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4)
2023(11961)
2022(10563)
2021(9805)
2020(8034)
2019(18384)
2018(18328)
2017(35514)
2016(19487)
2015(21623)
2014(21838)
2013(21525)
2012(19733)
2011(17720)
2010(17510)
2009(15557)
2008(14695)
2007(12613)
2006(10859)
2005(9333)
作者
(56216)
(46751)
(46318)
(44063)
(29466)
(22611)
(21060)
(18628)
(17827)
(16497)
(16303)
(15680)
(14701)
(14654)
(14412)
(14169)
(14079)
(13843)
(13231)
(13172)
(11649)
(11321)
(11100)
(10584)
(10458)
(10432)
(10278)
(10117)
(9349)
(9332)
学科
(80745)
经济(80673)
管理(55480)
(48641)
(40456)
企业(40456)
方法(35950)
数学(31374)
数学方法(30987)
(20502)
(20074)
地方(19486)
中国(18762)
环境(17088)
(16971)
业经(16710)
(13980)
农业(13600)
理论(12503)
(12362)
贸易(12358)
(12139)
(11926)
技术(11441)
(11428)
地方经济(10902)
(10821)
财务(10759)
财务管理(10738)
企业财务(10147)
机构
大学(271542)
学院(270697)
管理(110815)
(102045)
经济(99660)
理学(96670)
理学院(95562)
管理学(93893)
管理学院(93431)
研究(90430)
中国(64845)
科学(59722)
(58379)
(45413)
(44380)
(43451)
业大(43410)
研究所(42000)
中心(40838)
(38157)
(37434)
师范(37108)
北京(36513)
财经(35928)
农业(34945)
(33937)
(32641)
(31445)
师范大学(30169)
经济学(28962)
基金
项目(196010)
科学(153559)
研究(142190)
基金(140579)
(123206)
国家(122225)
科学基金(104602)
社会(87782)
社会科(83076)
社会科学(83050)
(77912)
基金项目(75973)
自然(69461)
自然科(67746)
自然科学(67731)
自然科学基金(66428)
(65867)
教育(64468)
编号(58741)
资助(57032)
成果(45891)
重点(44033)
(42532)
(42240)
(40307)
课题(40188)
科研(37712)
创新(37631)
计划(36100)
大学(35620)
期刊
(108453)
经济(108453)
研究(74398)
中国(49369)
学报(44038)
科学(41799)
(39521)
管理(37385)
大学(32409)
学学(30445)
(30402)
教育(30080)
农业(28432)
技术(23347)
业经(18828)
(17659)
金融(17659)
经济研究(16384)
财经(15747)
资源(15538)
图书(15465)
科技(14412)
(14247)
问题(13902)
(13292)
理论(13231)
技术经济(13092)
实践(12435)
(12435)
(12166)
共检索到378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宇杰  张宇辰  李鹏  
从土地合理利用的内涵出发,建立了一个基于低碳背景的土地合理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土地利用系统、能耗系统、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5个方面共22个指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对全国30个省(市、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各省(市、区)来看,北京、广东、湖北等土地合理利用水平较高,而内蒙古、山西、宁夏等土地合理利用水平较低;从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土地合理利用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西部最低。参照各项评价结果对我国今后的土地合理利用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广凤  吴红霞  孙凤芹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地区产业发展的普遍共识,区域主导产业的培育和选择需要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进行。本文阐述了区域内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从经济规模、市场增长潜力、产业增长潜力、产业竞争、经济效益、产业关联效应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构建了评价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为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解决方案。并以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区域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锦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目前正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影响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在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下,面临着自身区域经济的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应当优化我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建设性的提出应对策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的转型,优化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沛  彭颖  
笔者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在土地财政背景下探讨影响区域基础设施存量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财政融资和显性土地财政融资方式对地区基础设施存量的影响较大,由于土地财政融资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使得供给约束作用较明显;从东、中、西部地区的对比来看,显性土地财政融资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大于西部,而隐性土地财政融资对东中西部地区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茜  王善礼  董楠娅  
运用2009—2019年重庆市区县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着重探讨了重庆市整体及“一区两群”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性问题。结果表明:重庆市碳排放在大部分区县表现出空间相关性,少部分区县表现出空间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能源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产业结构、财政情况及技术创新水平分别在不同程度、不同区域上呈现空间溢出效应,是重庆市区域碳排放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推动重庆市达成碳达峰目标,实现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碳减排规划与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广星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剧增,全球气候变化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低碳化开发与利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包含着对传统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改变和对低碳经济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的探索。文章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分析了农村土地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探索了实行低碳经济农村土地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慧  
介绍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含义,并指出了我国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基于物流链整合,推动我国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升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雪青  
在对区域物流网络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综合考虑物流能源消耗因素,阐述了节能背景下区域物流网络构建内涵。分析了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产消费、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信息化程度、综合能耗水平五方面设计了区域物流网络节点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浙江省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的思路及布局,对促进区域物流网络优化及行业节能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薄湘平  唐敏  Koos Krabbendam  
如何评价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水平是区域旅游业进行旅游规划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基础和出发点。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以竞争力理论、旅游系统理论等为依据,从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业绩、竞争潜力3个层面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以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应用,对我国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的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可以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伟  关新  
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区域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剧了环境污染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即使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配比达到合理状态,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政府通过单纯的行政指令和财政宏观政策调控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比例,没有考虑到现实需求。因此,需要探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关系,发现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技术经济范式的某些特征,动态调整两者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状况。通过建立专家评价体系和量化系统模型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动态调节方法,使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江  方发龙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要求全社会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必须与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区域作为区域经济子系统和自然生态子系统构成的复合多维系统,不仅在空间上承载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支撑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人造资本与自然资本的反向增长,其引发区域经济子系统扩张的同时也造成了区域自然资本的减少,并可能进一步引发区域自然生态子系统在空间或功能上的损失,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本。在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区域的发展不能单纯考虑经济子系统产出的量的增加,而应关注区域系统的整体收益,控制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吴红霞  刘遵峰  
低碳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又使得低碳经济成为可能。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低碳经济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eaver-Thomas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发龙  
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成本,控制经济增长于合理规模,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系统总收益持续为正,是生态文明背景下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其途径是:第一,通过科技进步带动区域要素结构调整,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管理创新;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带动区域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第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骏  巴文婷  
指出了我国木材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结合大数据技术,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木材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以达到对木材物流成本和服务的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关峻  张晓文  
以评价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原则,采用基于DEA的非均一化灰色关联分析法,将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纳入研究框架中,运用2005~2012年的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对中国三大区域的能源效率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和排序,分析了近8年来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中国各区域能源效率发展趋势有显著差异,全国和东西部地区2005~2012年能源效率都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中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发展趋势较为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