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2)
- 2023(15491)
- 2022(13147)
- 2021(12092)
- 2020(9932)
- 2019(22064)
- 2018(21520)
- 2017(41391)
- 2016(22553)
- 2015(24475)
- 2014(23781)
- 2013(23148)
- 2012(20979)
- 2011(18595)
- 2010(18595)
- 2009(17407)
- 2008(17264)
- 2007(15284)
- 2006(13552)
- 2005(12138)
- 学科
- 管理(78154)
- 济(76615)
- 经济(76490)
- 业(67294)
- 企(56649)
- 企业(56649)
- 财(40939)
- 方法(30115)
- 数学(26017)
- 数学方法(25711)
- 农(24853)
- 中国(22879)
- 制(22770)
- 税(22177)
- 务(21390)
- 财务(21353)
- 财务管理(21295)
- 税收(20710)
- 收(20531)
- 企业财务(20218)
- 业经(19364)
- 贸(17813)
- 贸易(17806)
- 财政(17573)
- 易(17395)
- 环境(16753)
- 学(15797)
- 农业(15640)
- 银(15164)
- 体(15138)
- 机构
- 学院(305083)
- 大学(300841)
- 济(125198)
- 经济(122665)
- 管理(116809)
- 理学(100678)
- 研究(100094)
- 理学院(99693)
- 管理学(98209)
- 管理学院(97664)
- 中国(77356)
- 财(73338)
- 京(61032)
- 科学(59128)
- 财经(53050)
- 农(50836)
- 所(49739)
- 经(47989)
- 江(47275)
- 中心(45867)
- 业大(44299)
- 研究所(44112)
- 农业(39721)
- 财经大学(38884)
- 经济学(38420)
- 北京(37755)
- 院(36555)
- 州(36493)
- 范(36111)
- 师范(35655)
- 基金
- 项目(202036)
- 科学(159631)
- 基金(148109)
- 研究(148072)
- 家(129512)
- 国家(128430)
- 科学基金(110466)
- 社会(96234)
- 社会科(91363)
- 社会科学(91342)
- 省(78883)
- 基金项目(77913)
- 自然(70817)
- 自然科(69198)
- 自然科学(69179)
- 自然科学基金(67935)
- 教育(67281)
- 划(66166)
- 编号(59814)
- 资助(59257)
- 成果(48786)
- 重点(45373)
- 部(44638)
- 创(42997)
- 制(42988)
- 发(42785)
- 课题(40963)
- 国家社会(40281)
- 创新(40227)
- 科研(38967)
共检索到462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徐朗 汪传旭 杨清荃
补贴与碳税是我国政府在践行碳减排过程中常见的策略之一。基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理论下,建立了以社会总福利为目标函数的模型,比较了政府不同财税政策下的补贴与碳税政策。分析了政府补贴与碳税对高碳产品和低碳产品制造商决策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两种产品的均衡价格、均衡需求、均衡收益以及社会总福利。研究表明,无论政府采用哪种策略,社会总福利均会增加,但政府采用只向生产低碳产品的制造商进行补贴的策略,比只向生产高碳产品的制造商碳税的策略达到的社会总福利的效果要好,而综合考虑碳税和补贴的策略比前两种策略要好。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消费者效用 政府行为 社会福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键 邱国斌
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与合作博弈模型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补贴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价格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且非合作博弈情形下产品价格比合作博弈情形下产品价格增加更快;企业销售额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合作情形下销售额的增速更大,所以,补贴政策有助于刺激需求;企业利润随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且合作情形下利润增长更快,补贴政策对企业也是有利的;合作情形下的企业利润高于非合作情形下的企业利润,且政府补贴越大,合作比不合作多带来的利润越大,企业更加愿意合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 李伟
针对零售市场中大型零售组织买方势力不断增强的现象,研究了制造商的技术创新决策。在由上游垄断制造商、下游主导零售商和边缘零售商组成的纵向市场结构下,构建了四阶段的技术创新决策模型,提炼了主导零售商的谈判势力特征和市场份额特征,给出了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背景下制造商的最优创新决策,分析了主导零售商的谈判势力和市场份额对制造商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具体算例探讨了参数变化对主要结论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浩鑫 于天阳 关志民 曲优
本文以一个具有失望规避行为的制造商与一个完全理性的零售商所构成的低碳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了低碳技术创新投资的不确定性,分别在制造商主导(MS)、零售商主导(RS)及双方权力对等(Nash)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通过构建相应的博弈模型探讨低碳供应链最优减排水平与定价等相关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三种权力结构下的最优结果。研究表明:失望规避程度与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及制造商效用负相关;制造商主导时,其效用最大,但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最低,零售商主导和权力对等两种情形下的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或制造商效用)存在关于减排成本系数及失望规避程度的阀值效应。此外,通过数值分析发现零售商期望利润在自身主导时最高,在双方权力对等时次之,在制造商主导时最低;而供应链总期望利润在制造商主导时最低,在其他两种情形下的大小关系同样存在关于减排成本系数及失望规避程度的阈值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焕勇 李宇航 韩云霞
