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00)
2023(19428)
2022(16598)
2021(15529)
2020(12817)
2019(29408)
2018(29220)
2017(55484)
2016(29896)
2015(33659)
2014(33689)
2013(33134)
2012(30650)
2011(28001)
2010(28161)
2009(26143)
2008(25136)
2007(21976)
2006(19629)
2005(17649)
作者
(86351)
(71539)
(71345)
(67795)
(45788)
(34247)
(32302)
(27960)
(27262)
(25588)
(24451)
(24285)
(22861)
(22788)
(22085)
(22064)
(21227)
(20815)
(20562)
(20499)
(18066)
(17656)
(17304)
(16458)
(16134)
(15939)
(15829)
(15673)
(14420)
(14065)
学科
(138251)
经济(138116)
管理(82831)
(76746)
(62274)
企业(62274)
方法(55861)
数学(48166)
数学方法(47436)
中国(38296)
(33676)
地方(31005)
业经(29193)
(28299)
(27697)
(24578)
贸易(24561)
(23794)
农业(22709)
(22683)
环境(21723)
理论(21436)
(20297)
银行(20253)
(19945)
(19915)
金融(19912)
(19561)
技术(18594)
(17675)
机构
大学(428418)
学院(428132)
(179920)
经济(176246)
管理(164951)
研究(151099)
理学(141738)
理学院(140116)
管理学(137528)
管理学院(136764)
中国(114431)
(92587)
科学(91584)
(79899)
(76150)
研究所(69182)
中心(66935)
(66434)
财经(63606)
(62453)
业大(60481)
北京(59623)
(58598)
师范(58053)
(57826)
经济学(55024)
(54844)
农业(51654)
(50732)
经济学院(49242)
基金
项目(285209)
科学(224740)
研究(210029)
基金(206733)
(180030)
国家(178573)
科学基金(152970)
社会(133450)
社会科(126545)
社会科学(126513)
(110072)
基金项目(108278)
自然(98049)
教育(96919)
自然科(95786)
自然科学(95767)
自然科学基金(94021)
(92974)
资助(86607)
编号(85009)
成果(69319)
重点(64201)
(64022)
(63126)
课题(59578)
(58735)
国家社会(55084)
创新(54841)
教育部(54460)
科研(54052)
期刊
(204791)
经济(204791)
研究(131289)
中国(85392)
学报(64369)
管理(62947)
科学(61562)
(60874)
(58462)
教育(50392)
大学(49183)
学学(46106)
农业(42557)
(38737)
金融(38737)
技术(38668)
经济研究(34014)
业经(32645)
财经(31191)
(26944)
问题(25879)
(22804)
技术经济(21932)
图书(21879)
(21354)
统计(20499)
世界(20166)
科技(19606)
商业(19250)
理论(19201)
共检索到646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建平  
文章依据2005—2011年间中国30省市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及碳排放数据,参照序列DEA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法,构建了碳排放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分解模型,在探究旅游经济增长源泉的同时,对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作出了划定与解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多数地区皆通过单纯扩大游客接待规模,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环境技术效率对旅游经济增长整体上呈现负面影响,各省市旅游业技术效率差距不断扩大,进而对旅游经济增长形成抑制;环境技术进步变化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且这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查建平  王挺之  冯宇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方法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分析与解读。研究发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先负后正,以2008年为分界点;资源要素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大;碳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多数地区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业环境结构特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业碳减排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资源要素投入却助推了碳排放量上升,但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翔  
数字革命正在引致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旅游业是参与这些变化的主要产业之一。伴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进展,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势不可挡。在这样的宏观框架下,旅游业从以往的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不可逆转。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和无形价值,对数字经济十分敏感。数字化转型正在彻底改变旅游的行业边界和生产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因此,数字旅游不只是一种技术应用,还是旅游资源价值寻求模式质变的重要载体。不过,数字经济和旅游发展模式之间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的研究还显得相对匮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敏  
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促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良好沟通。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实践,是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逐渐转移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本文建立一个多主体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描述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主体的行为激励以及求解最佳行为均衡策略,从而揭示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经济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和行为激励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佳佳  
以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共生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世界主流。在剖析低碳经济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这种发展模式可能会给中国宏观经济各个方面如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中国在未来向"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军岐  
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从高碳时代逐步走向低碳时代的过程。低碳经济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发展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采取何种模式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甚为关键。我国可采取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资本推动型等八种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慧凤  
工业化、城市化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深刻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及实现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刘瑞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长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及运行效率直接受到社会公众消费习惯、企业生产的经营伦理与社会责任以及政府的发展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当前的形势下,应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置于多维视角中进行分析。故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有赖于各级地方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通力合作,也得益于城市、区域与国家三者的有机协调,其最终效果则依赖于外部激励机制构建。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三重约束下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的四力模型,并提出激励导向的低碳经济发展治理模式以及政府为主导的低碳发展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晓云  
从生产要素视角,以旅游业要素投入、旅游收入等为测量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DEA相对效率等量度法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以1993—2009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结论表明:①产业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区域差异逐渐减小;②当前区域差异处于良性水平;③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区域差距突出;④政策推动对西部旅游产业发展效果明显;⑤提高产业效率是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尝试性给出了解决区域差异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志方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低碳化产业转型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旅游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低碳技术运用及基础配套设施的滞后、低碳评价考核机制的缺失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低碳旅游的发展。文章认为,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须完善低碳旅游发展的制度安排,将其上升到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的层面予以保障;加大政府投资和旅游消费价格监管力度,严防低碳旅游投资成本"转嫁"行为的发生;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旅游发展方式向低碳化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玓  林珊  赵颖婕  
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命令—控制"模式下的低碳经济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出现了资金、技术和信息瓶颈,面临政策失效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碳基金模式。该模式以碳基金为关键种,发挥资金、技术、信息三大平台作用,形成低碳经济发展共生网络,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洁  宋博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更具优势。由此,本文在掌握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法,选取2005~2020年国家统计局、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符合低碳经济新兴产业要求的1023个年度观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检验得到:(1)政府的碳交易市场运作机制及政策优惠和财政直接补贴对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的经济效益效率存在较大影响;(2)政府产业链及基础设施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社会生产效益和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正相关回归关系,并且在1%水平显示统计的显著性;(3)在政府相关政策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经济效益的效率影响上,上市企业表现的趋势一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淑新  王学定  
本文以2000-2012年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依据,基于供给和需求视角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反映旅游需求能力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旅游成为重要消费内容,是推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以旅游吸引物指数、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指数和服务设施水平指数为表征的旅游供给能力有较大程度提升,其中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改善稳定、持续地推动着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但旅游吸引物的建设和发展表现出供给短缺的特征;当前阶段,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总体表现出以旅游需求为主导的、旅游供需平衡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旭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剖析,从发展目标、发展动力、以及发展路径与方法等不同角度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