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6)
- 2023(6913)
- 2022(5728)
- 2021(5071)
- 2020(4008)
- 2019(9057)
- 2018(8734)
- 2017(16965)
- 2016(8948)
- 2015(9938)
- 2014(10184)
- 2013(9781)
- 2012(9267)
- 2011(8381)
- 2010(8576)
- 2009(7642)
- 2008(7426)
- 2007(6589)
- 2006(6047)
- 2005(5569)
- 学科
- 济(34997)
- 经济(34972)
- 管理(29451)
- 业(23069)
- 贸(18775)
- 贸易(18766)
- 易(18248)
- 企(18106)
- 企业(18106)
- 方法(12781)
- 环境(11830)
- 农(11076)
- 数学(10914)
- 数学方法(10717)
- 中国(9764)
- 财(9309)
- 地方(9281)
- 策(8207)
- 业经(7277)
- 出(7255)
- 划(7120)
- 制(6834)
- 关系(6815)
- 农业(6670)
- 学(6594)
- 银(6224)
- 银行(6219)
- 行(6005)
- 税(6003)
- 及其(5898)
- 机构
- 学院(127507)
- 大学(123497)
- 济(58697)
- 经济(57477)
- 管理(48099)
- 研究(43729)
- 理学(40775)
- 理学院(40413)
- 管理学(39768)
- 管理学院(39545)
- 中国(33899)
- 财(26890)
- 京(25021)
- 科学(23462)
- 所(20877)
- 财经(20362)
- 中心(20257)
- 江(19933)
- 研究所(18487)
- 经(18410)
- 农(17857)
- 经济学(17546)
- 院(16760)
- 业大(16498)
- 经济学院(15862)
- 北京(15842)
- 范(15705)
- 州(15599)
- 师范(15550)
- 贸(15047)
- 基金
- 项目(81395)
- 科学(64184)
- 研究(63297)
- 基金(58432)
- 家(49822)
- 国家(49439)
- 科学基金(42432)
- 社会(39785)
- 社会科(37975)
- 社会科学(37971)
- 省(32204)
- 基金项目(29642)
- 教育(28834)
- 划(26763)
- 自然(26118)
- 编号(25919)
- 自然科(25457)
- 自然科学(25449)
- 自然科学基金(24967)
- 资助(24452)
- 成果(21102)
- 发(19296)
- 课题(18762)
- 重点(18478)
- 部(18309)
- 创(17108)
- 国家社会(16289)
- 创新(16109)
- 发展(16065)
- 制(16025)
共检索到200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宏波 曲如晓
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提出以碳减排为目标,以给惠低碳密集型产品、补偿反竞争效应和对外激励与惩罚为主要构建形式的区域性贸易政策安排——低碳贸易协定,并对其在减少排放、贸易流量与贸易模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作出初步评价。这给我们在WTO多边贸易自由化框架下研究低碳贸易协定提供了新角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苑文华 路玮孝
本文基于贸易协定规则文本,测度不同国家对之间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并结合2000—2018年64个国家矩阵50个细分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数据,实证探究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对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能够显著降低贸易隐含碳,国家间绿色技术合作、国家内部环境治理能力和碳生产率发挥了重要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种类贸易协定环境条款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差异,与碳排放相关度较高的条款、贸易联系紧密度较高的国家组合、蕴含在出口产品中的国外碳排放,在提升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时对贸易隐含碳的削减效果更强;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提升对减少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碳排放密集度行业贸易隐含碳的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贸易协定 环境条款深度 贸易隐含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培煜 高子钦
2013年6月,韩国政府推出全面促进自由贸易协定政策,意在提高自由贸易协定的实质性效果。一方面是为提高企业的自由贸易协定利用率,扩大对自由贸易协定密切相关企业的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是为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而困难重重的中小企业和农、水、畜产业受到的损害降到最低,而积极完善对策。但是企业感受与政府支持政策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高自由贸易协定支持政策的效率性,以了解政策的相关人员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各支持政策的相对重要性,使用层次分析法的决策模型进行研究,并提出提高自由贸易协定支持政策效率性的方案。
关键词:
贸易 自由贸易协定 支持政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磊
二十一世纪,全球产业结构正在由"工业型"逐渐转向"服务型",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国际贸易竞争的重点正逐步转向服务贸易领域。由于WTO框架下多哈回合谈判长期停滞,发达国家发起了《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希望以诸边协定更新《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不合时宜的旧规则,继续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欧美等国希望通过制定推行高标准的服务贸易新规则,帮助国内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玉婷
近年来,由于WTO框架内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美国的贸易政策有着突出变化,一改过去对《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以下简称FTA)的漠视,大大加快与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积极倡导并推动区域经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磊
二十一世纪,全球产业结构正在由"工业型"逐渐转向"服务型",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国际贸易竞争的重点正逐步转向服务贸易领域。由于WTO框架下多哈回合谈判长期停滞,发达国家发起了《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希望以诸边协定更新《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不合时宜的旧规则,继续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欧美等国希望通过制定推行高标准的服务贸易新规则,帮助国内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继军 艾玮炜
本文基于文本分析法,对169个国家(地区)2004—2019年的竞争条款开展了水平测度,实证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政策的第三方信号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政策的投资促进作用会通过信号效应扩散至非缔约国,协定文本的条款深度越深,东道国释放保护公平竞争的信号越强烈;实体类条款和程序类条款对引进外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宗旨类条款不显著;呈现硬机制协调的欧洲模式对引进外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具有软约束机制的北美模式不显著;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政策对东道国国内竞争制度具有信号补偿效应和修复效应,表现为竞争制度不健全、政治风险高的国家(地区),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政策的引资效应更明显。对此,我国需要对标高标准国际竞争规则,加强竞争执法的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竞争议题的构建,完善国内竞争政策框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智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伍荣 冯源
