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69)
2023(19856)
2022(17162)
2021(16036)
2020(13483)
2019(31124)
2018(30613)
2017(58551)
2016(31890)
2015(36226)
2014(35985)
2013(35506)
2012(32449)
2011(29281)
2010(29067)
2009(27052)
2008(26299)
2007(22945)
2006(19660)
2005(17190)
作者
(91154)
(76137)
(75671)
(72009)
(48186)
(36538)
(34537)
(29819)
(28739)
(26882)
(25759)
(25581)
(23837)
(23809)
(23582)
(23383)
(23119)
(22592)
(21846)
(21698)
(18795)
(18510)
(18447)
(17200)
(17073)
(16878)
(16750)
(16746)
(15256)
(15033)
学科
(131070)
经济(130932)
管理(91628)
(84939)
(70093)
企业(70093)
方法(62070)
数学(54697)
数学方法(54023)
中国(35632)
(34640)
(33253)
(28120)
业经(27966)
地方(26177)
(25690)
贸易(25680)
(24951)
农业(22911)
(22630)
环境(21653)
(21420)
财务(21321)
财务管理(21275)
(20573)
理论(20400)
企业财务(20007)
(19291)
银行(19231)
(18900)
机构
学院(453032)
大学(452955)
(183494)
经济(179721)
管理(177147)
理学(154198)
理学院(152491)
研究(151261)
管理学(149703)
管理学院(148906)
中国(113028)
(95549)
科学(94764)
(81770)
(75850)
(73489)
研究所(69558)
中心(68977)
业大(68041)
财经(66835)
(63959)
(60842)
北京(60254)
(59492)
师范(58912)
农业(58046)
经济学(56234)
(55190)
(52056)
经济学院(50928)
基金
项目(312576)
科学(245481)
基金(227240)
研究(226349)
(198397)
国家(196830)
科学基金(168813)
社会(142664)
社会科(135172)
社会科学(135137)
(121486)
基金项目(119972)
自然(110491)
自然科(107896)
自然科学(107867)
自然科学基金(105920)
教育(104716)
(102702)
资助(94719)
编号(92052)
成果(73827)
重点(70413)
(69115)
(66732)
(64353)
课题(63314)
科研(60397)
创新(60164)
教育部(59148)
国家社会(58792)
期刊
(192459)
经济(192459)
研究(127822)
中国(79795)
学报(72518)
科学(66150)
(65771)
(62140)
管理(61485)
大学(54495)
学学(51372)
教育(47394)
农业(45838)
技术(40142)
(35911)
金融(35911)
经济研究(32369)
业经(32045)
财经(31813)
(27255)
问题(24953)
(24316)
图书(22313)
统计(21725)
技术经济(21691)
(21353)
(21103)
科技(20665)
商业(20577)
理论(20548)
共检索到643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丽静  陈忠全  
低碳已成为时代主题,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节能低碳角度出发,在利用投影寻踪模型(PP)对物流产出进行降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对我国2008—2014年30个省份的物流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考察期间我国物流效率均值低于0.5,且存在较大的无效率现象;地区间物流效率的差异明显,物流发展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政府支持、科技进步对物流效率产生有利影响,而环境规制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度未能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丽静  陈忠全  
低碳已成为时代主题,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节能低碳角度出发,在利用投影寻踪模型(PP)对物流产出进行降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对我国2008—2014年30个省份的物流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考察期间我国物流效率均值低于0.5,且存在较大的无效率现象;地区间物流效率的差异明显,物流发展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政府支持、科技进步对物流效率产生有利影响,而环境规制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度未能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亮亮  苏涛永  张健  
文章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P-SFA模型测度能源和碳排放双重约束下的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分析其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变化和差异,评定其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并分区域剖析其演进背后的逻辑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总体偏低,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分化明显,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平均规模正向影响物流产业技术效率,财政支持力度和能源消费结构产生负向影响,而环境规制强度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中国物流产业已度过规模扩张阶段,现处于质量提升阶段,且各区域不同阶段中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存在差异,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演进逻辑具有区域特性。践行节能减排、完善产业政策和探寻区域物流特色发展路径益于优化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提升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亚光  
围绕旅游经济发展效率,采用随机前沿法(SFA)对2005—2014年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地区除外)的旅游经济效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综合Kumbhakar和Lovell(2000)的效率增长解构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进行解构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明显的"东强西弱"区域异质性特征。技术进步率以及规模效率是制约我国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短板;技术进步率与配置效率的低下是阻碍西部地区旅游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提高生产前沿技术水平、优化产业规模结构将是推动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产业向效率转型的关键要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良  冯涛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30个省份1996~2007年间的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负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则具有正效应。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禀赋中K/L比率较低,贸易开放度过高(即贸易依存度过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的节约及优化都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正向效应。对东、中、西部的区域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地区的技术无效率函数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效应,东部和中部的产业结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云宁  刘子琦  欧阳红祥  宋亮亮  
