行出售31亿美元约10%的股权,随后又向淡马锡出售31亿美元中国银行10%股权等。引入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银行业改革的一项基本策略,其积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引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经验丰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晓雪  
国际银行业战略调整的本质是各家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风险管理优势,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银行业总是在经济周期的起伏变动、金融监管放松与趋严的摇摆转换中,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与管理模式。本轮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转变了自我膨胀、过度扩张的经营发展模式,在危机刚结束时普遍采取去杠杆化、去国际化、去综合化的应对策略,近年来呈现出做强核心业务的态势。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蓉  徐莹敏  
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基于2005年至2013年我国2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GMM模型对我国银行业竞争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与风险之间呈现U形曲线关系,基于选定的样本区间发现竞争的加剧会提高银行的风险水平。另外对于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运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LSDV分析了个体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世磊   任宇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发展和保护两方面的途径。当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的不断健全,需要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本文从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一维  
低碳金融指为节能环保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等金融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金融已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之一。作为整个金融体系核心的商业银行,将主导并推动对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实施低碳金融战略的必要性,通过对其发展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战略的实施定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鸿峰  方斯  
厚积薄发,耕耘金融行业15载15年前,在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呼叫中心产业破茧而出,成为了孕育各行业新服务、新渠道、新商业模式的摇篮。银行开始用一种崭新的眼光来看待客户服务中心。凭借在电信行业建设呼叫中心的丰富经验,华为首先与招商银行展开了呼叫中心建设方面的合作,正式参与中国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晨光  王帅  郭雨蕙  
钢铁行业是我国碳排放量第二大的行业,其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构建了包含长流程钢铁行业及短流程钢铁行业在内的22部门递归动态CGE模型,用以模拟在不同政策情景下,2018年至206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路径及政策的经济社会成本。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共同前沿SBM模型,估算了单一政策对于钢铁行业碳减排的政策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动态CGE模拟结果及效率分析结果可以发现:(1)碳交易政策、碳税政策、产能置换政策、去产能政策均可实现钢铁行业的大规模碳减排,但是各有优劣。(2)碳税和碳交易政策可以间接推动钢铁行业压减产能和激励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从而推动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但是政策的经济成本较高。(3)产能置换政策和去产能政策直接提高了短流程生产工艺的占比进而实现钢铁行业的碳减排,但是无法激励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因此有必要设计复合政策,使得各政策优势互补。本文根据动态CGE模拟结果及政策效率评价结果,挑选出了最优的单一政策进行组合,并且使用补贴政策作为辅助政策用以进一步降低政策的经济社会成本。结果表明,在复合政策下,钢铁行业内部工艺结构有了大幅改善,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也有了进一步的降低,有力地推动了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同时具有推动社会总体福利上升的双重红利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于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及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利亚  
随着金融深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必须转变金融服务模式,以投资银行业务作为突破,把握重点发展领域,积极开展投行业务创新,持续深化同业合作,全面加强投行业务风控体系和队伍建设,在投行业务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形象,推动商业银行成功实现战略转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璐  
随着人们对于绿色低碳理念的逐步接受,包装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既要在包装设计的创意性上下功夫,又需要注重包装设计的生产及用料的环保性。如何通过包装设计、用料环保的角度进行创新和产业转型是包装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低碳经济背景对于包装行业产生的影响,梳理包装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碳背景下包装行业转型升级的策略,并进行实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