文章研究了在消费者具有低碳偏好和政府征收碳税的条件下,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通过建立消费者对新产品、翻新品、再造品的不同效用函数,得出消费者对3种产品的不同需求,并给出在考虑需求和政府征收碳税情形下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和政府征收碳税的同时,制造商同时生产3种产品进行的决策。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比选择非低碳产品的效用大,这使得消费者有低碳动机;制造商应利用产品的异质性来获得最大利润;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使其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增加,征收碳税促使制造商多生产低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超 王国利
为了研究在政府给定碳排放总量的约束下,面临随机需求的制造商的产能决策问题,在改进报童模型的基础上,比较了碳排放总量约束前后的制造商最优产量和单位产品减排量的变化,发现了排放总量约束使得最优产量减少。然后,在市场减排努力函数拉动需求的前提下,给出了制造商的最优产量和单位产品减排量之间的关系式,并且证明了减排努力函数可以是任意线性函数或者非线性的凹函数。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印证了结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利娥 施国洪 陈敬贤
针对制造商价格领导权的供应链结构,将消费者分为高低碳偏好消费者和低低碳偏好消费者,通过建立单一传统渠道决策模型和双渠道决策模型,研究了电子渠道低碳效用对制造商双渠道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时,只要电子渠道的低碳效用大于零,制造商就会开通电子渠道进行双渠道经营以增加自身的利润;但是双渠道决策的均衡解不唯一,均衡结果取决于电子渠道低碳效用的大小;当制造商采取双渠道经营时,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增加,但是零售商的利润降低,渠道冲突加剧;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均随高低碳偏好消费者比例和电子渠道低碳效用的增加单调递增。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覃艳华 曹细玉
在碳限额及交易下考虑碳减排技术投入和制造商低碳宣传,分别建立了零售商不参与制造商低碳宣传计划、参与制造商低碳宣传计划的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的博弈模型,并指出零售商分摊制造商碳减排成本和低碳宣传成本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限额及交易机制下,碳减排率、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都与消费者低碳偏好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中宣传零售商品牌元素对线上线下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对线上线下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系数成正向变化关系;碳减排率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正向变化关系,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而低碳宣传水平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变化关系;碳减排率、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碳减排成本系数成反向变化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霍艳芳 李思睿
在考虑政府补贴的前提下,研究了一个同时提供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制造商的延保决策问题;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延保服务选择的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在不同延保模式下对再制造产品销量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1)不论政府补贴如何设定,制造商为再制造产品提供延保服务都能够增加利润且双延保模式最佳。(2)不论制造商选择哪种延保模式,政府补贴总能增加再制造品的销量与制造商的总利润;但是在市场发展初期,只有政府补贴达到一定程度,双延保模型下再制造品的销量才能超过无延保模型。(3)政府补贴会促进制造商再制造产品减排研发活动,并且研发努力水平随政府补贴力度的提高而增加。
关键词:
再制造 延保服务 政府补贴 减排研发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峰 侯云章 高俊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产品回收法规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重视网络渠道和产品再制造策略。采用数理建模方法研究传统背景下制造商的基本定价策略,给出制造商实施双渠道和产品再制造策略时采取的统一定价和利润最大化两种定价策略,以利润最大化模式为基础给出双渠道策略和再制造两种衍生定价策略,以基本定价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价格和利润为基础对上述策略进行研究,并分别讨论零售商市场份额、网络渠道销售成本、价格弹性系数和渠道价格敏感性系数等因素对4种定价策略影响,探讨不同参数对不同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再制造产品成本较低时,实施产品再制造策略可以同时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得以优...
