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6)
- 2023(11080)
- 2022(8881)
- 2021(7831)
- 2020(6337)
- 2019(14489)
- 2018(14128)
- 2017(26692)
- 2016(13713)
- 2015(15716)
- 2014(15340)
- 2013(15409)
- 2012(14849)
- 2011(13947)
- 2010(13637)
- 2009(12786)
- 2008(12306)
- 2007(10737)
- 2006(10065)
- 2005(9461)
- 学科
- 济(85449)
- 经济(85388)
- 管理(39901)
- 业(30627)
- 方法(29135)
- 数学(25694)
- 数学方法(25560)
- 企(24076)
- 企业(24076)
- 贸(22590)
- 贸易(22577)
- 易(21933)
- 中国(21823)
- 地方(20249)
- 环境(19671)
- 学(16836)
- 农(15364)
- 业经(15077)
- 地方经济(13797)
- 财(12932)
- 制(11796)
- 划(11767)
- 关系(11522)
- 融(11188)
- 金融(11188)
- 和(10662)
- 发(10593)
- 银(10484)
- 银行(10462)
- 行(10253)
- 机构
- 大学(214940)
- 学院(212160)
- 济(110282)
- 经济(108721)
- 研究(86145)
- 管理(75245)
- 中国(65264)
- 理学(64150)
- 理学院(63417)
- 管理学(62613)
- 管理学院(62243)
- 科学(48526)
- 京(46123)
- 财(44692)
- 所(43883)
- 研究所(39939)
- 经济学(37134)
- 中心(36088)
- 财经(35926)
- 农(34008)
- 经济学院(33269)
- 经(32807)
- 院(31231)
- 江(30314)
- 北京(29855)
- 业大(28400)
- 科学院(26904)
- 农业(26842)
- 财经大学(26615)
- 范(25835)
- 基金
- 项目(139073)
- 科学(110350)
- 基金(104940)
- 研究(99587)
- 家(93254)
- 国家(92659)
- 科学基金(77879)
- 社会(68857)
- 社会科(65612)
- 社会科学(65593)
- 基金项目(53601)
- 省(50326)
- 自然(47831)
- 自然科(46654)
- 自然科学(46636)
- 自然科学基金(45835)
- 资助(43838)
- 划(43646)
- 教育(42892)
- 编号(35450)
- 发(33095)
- 重点(32375)
- 部(32170)
- 国家社会(31018)
- 中国(29532)
- 创(28689)
- 成果(28675)
- 教育部(27646)
- 发展(27360)
- 创新(27311)
共检索到334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天桂
在金融危机全面影响实体经济、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转型的2009年,中国-东盟FTA的构建进入关键时期。尽管双方并没有因此延缓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步伐,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FTA,但包括贸易与环境的摩擦及冲突在内的"中国威胁论"的不和谐之音还是若隐若现。低碳经济转型为中国-东盟FTA建设贸易与环境的协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契机和内部驱动力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南洋 杨红强 聂影
环境保护通过影响成本对国际碳贸易产生影响,这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效的。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处理好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关系,并合理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作为的双效作用,为《京都议定书》第三轮承诺期谈判做好准备。
关键词:
国际碳贸易 循环经济 协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红强 聂影
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要处理好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关系。环境保护通过成本控制对国际碳排放贸易产生影响,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建议合理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作为的双效作用,积极协调环境保护与碳排放贸易的关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碳贸易 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伟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得国内环境资源面临巨大发展压力。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对外贸易 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郎永峰
本文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一个联立方程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东盟FTA(CAFTA)成员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对成员吸引FDI流入的效应。结果显示,CAFTA对促进区域整体的FDI流入具有积极影响,但对区域内不同成员的FDI流入促进效应并不均等,即国内市场规模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成员更能吸引FDI的流入,投资效应更加显著。在增长效应方面,FDI对CAFTA整体的增长效应为正且具有显著性。但FDI的溢出渠道在不同成员间存在一定差异。CAFTA的建设中应注意成员间利益的均衡分配问题以维持CAFTA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
CAFTA FDI 内生增长 技术溢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邓力平
中国和东盟国家同是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长期以来都采取了税收优惠等税收竞争手段。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构建,并已进入了“早期收获”阶段。本文主要围绕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国际税收竞争与协调这两大因素,就自由贸易区建成前后的两个阶段,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税收竞争的影响,并认为在贸易自由化启动后,中国和东盟国家应走竞争与协调相结合之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红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产税存在着非协调性,各成员国财产税选择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税率都各不相同,由此形成的财产税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财产税具有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所没有的功能和优点,能有效地弥补这两大税收体系的不足,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关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之间的财产税协调问题。目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产税协调中,中国应着手以下工作:尽早出台"中国资产评估法";完善对房产及其占用土地的征税;开征遗产税;更新、修订与东盟国家的税收协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财产税 协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国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成员国之间的税收政策差异产生税收冲突,形成有害的税收竞争。在全面降低关税水平后,如何进一步开展自由贸易区内的税收协调,是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关键。本文认为,应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际,有效地进行税收协调,预防和避免有害税收竞争。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进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寒
世界范围低碳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中以运输为主体的供应链活动是低碳目标的重要关注和影响对象,要求企业供应链管理也应秉持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理念,落实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在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协调优化供应链各环节打造低碳供应链运营模式,确保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供应链 碳足迹 协调优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曲如晓 张业茹
面对经济发展带来人类福利增加的同时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国际贸易被指责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甚至连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也受到质疑。围绕贸易与环境可否协调以及如何协调的问题,由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冲突引出贸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进一步的经济学分析得出结论:环境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国际贸易,而是环境成本的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而国际贸易只是加重了这种市场失灵,二者可以协调发展。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达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张相文 席艳乐
区域贸易协定(RTA)的目标旨在消除成员间阻碍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障碍,以实现区域内各国福利的最大化。从宏观经济层面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赵仁平 张春皓
税收协调是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实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内生因素。本文认为,健全税收协定框架,构建完善的税收协调机制,全面拓宽税收协调内容和空间,是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中税收协调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升级谈判 税收协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玉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相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既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而解决这个课题的途径,首先在于将环境成本内在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敏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虽然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简单的贸易制裁措施并不能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因为贸易制裁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的产权缺乏问题。将环境问题与贸易问题关联来改善越境污染的思路就是利用贸易合作的丰厚利益来维系环境合作的脆弱结构。其局限是改变了原有贸易博弈的支付函数,从而影响贸易合作的稳定性。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的关联博弈中更应该立足于眼前利益,立足于贸易合作,并着眼未来,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环境管制标准,推动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环境 协调发展 博弈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