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1)
2023(11966)
2022(10440)
2021(9514)
2020(7898)
2019(18156)
2018(18211)
2017(35390)
2016(19150)
2015(21550)
2014(21837)
2013(21716)
2012(19975)
2011(18186)
2010(18140)
2009(16519)
2008(15596)
2007(13573)
2006(12083)
2005(10555)
作者
(56417)
(46879)
(46586)
(44446)
(29761)
(22560)
(21082)
(18671)
(17898)
(16628)
(16011)
(15914)
(14859)
(14845)
(14462)
(14234)
(13908)
(13839)
(13382)
(13187)
(11669)
(11627)
(11189)
(10698)
(10611)
(10353)
(10285)
(10240)
(9552)
(9117)
学科
(98660)
经济(98577)
管理(56752)
(49058)
(41495)
企业(41495)
方法(39536)
数学(34568)
数学方法(34199)
地方(22686)
(21085)
中国(20535)
(19581)
业经(18913)
(17856)
环境(17520)
(14523)
地方经济(14319)
农业(13413)
理论(13252)
(12973)
(12794)
(12732)
贸易(12725)
(12219)
技术(11466)
(11049)
(11041)
金融(11040)
财务(10987)
机构
大学(280337)
学院(278138)
(118205)
经济(115781)
管理(113080)
理学(98271)
理学院(97197)
管理学(95633)
研究(95413)
管理学院(95157)
中国(68341)
(59429)
科学(59305)
(49837)
(47781)
研究所(43792)
中心(41856)
(41526)
业大(41177)
财经(40704)
(38955)
北京(37677)
(36881)
(36270)
师范(35985)
经济学(35522)
(34772)
农业(32328)
(31762)
经济学院(31671)
基金
项目(192609)
科学(151101)
研究(140536)
基金(139308)
(120850)
国家(119894)
科学基金(103041)
社会(88835)
社会科(84219)
社会科学(84192)
(75461)
基金项目(74540)
自然(66942)
自然科(65279)
自然科学(65266)
自然科学基金(64054)
教育(63252)
(63094)
资助(57573)
编号(56670)
成果(45156)
重点(42799)
(42104)
(41757)
(39369)
课题(38911)
创新(36764)
科研(36623)
教育部(36061)
国家社会(36028)
期刊
(132288)
经济(132288)
研究(83710)
中国(47440)
学报(42402)
管理(41364)
科学(40133)
(36696)
(36049)
大学(31882)
学学(30119)
教育(27124)
农业(26041)
技术(24996)
经济研究(21515)
(20363)
金融(20363)
财经(19821)
业经(19643)
(16936)
问题(16622)
技术经济(15689)
图书(14190)
理论(13986)
科技(13583)
资源(13078)
(12996)
统计(12964)
现代(12767)
实践(12663)
共检索到401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县民  王喜莲  
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已备受世人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低碳经济评价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文献统计和分析,从低碳经济评价总体情况、评价的对象与范围、评价的模型方法等角度对当前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现有研究对把握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科学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益指导,但也存在评价系统性不强、深度不够、方法单一等问题。今后,围绕这一主题需加强理论研究,深挖低碳经济发展内涵,综合多维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构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裴雪姣  谈尧  
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经济体的低碳发展转变已成为国际共识,而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现载体和碳排放的重要单位,是中国低碳发展的重点所在。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评价可以综合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的进展程度和存在问题与差距,目前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较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有待进行,以促进统一的较为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和机制的形成,从而为国家和省市的低碳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筱慧  王斌  陈凯  焦阳  李刚  
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国家或经济体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成为低碳经济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采取修正的TOPSIS方法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模型。针对传统TOPSIS方法中存在两个不足:一是相对贴近度计算中将被评价对象到"正理想解"和到"负理想解"的距离直接相加,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直接相加是不合理的;二是传统的TOPSIS方法忽略了被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的权重分配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密切值法对传统TOPSIS方法进行修正,解决到正负理想解两个距离的组合问题。首先,通过密切值的引入将被评价对象到"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转化为同向指标,保证了两个距离可以进行运算;然后,对两个距离进行归一化,保证两个距离在相同的数量级上,保证备选方案到正理想解的距离和到负理想解的距离起相当的作用,再根据决策者的偏好,对两个归一化的距离进行权重分配,保证两个距离分配的权重确实体现了决策者的意愿;最后,通过对秦皇岛市的低碳经济评价验证修正TOPSIS评价模型在低碳经济评价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解决了评价指标有目标约束下的低碳经济评价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松浩  朱启贵  
近年来,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针对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梳理并给予简要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屈霞  李琳  高彦飞  
低碳经济下,针对石化类上市公司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问题,通过建立石化类上市公司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作为评价其发展水平的方法。首先运用粗糙集的知识约简方法挖掘评价指标,利用基于粗糙集理论中信息量的概念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判各个公司低碳发展情况,实现公司横向与纵向发展水平的比较,为公司投资人、债权人、管理人提供相关信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翠仙  唐善茂  
