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8)
2023(12422)
2022(10239)
2021(9356)
2020(7525)
2019(16876)
2018(16380)
2017(32190)
2016(17113)
2015(18742)
2014(18425)
2013(18018)
2012(16588)
2011(14704)
2010(14962)
2009(14017)
2008(13709)
2007(12004)
2006(11001)
2005(9918)
作者
(44080)
(36722)
(36549)
(35223)
(23534)
(17180)
(16579)
(13981)
(13801)
(13248)
(12590)
(12061)
(11744)
(11614)
(11606)
(11408)
(10958)
(10511)
(10492)
(10441)
(9229)
(8787)
(8761)
(8609)
(8504)
(8218)
(7902)
(7835)
(7251)
(7223)
学科
(82756)
经济(82688)
管理(56654)
(46916)
(39233)
企业(39233)
(34212)
方法(25430)
数学(22199)
数学方法(21982)
(21981)
地方(21354)
中国(21056)
税收(20530)
(20352)
(19364)
(16816)
财务(16794)
财务管理(16748)
业经(16473)
企业财务(15952)
(15862)
财政(15711)
环境(15296)
(14398)
地方经济(13410)
(13096)
贸易(13088)
(13023)
(12677)
机构
学院(234290)
大学(228743)
(110262)
经济(108278)
管理(87770)
研究(79269)
理学(74614)
理学院(73914)
管理学(72981)
管理学院(72540)
(63373)
中国(62515)
(45308)
财经(45266)
科学(42213)
(40905)
(38416)
(36332)
中心(35909)
经济学(35743)
研究所(33443)
财经大学(33063)
经济学院(31983)
北京(28685)
(28463)
(28372)
(28241)
师范(28203)
(28156)
业大(25869)
基金
项目(144674)
科学(115608)
研究(113626)
基金(105830)
(89226)
国家(88494)
科学基金(77284)
社会(75525)
社会科(71823)
社会科学(71808)
(55877)
基金项目(54374)
教育(50892)
编号(46682)
(45815)
自然(45262)
自然科(44161)
自然科学(44152)
自然科学基金(43321)
资助(42950)
成果(39130)
(32967)
(32613)
重点(32435)
国家社会(31901)
课题(31878)
(30940)
(30486)
(29922)
人文(29211)
期刊
(132445)
经济(132445)
研究(82991)
(52935)
中国(43917)
管理(33313)
(26762)
学报(26362)
(25532)
金融(25532)
科学(25356)
经济研究(23697)
财经(23030)
教育(21315)
大学(21181)
学学(20136)
(19932)
业经(19710)
技术(18812)
农业(18167)
(17988)
(16159)
问题(16092)
(14570)
税务(14376)
国际(13266)
世界(12199)
财会(12145)
技术经济(12055)
会计(11839)
共检索到373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满洪  贺震川  
发达国家促进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实践表明,征收碳税有利于碳的减排并能够获得相应的财政收入,但是,征税的主要目的在于碳减排。对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提供财政补贴,具有显著的激励效果。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提供资助,不仅能够促进碳减排,而且能够促进低碳发展,实现双重盈利。我国实施促进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需要考虑发展阶段、经济水平、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大禹  
低碳经济起源于英国。其实质在于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有机结合,通过能源科技和政策措施的改革,达到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模式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以发达国家的财税征收政策为切入点,对其实施的低碳补贴政策作了详细说明,并进一步阐述了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段炼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而财税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作为经济杠杆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着重从开征碳税的必要性、目标、原则及相关内容方面阐述如何进行财税制度设计以使财税政策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开征碳税政策应同碳排放交易政策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碳税等财税政策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安文  刘萌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借鉴发达国家实施低碳财税政策的经验,对我国正确选择、实施低碳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构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低碳财税政策体系,从而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平  
本文在介绍国外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国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支持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少强  贾颖  
1.财税政策是林业发展的基本政策。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林业发展离不开政府财税政策的支持。政府支持林业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林业的弱质产业,林业靠天吃饭,产业发展竞争力不强,二是林业的公益性和外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银玲  徐思奇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5年我国GDP增长率为6.9%,这个数字远低于我国近十年来的增长率和2015年的增长目标。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我国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发挥财政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本文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在促进就业方面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探讨我国财政应如何在促进就业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科  
住有所居是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具有社会保障性质,因此为各国政府所重视。近年来,我国政府也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住有所居"关系到人们最直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京钟  
为研究财税政策对巨灾保险的激励作用,采用比较分析法和经济学分析法对财税政策支持巨灾保险进行定性研究,对财税政策支持巨灾保险的积极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借鉴国际巨灾保险成熟的财税政策经验,为我所用。由此说明,一方面,巨灾保险与财税政策具有紧密的关联度。另一方面,应当运用财税政策宏观调控、鼓励和引导机构和居民投保巨灾保险,构建具有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财税政策激励体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晓慧  陆宇  张志岩  
本文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支持资源循环利用的财税政策,比较了相关财税政策的异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税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新闻出版总署财务司联合课题组  艾立民  刘尚希  王泉  傅志华  
我国新闻出版业正处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的攻坚阶段,有必要借鉴国外支持新闻出版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本报告全面考察了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欧盟)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模式以及政府财税政策措施,分析、提出了对我国下一步完善新闻出版业财税政策的有益启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石建华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出台了各种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措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本国能源安全。它们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在制定和完善我国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建立起支持节能的长效机制时,应注意理顺与明确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目标,建立和完善与能源相关的税收体系、能效标准和认证体系,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来支持节能工作的开展,建立相应的节能基金,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与机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凤轩  谷艳芳  
近年来,为缓解就业压力,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两方面入手,通过财政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对促进就业的行业、企业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给予优惠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鼓励社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丹  吴仲斌  杜辉  
国外生态环境补偿财税政策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森林生态补偿,生产生态正效应的经济主体是明确的,但受益对象是不确定的,主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生产者予以补助。二是流域生态补偿,包括水资源补偿和水污染补偿,提供生态正效应的地方是明确的,受益地也是确定的,主要采取地方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由受益者对提供者予以补助。三是资源消耗和污染,生产生态负效应的经济主体是明确的,但受害对象是不确定的,主要采取向生产者征收资源环境税收和收费形式予以惩罚。可借鉴国外经验,从完善森林生态补偿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多元化筹措水流域生态补偿基金、优化生态税收体系以治理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理顺各级政府生态补偿关系等方面完善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庆华  
我国的文化产业虽已粗具规模,但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本文通过研究和借鉴世界文化强国在财税政策方面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探索我国从财税政策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以加快新兴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