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6)
- 2023(17346)
- 2022(14746)
- 2021(13795)
- 2020(11263)
- 2019(25639)
- 2018(25562)
- 2017(48935)
- 2016(26602)
- 2015(29590)
- 2014(29453)
- 2013(29003)
- 2012(27000)
- 2011(24295)
- 2010(24285)
- 2009(22133)
- 2008(21002)
- 2007(18393)
- 2006(16249)
- 2005(14246)
- 学科
- 济(110624)
- 经济(110505)
- 管理(73405)
- 业(68349)
- 企(54763)
- 企业(54763)
- 方法(42452)
- 数学(35981)
- 数学方法(35592)
- 中国(33650)
- 农(31165)
- 地方(30384)
- 业经(26296)
- 财(23600)
- 学(23532)
- 农业(21025)
- 环境(20639)
- 贸(18987)
- 贸易(18972)
- 制(18859)
- 易(18260)
- 和(17685)
- 理论(17683)
- 技术(17356)
- 银(16501)
- 银行(16458)
- 发(16177)
- 融(16159)
- 金融(16156)
- 地方经济(15837)
- 机构
- 学院(366333)
- 大学(364986)
- 济(145026)
- 管理(143462)
- 经济(141703)
- 研究(126203)
- 理学(123345)
- 理学院(121902)
- 管理学(119835)
- 管理学院(119184)
- 中国(93681)
- 京(80567)
- 科学(78609)
- 财(64562)
- 所(62664)
- 农(58973)
- 中心(57392)
- 研究所(56971)
- 江(54694)
- 业大(54527)
- 范(51751)
- 北京(51369)
- 财经(51315)
- 师范(51298)
- 院(46634)
- 经(46563)
- 农业(45835)
- 州(45094)
- 经济学(42832)
- 师范大学(41468)
- 基金
- 项目(251722)
- 科学(198032)
- 研究(187026)
- 基金(179985)
- 家(155971)
- 国家(154610)
- 科学基金(133189)
- 社会(117321)
- 社会科(111045)
- 社会科学(111021)
- 省(99418)
- 基金项目(96408)
- 自然(85420)
- 教育(85076)
- 划(83572)
- 自然科(83367)
- 自然科学(83350)
- 自然科学基金(81809)
- 编号(77789)
- 资助(72377)
- 成果(62349)
- 发(57809)
- 重点(56339)
- 部(54172)
- 课题(53810)
- 创(52575)
- 创新(48942)
- 国家社会(47427)
- 科研(47227)
- 项目编号(47079)
- 期刊
- 济(166182)
- 经济(166182)
- 研究(110128)
- 中国(74590)
- 学报(55162)
- 农(54278)
- 科学(52647)
- 管理(52478)
- 财(47285)
- 教育(45421)
- 大学(41768)
- 学学(38881)
- 农业(37889)
- 技术(32323)
- 融(32024)
- 金融(32024)
- 业经(29608)
- 经济研究(25709)
- 财经(23699)
- 问题(22941)
- 图书(21095)
- 经(20403)
- 业(19407)
- 科技(18181)
- 资源(17705)
- 现代(17347)
- 技术经济(17262)
- 理论(17159)
- 商业(16901)
- 发(16764)
共检索到548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妙苗 朱喜钢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中,以解决碳排放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而在城市碳排放的内部结构中,生产性碳排放无疑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整对象。本文根据南京市2000年以来的生产性能源消耗情况,对近几年南京的生产性碳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并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南京生产性碳排放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借助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政策创新等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玲 王芳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融合与创新,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核心目标。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市人居环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缓慢平稳"发展,二是"快速非均衡"发展,三是"先抑后扬"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发展质量 南京市 共享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玲 王芳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融合与创新,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核心目标。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市人居环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缓慢平稳"发展,二是"快速非均衡"发展,三是"先抑后扬"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发展质量 南京市 共享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薇 张涵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省会,需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中心功能的加强、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南京城市化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苏省已经提出了大力规划建设以南京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并在2001、2002连续2年扩张南京市区的范围,大大加强了南京市的综合实力。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途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奠定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以城市空间优化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关键词:
城市化 途径 南京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晓 赵海清 嵇彩凤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绿道网络基于其绿色、生态、健康的本质,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相契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与绿道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水平、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绿道建设在内的南京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指标衡量体系。研究了各个指标在2000—2014年的增减变化以及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对策,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加强低碳技术等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城市碳排放,尤其是将绿道网络融入城市的低碳建设当中,以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道网络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晓 赵海清 嵇彩凤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绿道网络基于其绿色、生态、健康的本质,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相契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与绿道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水平、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绿道建设在内的南京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指标衡量体系。研究了各个指标在2000—2014年的增减变化以及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对策,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加强低碳技术等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城市碳排放,尤其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道网络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凌亢,王浣尘,刘涛
The paper conduc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mission of pollutant of Nanjing City and the scale, composition and technical level of the industry. The paper also tries to apply the Kuznets' Curve in environmental field.