科学地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城市低碳经济的现状,改善城市低碳经济实际效果的关键。文章通过建立多指标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综合评价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该市发展城市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碧梅  
根据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组成。其中,系统层由自然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构成。以湖北省低碳发展资料为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生态系统处于高能耗高排放阶段,"差"的隶属度最高,为0.48,说明湖北的产业低碳化还有待提高,主要是化石能源消耗和煤炭消耗较大,应该转变能源使用方式,尽量节能和使用可再生能源;自然生态系统以"良好"的隶属度最高,为0.386,说明湖北的自然绿化条件较好;人文生态系统也以"良好"的隶属度最高,为0.364,说明在城市还应加强各项管理,提高公众对环境的满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袭勇  李林  唐利  章宜  
文章从移民安居点建设的低碳性、移民发展模式的低碳性以及移民生活模式的低碳性三个方面出发,建立起一套移民项目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不同的移民项目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简明扼要,能够抓住现当代移民项目实施过程中低碳经济的根源,可为评估移民项目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玉萍  
发展低碳经济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并且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国情,要求我国尤其要重视煤炭行业经济的低碳发展。本文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煤炭行业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希望通过对我国煤炭行业相关指标的评价来达到对煤炭产业链进行进一步优化的目的,进而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低碳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晓玲  雷厉  仲云云  
以我国29个省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为评价对象,从低碳排放和发展能力两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TOPSIS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整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际间及三大区域间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分别表现为相对低碳、中碳和相对高碳的经济发展特征。中西部地区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降低碳的排放,以提升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雪  陈锦  李爽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阐述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选取了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个指标,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应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开发碳汇潜力等建议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靖忠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借鉴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低碳经济内涵,以河北唐山市为例,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 H P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提出了评价模型的选用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解百臣  徐大鹏  刘明磊  许睿  
文章应用在DEA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动态效率的投入型Malmquist指数,对我国1997-2007年30个省市区发电部门运行状况进行低碳经济评价。研究过程中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投入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突破了传统效率评价重经济效益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局限。结果表明:发电部门总体低碳经济评价值稳步上升;区域间发电部门效率差异较为显著;纯技术效率和表征研究期间决策单元投入产出相对生产前沿面移动情况的技术进步及其分解指标均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而规模效率中、西部差距不明显。文章最后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内在机理,提出促进发电部门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耀辰  张丽君  鲁丰先  闫卫阳  王喜  
在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低碳城市逐渐成为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空间聚焦点。文章从城市碳排放驱动因素、低碳城市循环与代谢、低碳城市空间规划、低碳城市环境管治等四方面系统归纳了国外低碳城市研究的内容和模型方法,并对LMDI方法、Hybrid-EIO-LCA方法、CGE模型作了具体评述。可以认为,低碳城市研究在理论上,由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和社会论,由城市生态系统、共生城市、精明增长和公交导向细化为低碳社区的构建;在方法上,由单一计算转变到综合评估,由衍生方法借用转到低碳城市模型方法的提出;数据使用由估测数据转向明确的环境账户;空间尺度由城市个体向家庭、社区、园区、城市群等不同层面扩展;研究地域则从少数发达国家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基于低碳城市研究体系的不完备性和多学科交叉性、数据的不确定性、时空尺度的多样性等特点,当前研究应从城市共生和谐论出发,以微观尺度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建立城市碳排放账户,对城市碳能源—经济—社会—环境(CEESE)系统的功能与机理、过程与控制以及关联与效应进行探索,创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生  杨洪艳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国内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河北省在2005—2009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但其整体的低碳环境发展水平却不令人满意,因此,应尽快发展适合河北省实际状况的能源技术和政策,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