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0)
- 2023(15288)
- 2022(13159)
- 2021(12073)
- 2020(10214)
- 2019(23058)
- 2018(23269)
- 2017(45425)
- 2016(24473)
- 2015(27275)
- 2014(27272)
- 2013(27146)
- 2012(25040)
- 2011(22885)
- 2010(23078)
- 2009(21604)
- 2008(20592)
- 2007(18253)
- 2006(16381)
- 2005(14570)
- 学科
- 济(118221)
- 经济(118115)
- 管理(70626)
- 业(64333)
- 企(52784)
- 企业(52784)
- 方法(46429)
- 数学(40422)
- 数学方法(39990)
- 中国(29207)
- 农(27659)
- 地方(26061)
- 业经(24479)
- 学(24160)
- 财(24118)
- 制(20485)
- 环境(18886)
- 贸(18791)
- 贸易(18780)
- 易(18160)
- 农业(18044)
- 和(16882)
- 银(16437)
- 银行(16392)
- 理论(16167)
- 地方经济(16131)
- 行(15725)
- 融(15644)
- 金融(15642)
- 技术(15151)
- 机构
- 学院(357278)
- 大学(357237)
- 济(152637)
- 经济(149504)
- 管理(139726)
- 研究(121261)
- 理学(120593)
- 理学院(119296)
- 管理学(117374)
- 管理学院(116753)
- 中国(89520)
- 京(75515)
- 科学(73316)
- 财(68455)
- 所(60736)
- 研究所(55051)
- 财经(54993)
- 中心(53145)
- 农(53113)
- 江(51351)
- 业大(50744)
- 经(49690)
- 北京(48123)
- 经济学(46849)
- 范(46086)
- 师范(45674)
- 院(43896)
- 经济学院(42010)
- 州(41848)
- 农业(41471)
- 基金
- 项目(236394)
- 科学(185423)
- 研究(174818)
- 基金(170452)
- 家(147356)
- 国家(146180)
- 科学基金(125238)
- 社会(110657)
- 社会科(104926)
- 社会科学(104899)
- 省(92591)
- 基金项目(90320)
- 自然(79856)
- 教育(79184)
- 自然科(77870)
- 自然科学(77853)
- 划(77226)
- 自然科学基金(76464)
- 编号(71716)
- 资助(70622)
- 成果(58115)
- 重点(52771)
- 发(52122)
- 部(51831)
- 课题(49223)
- 创(48759)
- 创新(45529)
- 国家社会(44997)
- 科研(44701)
- 教育部(44612)
- 期刊
- 济(175057)
- 经济(175057)
- 研究(110091)
- 中国(61843)
- 管理(52981)
- 学报(52707)
- 财(49639)
- 科学(49595)
- 农(48332)
- 大学(39996)
- 学学(37892)
- 教育(35604)
- 农业(33604)
- 技术(31321)
- 融(30809)
- 金融(30809)
- 经济研究(29240)
- 业经(28356)
- 财经(27235)
- 经(23439)
- 问题(22819)
- 技术经济(19134)
- 理论(17785)
- 商业(17356)
- 贸(17215)
- 图书(16998)
- 现代(16883)
- 科技(16537)
- 业(16079)
- 实践(15909)
共检索到525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胜
我国的碳排放主要源于生产领域,所以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基于环境负荷模型,以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为因变量,以工业产值增长率、建筑业产值增长率、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长率、非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长率以及环保投资额增长率为自变量,通过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探讨我国能源消耗与各类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的路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并在有效技术推动下实现低碳经济。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优化 环境负荷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立江 范德成 武艳君
如何针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和面板协整模型,探讨了各个行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在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通过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作用于单位GDP碳排放的间接通径系数,也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个方式。工业内部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低的行业进行调整,如有色金属、化纤、食品行业进行调整。而对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丽峰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既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又能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产业节能率和产业的碳排放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音
本文从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出发,结合低碳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了低碳经济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对策,包括:以低碳化发展为目标开展制度创新,努力实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业发展及高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机统一,推动高能耗产业向低能耗发展转型。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海宏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但产业结构的低度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各地区低碳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模型,构建由1个目标层、3个标准层和1 6个指标层构成的省域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0个省(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匹配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调整所带来的规模效益对省域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起着主导性作用;我国省际间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差异明显。最后,文章提出我国省域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优化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东
201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营改增"、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是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点,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路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 邓桂丰 李秀珍
我国在经济新常态增速"换挡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方式,而中国产业结构低碳化是经济低碳转型背景下实现量化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约束性减排目标必然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宏观经济成本。文章以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为目标函数,以排放强度、一般均衡、水资源、部门扩张、就业等为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利用妥协规划方法迭代求解产出增长与CO2排放量之间联动关系,测度分析经济新常态不同产出增长率下产业结构低碳化模拟结果以及控制碳排放的宏观经济成本。结果证实通过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可以实现我国量化减排目标,而且我国产值增长率越大则实现减排目标的平均宏观经济成本越小,严控高碳行业增长的产业结构优化不仅可以实现较高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文 王丹涪 赵鹏 韩莹
以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产业共生、能源结构和环境规制驱动产业结构低碳优化,由此构建产业结构低碳优化的实现机理模型,并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PP)从时、空两个维度综合评价中国产业结构低碳优化水平,据此给出提升产业结构低碳优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莫维冰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重化结构"特征明显,高能耗问题突出。文章认为,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升级 中国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鹏 陈磊 刘莉
论文在对低碳经济有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和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是相辅相承、内在统一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低碳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林梅 邓玲
随着《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长江经济带战略正式进入筹划实施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运用泰尔指数法、Moore指数法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方法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区域差异及优化升级趋势及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会宁 于维洋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对河北省三个产业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二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和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同其他两个产业相比都是最大的;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的碳排放量总量和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比建筑业大。为此,加强对河北省碳排放强度指标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河北省工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
关键词:
河北省 碳排放 产业结构 调整与优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振元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双重要求下,低碳经济视角下能源结构优化举措的现实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认为,优化能源结构需从能源结构战略、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技术创新、能源产业结构、能源管理方式、能源体制结构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结构优化 优化方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邱振卓
当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粗放型发展模式不仅使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同时给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市场监督管理、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是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产业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