关键词:
工业部门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黎孔清 陈银蓉 陈家荣
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首次建立了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运用Super Decision软件进行实证演算。研究得出:①影响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地均GDP、地均碳排放、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②1998—2009年南京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评价指数从0.41增加到0.55,年均增长速率为2.72%;③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低碳水平和可持续性制约了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发展,是未来改革方向。所构建模型和ANP方法有助于客观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下城市土地利用水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智轩 甄峰 曹钟茗 孔宇
在流动性研究范式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对要素流动的关注得到加强。人流网络是表征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但现有相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且缺少不同类型人群流动特征差异的横向对比,难以支撑精细化的城乡规划与治理需求。利用南京市手机信令数据,建立不同年龄人群的复杂流动网络,通过中心性分析、优势流分析和社团分析方法刻画点、线、面三个空间维度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乡融合战略实施和拥江发展战略实施三个方面的空间及政策建议。研究从空间关系和社会分异维度扩展了人流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视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要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旭 徐逸伦 钟宜根
信息化浪潮的侵袭以及文化战略的实施使南京市面临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从新信息技术应用对象、使用主体、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说明南京市新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从城市文化传播、新信息技术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融合、新信息技术对文化空间的重构三个层次来分析新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文化空间的影响,从而使南京城市特色文化得到推广,文化产业衍生出新的产业,文化设施产生扩散,文化产业形成集聚。最后给出了南京市文化空间的发展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 文化空间 文化产业 南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家祥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现象"在中国迅速蔓延。目前,一个城市拥有多个开发区,一个开发区设立多个园区进而形成城市开发区群,成为开发区发展的新格局。城市开发区群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获得了良好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开发区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不同开发区功能定位重合、产业同构严重、土地利用低效、空间发展失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南京城市开发区群为例,分析城市开发区群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开发区群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开发区群 协调发展 南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贤金 谢正栋 胡立兵 陈昌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洁
近些年来,为推动房地产市场规范、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各地也做出了很多尝试。立足南京城市发展、人才吸引、房地产开发等方面与全国同类城市的比较,分析优势条件和短板,通过经验借鉴提出南京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 竞争力 吸引力 挑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海江 景元书 刘杰
城市化、城市气候及城市人居环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近年来由城市化引起的城市增温效应使城市的人居环境状况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在热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根据南京市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该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的方法进行加权求和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在给出各指标标准值的前提下对该市1998~2006年的协调发展度及其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6年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度均为中度协调;但从协调发展亚型来看,2001年以前一直维持城市化滞后型,但从2001年开始转为人居环境滞后型,说明人居环境建设面临很大考验。为促进南京市...
关键词:
热环境 城市化 人居环境 协调发展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钦普 郭玉玲
中小区域人口预测是当前人口预测的难点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法,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建立时空回归模型对南京市及其区县的人口发展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南京市在2020年和2030年的户籍人口数分别为673万和727万人,常住人口分别为873万人和1027万人。在影响人口发展诸因素不完全确知的条件下,用多个相邻小区域目前几年的人口数量通过时空回归方法对未来年份的人口进行预测,是一项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中小区域 人口预测 时空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