关键词:
定价策略 网络渠道 再制造 供应链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梁喜
为了分析消费者低碳需求约束的影响,在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通过在需求函数中引入减排技术创新水平参数,采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构建了占主导地位的制造商实施减排技术创新是否有利可图的决策模型。分析了制造商不实施、单独实施以及与零售商联合实施技术创新3种情形对供应链成员定价与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的减排技术创新决策不仅会受到消费者低碳需求的约束,而且也会受到零售商销售成本的制约,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单独实施创新可以使制造商与零售商的价格与利润都高于不实施创新情形,而制造商与零售商联合创新却不一定是最优选择,零售商销售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制造商与零售商联合创...
关键词:
碳排放 减排 低碳 技术创新 供应链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西强
基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建立了低碳产品制造商与普通产品制造商的博弈模型。基于此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和政府宣传对低碳产品、普通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销售量、销售利润及环境影响。研究表明:低碳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普通产品的零售价格及需求量与政府补贴负相关,低碳产品的需求量与政府补贴正相关;低碳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与政府努力程度正相关,在政府宣传努力程度大于某一定值时,普通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与政府宣传努力程度负相关;政府采取宣传政策时,低碳产品的销售量还与生产单位低碳产品所增加的费用有关;政府采取不同策略时,对环境的影响大小与政府补贴、政府宣传努力程度及生产单位低碳产品所增加费用有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西强
基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建立了低碳产品制造商与普通产品制造商的博弈模型。基于此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和政府宣传对低碳产品、普通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销售量、销售利润及环境影响。研究表明:低碳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普通产品的零售价格及需求量与政府补贴负相关,低碳产品的需求量与政府补贴正相关;低碳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与政府努力程度正相关,在政府宣传努力程度大于某一定值时,普通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与政府宣传努力程度负相关;政府采取宣传政策时,低碳产品的销售量还与生产单位低碳产品所增加的费用有关;政府采取不同策略时,对环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强 柳娟 应松宝 聂佳佳
研究了碳配额交易政策下制造商对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定价和技术选择策略问题。无碳配额约束下,低碳产品最优定价总是高于普通产品。有碳配额约束下,建立了一个基于碳配额交易的制造商产品定价模型,给出了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的最优定价和利润,并对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的产品最优定价存在差异,低碳产品定价和利润不一定总高于普通产品。最后,运用产品总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低碳产品不一定比普通产品对环境更友好,其与碳交易价格相关。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娜 张玉林
[目的/意义]随着再制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再制造领域,与原制造商进行竞争或合作。考虑到碳排放约束,企业面临的生产决策更加复杂。[设计/方法]基于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异质需求,构建了制造商和再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博弈模型,探讨碳税对制造/再制造决策的影响;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竞争与合作模式下碳税对企业利润及碳排放的影响。[结论/发现]不同模式下,企业可根据再制造产品碳排放强度选择不同的生产策略;碳税总是会抑制新产品的生产,当再制造产品碳排放强度低于一定数值时,碳税会促进再制造产品的生产;再制造商竞争会挤兑新产品,使制造商利润减少,再制造门槛提高;当碳税不超过一定限度时,合作模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