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框架下开展的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的背景下,以美国、欧盟为主导的"服务业挚友"集团在探寻一种新的谈判路径,《国际服务贸易协定》应运而生。《国际服务贸易协定》与《服务贸易总协定》既有联系,如前者采用后者的核心规范、减让表基本结构等;又有区别,如前者目前是以诸边方式进行的,引入了新的规则,期望实现服务贸易更高水平的自由化等。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对于预测《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进一步的发展,分析对多边贸易体制和各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朴昭姬
韩中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实质性协议是韩国"新通商路线图"的重要成果。2013年6月,朴槿惠政府公布"新通商路线图",将重点放在"新FTA政策"上,力图促使韩国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轴"。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将韩中FTA视为首要发展的双边经贸关系。随着韩中FTA结束实质性谈判,韩国目前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与美国、欧盟、中国和东盟都建立FTA的国家。韩国FTA政策的调整和转变必将对未来亚太区域自由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FTA推进提供示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殷戈 范真 庄芮
本文通过匹配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贸易进出口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构建区域贸易协定(RTA)环境条款在企业层面的深度指数,考察RTA环境条款深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条款深化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水平,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环境条款的减排效应可以通过前端治理和技术创新两条渠道实现。异质性检验表明,环境条款深化对中国东部地区、高减排压力地区的减排效应更为明显,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具有更强的促减排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条款深化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产品集中度,增加清洁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及产品种类。本文的结论对于推动企业绿色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付荣
2007年4月2日,美国和韩国结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成功签订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简称美韩FTA)。尽管协定还有待于两国国会的批准,但鉴于双方的强烈意愿和努力,其最终的通过应当不会有太大问题。美韩FTA涵盖内容相当广泛,体现了发达国家FTA高度的自由化和成熟的制度化特征,对美韩两国、亚洲地区,甚至多边贸易体制WTO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美韩FTA,我国应当如何在法律制度、机制层面加以应对和借鉴,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雪凤
《反假冒贸易协定》挑战了国际规则中的多边体制,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超过了TRIPS协议的范围而形成了TRIPS-plus协议,它将对全球知识产权领域造成极大的、潜在的消极影响,中国也概莫能外。要成功应对《反假冒贸易协定》,中国必须在国内加强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联合发展中国家及非政府组织,力争把知识产权议题纳入WTO框架内,通过多边体制来达到知识产权利益的相对平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亚楠 王海成 张夏
本文运用2002—2014年高度精细化的微观贸易数据,从多个维度测算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实证考察了自由贸易协定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缔结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相比之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FTA生效之后的下降幅度更大。具体而言,从国别效应来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发展中的FTA伙伴国的下降幅度更大;从金融危机事件来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金融危机之后的下降幅度更大;从所有制效应来看,本土企业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幅度大于外资企业;从生产技术效应来看,中高技术出口品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幅度大于低技术出口品;从要素禀赋效应来看,资本密集型出口品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幅度大于劳动密集型出口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钱学锋 龚联梅
基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带来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对制造业出口影响的研究,本文不仅为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还对制造业企业的出口目的地和行业选择提供了依据。利用2005年和2010年的关税和贸易数据,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上述两组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从微观产品层面模拟分析了加入这两组区域贸易协定给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的影响。本文发现,中国与两组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议降低了中国面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议给中国带来的相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来实现。进一步的反事实模拟表明,如果中国加入这两组区域贸易协定,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率将增加3.86%和16.28%。尤其是在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率将增加16.47%,即中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强。这说明当前中国应抓住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契机,开启加入该区域协定的谈判路程。进一步地,分国家的反事实模拟表明,如果中国与日本和墨西哥签订贸易协定,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率将分别上升15.15%和43.10%,所以中国应积极地与这两个国家签订贸易协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