以长江大保护区域19个省市物流产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三阶段DEA评价模型,对该区的物流产业效率进行了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采用Tobit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对其物流效率的影响程度;并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物流效率的发展现状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长江大保护区域物流产业发展不均衡,物流效率呈现出"下游高、上游低"的阶梯式分布,规模效率的增长对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贡献最大,并且技术进步指数是影响物流效率变动的关键因素。最后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直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各省份的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值进行了估计,计算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指数、规模变化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对造成技术无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逐渐下降,虽然国有工业企业存在较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提高的趋势却在逐年减弱,且国企规模经济不显著。增强国有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推进国有企业的集约化改革以及深化地区开放与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成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孟凡生  韩冰  
低碳技术创新是现阶段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识别绿色低碳视角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扎根质化研究,综合提出了低碳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投影寻踪法和多因变量对多自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出低碳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研发人员对于低碳技术创新产出影响较大;环境治理对低碳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但不十分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文砚  王宗军  
本文建立了基于DEA模型的低碳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年至2010年的低碳效率进行了测度,将结果按照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区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低碳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最后,本文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低碳效率的因素,发现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人均科技经费支出对提高低碳效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原煤消费量占比的上升对低碳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朱芳芳  
关于创新技术进步要素偏向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异质性,少有研究关注。本文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和2006-2014年广东省市际面板数据做实证分析,测算出各要素偏向指数,进而根据测算结果将广东省划分成三个区域并对各区就创新活动和经济发展两方面异质性作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广东省创新技术进步整体偏向资本,偏向指数大都介于0-0.5且呈"N"型;(2)全省"创新断层"明显,一区创新技术进步整体偏向创新型人力资本,偏向指数在0.5左右且呈"U"型;二区创新技术进步为希克斯中性;三区创新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偏向指数波动很大且呈"M"型。广东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把握创新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构建适合各区创新和经济发展特质的创新体系至关重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本文选取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使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省际工业碳排放效率,比较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全国和四大经济区域的工业碳排放效率呈不断增长趋势,但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平均水平偏低;东部工业碳排放效率显著高于中部、东北与西部,西部、中部、东北三大区域的工业碳排放效率差距较小;东部、西部工业碳排放效率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但全国、中部和东北的工业碳排放效率只存在条件收敛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依蓉  
文章通过构建低碳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2006-2011年中国各地区的低碳绿色转型指数,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资本存量、FDI、财政分权等对低碳绿色转型的影响,并使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讨论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绿色转型指数在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低碳技术是推动东部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粗放式增长方式及环境投资不足是造成西部转型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FDI有利于低碳绿色转型,且对东部及华北作用更大;资本存量增加不利于西部转型,财政分权促进了低碳绿色转型。此外,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意识是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际  叶卫美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长三角的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1996—2010年的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禀赋中K/L比率较低、贸易开放度(即贸易依存度)过高,产业结构、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度等变量对长三角出口贸易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以及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的优化对长三角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正向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玉民  刘旻哲  郭利利  
物流业是碳排放较高的行业,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必然的发展趋势。从低碳物流竞争环境、服务能力、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投影寻踪法测度各指标对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利用投影值函数表征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水平,依据投影值散布图对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进行排序、分类。应用河南省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测度河南18个地市物流低碳竞争力指数,将其划分为4个竞争层次,分析每个层次的地市在发展物流低碳竞争力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